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安徽

淮南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3-04-27 19:12:47 來源:淮南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3293次

淮南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淮南調查隊

(2013年3月18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省、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突出全面轉型主線,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推進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等各項工作,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8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6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501.1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增加值220.1億元,增長12.3%。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7.9:65.0:27.1調整為7.8:64.0:28.2。人均GDP達33489元(折合5328美元),比上年增加3089元。

2012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漲幅比上年回落3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2%,比上年回落2.7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4.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3%,分別比上年回落7.6個和11.8個百分點。

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崗位6.2萬個,年末城鎮人口登記失業人數2.1萬人,登記失業率為4%。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03313公頃,比上年增長1.5%;棉花種植面積885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845公頃,分別減少4.5%,4.2%;蔬菜種植面積26552公頃,增長4.1%。

全年糧食總產量133.8萬噸,比上年增長5.0%,其中夏糧產量59.4萬噸,增長6.2%;秋糧產量74.4萬噸,增長4.1%。

全年主要肉類總產量8.6萬噸,比上年增長5.3%。全年出欄生豬47.9萬頭,增長5.8%;出欄牛4.7萬頭,增長7.4%;出欄羊25.8萬只,增長4.8%;出欄家禽2122萬只,增長5.8%。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78.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8%。各式拖拉機113864臺,下降3.8%;聯合收割機4544臺,增長16.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40753噸,增長4.8%;農村用電量78756萬千瓦時,增長8.8%。有效灌溉面積104.7千公頃,新增0.23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58.8千公頃,新增5.8公頃。2011年冬至2012年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土石方1401萬立方米,完成市級重點水利工程11項,整修圩堤9公里,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0公頃。

年末,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3家,新增78家。其中,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新增6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22.9%和14.7%。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4.1:95.9變化為5.0:95.0。

全市33個工業行業中31個行業增加值增長,其中煤炭行業增加值295.1億元,增長13.0%;電力行業70.5億元,增長11.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5.1億元,增長14.5%;裝備制造業34.6億元,增長31.7%。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42.2億元,增長30%。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63億元,增長40%。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增長8.6%,發電量增長4.9%,化肥增長16.7%,水泥增長32.0%,合成氨增長5.0%,礦山專用設備增長16.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9.82,同比提高0.14個百分點。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2.1億元,增長8.6%;實現利稅117.0億元,下降4.5%;實現利潤44.0億元,下降13.9%;其中煤電兩行業利潤28.1億元,占利潤總額63.9%。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8.2億元,比上年增長9.4%。資質內建筑企業利稅總額7.0億元,增長14.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639.7億元,比上年增長27.6%。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23.6億元,增長32.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23.2億元,增長61.8%;第二產業投資262.8億元,增長31.2%;第三產業投資237.6億元,增長32.2%。從行業看工業完成投資260.7億元,增長32.8%。在工業投資中:煤炭采選業完成投資104.2億元,增長28.5%;電力行業完成投資47.6億元,增長48.8%;制造業完成投資106.1億元,增長34.9%。

建成日芯光伏一期、陜汽淮南專用車一期、北新建材、凱迪生物發電一期、淮蚌高速公路、合淮蚌高鐵暨淮南東站、東西部第二通道、206國道改線、淮舜南路、朝陽東路延伸段、市政務中心、武警機關新營區、潘東新城等項目。開工建設淮滬二期、淮浙二期、1000千伏特高壓、平電三期2×100萬千瓦發電、中安聯合煤制170萬噸甲醇、安徽理工大學新校區、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淮南國際汽車博覽城等項目。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16.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房屋施工面積1068.4萬平方米,增長6.6%;其中住宅828.6萬平方米,增長1.3%。房屋竣工面積230.0萬平方米,增長74.9%;其中住宅207.0萬平方米,增長89.3%。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84.0萬平方米,下降1.7%;其中住宅銷售170.3萬平方米,下降3.1%。商品房銷售額83.9億元,增長9.2%,其中住宅銷售額70.7億元,增長4.4%。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6.5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33.9億元,增長15.9%;農村實現零售額22.6億元,增長14.5%。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26.6億元,增長16.2%;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9.9億元,增長12.4%。

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90.8億元,增長16.2%,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類值看,食品、飲料和煙酒類增長21.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7%,日用品類增長9.7%,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5.6%,汽車類增長16.9%。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488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6.1%。其中出口24452萬美元,增長1.7倍;進口10431萬美元,下降29.2%。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173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4.1%,其中: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8924萬美元,增長47.0%。對外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3.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倍;完成營業額2.0億美元,增長43.9%。全市外派勞務人員2078人,增長59.0%。引進內資實際到位市外資金總額為550億元,增長28%。

據市旅游部門統計,全年旅游總收入58億元,比上年增長36.9%。其中,國際旅游收入1356萬美元,增長47%。接待國內外游客1040.9萬人次,增長24.5%。其中:接待入境國際游客2.5萬人次,增長29.7%。全市星級飯店29家,星級飯店客房2395間,分別增長25%、39%。年末全市共有5個4A級旅游景區。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七、交通和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2.3億元,比上年增長8.6%。

全年旅客運輸量7473.4萬人,貨物運輸量14552.5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4.9%和12.7%。公路客運周轉量66.7億人公里,增長16%;公路貨運周轉量169.9億噸公里,增長19%;水路貨運周轉量53.0億噸公里,增長22.3%;港口吞吐量1513萬噸,增長21.6%。

年末全市擁有民用汽車118906輛,增長14.9%;其中:載客車88406輛,增長24.7%;載貨車28110輛,下降6.9%;私人汽車76956輛,增長29.4%。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160925萬元,比上年增長12.0%。年末電話交換機容量295.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4.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56萬戶,增長8.2%。城市家庭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68部,移動電話228部;農村家庭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56部,移動電話205部;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用戶28.0萬戶,增長29.4%。

八、財政、金融、保險、證券

全年財政收入166.2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8.6億元,增長38.1%。地方財政收入中,增值稅下降2.1%,營業稅增長24.9%,企業所得稅增長16.2%。財政支出148.9億元,增長35.9%。其中教育支出23.2億元,增長18.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6億元,增長13.8%;醫療衛生支出12.1億元,增長34.1%;科學技術支出增長46.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19.6%;交通運輸支出增長50.5%。全市35項民生工程實際撥付資金17.9億元,同比增長16.2%。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人民幣口徑)1114.3億元,比年初增加155.0億元,增長16.2%。其中,單位存款513.8億元,比年初增加58.2億元,增長12.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571.4億元,比年初增加91.4億元,增長19.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781.8億元,比年初增加65.2億元,增長9.1%。其中,短期貸款297.1億元,比年初增加43.2億元,增長17.0%;中長期貸款431.7億元,比年初減少13.5億元,下降3.0%。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財險保費收入6.7億元,增長13.9%;壽險保費收入16.8億元,下降2.8%。全年賠付支出7.7億元,增長14.2%,其中財險賠付支出3.3億元,增長18.2%;壽險賠付支出4.4億元,增長11.4%。

年末債券市場融資余額268億元,同比增長81.1%,其中中期票據余額103億元,短期融資券余額106億元,企業債余額59億元。

年末證券市場共有資金賬戶127624戶,比上年下降0.2%,其中當年新開戶7174戶。全年證券交易額573.6億元,比上年下降11.6%。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學生72382人,招收學生19538人,畢業生17270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在校學生35253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44198人;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2112人,其中初中74200人,小學137912人;幼兒園在校學生61863人。學齡兒童小學入學率和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分別為99.86%和99.51%;高考錄取12579人,成人高校在校學生21129人。

年末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6家,全年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114億元。高新技術產品265個?蒲袡C構59個?萍既藛T15300人。全年專利申請量3172件,專利授權量2038件,比上年分別增長62.2%、1.1倍。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鑒定的科技成果48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8項。其中,“煤礦低濃度瓦斯安全輸送方法及輸送系統”榮獲中國第十四屆發明專利優秀獎。

目前擁有國家級工程中心1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個,省級實驗室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省、市創新型(試點)企業36家。

年末共有檢驗、檢測機構22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7.8萬臺件;制定修訂國家標準3項,省級地方標準6項;新建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2個;備選企業產品標準212項;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創建企業共6家,其中AAAA級1家、AAA級3家、AA級2家;查處食品、建材、農資、特種設備、計量等案件87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2年末全市共有系統內文藝表演團體3個,文化館8個,博物館2個,公共圖書館4個,圖書館藏書36.7萬冊。各級綜合檔案館7個,檔案館藏檔案、資料67.2萬卷(冊),增長2%。廣播、電視覆蓋率均為100%!痘茨先請蟆、《淮河早報》全年共發行1281.5萬份。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159個,其中醫院59個,衛生院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7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衛生技術人員1236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838人,注冊護士5317人。醫院、衛生院床位12863張。

全年在省級各項比賽中,我市運動健兒獲金牌59枚,銀牌32枚,銅牌56枚。開展了2012全民健身系列活動,舉辦了2012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CCTV武林大會走進淮南、第26屆奧林匹克日長跑活動、林業杯登山比賽、千人廣播操賽、百城千村健身氣功展示賽等6項次重大活動,影響人數達百萬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243.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1.6萬人,非農業人口112.2萬人。據抽樣調查,常住人口233.9萬人,比上年增加0.9萬人;全市城鎮化率65.3%,比上年末提高1.6個百分點。據市計生部門統計,全市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5.2‰,自然增長率6.6‰。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增長13.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人均消費性支出14087元,增長10.2%,其中食品支出增長9.4%。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0.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6.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平方米。

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835元,增長1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8%;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437元,增長2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0.2%。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平方米。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人數分別為31.6萬人和110.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9.4萬人。全市參加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32.1萬人和23.6萬人。失業保險機構發放失業金808.6萬元,發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397萬元,當年職業介紹8.1萬人。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9萬人,全年發放低保資金19682萬元,增長22.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5.0萬人,發放資金8280萬元,增長23.2%。年末全市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床位7578張,收養各類人員6854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有律師事務所25個,職業律師201人;全年民事訴訟代理1689件;擁有人民調解委員會965個,全年調解民間糾紛22626件,辦理公證文書22358件。法院民事案件立案11639件,結案11694件。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70.9億千瓦時,增長7.9%。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0.8億千瓦時,增長19.0%。自來水供水總量10383萬立方米,天然氣9872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2.0萬噸。

當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積738公頃。年末全市森林面積48.7千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294.9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254.2萬立方米。

全年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或優于Ⅱ級的天數占總監測天數的94.5%,較上年上升2.5個百分點;淮河干流淮南段水質在Ⅲ類水質及其以上水質達到351天,占全年監測天數的96%,較上年上升3個百分點;瘜W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較上年削減1.1%、1.1%、5%和3%。

全年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投入村莊搬遷資金10.8億元,新建安置點10個,竣工安置點7個,搬遷安置居民7700戶20300人;投入環境治理資金3.5億元,實施綜合治理項目21個。

全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3。全年發生火災事故375起,比上年下降18.5%,直接經濟損失55.4萬元,下降50.0%。全年發生交通事故914起,增長44.6%,直接經濟損失265.9萬元,增長33.0%。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2011年國家統計制度改革,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福利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