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安徽

六安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8-04-05 15:52:38 來源:六安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5155次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特別是視察六安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綠色振興和高質量發展,著力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1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0.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543.8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484.4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比重由上年38.5%提高到39.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5465元(折合3771美元),同比增加2167元。
 
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5%,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1.3%,居住類價格上漲4.0%,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4.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107.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103.8%。
 
二、農業
 
2017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510193公頃,比上年減少5500公頃;油料種植面積65504公頃,比上年減少4396公頃;棉花種植面積8418公頃,比上年減少229公頃;蔬菜種植面積60295公頃,比上年增加3908公頃。全年糧食產量315.8萬噸,增長0.5%;油料產量14.7萬噸,下降4.7%;棉花產量14153噸,下降0.9%;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產量持續提升,蔬菜、水果產量分別增長8.9%、38.7%。
 
全年肉類總產量41.6萬噸,比上年增長1.4%,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7.8萬噸,增長1.8%。禽蛋產量9.6萬噸,下降1.6%。牛奶產量22342噸,增長0.9%。水產品產量22.5萬噸,增長1.4%。
 
全年人工造林面積3792公頃。年末有林地面積68.4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3373.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5%,林木綠化率50.3%。
 
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563.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0.8%。農用拖拉機17.5萬臺,下降0.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8.2萬噸,下降4.7%。農村用電量11.6億千瓦小時,增長7.4%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968戶,比上年增加10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其中: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8%;重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8%。分經濟類型看: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國有企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3.3%、9.0%和8.6%。分行業看:統計的35個行業大類中有25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規模工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90.4億元,增長5.4%,實現利稅101.0億元,增長15.0%。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79.15%,比上年提高8.5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產品產量中,鐵礦石原礦量增長27.5%,商品混凝土增長29.1%,服裝增長12.0%,鋼材增長3.8倍,塑料制品增長27.1%,精制茶增長1.7%,白酒下降25.5%,水泥下降8.0%,發電量下降2.4%。
 
2017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93.6億元,同比增長13.6%。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73.1億元,同比增長12.1%。建筑企業當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28.9萬平方米,與上年基本持平;房屋竣工面積63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6%。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0億元,同比增長11.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6.6億元,下降7.7%;第二產業投資428.8億元,增長10.7%;第三產業投資734.6億元,增長13.4%。
 
全年工業項目投資額428.3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4.7%;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3.1%;居民服務業投資增長117.1%。
 
全年房地產企業開發投資額293.8億元,增長24.2%;當年商品房屋新開工面積933.6萬平方米,增長66.7%;施工面積2634.8萬平方米,增長30.2%;竣工面積203.7萬平方米,下降36.5%;商品房屋銷售面積711萬平方米,增長7.1%;銷售額406.4億元,增長31.6%。
 
全年新開工項目1256個,比上年減少221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37.4億元,同比增長28.9%。
 
五、國內貿易
 
201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8億元,同比增長11.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3.6億元,增長11.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1.2億元,增長12.3%。按銷售類型統計,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31.7億元,增長11.7%;住宿餐飲業零售額73.1億元,增長11.6%。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限上法人企業實現零售額42億元,增長23.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法人企業實現零售額10.2億元,下降0.9%;日用品類、化妝品類、書報雜志類分別實現零售額3.2億元、2.1億元、3.9億元,分別增長5.5%、6.3%和18.2%;金銀珠寶類法人企業實現零售額2.4億元,增長5.6%。按規模分,限額以上商業實現零售額211.3億元,增長11.5%;限額以下商業實現零售額393.5億元,增長12.7%。
 
全市限額以上商業單位453家,比上年增加36家。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
 
2017年度,全市實現進出口71890萬美元,同比增長35.3%。其中,出口60647萬美元,增長20.4%;進口11243萬美元,增長308.4%。
 
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3786萬美元,同比增長15.2%;新備案外資項目13個,比上年增加3個;合同外資17541萬美元,同比增長9.2%。
 
2017年,接待海外游客12.7萬人次,同比增長9.9%;接待國內游客4489.2萬人次,增長25.4%。旅游總收入350.3億元,同比增長37.1%。其中,旅游外匯收入8617.8萬美元,增長8.8%;國內旅游收入344.6億元,增長37.9%。年末全市共有4A級以上旅游景區26處,其中5A級旅游景區2處。
 
七、交通和郵電
 
2017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平穩增長,實現增加值43億元,同比增長5.2%。完成公路貨運量23532萬噸,增長13.4%,貨運周轉量411.5億噸公里,增長5.4%;客運量4920萬人次,下降20.7%,客運周轉量39.7億人公里,下降19.2%。水上貨運量9515萬噸,同比下降21.9%,水上貨運周轉量592.6億噸公里,下降21%;水上客運量52萬人次,增長1倍,水上客運周轉量491萬人公里,增長61%。
 
2017年末,全市各種機動車輛(不含拖拉機)73.1萬輛,同比增長4.4%。汽車擁有量48萬輛,增長16.8%。其中,載客汽車38.7萬輛,增長18.7%;載貨汽車9萬輛,增長9.8%。載客汽車中,小型載客汽車37.9萬輛,增長18.1%。
 
全年郵政電信部門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1.69億元。其中:郵政部門完成郵政業務收入6.94億元,電信部門完成業務量24.75億元。全市快遞業務量完成3041.96萬件,同比增長22.8%;業務收入完成2.83億元,同比增長22.5%。
 
年末電信部門擁有本地固定電話用戶28.6萬戶,同比減少7.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45.3萬戶,同比增加47.1萬戶。互聯網用戶69.6萬戶,同比增加14.2萬戶。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2017年,全市實現財政收入184.1億元,增長20.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2.8億元,增長14.8%;中央級收入65.5億元,增長28.8%。在地方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38.8億元,增長85.4%;營業稅0.8億元,下降94.9%;企業所得稅5.8億元,增長35.6%;個人所得稅1.8億元,增長27.4%。全年財政支出375.2億元,增長9.7%。其中,教育支出增長3.6%,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05.2%,交通運輸支出下降40.3%,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9.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6%。全年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14.8億元,同比增長14.3%。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為83.9%。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428.6億元,同比增長17.1%;余額比年初增加354.7億元,增加額同比增長5.5%。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313.5億元,增長12.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537.4億元,同比增長28.9%;余額比年初增加344.6億元,增加額同比增長70.2%。
 
2017年末,全市證券營業機構10家。其中,1家分公司,9個營業部。全市證券交易額達973.4億元,證券開戶數10.4萬戶。年末保險公司分支機構38家。其中,財險公司16家,壽險公司20家,財險中介1家,已批在籌財險1家。2017年,全市保費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4.8億元,增長14.8%,年賠付14.6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40.2億元,同比下降4.5%,賠付11.7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7年,全市普通高校4所,當年招生12553人,增長8%;在校生42326人,增長2.5%;畢業生13156人,增長4.4%。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3所(不含技工學校),當年招生22461人。普通高中51所,招生29982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115.66%。普通初中284所,招生54946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為99.98%。小學638所,招生51225人,小學入學率為100%。
 
2017年末,全市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家。全年申請專利10768件,比上年增長22.7%,授權專利2645件,下降17.6%。全年選派科技特派員100名,創建專家大院7家。
 
2017年完成市級以上監督抽查643組,不合格21組,合格率96.7%,比2016年提高2.3個百分點。2017年末,全市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含授權)19家,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4.4萬臺件。全年各類認證證書1885張,獲證組織805家,分別比上年增長28.4%、18.6%。2017年,全市共參加制、修訂國家標準6項,行業標準7項,地方標準18項,團體標準1項,企業自我公開企業標準195項。國家黃茶生產標準化示范區成功落戶六安。安徽省面沖茶葉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獲批立項。霍山石斛綜合農業標準化和天堂寨風景區服務標準化2個國家級項目通過現場驗收。新認定六安名牌24個。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7年末,全市有文化館7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40個,公共圖書館6個,年末館藏書籍總藏量70.44萬冊(件),電子圖書208.14萬冊,文物保護管理機構6個,博物館(紀念館)10個(含民辦1家),年末館藏文物10773件。廣播電視臺5家,中波發射臺1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臺10座,有線廣播電視用戶20.90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6.6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6.13%。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衛生所室)2308個,其中醫院29個,鄉鎮衛生院133個,疾控中心(防疫站)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25個。衛生機構年末床位數19327張,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993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976人,注冊護士7731人。
 
2017年,著力打造迎春長跑、端午龍舟賽、“8·8”全民健身日等“毅行六安”群眾品牌系列活動,承辦國際網球公開賽、全國庫釣大賽、全國登山大賽、全國山地自行車賽公開賽(金寨站)、大別山馬拉松比賽和江淮萬人騎行(裕安站)、江淮萬人騎行(霍山站)、省直機關萬佛湖健身走、鄂豫皖蘇區體育協作籃球邀請賽等一批國家級、省級比賽,被授予2017中國體育旅游目的地。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588.2萬人,比上年增加0.8萬人。據全省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統計,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480萬人,城鎮化率45.41%,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1.42個百分點。常住人口出生率12.84‰,死亡率6.42‰,自然增長率6.42‰。
 
2017年,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1元,同比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7452元,增長7.7%。其中,食品支出6094元,增長4.1%,衣著支出增長4.0%,交通與通訊支出增長7.9%,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增長12.8%。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4.9%,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8平方米,同比增加0.1平方米。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7元,同比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125元,增長8.2%。其中,食品支出增長5.3%,交通和通訊支出增長8.1%,居住支出增長13.7%。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3平方米,同比增加2.1平方米。
 
2017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32.83萬人、34.72萬人、19.18萬人、27.6萬人、22.3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0.1%、109.35%、110.23%、101.47%、112.54%;合計征繳五項保險基金33.29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2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202.83萬人,累計繳費4.73億元,人均繳費233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9553人,發放就業技能培訓補貼754萬元。全年開展創業培訓2182人次。2017年,全市新登記私營企業1.15萬戶、個體工商戶2.42萬戶,同比分別增長21.7%、10.3%。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2017年末,全市共有通過標準化認證環境監測站5個。監測的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1%。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有3個縣(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2個(霍山縣、舒城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1個(金寨縣),國家級生態鄉鎮19個,國家級生態村3個。
 
已建成自然保護區4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安徽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安徽舒城萬佛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霍山佛子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霍邱東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42起、死亡146人,同比分別上升2.9%、50.5%(較大事故2起、死亡9人,同比起數持平、增加3人)。其中,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92起、死亡86人,同比下降13.1%、下降6%;發生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50起、死亡60人,同比增加36起、44人。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全市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為初步核算數,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標準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標準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4.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使用常住人口計算。
 
5.恩格爾系數是指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性支出的比重。
 
6.本公報部分表格中,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項數據與合計數據不等的情況,由此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 | 日韩欧洲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美女性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