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福建

廈門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4-09-29 17:07:04 來源:廈門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3535次
廈門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廈門調查隊
 
(2014年3月20日)
 
2013年,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科學編制和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加快推進跨島發展,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態勢,獲評首批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外貿綜合競爭力穩居全國百強城市前5位,連續3屆獲評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
 
一、綜合
 
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3018.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9億元,增長0.2%;第二產業增加值1434.79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1557.38億元,增長7.7%。三次產業結構為0.9∶47.5∶51.6。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1572元,增長7.6%,折合13166美元。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電639.0千瓦時,比上年減少10.2千瓦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水11.0噸,減少0.1噸。
 
財政收支
 
全市實現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825.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490.60億元,增長16.0%。在地方級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421.68億元,比上年增收59.03億元,增長16.3%,占地方級收入增量的87.2%。其中,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增收明顯,合計增收30.12億元,分別增長1.5倍、81.8%、28.7%、26.0%。
 
全年財政支出516.74億元,增長11.7%。其中交通運輸支出79.76億元,增長1.7%;教育支出79.45億元,增長12.4%;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59.02億元,增長27.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7.88億元,增長16.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71億元,增長8.3%。
 
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3%(詳見表1),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7%,消費品價格上漲2.0%。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5.1。其中,輕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下降1.4%,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下降6.7%。從兩大部類來看,生活資料產品出廠價格下降1.3%,其中衣著出廠價格上漲0.7%,食品、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分別下降0.6%、0.2%、4.4%;生產資料產品出廠價格下降6.4%,其中采掘出廠價格持平,原料和加工出廠價格分別下降1.7%和7.1%。
 
表12013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項目名稱
 
指數(以上年為100)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一、食品
 
#糧食
 
油脂
 
肉禽及其制品
 
 
水產品
 
鮮菜
 
干鮮瓜果
 
在外用膳食品
 
二、煙酒及用品
 
三、衣著
 
四、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五、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六、交通和通信
 
七、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八、居住
 
102.3
 
103.7
 
103.5
 
101.8
 
103.3
 
110.4
 
103.0
 
111.1
 
106.8
 
99.5
 
98.9
 
103.8
 
99.8
 
100.0
 
98.8
 
96.7
 
106.2
 
各區經濟
 
各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思明區902.07億元,比上年增長7.1%;湖里區732.16億元,增長12.0%;海滄區424.46億元,增長10.1%;集美區402.16億元,增長8.0%;同安區225.84億元,增長7.0%;翔安區331.46億元,增長15.3%。
 
全年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7.23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思明區增長18.7%,湖里區增長27.5%,海滄區增長17.5%,集美區增長32.3%,同安區增長18.2%,翔安區增長40.3%。
 
二、農村經濟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38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農業產值20.11億元,下降0.7%;林業產值0.13億元,下降26.1%;牧業產值11.98億元,增長1.8%;漁業產值6.49億元,增長1.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67億元,增長0.5%。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0.78萬畝,比上年下降2.2%。糧食播種面積10.44萬畝,下降5.2%,糧食總產量3.88萬噸,下降4.4%;蔬菜播種面積24.44萬畝,下降0.6%,蔬菜總產量57.94萬噸,下降0.1%;年末水果播種面積9.44萬畝,下降8.8%,水果總產量1.10萬噸,下降19.4%。肉類總產量5.40萬噸,增長5.3%;蛋品總產量4034噸,下降16.6%;乳品總產量653噸,下降22.0%。年末全市生豬存欄數39.25萬頭,下降0.9%,生豬累計出欄66.20萬頭,增長0.7%;年末家禽存欄數137.01萬只,增長3.4%,家禽累計出欄數340.98萬只,增長3.8%;水產品產量3.15萬噸,增長6.5%。
 
全市33家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342.47億元,增長12.9%;銷售收入330.64億元,增長11.5%;出口創匯3.97億美元,增長2.0%。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12.17億元,增長11.9%,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40.2%。
 
至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6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678.45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07家,實現產值4214.4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1%。
 
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完成產值3294.49億元,比上年增長19.1%;輕工業完成產值1383.96億元,下降0.4%,重工業與輕工業之比為2.4︰1。
 
電子、機械兩大支柱行業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42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44.6%,完成工業總產值3032.71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4.8%,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5.9%,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3個百分點。電子行業工業總產值1837.15億元,增長4.3%;機械行業工業總產值1195.56億元,增長5.5%。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4626.70億元,產銷率為98.89%。出口交貨值2032.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出口交貨值率43.9%。全年出口交貨值超億元的企業有213家,出口交貨值1838.2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的90.5%。全年出口交貨值增量超億元的企業有32家,共完成出口交貨值602.89億元,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量207.14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增量超十億元的企業8家。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05.45,比上年下降2.69個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9.98%,下降0.98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08.78%,提高0.4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3.19%,提高0.31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87次,下降0.07次;成本費用利潤率5.08%,下降0.36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8.03萬元/人,增長0.20萬元/人。實現利潤總額224.53億元,下降2.6%。
 
主要工業產品生產情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筆記本計算機732.26萬臺,增長43.8%;微型電子計算機1162.24萬臺,增長29.8%;移動電話3592.45萬臺,增長22.2%(詳見表2)。
 
表2201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2013年
 
比2012年增長(%)
 
彩色電視機
 
微型電子計算機
 
筆記本計算機
 
移動電話
 
數碼相機
 
客車
 
摩托車
 
叉車
 
鏟土運輸機械
 
民用鋼質船舶
 
平板玻璃
 
高壓開關板
 
低壓開關板
 
電光源(燈泡)
 
罐頭
 
軟飲料
 
卷煙
 
合成纖維單體
 
化學纖維
 
輪胎外胎
 
塑料制品
 
萬臺
 
萬臺
 
萬臺
 
萬臺
 
萬臺
 
萬輛
 
萬輛
 
萬臺
 
萬臺
 
萬載重噸
 
萬重量箱
 
萬面
 
萬面
 
億只
 
萬噸
 
萬噸
 
億支
 
萬噸
 
萬噸
 
萬條
 
萬噸
 
694.31
 
1162.24
 
732.26
 
3592.45
 
156.42
 
5.22
 
10.87
 
1.46
 
1.41
 
17.64
 
356.24
 
2.82
 
5.16
 
4.74
 
22.41
 
190.04
 
450.77
 
186.43
 
32.4
 
1426.06
 
19.61
 
-12.0
 
29.8
 
43.8
 
22.2
 
-58.8
 
8.9
 
-10.0
 
-3.9
 
-14.3
 
-57.1
 
-61.9
 
-3.9
 
11.1
 
-4.1
 
-11.9
 
-6.6
 
2.0
 
13.6
 
7.0
 
4.4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1.4
 
建筑業
 
建筑業增加值2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42億元,增長15.3%,其中,建筑工程產值638.26億元,增長6.6%;安裝工程產值97.68億元,增長1.5倍;當年建筑企業新簽合同價款900.41億元,增長31.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7.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337.26億元,增長1.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持平,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3%,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0.4:20.5:79.1。全市191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849.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2.5%。
 
基礎設施投資390.57億元,增長5.5%,其中交通運輸業投資186.77億元,增長13.3%。工業投資271.82億元,增長2.3%。企業技術改造投資201.80億元,增長15.1%。金融業投資12.18億元,增長3.5倍。批發零售業投資22.46億元,增長54.1%。社會事業投資65.33億元,下降15.9%。
 
房地產開發投資531.80億元,增長2.5%,其中土地購置費132.69億元,下降33%,占房地產投資的比重為25.0%,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8%。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3785.86萬平方米,增長5.8%;商品房新開工面積689.5萬平方米,下降15.7%;商品房銷售面積786.71萬平方米,增長27.8%,其中住宅銷售581.52萬平方米,增長21.1%。
 
五、交通、郵電、旅游和會展
 
交通
 
交通運輸郵電倉儲業增加值191.88億元,比上年增長6.7%。旅客運輸量1.48億人次,增長1.8%;旅客運輸周轉量288.61億人公里,增長9.4%;貨物運輸量1.57億噸,增長15.4%;貨物周轉量1039.71億噸公里,增長10.4%。至年末,廈門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43個(含漳州),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3個;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91億噸,增長10.8%;港口集裝箱吞吐量800.79萬標箱,增長11.2%。
 
廈門空港現開通運營城市航線140條,在廈門機場通航運營的外國(地區)航空公司24家,與20個國際城市(含香港、澳門、臺北、高雄)通航。空港旅客吞吐量197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8%,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229.55萬人次,增長3.8%;空港貨郵吞吐量29.95萬噸,增長10.3%。
 
郵電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8.37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1.84億元,增長3.9%;電信業務總量76.55億元,增長2.0%。至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174.19萬戶,增長12.2%;移動電話用戶627.81萬戶,增長7.1%;全市電話普及率為220部/百人,增長8.9%;固定電話普及率為47部/百人,增長11.9%;移動電話普及率為171部/百人,增長6.9%;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為136.98萬戶,增長6.5%。
 
旅游
 
全年接待海內外游客4663.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1%,旅游總收入620.95億元,增長15.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40.74萬人次,增長4.7%,入境過夜游客166.94萬人次,增長4.4%。旅游外匯收入16.47億美元,增長4.4%。接待國內游客4423.11萬人次,增長13.6%,過夜國內游客2047.99萬人次,增長9.8%。國內旅游收入518.85億元,增長17.8%。至年末,全市共有星級酒店79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7家。
 
會展
 
全年舉辦各類展覽活動184場,比上年增長15.0%,展覽面積160.30萬平方米,增長16.2%,其中1萬平方米以上展覽38場,增長15.2%,3萬平方米以上展覽10場。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首次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石材行業專業展覽會。舉辦50人以上外來會議4146場、參會人員80.6萬人次,其中1000人以上大型會議55場。會展經濟總體效益237.16億元。
 
六、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4.51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批發業零售額79.21億元,增長27.4%;零售業零售額771.9億元,增長10.1%;住宿業零售額22.10億元,下降3.7%;餐飲業零售額101.30億元,增長5.4%。
 
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584.35億元,增長11.3%,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9.9%;限額以下單位實現零售額390.62億元,增長9.4%。全年零售額超億元的批發零售貿易企業112家,零售額459.93億元,凈增63.9億元,增長16.1%;零售額超千萬元的住宿餐飲企業86家,零售額44.63億元,凈減1.8億元,下降3.9%。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67.23億元,增長2.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48.85億元,增長9.8%;化妝品類零售額6.27億元,下降4.5%;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5.23億元,增長36.7%;日用品類零售額18.07億元,下降7.4%;通訊器材類零售額12.49億元,增長44.9%;汽車類零售額205.32億元,增長11.9%;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88.94億元,增長13.8%。
 
七、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
 
外貿進出口總值840.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出口523.54億美元,增長15.3%;進口317.40億美元,增長9.1%;貿易順差206.14億美元,增長26.4%。
 
私營企業進出口總值324.66億美元,增長24.9%,其中出口257.06億美元,增長24.9%;三資企業進出口總值392.16億美元,增長8.1%,其中出口217.85億美元,增長8.4%。
 
一般貿易進出口總值509.51億美元,增長18.2%,其中出口335.78億美元,增長23.4%;進口173.73億美元,增長9.3%。
 
對臺進出口貿易總值80.95億美元,增長5.9%,其中自臺進口66.71億美元,增長7.9%;對臺出口14.24億美元,下降2.9%。
 
利用外資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331個,合同利用外資19.0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5.2%;實際利用外資18.72億美元,增長5.5%。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引進千萬美元項目89個,合同外資14.4億美元,其中新批項目47個,合同外資7.5億美元,增資項目42個,合同外資6.9億美元。至年末,歷年累計共有55個全球500強公司在廈投資100個項目,投資總額為57.1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6.4億美元。
 
對外勞務與投資
 
全年對外協議投資項目65個,投資額6.36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實現對外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1.13億美元,增長24.5%;完成營業額1.20億美元,增長11.8%;派出各類勞務人員6494人,增長3.8%;年末在外勞務人數6973人,比上年末增加328人。
 
八、金融、保險和證券
 
金融
 
全市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主體40家,其中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8家,金融機構主體數比上年增加1家。年末,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380.6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6%。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789.94億元,增長20.2%,其中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900.30億元,增長13.1%;單位存款余額3577.46億元,增長23.8%。
 
年末,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843.54億元,增長14.4%。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028.89億元,增長15.8%,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757.39億元,增長12.8%;中長期貸款余額3081.40億元,增長22.3%。
 
保險
 
全市保險公司38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21家、人身保險公司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36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11.78億元,增長20.3%,其中財產險實現保費收入48.13億元,增長16.0%,人身險實現保費收入63.66億元,增長23.8%;賠付支出36.32億元,增長19.9%,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24.10億元,增長18.7%,人身險賠付支出12.22億元,增長22.2%。
 
證券
 
全市法人證券公司1家,證券公司分公司5家,比上年增加2家,證券營業部56家,比上年增加4家;法人期貨公司2家,非法人期貨公司營業部27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末全市證券投資者開立資金賬戶數93.61萬戶,增長3.6%,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45.94億元,下降12.8%,全年證券交易額1.59萬億元,增長39.5%。年末期貨投資者開立資金賬戶數7.84萬戶,增長11.8%,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38.53億元,增長24.4%,全年期貨交易額9.45萬億元,增長28.3%。
 
九、教育、科學技術和城市信息化
 
教育
 
全市擁有各級學校(含成人教育、社會辦學)1231所,學年初招生數22.18萬人,在校學生數85.40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7所,學年初招生數5.13萬人,在校學生數16.70萬人;普通中等學校116所,學年初招生數6.20萬人,在校學生數17.13萬人;小學289所,學年初招生數4.86萬人,在校學生數24.09萬人;幼兒園642所,學年初在園人數12.16萬人;成人學校164所,學年初招生數6169人,在校學生數15.27萬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學年初在校學生440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3.92萬人,平均每一教師負擔學生22人。
 
科學技術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820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8家;創新型企業184家,其中國家級1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2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3個,企業技術中心152個,重點實驗室51個,博士后工作站23個,技術貿易機構669家。國內專利申請量1116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971件;國內專利授權量825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890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48件。登記技術合同2688項,合同總成交額31.1億元。擁有視聽通訊、鎢材料、軟件、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器、生物與新醫藥六個國家特色產業基地。
 
城市信息化
 
優化城市信息化環境。“無線城市”平臺月訪問量達1400萬人次。建成TD-LTE基站1171個,實現了廈門島內99%以上的網絡覆蓋。完成醫療云硬件資源池搭建工作,開通全市統一的預約掛號服務平臺。建成智慧交通云平臺,提供實時公交、實時路況查詢等服務,日均訪問量超過90萬人次。e通卡累計發卡527萬張,全年交易額突破6億元。
 
新增認定軟件企業86家,累計達到625家。新增登記軟件產品584件,累計達到3872件。新增認定動漫企業31家,累計達到109家,其中,國家動漫企業17家。“金海豚”動畫作品大賽共收到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2876部作品。成立廈門市動漫游戲行業協會、中國新媒體動漫聯盟。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
 
成功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第六屆廈門國際動漫節、第十屆金橋·2013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中國廈門國際運動健身器材展,形成“兩會兩節一展”的“大文博會”格局。
 
舞蹈詩《沉沉的厝里情》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獎”優秀劇目獎、編導獎、表演獎;南音《我的家鄉在廈門》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表演獎;群舞《海上民謠》榮獲第十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二等獎。廈門電視臺《小海豚》欄目被評為全國優秀少兒電視欄目三等獎;電視紀錄片《環球航海日志》被評為全國第三批優秀紀錄片。
 
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7處、省級39處、市級129處,涉臺文物保護單位63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4個,其中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1個、國家級10個、省級17個、市級3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122人,其中國家級10人、省級36人、市級76人。
 
全市共有文化館7個;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3家;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館藏總量440萬冊,借閱量696萬冊次,讀者流通量630萬人次;島內55個“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館”建成投用;全面建設完成鎮(街)文化站電子閱覽室。出版發行各類報紙9種,期刊雜志25種。共有廣播節目6套、電視節目6套,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9%和100%。城區在映電影銀幕總數133塊;《鋼琴木馬》成為首部在全國電影院線上映的廈門本土影片;6部(1661分鐘)電視動畫片獲準發行;農村公益電影和城市社區“溫馨家園”公益廣場電影共放映7628場。“假日舞臺”文化惠民演出203場。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衛生
 
全市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22個,其中醫院4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5個、衛生院13個、門診部116個、婦幼保健機構7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7個、專科防治院1個、療養院3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8105人、執業助理醫師564人、注冊護士9301人;醫療機構實有開放床位13169張,其中醫院11817張、療養院328張、衛生院353張、婦幼保健院591張。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為79.68歲,其中:男性76.89歲,女性82.37歲。
 
體育
 
2013年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于1月5日舉行,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73896名選手參賽,報名全程馬拉松的選手達25049人。74名運動員代表福建省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獲得9金7.5銀10.5銅共27枚獎牌的好成績,參賽人數、金牌數和獎牌數均為歷屆最多。成功舉辦了第五屆海峽杯帆船賽、第五屆廈金海峽橫渡活動、首屆泛太平洋高校帆船賽、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海峽兩岸龍舟邀請賽、中國俱樂部杯帆船挑戰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總決賽、廈門國際武術大賽等大型賽事活動。至年底,我市共有各類市級體育協會29個、區級協會32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業和社會保障
 
人口
 
全市戶籍人口196.78萬人,常住人口373萬人。
 
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159.69萬人,思明、湖里兩區合計94.50萬人,占59.2%。全市人口出生率15.89‰,人口死亡率4.67‰,人口自然增長率11.22‰,比上年增加0.24個千分點;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97.80萬人、98.99萬人,性別比為98.8(女性為100)。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60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30713元,增長7.3%;人均經營凈收入3557元,增長4.7%;人均財產性收入2258元,增長34.2%;人均轉移性收入9505元,增長5.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6864元,增長7.8%,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4.1%。
 
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8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8605元,增長17.3%;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3814元,下降1.1%;人均財產性收入1366元,增長0.8%;人均轉移性收入1223元,增長34.7%。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228元,增長10.6%,農民恩格爾系數43.3%。
 
平均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空調器193臺、淋浴熱水器97臺、洗衣機88臺、電冰箱95臺、攝像機14架、組合音響15套、家用電腦98臺、摩托車22輛、家用汽車34輛、彩色電視機127臺。
 
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洗衣機68臺、空調機140臺、熱水器96臺、彩色電視機132臺、家用計算機67臺、電冰箱100臺、摩托車116輛、生活用汽車19輛。
 
就業
 
全市新增就業18.35萬人,本市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1.94萬人;到年末,實有登記失業人數3.0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3%。
 
社會保障
 
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22.30萬人、296.69萬人、170.03萬人、169.64萬人和159.11萬人,比上年末增長5.6%、5.7%、6.1%、5.7%和6.3%,其中外來員工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106.58萬人、103.00萬人、110.99萬人、106.45萬人和106.25萬人,增長6.8%、5.4%、6.6%、6.8%和6.8%。全年各類社會保險基金征收204.15億元,增長25.9%;支出101.81億元,增長22.9%。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歷年累計結余441.71億元。
 
全市有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178家,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553家,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29家,工傷保險協議輔助器具配置機構5家,工傷保險協議康復機構1家。共為4.74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2.63億元。12.92萬名退休人員進入社會化管理,社會化管理率達到99.35%,社區管理率達到100%。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2485元,被征地人員月人均退養金1053元。6.7萬名年滿60周歲以上但未享受任何養老待遇的城鄉居民直接享受每月20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社會福利與救助
 
全年共發放低保金7430.4萬元,其中,城市5550.5萬元,發放低保對象8.95萬戶次、16.64萬人次;農村1879.9萬元,發放低保對象4.35萬戶次、9.58萬人次。醫療救助1.12萬人次,發放救助金1910萬元。臨時救助5436戶次,發放救助金517萬元。救助流浪乞討人員550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94人次。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7家、床位6772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6家、床位2124張,民辦養老機構31家、床位4648張。
 
居住
 
據抽樣調查,城鎮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32.7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60平方米。
 
社會保障性安居工程實際供地17.93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5.53億元,新開工建設11033套,新開工住房面積81.45萬平方米,竣工2502套,竣工面積27.06萬平方米。
 
十二、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環境保護和治理
 
空氣質量優級率為21.4%,優良率93.4%;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5.6分貝,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65.6分貝;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100%。新增創建完成9個國家級生態鎮,實現國家級生態鎮的全覆蓋;島外四區已全部通過國家級生態區評估考核。完成二氧化硫削減6%、氮氧化物削減0.2%、化學需氧量削減0.2%、氨氮削減0.2%的年度減排目標。
 
城市綠化
 
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81.6平方公里,擁有公園91個,占地面積2323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含暫住人口)20.31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1783公頃,綠化覆蓋率為41.84%;污水集中處理率91.6%;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2%。
 
公用事業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自來水供水總量為3.86億噸,其中:生產運營用水1.17億噸,居民家庭用水1.34億噸,公共服務用水0.28億噸。全市用電總量195.81億千瓦小時,其中,工業用電109.14億千瓦小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39.74億千瓦小時。全市天然氣供氣總量22057.97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2570.37萬立方米,用氣戶數36.22萬戶。
 
安全生產
 
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13起、死亡79人、受傷155人、直接經濟損失366.97萬元。與上年相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10.13%、1.25%、17.99%、14.76%。發生1起較大事故;未發生重大事故。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65起、死亡58人、受傷155人、直接經濟損失41.83萬元;生產經營性消防火災事故29起、死亡2人、無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0.14萬元;工礦商貿事故19起、死亡19人、無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85萬元。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26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為1.48人。
 
注: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本公報萬元GDP耗電、萬元GDP耗水指標GDP按現價計算,耗水、耗電以全社會口徑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亚洲日本337视频大全 | 亚洲中文字幕aV女同在线 | 思思久99在热线女精品视频 | 亚洲成年人网站在线观看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