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福建

廈門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5-04-22 10:45:52 來源:廈門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9437次
廈門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廈門調查隊
 
(2015年3月17日)
 
2014年,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以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為契機,認真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措施,經濟結構呈現積極變化,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民生事業持續改善,經濟和社會保持穩定發展態勢。
 
一、綜合
 
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3273.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74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1499.27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1750.53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結構為0.7∶45.8∶53.5。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831元,增長7.2%,折合14135美元。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電639.43千瓦時,比上年減少9.4千瓦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水10.9噸,減少0.2噸。
 
財政收支
 
全市實現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909.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43.80億元,增長10.8%。在地方級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469.20億元,增長11.3%,其中增值稅52.47億元,增長5.0%;營業稅126.10億元,下降0.9%;企業所得稅78.92億元,增長14.4%;個人所得稅23.37億元,增長17.8%。
 
全年財政支出548.25億元,增長4.9%。其中教育支出89.09億元,增長11.0%;交通運輸支出88.10億元,增長10.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5.64億元,增長1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8.32億元,增長9.7%;醫療衛生支出34.61億元,增長36.3%。
 
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詳見表1),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9%,消費品價格上漲1.9%。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6.8。其中,輕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下降0.5%,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下降4.5%。從兩大部類來看,生活資料產品出廠價格下降0.2%,其中衣著出廠價格上漲1.9%,一般日用品價格持平,食品和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分別下降1.1%和0.5%;生產資料產品出廠價格下降4.4%,其中采掘出廠價格持平,原料和加工出廠價格分別下降7.9%和3.9%。
 
各區經濟
 
各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思明區965.15億元,比上年增長7.6%;湖里區749.83億元,增長5.6%;海滄區483.13億元,增長13.1%;集美區451.73億元,增長10.4%;同安區234.71億元,增長7.3%;翔安區388.99億元,增長15.7%。
 
各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分別為:思明區271.98億元,比上年增長11.3%;湖里區1400.68億元,增長1.6%;海滄區1035.33億元,增長11.7%;集美區757.39億元,增長8.9%;同安區439.83億元,增長9.8%;翔安區1000.23億元,增長23.1%。
 
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思明區418.28億元,比上年增長3.1%;湖里區324.51億元,增長13.5%;海滄區114.69億元,增長21.5%;集美區108.24億元,增長19.4%;同安區67.04億元,增長10.2%;翔安區40.18億元,增長8.2%。
 
各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為:思明區23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湖里區320.50億元,增長33.9%;海滄區293.42億元,增長21.9%;集美區299.21億元,增長7.0%;同安區161.03億元,增長0.7%;翔安區253.72億元,增長20.0%。
 
全年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3.17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思明區47.33億元,增長9.3%;湖里區42.05億元,增長23.8%;海滄區25.10億元,增長23.1%;集美區23.01億元,增長25.9%;同安區12.70億元,增長18.3%;翔安區12.98億元,增長19.3%。
 
二、農村經濟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31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農業產值21.04億元,下降2.5%;林業產值0.31億元,增長60.2%;牧業產值12.26億元,增長6.6%;漁業產值6.92億元,增長9.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78億元,增長1.0%。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9.63萬畝,比上年下降2.8%。糧食播種面積10.34萬畝,下降1.0%,糧食總產量3.86萬噸,下降0.5%;蔬菜播種面積23.55萬畝,下降3.6%,蔬菜總產量54.91萬噸,下降5.2%;水果播種面積9.72萬畝,增長2.9%,水果總產量1.62萬噸,增長47.2%。肉類總產量5.80萬噸,增長7.3%;蛋品總產量4381噸,增長8.6%;乳品總產量1010噸,增長54.7%。至年末,全市生豬存欄數29.35萬頭,下降25.2%,生豬累計出欄71.65萬頭,增長8.2%;年末家禽存欄數132.16萬只,下降3.5%,家禽累計出欄數306.32萬只,下降10.2%;水產品產量4.19萬噸,增長32.7%。
 
全市43家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379.13億元,增長9.3%;銷售收入363.93億元,增長8.5%;出口創匯4.52億美元,增長18.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
 
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40.32億元,增長10.5%,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37.9%。
 
至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5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905.44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546家,實現產值4463.2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1.0%。
 
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完成產值3425.3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輕工業完成產值1480.08億元,增長12.5%,重工業與輕工業之比為2.31︰1。
 
電子、機械兩大支柱行業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40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47.6%,完成工業總產值3202.3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5.3%,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3.3%,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8個百分點。電子行業實現總產值1852.62億元,增長1.2%;機械行業實現總產值1349.75億元,增長8.6%。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4713.53億元,產銷率為96.09%。出口交貨值2140.14億元,比上年增長4.9%,出口交貨值率45.4%。全年出口交貨值超億元的企業214家,出口交貨值1936.2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的90.5%。全年出口交貨值增量超億元的企業40家,共完成出口交貨值1130.53億元,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量190.18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增量超十億元的企業5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3.08,比上年提高10.27個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9.69%,下降0.43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07.85%,下降0.93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1.19%,下降1.81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77次,下降0.13次;成本費用利潤率5.27%,提高0.12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21.16萬元/人,增長2.05萬元/人。實現利潤總額229.42億元,增長0.4%。
 
主要工業產品生產情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筆記本計算機341.20萬臺,增長1.9%;微型電子計算機897.81萬臺,下降22.8%;移動電話912.21萬臺,下降74.6%(詳見表2)。
 
建筑業
 
建筑業增加值226.80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881.92億元,增長18.9%,其中建筑工程產值824.73億元,增長29.2%;安裝工程產值47.13億元,下降51.8%;當年建筑企業新簽合同價款1049.23億元,增長16.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7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62.16億元,增長1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7.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5%,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0.2:19.5:80.3。全市244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967.7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4.4%。
 
基礎設施投資426.33億元,增長9.2%,其中交通運輸業投資225.03億元,增長6.7%。工業投資298.68億元,增長9.9%,其中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218.55億元,增長8.7%。社會事業投資73.0億元,增長11.7%。金融業投資8.23億元,下降32.5%。批發零售業投資20.58億元,下降8.4%。
 
房地產開發投資704.06億元,增長32.4%,其中土地購置費242.17億元,增長82.5%,占房地產投資的34.4%,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5.4%。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4219.86萬平方米,增長11.5%;商品房新開工面積739.58萬平方米,增長7.3%;商品房銷售面積790.21萬平方米,增長0.4%,其中住宅銷售510.37萬平方米,下降12.2%。
 
五、交通、郵電、旅游和會展
 
交通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19.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9%。旅客運輸量0.79億人次,增長12.3%;旅客運輸周轉量324.76億人公里,增長12.9%;貨物運輸量2.35億噸,增長18.0%;貨物周轉量1266.57億噸公里,增長21.4%。至年末,廈門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52個(含漳州),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8個;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05億噸,增長7.4%;港口集裝箱吞吐量857.24萬標箱,增長7.1%。
 
廈門空港現開通運營城市航線212條,在廈門機場通航運營的外國(地區)航空公司21家,與20個國際城市(含香港、澳門、臺北、高雄)通航。空港旅客吞吐量2086.3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6%,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244.73萬人次,增長6.6%;空港貨郵吞吐量30.64萬噸,增長2.3%。
 
郵電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4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6.84億元,增長22.1%;電信業務總量113.89億元,增長16.4%。至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135.91萬戶,下降8.7%;移動電話用戶563.77萬戶,下降7.8%,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212.71萬戶,增長1.3%;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46.09萬戶,增長8.2%,固定互聯網撥號用戶0.27萬戶,下降44.9%,移動互聯網用戶430.14萬戶,下降1.3%。
 
旅游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337.8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5%,旅游總收入722.09億元,增長16.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66.82萬人次,增長10.8%,入境過夜游客182.89萬人次,增長9.6%,旅游創匯18.09億美元,增長9.8%。接待國內游客5071.04萬人次,增長14.7%,過夜國內游客2332.85萬人次,增長13.9%,國內旅游收入609.97億元,增長17.6%。至年末,全市共有旅游住宿單位1908家,其中星級酒店82家,五星級酒店19家。
 
會展
 
全年舉辦各類展覽活動200場,比上年增長8.7%,展覽總面積173.50萬平方米,增長8.2%,其中3萬平方米以上展覽10場。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十四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第十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繼續保持全球最大規模同類專業展地位。舉辦50人以上的各類外來商業性會議4177場,參會總人數86.5萬人,其中1000人以上大型會議60場。會展經濟總體效益276.27億元,增長16.5%。
 
六、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2.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批發業零售額79.92億元,增長12.4%;零售業零售額865.10億元,增長10.6%;住宿業零售額22.87億元,增長2.5%;餐飲業零售額105.05億元,增長5.4%。
 
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679.90億元,增長11.2%,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4%;限額以下單位實現零售額393.03億元,增長8.1%。全年零售額超億元的批發零售貿易企業132家,零售額536.80億元,凈增68.49億元,增長14.6%;零售額超千萬元的住宿餐飲企業87家,零售額46.62億元,凈增1.83億元,增長4.1%。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239.57億元,增長13.5%;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93.50億元,增長4.6%;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76.61億元,增長6.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58.07億元,增長18.6%;日用品類零售額17.61億元,下降8.6%;通訊器材類零售額17.25億元,增長26.1%;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3.38億元,下降13.2%;化妝品類零售額6.89億元,增長6.9%。
 
七、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
 
外貿進出口總值835.5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出口531.65億美元,增長1.6%;進口303.88億美元,下降4.3%;貿易順差227.77億美元,增長10.5%。
 
私營企業進出口總值335.99億美元,增長3.5%,其中出口259.55億美元,增長1.0%;三資企業進出口總值371.87億美元,下降5.2%,其中出口217.53億美元,下降0.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一般貿易進出口總值509.50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出口340.51億美元,增長1.4%;進口168.99億美元,下降2.7%。
 
對臺進出口貿易總值70.45億美元,下降13.0%,其中自臺進口54.86億美元,下降17.8%;對臺出口15.59億美元,增長9.6%。
 
利用外資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417個,合同利用外資29.9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1%;實際利用外資19.70億美元,增長6.2%。
 
全年引進千萬美元項目81個,合同外資2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1.4%,其中新批項目42個,合同外資18.5億美元,增資項目39個,合同外資9.0億美元。至年末,歷年累計共有57個全球500強公司在廈投資104個項目,投資總額66.5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31.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2.6億美元。
 
對外勞務與投資
 
全年對外協議投資項目101個,投資額1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倍,其中中方投資總額10.1億美元,增長2.2倍,實際投資總額5.6億美元,增長2.8倍。實現對外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0.77億美元,下降31.8%;完成營業額1.5億美元,增長24.7%;派出各類勞務人員8454人,增長30.2%;年末在外勞務人數8414人,比上年末增加1443人。
 
八、金融、保險和證券
 
金融
 
全市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主體40家,其中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8家,與上年末持平。至年末,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064.6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7%。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414.61億元,增長10.8%,其中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972.02億元,增長3.8%;單位存款余額3932.80億元,增長9.9%。
 
至年末,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43.98億元,增長13.7%,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700.10億元,增長13.4%,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912.62億元,增長8.8%;中長期貸款余額3563.53億元,增長15.7%。
 
保險
 
全市保險公司38家,與上年末持平。其中財產保險公司21家、人身保險公司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39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31.21億元,增長17.4%,其中財產險實現保費收入57.08億元,增長18.6%,人身險實現保費收入74.13億元,增長16.5%。賠付支出44.97億元,增長23.8%,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29.62億元,增長22.9%,人身險賠付支出15.35億元,增長25.6%。
 
證券
 
全市法人證券公司1家,證券公司分公司8家,比上年增加3家,證券營業部68家,比上年增加12家;法人期貨公司2家,非法人期貨公司營業部28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末全市證券投資者開立資金賬戶數99.58萬戶,增長6.4%,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123.61億元,增長1.7倍,全年證券交易額2.47萬億元,增長54.9%。至年末,期貨投資者開立資金賬戶數8.68萬戶,增長10.7%,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49.60億元,增長28.8%,全年期貨交易額12.69萬億元,增長34.3%。
 
九、教育、科學技術和城市信息化
 
教育
 
全市擁有各級學校(含成人教育、社會辦學)1258所,學年初招生數22.76萬人,在校學生數91.80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7所,學年初招生數5.03萬人,在校學生數17.33萬人;普通中等學校111所,學年初招生數6.30萬人,在校學生數18.12萬人;小學296所,學年初招生數5.08萬人,在校學生數26.02萬人;幼兒園674所,學年初在園人數12.61萬人;成人學校156所,學年初招生數8800人,在校學生數17.68萬人;特殊教育學校4所,學年初在校學生459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4.44萬人,平均每一教師負擔學生21人。
 
科學技術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907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31家;創新型企業287家,其中國家級1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2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2個,企業技術中心114個,重點實驗室63個,博士后工作站23個。國內專利申請量1284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808件。國內專利授權量894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012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80件。登記技術合同1820項,合同總成交額23.6億元。擁有視聽通訊、鎢材料、軟件、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器、生物與新醫藥六個國家特色產業基地。
 
城市信息化
 
按照國家新頒布的軟件企業認定標準,新認定軟件企業92家,348家軟件企業通過年審,累計440家;新登記軟件產品682個,累計4554個。按照廈門市新修訂的動漫企業認定辦法,71家動漫企業通過年審,新認定動漫企業30家,累計共101家。成功舉辦第七屆廈門國際動漫節,“金海豚”動畫作品大賽收到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3199部作品。成立廈門市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產業聯盟。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
 
成功舉辦第七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第八屆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2014海峽兩岸元宵褒歌會暨廈門市第八屆褒歌賽總決賽、第十七屆南音唱腔比賽、2014廈門中國工筆畫雙年展等文化品牌活動。成功在臺舉辦第十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與“2014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暨彰化傳統音樂戲曲節”。
 
舞蹈詩《沉沉的厝里情》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貢獻獎。答嘴鼓《不知半項》獲第六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二等獎。《星星狐文明公益廣告》獲全國2014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漫扶持計劃優秀動漫創意獎。電視節目《雞蛋碰石頭》、電視動畫片《家族使命》分獲全國“優秀少兒電視節目”、“優秀國產動畫”獎。
 
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7處、省級39處、市級58處、區級71處,涉臺文物保護單位63處。廈門市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4個,其中世界級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1個(南音),國家級11個,省級16個,市級3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121人,其中國家級10人,省級45人,市級66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共有公共文化館7個;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3家;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總藏量為503.61萬冊。出版發行各類報紙7種,期刊25種,僑刊鄉訊12種。共有廣播節目7套,電視節目6套。城區在映電影銀幕總數147塊。農村、社區公益電影放映7420場。文化惠民公益演出640場。
 
衛生
 
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55個,其中醫院4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5個,衛生院13個,門診部127個,婦幼保健機構7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7個,專科防治院1個,療養院1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31萬人,其中執業醫師8580人,執業助理醫師568人,注冊護士10061人;醫療機構實有開放床位13331張,其中醫院12102張,療養院173張,衛生院333張,婦幼保健院643張。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0.02歲,其中男性77.09歲,女性83.19歲。
 
體育
 
2014年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于1月2日舉行,有46個國家和地區的77151名選手參賽。廈門市體育代表團在第十五屆省運會上獲得金牌數第二、獎牌數第一的好成績。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廈金海峽橫渡活動、第四屆海峽兩岸高校帆船賽暨第二屆泛太平洋高校帆船邀請賽、海峽兩岸龍舟賽、海峽兩岸女子半程馬拉松賽、中國俱樂部杯帆船挑戰賽、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全國擊劍冠軍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總決賽、廈門國際武術大賽、廈門國際女子高爾夫公開賽等大型賽事活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市級體育協會33個、區級協會74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業和社會保障
 
人口
 
全市戶籍人口203.44萬人,常住人口381萬人。
 
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165.59萬人,思明、湖里兩區合計97.82萬人,占59.1%。全市人口出生率16.43‰,人口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長率11.34‰,比上年增加0.12個千分點;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100.90萬人、102.54萬人,性別比為98.4(女性為100)。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25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28283元,增長6.4%;人均經營凈收入3615元,增長13.1%;人均財產凈收入4711元,增長15.6%;人均轉移凈收入3016元,增長9.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7402元,增長6.3%,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3.2%。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0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1051元,增長11.9%;人均經營凈收入3802元,增長7.7%;人均財產凈收入581元,增長6.7%;人均轉移凈收入786元,增長10.8%。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142元,增長11.0%,農民恩格爾系數38.0%。
 
平均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空調器129臺、淋浴熱水器73臺、洗衣機58臺、電冰箱75臺、攝像機7架、組合音響9套、家用電腦81臺、摩托車23輛、家用汽車22輛、彩色電視機101臺。
 
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洗衣機59臺、空調機123臺、熱水器98臺、彩色電視機132臺、家用計算機58臺、電冰箱101臺、摩托車131輛、生活用汽車23輛。
 
據抽樣調查,城鎮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26.84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62.79平方米。
 
就業
 
全市新增就業18.29萬人,本市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68萬人;至年末,實有登記失業人數2.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3%。
 
社會保障
 
至年末,全市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26.89萬人、314.28萬人、175.33萬人、177.22萬人和164.30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長2.1%、6.0%、3.1%、4.5%和3.3%。其中,外來員工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為111.80萬人、110.20萬人、114.21萬人、111.71萬人和109.90萬人,分別增長4.9%、7.0%、2.9%、5.0%和3.4%。全年各類社會保險基金征收234.06億元,增長16.6%;支出123.29億元,增長23.5%。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歷年累計結余543.79億元。
 
全市有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212家,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674家,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32家,工傷保險協議輔助器具配置機構5家,工傷保險協議康復機構1家。共為4.07萬發放失業保險金2.41億元。14.21萬名退休人員進入社會化管理,社會化管理率達到99.38%,社區管理率達到100%。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2838元,被征地人員月人均退養金1142元。6.38萬名年滿60周歲以上但未享受任何養老待遇的城鄉居民直接享受每月23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社會福利與救助
 
全年共發放低保金7898.18萬元,其中城市5840.88萬元,發放低保對象15.11萬人次;農村2057.30萬元,發放低保對象8.07萬人次。發放醫療救助金3181.5萬元,救助5.04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1581.95萬元,救助6125戶次。救助流浪乞討人員6827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76人次。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7家、床位7453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6家、床位2124張;民辦養老機構31家、床位5329張。
 
十二、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環境保護和治理
 
空氣質量AQI優良率和優級率分別為95.3%和30.4%,比上年分別提升1.9和9.0個百分點,提前達到《廈門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近期目標,全年優良天數348天,達標天數全省第一,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第8。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6.5dB(A),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66.3dB(A)。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公眾對環境質量的滿意度99.06%。環境信息公開率100%。受保護地占國土面積比例57.7%;本地物種受保護程度100%。10個鎮獲國家級生態鎮命名;島外四區全部通過國家級生態區考核驗收。完成2014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年度目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削減11.6%、18.1%、4.0%和4.6%,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城市綠化
 
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01平方公里,擁有公園100個,占地面積241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含暫住人口)20.35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2604公頃,綠化覆蓋率為41.87%;污水集中處理率93.7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公用事業
 
全年全市自來水供水總量為4.19億噸,其中生產運營用水1.20億噸,居民家庭用水1.46億噸,公共服務用水0.29億噸。全市用電總量209.32億千瓦小時,其中工業用電112.19億千瓦小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5.04億千瓦小時。全市天然氣供氣總量24961.70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2912.07萬立方米,用氣戶數39.49萬戶。
 
安全生產
 
全市共發生四類生產安全事故192起、死亡87人、受傷156人、直接經濟損失480.93萬元。發生5起較大事故;未發生重大事故。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72起、死亡58人、受傷156人、直接經濟損失45.93萬元;工礦商貿事故20起、死亡29人、無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35萬元;農業機械、漁業船舶無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26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為1.26人;從業人員十萬人工傷事故死亡率為1.13;十萬人火災事故死亡率為0.13。
 
注: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本公報萬元GDP耗電、萬元GDP耗水指標GDP按現價計算,耗水、耗電以全社會口徑計算。
 

4.本公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每百戶農居家庭耐用消費品、城鎮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均為城鄉一體化新口徑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 亚洲一区AV在线播放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