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江西

江西省20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1 11:38:28 來源:江西省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454次

江西統計信息網

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推進各項改革,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加快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勝利完成了“九五”計劃的主要任務。

一、綜合

國民經濟穩定增長。2000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2003.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5.14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700.76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817.17億元,增長10.4%。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構成比例,由上年的25.1:35.0:39.9調整為24.2:35.0:40.8。公有制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穩定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物價持續下降的勢頭趨緩,全年全省商品零售物價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0.3%。

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全省財政總收入17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11.55億元,增長6.1%。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尚不穩固,經濟結構不合理;企業總體競爭能力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低,農民增收難度大,財政收支平衡困難,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加大。

二、農業

農業生產實現了穩定增長。全省農業總產值7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8%。農作物結構性調整力度加大。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322千公頃,減少226千公頃,其中早稻1173千公頃,減少10.3%。全年糧食總產量1614.6萬噸,下降6.8%,其中早稻產量590.7萬噸,下降6.9%;油料總產量96.7萬噸,增長2.5%,其中油菜籽產量53.0萬噸,減少3.0%;水果總產量42.3萬噸,減少39.8%;棉花產量6.8萬噸,增長7.3%;苧麻產量1.1萬噸,增長17.6%;煙葉產量1.8萬噸,增長4.0%。甘蔗生產受國家糖業生產宏觀調控政策及制糖業效益不佳影響,面積下降15.7%,產量136.8萬噸,減少20.5%。。

林業生產加快發展。全省各地高度重視培育森林資源,進一步加快了植樹造林、國土綠化和低產林改造的步伐,森林面積擴大,覆蓋率提高,林木蓄積量增加;主要林產品產量增長較多。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5萬公頃。

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全省生豬出欄1992.3萬頭,減少3.5%;生豬存欄1473.5萬頭,減少5.2%;牛出欄57.5萬頭,增長1.4%;家禽出籠2.85億羽,增長11.5%;牛奶產量5.6萬噸,增長9.0%;鮮蛋產量33.5萬噸,減少0.5%。

水產品生產繼續增長。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127.1萬噸,增加5.0萬噸,增長4.1%。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902.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8%;農用排灌動力機械213.2萬千瓦,增長6.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06.9萬噸,減少8.3%;農村用電量35.3億千瓦小時,增長5.2%。全年有效灌溉面積1903.4千公頃,增加2.3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增長加快。全年全省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539.78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69.81億元,增長7.4%。

工業產品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食品工業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大多數食品產量增勢良好,其中乳制品增長21.0%,卷煙增長23.8%,食用植物油增長4.5%;紡織行業經過一年多的壓錠調整重組,市場空間相對增大,加上棉花降價,出口退稅率提高,主要紡織產品增長,布增長2.5%,紗增長25.8%;冶金行業由于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生產快速發展,生鐵增長22.7%,鋼和鋼材分別增長19.8%和24.0%;原煤由于實施國家關井壓產的政策,產量下降7.2%;耐用消費品中,彩電下降34.7%,電冰箱增長18.1%。

工業產品產銷率穩定提高,經濟效益全面回升。全省工業企業已實現整體扭虧為盈,全年實現利潤總額為14.77億元,同比增加15.61億元。全省盈利企業利潤為36.80億元;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為22.03億元,同比減虧57.9%。全省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80.57%,比上年增加9.9個百分點,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基本實現。

地質勘查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全年共安排地質勘查項目16項,完成鉆探工作量2495米。

建筑業繼續增長。全年資質等級四級以上的建筑施工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6.41億元,增長13.9%。施工房屋建筑面積2572.3萬平方米,增長5.1%;竣工房屋建筑面積1359.8萬平方米,增長11.7%;實現利稅4.49億元,增長20.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8.20億元,增長11.5%。全省國有單位332.42億元,同比增長14.4%,集體單位58.04億元,增長3.7%;個體157.74億元,增長8.8%。

投資結構有所改善。基本建設投資成為建設領域投資的主力軍,全年全省基本建設投資占整個投資額的36.2%。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建設領域投資的重點。全年全省農林水利業完成投資28.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8%;其中:水利業完成投資26.13億元,增長54.5%。能源工業完成投資65.48億元,增長61.3%;其中:電力完成投資56.46億元,增長51.5%。交通運輸及郵電業完成投資95.58億元,其中郵電通訊業完成投資40.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5%。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迅速。全年我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6.1%,大大高于全省投資的平均增幅,成為我省建設領域投資的一大亮點。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用于商品房建設的投資29.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3%,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達68.6%。全年全省商品房屋銷售建筑面積286.69萬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額2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5%。

全省國有單位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新增加的主要生產能力:市內電話自動交換機(含接入網設備容量)65萬門,長途自動電話交換機容量4.22萬路端,新建公路360公里,改建公路1930公里,城市自來水供水能力15.2萬噸/日等。

五、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隊伍進一步擴大,全省地方國有事業企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共69.4萬人,比上年增長2.0%。

科技活動日漸活躍。全年技術貿易機構發展到853個,簽訂各類技術合同5068項,成交額69299.29萬元。

全年全省共獲2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其中:“常溫閃爍煉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年專利申請數為1557項,專利授權數為1072項。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質量檢驗標準化建設和天氣預報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社會科學研究取得一批成果,部分已被有關部門采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教育事業取得新的進展。高等教育發展加快,全年全省招收研究生966人,比上年增加305人,在校研究生2118人,增加545人;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學生56892人,增加13306人,在校學生144293人,增加33420人,畢業生24449人,減少608人。中等教育發展較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60022人,減少1733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107203人,相當于普通中學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385287人的27.82%。普及義務教育有新進展。全省普通中學初中在校學生220.69萬人;小學在校學生422.68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58%。在托兒童62.06萬人。成人教育取得新成績。成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8.6萬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2.69萬人。全年參加高、中等教育自學考試的達354876人,獲得單科合格證334715科次數,獲得本科、大專畢業證書的分別為3790人和8025人。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發展迅速。網絡結構進一步朝著適應市場需求的方向調整。全年完成貨物周轉量747.9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9%。其中:鐵路增長4.35%,公路增長11.69%,水運增長6.48%。完成旅客周轉量453.07億人公里,增長15.65%。其中:鐵路增長17.06%,公路增長11.93%。

郵電通信事業發展加快,新型業務不斷出現。全省郵電業務總量完成81.31億元,比上年增長37.6%。住宅電話發展迅速,年末全省市內住宅電話用戶191.3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4.55萬戶;移動電話全年新增用戶73.29萬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達到26.92萬戶,增長7.8倍全省電話普及率12部/百人。郵電通信服務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旅游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全省國內旅游人數2537.3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2%;累計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9.55億元,同比增長21.0%。全年接待國際旅游者共計163057人次,比上年增長17.6%;全年旅游外匯收入6234.23萬美元,增長23.8%。

七、國內貿易

國內消費品銷售穩步增長,假日消費日趨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4.9億元,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

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33.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71.2億元,增長6.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分別增長12.0%和8.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433.2億元,增長8.9%;餐飲業實現60.1億元,增長13.5%;制造業實現48.2億元,增長2.1%;農業生產者實現139.6億元,增長7.0%。

全省生產資料市場交易由清淡轉向活躍。全年累計成交64.9億元,比上年增加11.4億元,增長21.3%。

八、對外經濟

在對外貿易方面,進口、出口實現同步上升。全年海關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62399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1973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2.1%,進口總額42663萬美元,增長4.6%。

利用外資下降。當年實際利用外資32781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2.3%。全年新簽利用外資項目274項,增長9.6%,簽約外資金額26568萬美元,下降30.3%。

全年全省新登記注冊的“三資”企業247家,全部為外商獨資企業。年末實有“三資”企業2246家。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新簽合同金額9503萬美元,比上年減少18.0%;實際完成營業額10949萬美元,增長28.0%。

九、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形勢保持穩定。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966.7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78.27億元,增長9.97%,其中:企業存款余額為526.9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9.87億元,增長12.8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243.1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0.66億元,增長6.94%。全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739.8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0.44億元,增長10.1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為1208.69億元,增長8.98%,中長期貸款余額為470.65億元,增長12.06%。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4792.03億元,增長14.4%,金融機構現金支出4661.37億元,增長13.7%,收支相抵,凈回籠貨幣130.66億元。

保險事業繼續發展。全年全省保費收入28.16億元,增長9.3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84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7.32億元。財產險賠款金額5.39億元,人身險給付金額4.78億元。參加社會保險職工人數增加。年末全省已有326.4萬名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省共有各類電影放映單位424個,藝術表演團體79個,文化館、群藝館113個,公共圖書館104個,博物館81個。全省共有無線廣播電臺10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15座,廣播人口覆蓋率89.49%;電視臺12座,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493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2.67%。全年共出版各種圖書、雜志、報紙2510種,共印圖書、雜志44612萬冊,報紙39929萬份。堅持以“五個一工程”為龍頭,推動精神文明產品生產,一批優秀文藝、廣播影視作品在國內外獲獎。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全省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048個(包括個體機構),其中:醫院599個,農村衛生院1683個,療養院(所)14個,門診部33個,衛生防疫站117個,婦幼保健所、站102個,診所、衛生保健所、醫務室5083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2.32萬人,其中:醫生5.44萬人,護師、護士3.62萬人。醫院病床6.25萬張。

體育事業取得新的成績。全年我省體育健兒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獲得金牌25枚,銀牌27枚,銅牌19枚。群眾參與體育事業建設積極性明顯提高,全民健身運動再掀高潮。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環保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全省環境保護系統共有3338人,環境監測站90個,環境監測人員1076人。全省已建成自然保護區55個,風景名勝區20個,森林公園52個。全省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646個,總投資9875萬元。在19個城市中(含縣級市)建成了93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358平方公里,并建成了51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達164平方公里。

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減少,12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九五”期間總量控制計劃指標數。

十二、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由于提高了離退休人員、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城鎮貧困人口保障水平,增加了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工資和補貼,使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全省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達5104元,比上年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135元,比上年增長0.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勞動領域的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全省城鎮失業人員被安排就業人數16.1萬人。妥善安置了退伍軍人的生活和就業。城鎮個體勞動者61.6萬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隨著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的深化,多年積累的勞動就業矛盾逐漸顯露,勞動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增大。年末全省登記失業率2.9%,比上年底上升0.3個百分點。

社會福利事業有較大發展。年末全省有社會福利事業單位2318個,收養人數5.6萬人,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定期定量救濟的達13.6萬人,臨時救濟困難戶達31.8萬人次。全省各縣(市)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注:(1)公報中所列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指標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主要包括勞動者報酬、利潤、稅金和固定資產折舊等價值,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種中間消耗價值。表示一年內生產的可用于社會最終消費的物質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3)人口數據待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正式公布。

(4)個別數字與年初的年報數略有差距,以正式公報數為準。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尤物在线官方网站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