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江西

撫州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2-03-31 21:59:06 來源:撫州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3677次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形勢,積極應對新發展新變化,迅速打響“三大戰役”,全市上下堅定信心,扎實工作,砥礪奮進,經濟社會延續了穩步增長的勢頭,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2.51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36.89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95.61億元,增長13.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0.01億元,增長15.8%。三次產業比由上年的19.0:49.9:31.1調整為18.4:53.3:2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4.27億元,增長19.6%;財政總收入100.12億元,增長35.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99億元,增長3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5.34億元,增長15.1%;外貿出口94769萬美元,增長73.9%;城鎮化率38.82%,提高1.6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上年增長5.0%。八大類消費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呈現“六升二降”。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2%,漲幅居首;居住、醫療保健個人用品和衣著類其次,分別上漲4.7%、3%和1.6%;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0.1%,煙酒上漲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0.8%,交通和通信下降2.6%。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00.12億元,增長35.3%,其中稅收收入76.14億元,增長25.9%;地方財政收入75.99億元,增長37.1%。全年地方財政支出178.67億元,增長28.1%。支出結構進一步調整,在“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的同時,積極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其中:教育支出31.51億元,增長55.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81億元,增長3.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8.16億元,增長17.1%。

二、農業

2011年我市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初步統計,我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08.5萬畝,與2010年基本持平;糧食總產量268.5萬噸,比2010年增長2.2%。其中早稻總產量101.43萬噸,比2010年增長10.3%。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南豐蜜桔“雙百工程”進展順利,全市326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2億元。切實改善城鄉環境。完成農村水泥路建設389.6公里和10個農村客運站場建設主體工程。投入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資金5.2億元,完成造林面積48.8萬畝。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09.34萬畝,比上年下降0.5%。糖蔗種植面積5.72萬畝,增長1.4%;油料種植面積53.53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種植面積92.46萬畝,增長0.4%;棉花種植面積3.47萬畝,下降3.9%。全年糖蔗產量19.79萬噸,增長4.3%;油料產量6.59萬噸,下降1.5%;蔬菜產量133.2萬噸,增長1.5%;水果產量139.2萬噸,增長69.3%;茶葉產量0.25萬噸,下降0.2%。全年棉花產量0.39萬噸,下降6.7%。全年肉類總產量31.63萬噸,增長2.7%;其中豬肉產量21.7萬噸,增長2.8%;禽肉產量9.28萬噸,增長3.0%。全年水產品產量15.99萬噸,增長3.2%。

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投入資金4.2億元,完成了930個新農村建設點和24個綜合示范點、90個通道建設點任務。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1年,我市高度重視工業園區建設,壯大工業經濟實力。全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45.53億元,實際開發面積擴大了0.46平方公里,達到44.5平方公里;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09.24億元,增長28.1%,其中金巢經濟開發區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82.25億元。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六大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40.54億元,增長79.4%,其中有色金屬加工、化工建材、機械電子三個產業過百億元。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戶,達到631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06.81億元,增長31.2%。工業占GDP的比重44.4%,比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29.33億元,增長16.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4.27億元,增長19.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55億元,增長15.7%;集體企業0.36億元,增長16.7%;股份制企業77.63億元,增長23.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16.19億元,增長16.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79.50億元,增長32.3%;重工業94.76億元,增長14.5%。

全年全市建筑業企業實現增加值66.28億元,增長10.8%。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14.53億元,增長12.3%;全員勞動生產率166196元/人(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增長11.7%;實現利稅6.73億元,增長15.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推進,經濟發展后勁增強。積極參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建設,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向莆鐵路撫州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撫州、南城、南豐車站站房開工建設;撫吉高速和杭南長客專撫州段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大唐撫州電廠立項獲批。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5.34億元,增長15.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53.12億元,增長15.3%。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2.1億元,增長48.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16.8億元,增長11.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04.2億元,增長17.3%。

全年工業完成投資316.8億元,增長11.6%。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紡織業及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和食品等行業投資額分別為14.41億元、51.05億元和6.06億元,分別增長17.5%、70.2%和11.8%。全市全年非國有經濟完成投資436.7億元,增長11.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79.0%。其中,私營企業完成投資142.62億元,增長9.9%。

全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到98.08億元,增長32.3%,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17.7%。全市在建計劃總投資超億元以上的建設項目有183個,完成投資161.12億元。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2.73億元,增長10.8%。商品房竣工面積186.57萬平方米,下降22.8%;商品房銷售建筑面積248.59萬平方米,增長8.7%。

五、國內貿易

201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17億元,增長17.2%。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17.37億元,增長17.2%;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48.79億元,增長16.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是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的主導力量,實現零售額235.26億元,增長16.0%,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8.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0.9億元,增長26.7%。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5.27億元,比上年增長22.0%;書報雜志類3.34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1倍;石油及制品類32.20億元,增長42.4%;住宿和餐飲類30.9億元,增長26.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對外經濟

201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95902萬美元,增長71.7%。其中出口總額94769萬美元,增長73.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7630萬美元,增長16.3%。實際引進市外境內資金348.15億元,增長30.4%,其中實際引進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資金225.13億元,增長34.9%;引進項目總數870個,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779個,全年新引進并開工的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90個,比上年增加85個,其中億元以上200個,比上年增加48個。

七、交通、郵政和旅游

交通郵政業平穩發展。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46.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全年貨物周轉量3226403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05%;旅客周轉量274213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6.78%。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69億元,比上年下降19.8%。

旅游業平穩增長。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總人數89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4.2%,其中國內旅游877萬人次,增長33.0%;入境旅游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8%;國內旅游收入64.5億元,增長50%;旅游外匯收入1950.73萬美元,增長13.8%。

八、城市建設

強力推進城市建設,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2011年,全市城鎮化率由上年的37.22%提高到38.82%,上升了1.6個百分點。2011年,全市計劃實施重點建設項目257個(新建項目176個、續建項目101個),計劃總投資206億元。其中,市中心城區計劃實施重點建設項目33個,計劃總投資108億元;各縣(區)計劃實施重點建設項目224個,計劃總投資98億元。2011年市中心城區重點項目的實施,使城南新區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老城區市政設施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工程、農貿市場等民生工程的實施以及城市道路建設和城市綠化提質改造,使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城市配套功能進一步加強、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撫州的歷史文化特色進一步彰顯,文化生態的撫州城市風貌已初步形成。

九、金融和保險

信貸規模實現突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80.04億元,比年初增加58.90億元,同比少增13.76億元,增長16.8%。各項存款余額786.97億元,比年初增加130.88億元。

保險事業相對持平。保費收入16.27億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91億元,增長18.8%;壽險保費收入11.37億元,下降9.4%。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各類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普通小學1225所,在校生415217人,較上年增加8237人;普通中學212所,在校生262940人,較上年增加8387人;幼兒園358所,在園幼兒99871人,較上年增加18767人。市中心城區新建和改造中小學校步伐加快,校舍緊張、成班率過高的矛盾得到緩解。高考成績保持全省領先水平,錄取北大、清華考生達37人,占全省的25%。

科技事業成績明顯。研究與發展(R&D)經費支出3.27億元,增長34.4%,占全市生產總值的0.44%,同比提高0.05個百分點。年末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2.57萬人,增長17.3%。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高新技術企業4家,民營科技型企業28家。全市列入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15項,項目數比去年增長33.7%,獲無償資金資助2286萬元。現有縣級以上獨立科研機構26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民營科技型企業193家,鑒定科技成果62項,鑒定省級重點新產品13項,有3項科技成果獲省級技術進步獎,13項新產品獲省優秀科技新產品和重點新產品獎。全年專利申請量418件,授權量215件,分別比上年增長66.5%和19.4%。技術市場活躍,全年技術貿易成交額1.26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7.03億元,占GDP的比重4.99%。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圍繞省十三次黨代會、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的學習宣傳,創作配樂詩《幸福撫州》等文藝作品30多個,舉辦了慶祝第三次黨代會專題文藝晚會,開展了送黨代會精神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廠礦專場文藝演出30多場。主辦了“臨川文化大講壇”共5期。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書畫攝影美術作品展、全市少兒美術書法展覽、撫州采茶戲匯演等群眾文化活動。2011年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演出554場,觀眾697.02千人次,藝術表演場所11個,演映55場,藝術研究機構1個,公共圖書館13個,總藏書1209338冊,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2個;組織文藝活動440次,博物館(紀念館)9個,文物保護管理單位7個,文物藏品總量13543件,其他文化事業單位1個。

衛生服務明顯提高。2011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272個,其中醫院40個,與上年同期持平;衛生院170個,與上年同期持平,婦幼保建院12個,?萍膊》乐卧8個,衛生監督所12個,與上年同期持平。衛生技術人員11341人,比年初多552人。其中,職業醫師3760人,比年初多85人;執業助理醫師635人,比年多108人;注冊護士4400人,比年初多390人,其中藥劑人員980人,檢驗人員779人,其它占787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7829張。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引智工程取得較好成效,全市有6個縣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農村衛生工作先進縣。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在全國、全省群體比賽中共奪得金牌26枚、銀牌18枚、銅牌13枚,獲全國鐵人三項男子40至44歲組比賽冠軍一次;龍虎山國際帳篷節比賽2個團體第一、江西省第七屆農民運動會趣味健身賽最佳組織獎和團體一等獎,另有8名運動員分獲個人一、二、三等獎。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南城縣文廣局、臨川一中、金溪二中、南豐縣羽毛球協會、市足球協會和市老年體協等6家單位受省表彰,分別榮獲“江西省2011年全民健身優秀組織獎”和“江西省2011年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稱號。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3937787人,比上年末增加21203人。其中,城鎮人口(推算數)1528649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8.82%。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633元,增長15.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0155元,增長35.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50元,增長20.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948元,增長18.5%。

民生工程建設扎實推進。2011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財政支出達106.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59.58%。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民生工程66件實事。實現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擴大到7個縣,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養老保險、醫療報銷、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和新農合等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城鄉社會救助成效顯著。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7476套,開工率達100%,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24296戶。全市已建成創業孵化基地12個,創業示范街14條,創業指導服務中心13個;創業培訓6376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三、環境

全市環境質量繼續保持良好,撫河干流和崇仁、宜黃河支流水質總體良好,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跨市界面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標準,市城區空氣質量全年保持在二級標準以上,市城區及11個縣(區)污水處理廠全部正常運行,運行狀況比上年有較大改觀,并不同程度得到國家減排量的認定。在全市已有1個省級生態縣、29個省級生態鎮,31個省級生態村的基礎上,2011年宜黃縣省級生態縣通過了省里組織的專家驗收。2011年全市又有24個鄉鎮編制了生態鄉鎮建設規劃,并通過了省環保廳的論證,有17個鄉鎮、23個村分別申報了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有5個鄉鎮、3個村申報了國家級生態鄉鎮,生態村,有2所學校申報了省級綠色學校,所有申報的鄉鎮、村和學校正待國家和省命名。2011年,東鄉經濟開發區,黎川工業園區申報省級生態工業園區通過了省專家組的論證,待省政府命名,南豐縣工業園、崇仁縣工業園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正式進入試點階段,南城縣生態工業園建設規劃已通過了省專家論證。

注:1、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有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參保職工和參保退休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城鎮非從業人員。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汌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久久96热情精品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