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全市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加快創新轉型步伐,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事業繼續進步,民生狀況持續改善。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7302.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4.41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3402.23億元,增長11.5%;第三產業增加值3575.47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比例為4.4:46.6:49.0。
表1:全市季度GDP
全年財政總收入實現2449.69億元,增長1.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0.18億元,增長18.4%;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65.98億元,增長16.3%。全年國稅系統組織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征)1326.13億元,增長8.5%;其中,國內稅收581.95億元,增長11.6%。地稅稅收收入462.8億元,增長17.9%。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平均比上年上漲2.7%,其中,12月份同比上漲1.8%。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3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12月份市區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下降3.4%;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降1.2%。
二、農業
全市糧食播種面積54.08萬公頃,下降0.9%,糧食總產量達到369.96萬噸,增長1.9%。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0.92萬公頃,下降0.9%;森林覆蓋率38.6%,提高0.8個百分點。全年完成幼林撫育面積2.2萬公頃,提高2.1%。
水產品總產量112.44萬噸,下降0.9%,其中,捕撈產量27.21萬噸,增長1.9%;養殖產量85.23萬噸,下降1.7%。海、淡水養殖面積5.23萬公頃,下降4.7%。
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97.71萬千瓦,增長1.7%。農用拖拉機20.63萬臺,增長2.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3.63萬公頃,增長0.6%,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74.88萬公頃,增長5.2%。
三、工業與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4783家,完成增加值增長11.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3.7%;集體企業增長2.5%;股份制企業增長13.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9.9%。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增長12.0%,輕工業增長11.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199.79億元,增長14.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9.8%,比重較年初提高1.0個百分點;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產值10903.4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5.6%;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424.65億元,增長17.6%。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1255.28億元,增長11.8%;利潤670.73億元,增長9.7%。主營業務收入13751.98億元,增長12.6%。資本保值增值率107.49%,產品銷售率98.65%。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60.92億元,增長8.5%。實現利稅總額59億元,增長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稅14億元,增長1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城鎮、農村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153.9億元,增長22.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68.5億元,增長62.2%,第二產業投資1998.6億元,增長35.7%,第三產業投資2086.8億元,增長10.9%。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4198個,新開工項目3344個,竣工項目2496個;在建項目計劃總投資規模10684.8億元,增長10.1%。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376.5億元,項目建成投產率59.5%,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57.2%。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930.1億元,增長18.8%。商品房竣工1211.6萬平方米,增長33.7%;全市銷售房屋面積950.9萬平方米,下降7.5%。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面積613.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16.8萬平方米。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64.5億元,增長14.9%。分地域看,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2133.25億元,增長15.2%;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31.25億元,增長13.0%。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242.11億元,增長14.7%;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22.39億元,增長15.8%。
全年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051.82億元,增長17.9%。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汽車類零售額294.13億元,增長7.4%;石油及其制品類零售額153.47億元,增長30.1%;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119.22億元,增長17.4%;日用品類零售額29.89億元,增長16.4%;體育及娛樂用品類零售額5.88億元,下降7.1%;化妝品類零售額19.66億元,增長22.1%;金銀珠寶類零售額23.71億元,增長12.1%。
六、對外經濟
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732.08億美元,增長4.2%。其中,出口額408.2億美元,增長3.6%,進口額323.88億美元,增長5.0%。
據青島海關統計,青島口岸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489.2億美元,下降1.3%,其中,出口額712.2億美元,進口額777.0億美元,分別下降2.4%和0.4%。
實際使用外資46億美元,增長27.8%。
全年完成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金額14.2億美元,增長7.4%;營業額33.2億美元,增長130.2%;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7629人次,增長31.1%。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業
全年港口吞吐量41464.82萬噸,增長9.2%;外貿吞吐量28936.1萬噸,增長8.3%;集裝箱吞吐量1450萬標準箱,增長11.4%。
年末擁有國內航線95條,國際航線11條,港澳地區航線3條,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1260.12萬人次,增長7.6%;航空行貨郵吞吐量17.19萬噸,增長3.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8.68億元,增長5.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02億元,增長14%;電信業務總量202.65億元,增長5.5%。信函8498萬件,下降8.4%。2012年互聯網用戶累計達218.2萬戶,增長17.5%,使用時長達1980.22億分鐘,增長16.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53.15萬戶;全市移動電話發展到1178.95萬戶,其中,年內新增117.92萬戶。
全年全市旅游總收入807.58億元,增長18.5%。其中國內旅游收入755.51億元,增長18.5%;入境旅游(外匯)收入8.25億美元,增長19.6%。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717.5萬人次,增長12.6%;其中國內游客5590.5萬人次,增長12.8%;入境游客127萬人次,增長9.8%。年末A級旅游景區76處,其中,5A級旅游景區1處,4A級旅游景區21處;星級飯店157家,其中,5星級飯店9家,4星級飯店32家。
八、金融業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9818.33億元,比年初增加917.05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9434.89億元,比年初增加796.39億元,其中,儲蓄存款3757.6億元,比年初增加559.09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8632.84億元,比年初增加1134.89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7946.55億元,比年初增加996.1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承保金額4.47萬億元,增長17.5%,實現保費收入160.29億元,增長10%。其中,財產保費收入66.34億元,增長16.1%;人身險保費收入93.95億元,增長6.1%。賠款支出金額51.5億元,增長11.1%;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33.58億元,人身險賠付金額17.92億元。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初步統計,全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04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9項,其中,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7項;獲得省級科技獎勵105項,其中,自然科學獎7項,技術發明獎5項,科技進步獎93項。
全年共成交技術合同項目2721項,成交額25.37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27009件,授權專利12689件。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大專院校(含民辦高校)24所,其中普通高校22所,在校學生29.7萬人,增長1.9%。普通中學292所,在校學生37萬人,下降0.98%;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88所,在校學生13.7萬人,下降6.9%。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占高中階段在校生的52.5%。共有小學840所,在校學生48.5萬人,增長1.1%。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達99%以上。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各類文化機構475處。其中,影劇院40處,文化館(站)185處,博物館10處,公共圖書館13處,藝術表演團體7個,廣播電臺1座、12套節目,電視臺1座、15套節目,全市有線電視用戶達到243.5萬戶,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25.8萬戶。全市出版各類雜志2866萬冊,出版報紙108616萬份。全市共有檔案館14處。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2606處,其中,醫院、衛生院288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8處,婦幼保健機構13處,門診部(所)、衛生保健所、醫務室1950處。年末各類衛生技術人員5.5萬人,其中,醫生2.2萬人。全市擁有醫療床位4.7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4.1萬張。
全市運動員在各項比賽中共獲得金牌319枚,銀牌227枚,銅牌200枚。共打破全國紀錄1項。全市共有體育專業隊1個,隊員84人。重點體校2所,學員984人,業余體校12所,學員1624人。群眾體育運動蓬勃開展。
十一、城市建設
建成區面積374.64平方公里,增長7.8%。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117萬噸,增長4.5%。城市全年實際用水量3.7億噸,增長5.1%,其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別為1.49億噸和2.13億噸。
城市使用液化氣、煤制氣、天然氣的總戶數達到136.93萬戶,全年供應液化氣總量5.97萬噸,供應煤制氣總量7999萬立方米,供應天然氣總量68922萬立方米。城市氣化率達到100%。
全年新增供熱面積1060萬平方米,年末供熱面積達到10503萬平方米,增長11.2%。
年末市區公共汽、電車線路263條,增長15.9%。共有營運的公交汽、電車5397輛。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車9693輛,增長0.1%。
年末城市道路總長度4311公里,擴建、翻建道路120條,城市下水道總長度6182公里。
據抽樣調查,年末城市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27.86平方米,農民人均擁有住房面積33.2平方米。
十二、能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初步統計,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689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2%。其中,原煤消費量下降3.5%,原油消費量增長9.4%,天然氣消費量增長71.7%。全社會用電量318億千瓦時,增長1.6%。其中,工業用電200億千瓦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52億千瓦時,分別增長2%和3%。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累計40萬千瓦,增長2.1倍,風力發電4.5億千瓦時,增長4.8倍。
全年空氣質量按功能區達標率為100%;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0天,優良率92.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3.7分貝,市區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68.4分貝。市區共植樹1390萬株。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78%。市區園林綠地面積達21121.44公頃,增長4.4%;新增公共綠地面積147.63公頃,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14.58平方米。全市現有公園、動物園80個。
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355起,死亡人數388人,分別下降8.9%和9.1%。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053人,下降18.5%。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1.9人,下降9.5%。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十三、藍色經濟和重大項目建設
全年實現藍色經濟增加值1210.54億元,增長17.2%(現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30億元,增長11.4%;第二產業增加值582.72億元,增長20.7%;第三產業增加值544.51億元,增長14.6%。
全年實現海洋經濟增加值1114.4億元,增長19.9%(現價),占GDP比重為15.3%,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計劃總投資1億元及以上的新開工項目(含房地產項目,下同)421個,增加77個;完成投資912億元,增長24.5%。從區域分布看,原七區新開工項目173個,占全市新開工的41.1%;實際完成投資485.6億元,增長18.6%,占全部新開工項目投資的53.2%。原五市新開工228個,占54.2%;完成投資389.1億元,增長50.8%,占42.7%。
世園會建設中園區基礎設施、世園大道工程、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村接待中心、世園大廈、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村參展服務中心、世園度假酒店等項目計劃總投資124.7億元,全年完成投資49.95億元。
地鐵(三號線)計劃總投資175.4億元,全年完成投資24.1億元。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69.56萬人,增長0.42%,其中,市區(含原膠南市)363.9萬人,增長0.74%;四市(縣級)405.66萬人,增長0.13%。全年新出生人口74910人,出生率為9.75‰;死亡人口62830人,死亡率為8.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45元,增長12.5%;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391元,增長5.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8924元,增長14.3%。按城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53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558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4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549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1840元。城市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性支出的36.5%。全市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7399元,增長14.2%;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9052元,增長13.9%。
農民人均純收入13990元,增長13.1%;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653元,增長12.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位數12587元,增長12.4%。按農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純收入5528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純收入9511元,中等收入組人均純收入12426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純收入16705元,高收入組人均純收入28895元。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36.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單位從業人員283.2萬人,增長2.7%。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3%,減少0.02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220.2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64.15萬人,全年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為6.21萬人。2012年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全市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31503張,收養18102人。
注:1、公報中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全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起點標準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的起點標準為計劃總投資額500萬元。
4、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國家規劃,現階段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領域。我市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所涉及的行業主要包括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產業。
5、在崗職工指在本單位工作并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以及有工作崗位,但由于學習、病傷產假等原因暫未工作,仍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
職工工資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按國家規定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還是未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資總額內。
全市單位包括國有單位、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私營經濟等單位。城鎮非私營單位,包括國有單位、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
6、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城鄉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組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平均分為五個等份,處于最高20%的收入群體為高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為中等偏上收入組、中等收入組、中等偏下收入組、低收入組。
7、建成區面積、供水、供熱、供氣、植樹、綠化、道路、公園、動物園等數據系市城鄉建設委提供,統計范圍為區劃調整后的六區,原膠南市僅含珠海、珠山、濱海、鐵山、靈山、隱珠六個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