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
(2017年3月9日)
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植經濟增長新動能,著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聚焦“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全力開展“調穩抓”工作,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920.4萬人,增長1.18%;其中,市區常住人口497.07萬人,增長1.40%。
表1: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分布情況
區市
常住人口(萬人)
全市
920.40
市南區
58.03
市北區
108.37
李滄區
55.33
嶗山區
43.55
黃島區
151.59
城陽區
70.23
即墨市
121.45
膠州市
88.52
平度市
137.26
萊西市
76.10
紅島經濟區
9.97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10011.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1.01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4160.67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5479.61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比例為3.7:41.6:54.7。人均GDP達到109407元。
表2:2016年青島市分行業增加值
行業
總量(億元)
增速(%)
全市生產總值
10011.29
7.9
農林牧漁業
387.84
3.2
工業
3653.33
6.7
建筑業
515.55
6.9
批發和零售業
1230.26
5.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706.79
7.5
住宿和餐飲業
201.48
5.0
金融業
668.81
12.8
房地產業
539.72
12.4
其他服務業
2107.51
10.7
據初步測算,全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515億元,增長15.7%(現價),占GDP比重為25.1%。全市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958.2億元,增長15.2%(現價),占GDP比重為29.5%。
全年財政總收入實現2832.7億元,增長4.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00億元,增長10.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52.8億元,增長10.6%。全年國稅系統組織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征)1355.6億元,增長13%;其中,國內稅收852.5億元,增長18%。地稅各項收入643.9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3.8億元,剔除“營改增”因素影響,同口徑增長10.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漲幅高于上年1.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分別上漲5.0%和1.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7%。12月份市區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3.1%;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上漲9.7%。
表3:2016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名稱
累計(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2.5
非食品價格指數
101.9
服務價格指數
101.8
消費品價格指數
102.9
一、食品煙酒
104.2
食品
105.0
#糧食
101.4
豬肉
118.0
雞蛋
94.9
鮮菜
112.9
二、衣著
100.3
三、居住
101.9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四、生活用品及服務
100.5
五、交通和通信
99.4
六、教育文化和娛樂
100.2
七、醫療保健
110.3
八、其他用品和服務
103.7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分行業情況:農業增加值205.5億元,增長2.6%;林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2.3%;牧業增加值82.0億元,增長5.5%;漁業增加值82.0億元,增長1.8%。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8萬公頃,蔬菜播種面積10.7萬公頃,花生播種面積8.6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05萬噸,下降5.1%;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569.8萬噸,下降1.6%;花生總產量36.9萬噸,增長6.9%;水果(含果用瓜)總產量120.4萬噸,增長1.4%。現代農業園區837個,新增100個;認證“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887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6個。
全年新增造林面積4.6萬畝。林木綠化率40.02%。
全年肉類總產量56.4萬噸,增長3.0%;禽蛋產量19.1萬噸,增長4.6%;奶類產量31.7萬噸,下降10.6%。
全年水產品產量(不包括遠洋捕撈)108.1萬噸,下降1.0%。海、淡水養殖面積4.5萬公頃,下降8.9%。遠洋捕撈量14.1萬噸,增長3.7%。
農機總動力865.1萬千瓦,增加10.9萬千瓦。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2.8萬公頃,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4.8萬公頃。
三、工業與建筑業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7.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6%,金屬制品業增長11.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5%,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9%,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增長8.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7.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3.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3%。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5.8%。
表4: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指標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總計
7.5
其中:輕工業
6.7
重工業
8.0
其中:國有企業
1.5
集體企業
-0.5
股份制企業
9.3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4.3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
7.3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8280億元,增長7.1%。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7.5%,占比為41.7%,較年初提高0.7個百分點;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產值增長6.4%,占比為75.7%;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2.7%。
表5: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彩色電視機
萬臺
2111.7
22.4
其中:液晶電視機
萬臺
2111.7
22.4
家用電冰箱
萬臺
882.2
1.2
家用洗衣機
萬臺
606.7
2.0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臺
731.9
17.4
啤酒
萬千升
162.3
4.1
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5592.3
9.0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576.2
7.7
粗鋼
萬噸
188.0
8.0
汽車
萬輛
81.7
-5.2
動車組
輛
2005
-3.1
金屬集裝箱
萬立方米
2141.5
0.1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原油加工量
萬噸
1518.8
17.9
發電量
億千瓦時
181.5
2.9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934.7億元,增長6%,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99.5億元,增長39.7%;集體企業90.8億元,增長5.5%;股份制企業599.6億元,增長10.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27.3億元,下降1.9%。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15.55億元,增長6.9%。實現利稅總額98.2億元,增長7.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7454.7億元,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12億元,下降2.6%,第二產業投資3582.9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投資3759.8億元,增長18%。
表6:2016年全市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速
行業
投資額(億元)
比上年增長(%)
總計
7454.7
13.7
農、林、牧、漁業
112
-2.6
采礦業
14.5
19
制造業
3370.7
10.2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126.8
70.6
建筑業
70.9
-34.2
批發和零售業
277.6
-3.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550.6
13.6
住宿和餐飲業
34.9
-40.6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43.4
12.6
金融業
6.5
44.6
房地產業
1659
23.2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358.5
82.7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175.7
61.6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83.3
-20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1.4
-17.9
教育
81.4
4.8
衛生和社會工作
29.3
36.6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07
64.2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41.2
-39.9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7321個,在建項目計劃總投資規模(含房地產)17577.7億元。全年新增固定資產4157.9億元,項目建成投產率81.3%,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55.8%。
全年全市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的新開工項目(含房地產項目)599個,增加54個,從區域分布看,市內四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64個,周邊三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紅島經濟區)238個,四市(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295個。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369.1億元,增長22%;其中,住宅投資956.2億元,增長26.3%。商品房銷售面積1939.2萬平方米,增長36.7%;其中,住宅銷售1752.1萬平方米,增長41.4%。
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地鐵1、2、3號線項目計劃總投資共計760.6億元;膠東國際機場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332.7億元;青島-海陽城際(藍色硅谷段)項目計劃總投資194.7億元;濟南至青島高速鐵路青島段項目計劃總投資97億元。
重點板塊建設:全年西海岸經濟新區完成投資2008.6億元,增長17.1%;藍色硅谷完成投資239.9億元,增長27.3%;紅島經濟區完成投資156億元,增長14.1%。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104.9億元,增長10.5%。分地域看,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3440.5億元,增長10.7%;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664.5億元,增長9.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584.0億元,增長10.4%;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20.9億元,增長11.4%。全年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374.6億元,增長13.1%。限額以上法人企業汽車類零售額371.0億元,增長14.4%;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162.7億元,增長5.7%;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191.4億元,增長24.5%;日用品類零售額46.1億元,下降1.6%;化妝品類零售額24.5億元,增長5.4%。
六、對外經濟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實現外貿貨物進出口總額4350.7億元,下降0.2%。其中,出口額2821.9億元,增長0.2%,進口額1528.8億元,下降0.8%。
據青島海關統計,青島口岸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9494.6億元,增長6.0%。其中,出口額5653.8億元,增長3.8%;進口額3840.8億元,增長9.4%。
表7:2016年全市主要商品進出口情況
單位:億元、%
項目
進出口
出口
進口
金額
增長
金額
增長
金額
增長
紡織服裝
473.3
0.6
439.7
1.8
33.6
-12.8
農產品
630.2
4.4
327.7
5.8
302.5
3.0
機電產品
1598.6
-0.5
1183.0
-1.0
415.6
1.2
高新技術產品
463.2
-10.1
266.4
-2.0
196.8
-19.1
表8:2016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額及其增速
單位:億美元、%
國別(地區)
出口額
比上年增長
進口額
比上年增長
亞洲
185.2
-2.7
103.1
-18.3
香港
15.1
-19.6
0.9
14.8
臺灣
3.7
-20.3
10.2
-6.7
日本
49.9
-5.6
18.4
-1.5
韓國
41.4
0.1
31.3
-14.2
東盟
39.0
4.3
24.5
-35.9
南亞
14.6
23.3
2.3
-36.0
中東
19.9
-9.8
8.5
-25.7
非洲
21.0
9.4
10.9
3.6
南非
3.4
-0.9
1.9
-23.2
歐洲
94.3
4.2
36.0
16.1
歐盟
72.9
-10.1
25.5
23.1
英國
13.0
-9.0
2.5
50.6
德國
14.1
-15.8
7.1
7.5
法國
7.0
-20.9
3.4
27.0
意大利
6.2
-0.2
2.8
17.3
獨聯體及東歐
19.8
199.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8.2
1.9
俄羅斯
17.9
268.9
7.5
6.3
南美洲
26.6
-11.3
34.9
15.2
巴西
3.3
-15.9
18.7
5.9
北美洲
85.7
-20.0
26.2
-3.8
美國
77.9
-20.5
22.4
-4.1
加拿大
7.8
-9.0
3.4
-3.3
大洋洲
11.7
-25.9
19.5
-10.0
澳大利亞
9.7
-30.2
17.3
-5.2
注:本表非全口徑。
實際到賬外資金額70億美元,引進青島市以外國內資金1665.5億元,增長9.8%。全年全市備案對外投資項目189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26.9億美元,增長285.2%;中方實際投資額52.1億美元,增長297.9%,占全省40.1%。全市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承攬項目55個,新簽合同額37.3億美元,增長1.9%,占全省29.4%;完成營業額36.4億美元,增長0.1%,占全省33.3%。全市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7728人,增長4%,占全省25.8%。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業
全市港口吞吐量5.1億噸,增長3.4%;外貿吞吐量3.4億噸,增長4.5%;集裝箱吞吐量1805萬標準箱,增長3.5%。
表9:201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運輸量及增速
運輸方式
運輸量(單位)
比上年增長(%)
客運周轉量
154.41億人公里
8.9
鐵路
82.38億人公里
17.4
公路
71.80億人公里
0.7
水運
0.23億人公里
-24.5
貨運周轉量
1366.91億噸公里
15.8
鐵路
169.29億噸公里
0.1
公路
470.40億噸公里
3.3
水運
727.22億噸公里
30.9
年末擁有國內航線127條,國際航線17條,港澳臺地區航線2條,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2050.5萬人次,增長12.7%;航空貨郵吞吐量23.1萬噸,增長10.9%。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24.4億元,增長48.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8.6億元,增長40.9%;電信業務總量265.9億元,增長50.7%。快遞業務量2.5億件,增長55.5%。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戶達294.4萬戶,增長18.1%。全市移動電話發展到1445.6萬戶,其中3G和4G用戶總數1007.7萬戶,增長48.2%。
全年全市完成社會物流總額28672.9億元,增長5.9%;完成物流產業增加值906.1億元,增長6.7%;完成物流相關產業固定資產投資828.2億元,增長7.1%。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8081.1萬人次,增長8.4%;實現旅游消費總額1438.7億元,增長13.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1.1萬人次,增長5.4%;實現外匯收入9.8億美元,增長6.8%。接待國內游客7940.1萬人次,增長8.4%;國內游客消費1283.6億元,增長13.3%。年末擁有A級旅游景區120處,其中,5A級旅游景區1處,4A級旅游景區23處,3A級旅游景區77處;擁有星級酒店112個,其中,5星級酒店9個,4星級酒店27個,3星級酒店69個;擁有旅行社484個,其中,經營出境旅游業務旅行社46個,經營入境和國內旅游業務旅行社438個。
八、金融業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4673.8億元,比年初增加1518.1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14007.1億元,比年初增加1474.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5326.3億元,比年初增加302.7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2955.3億元,比年初增加1378.5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11891.7億元,比年初增加1119.8億元。
全年全市承保金額16.8萬億元,增長102.4%,實現保費收入335.9億元,增長37.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6億元,增長13.7%;人身險保費收入229.9億元,增長52.4%。賠款支出金額113.7億元,增長29.1%;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55.2億元,人身險賠付金額58.5億元。
全年轄區證券經營機構累計代理交易額28320億元,下降59.2%。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初步統計,全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06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9項,其中,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6項,國際合作獎1項;獲得省級科技獎勵42項,其中,最高獎1項,自然科學獎5項,技術發明獎8項,科技進步獎27項,國際合作獎1項。
全市國家級創業孵化載體總數達到96家,其中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2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66家、國家星創天地11家,國家級孵化器17家。全市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創業街區12個。截至2016年底,全市孵化器累計竣工面積1274萬平方米,投入使用面積882萬平方米,累計入駐企業7200家,在孵企業5000余家,畢業企業689家,入駐企業成功上市51家。
全年實現技術交易4729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04.12億元,其中,海洋技術交易492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2.31億元。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6561件,有效發明專利18290件,PCT國際專利申請906件。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5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1家,高新技術企業1348家。
教育事業較快發展。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大專院校(含民辦高校)26所,其中普通高校24所,全年研究生招生1.1萬人,在學研究生3.3萬人,畢業生0.8萬人(不含駐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專科招生10.1萬人,在校生34.1萬人,畢業生8.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3.3萬人,在校生8.9萬人,畢業生2.7萬人。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占高中階段在校生的50.9%。普通高中招生4.0萬人,在校生11.5萬人,畢業生4.1萬人。初中招生8.3萬人,在校生24.1萬人,畢業生8.0萬人。普通小學招生9.1萬人,在校生54.7萬人,畢業生8.3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03萬人,在校生0.2萬人,畢業生0.0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3.8萬人。
十、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3063處,其中,醫院、衛生院322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7處,婦幼保健機構11處,門診部(所)、衛生保健所、醫務室2299處。年末各類衛生技術人員6.9萬人,其中,醫生2.8萬人。全市擁有醫療床位5.1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4.7萬張。
全市運動員在各項比賽中共獲得金牌320.5枚,銀牌191枚,銅牌218枚。重點體校2所,學員1028人,業余體校10所,學員1518人。
十一、城市建設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1.53%,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全市建成區面積599.3平方公里。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117.6萬噸,增長2.3%。城市全年實際用水量3.7億噸,其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別為1.2億噸和2.5億噸。
城市使用液化氣、天然氣的總戶數達到170.3萬戶,全年供應液化氣總量3.2萬噸,供應天然氣總量7.1億立方米。城市氣化率達到100%。
全年新增供熱面積3955萬平方米,年末供熱面積達到1.6億平方米。
年末市區公共汽、電車線路451條。共有營運的公交汽、電車7210輛。共有出租汽車10048輛。
年末城市道路總長度4480公里,城市下水道總長度7427公里。
據抽樣調查,年末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1.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3.2平方米。
十二、能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初步統計,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486萬噸標準煤,增長0.2%。其中,原煤消費量1271萬噸,下降0.9%,原油消費量1520萬噸,增長17.7%,天然氣消費量4.4億立方米,增長8.3%。全社會用電量367億千瓦時,增長7.3%。其中,工業用電213億千瓦時,增長5.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70億千瓦時,增長7.4%。
全年全市能源生產量2802萬噸標準煤,增長21.4%。其中,原油加工量1519萬噸,增長17.9%,汽油生產量461萬噸,增長26.7%,柴油生產量419萬噸,增長14.7%,火力發電量175億千瓦時,增長6.6%。
全市年平均氣溫13.8℃,平均年降水量為548.5毫米,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276.3小時。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99天,優良率81.7%。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別為45、20、32微克/立方米,與上年相比,PM2.5下降11.8%,二氧化硫下降28.6%,二氧化氮下降3%。全市近岸海域水質達到或好于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點位數占84.4%。全市重點考核河流斷面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6%和27.4%。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6.9分貝,市區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68.2分貝。
全市七個行業(領域)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34起,死亡168人,事故起數比上年下降30.1%,死亡人數比上年下降4%。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1.32人,下降7.7%。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0168人。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80元,增長8.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98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9元,增長7.4%。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472元。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256元,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285元,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006元,增長7.9%。
表10: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指標名稱
全體居民
城鎮居民
農村居民
絕對值
(元)
增長
(%)
絕對值
(元)
增長
(%)
絕對值
(元)
增長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
可支配收入
工資性收入
經營凈收入
財產凈收入
轉移凈收入
35680
21700
7011
2781
4188
8.5
8.1
8.2
10.3
9.8
43598
26898
6846
3909
5945
8.0
7.4
9.1
9.2
8.6
17969
10074
7381
256
258
7.4
7.9
6.7
8.6
8.2
表11: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情況
指標名稱
全體居民
城鎮居民
農村居民
絕對值
(元)
增長
(%)
絕對值
(元)
增長
(%)
絕對值
(元)
增長
(%)
消費支出
食品煙酒
衣著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務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娛樂
醫療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務
23256
6983
2271
5018
1607
3479
2075
1233
590
9.0
8.1
8.4
9.5
8.2
7.8
13.4
10.6
11.2
28285
8473
2882
6105
1962
4089
2553
1490
731
8.6
7.9
7.4
8.9
7.8
7.3
12.8
10.2
10.8
12006
3651
905
2586
814
2113
1004
658
275
7.9
6.1
9.5
8.8
6.4
7.5
12.2
9.0
8.8
表12:2016年每百戶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指標名稱
單位
數量
全體居民
城鎮居民
農村居民
家用汽車
摩托車
電冰箱(柜)
輛
輛
臺
54
33
99
58
15
96
45
77
10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洗衣機
熱水器
空調
彩色電視機
攝像機
照相機
計算機
中高檔樂器
固定電話
移動電話
臺
臺
臺
臺
臺
臺
臺
架
部
部
92
92
90
104
14
51
77
9
42
216
90
93
98
100
18
63
86
11
43
212
96
89
70
113
4
21
56
2
42
226
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247.1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94.3萬人,全年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為8.43萬人。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7%。
全市民政具有法人資格提供住宿機構的床位數4.4萬張,收養23887人。
注:1、公報中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全市GDP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根據《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國統字〔2012〕108號),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工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以及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等三個行業劃入第三產業。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500萬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飲業200萬元及以上的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的起點標準為計劃總投資額500萬元。
4、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國家規劃,現階段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領域。
5、常住人口包括:①住本戶、戶口在本鄉鎮街道的人(含戶口在本戶,外出不滿半年的人);②住本戶半年以上,戶口在外鄉鎮街道的人;③住本戶不滿半年,戶口在外鄉鎮街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④住本戶,戶口待定的人。
6、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統計范圍包括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鐵路交通、民航飛行、農業機械、漁業船舶和工礦商貿七個行業(領域)發生的事故,不再包括森林火災、火災事故和非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