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山東

棗莊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1-08-10 18:37:27 來源:棗莊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1091次
棗莊市統計局
 
(2021年3月15日)
 
2020年是棗莊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工業、抓大產業”導向,先把經濟搞上去、集中精力強工業,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攻堅突破,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市經濟運行穩定恢復、好于預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一、綜合
 
經濟運行好于預期。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實現1733.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65.69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704.12億元,下降0.6%;第三產業增加值863.44億元,增長6.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4:43.5:47.1優化調整為9.6:40.6:49.8。
 
U020210330418199933567.png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城鎮新增就業4.03萬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0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3%,低于4.5%的控制目標。
 
U020210330418199930695.png
 
物價保持在合理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4.8%,服務價格下降1.7%。
 
表1: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年同期=100)
 
指標
 
2020年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2.2
 
食品煙酒
 
109.5
 
衣著
 
100.3
 
居住
 
95.6
 
生活用品及服務
 
100.3
 
交通和通信
 
97.9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1.2
 
醫療保健
 
102.5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4.5
 
二、重點戰略
 
動能轉換初見成效。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14.4%。新動能培育壯大,“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26.9%,“四新”投資占比為46.1%。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5家,總數達到225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39.14%,比上年提高1.46個百分點。“十強”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現代高效農業、高端裝備等增加值分別增長29.5%、16.6%、8.5%。
 
鄉村振興穩步推進。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覆蓋5個鎮(街)、35個村莊,面積達12.8余萬畝。“十三五”期間,建成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525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建成文明實踐中心7個、文明實踐所65個、文明實踐站2481個,實現區(市)、鎮、村全覆蓋。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成美麗鄉村498個,建設了不同風貌、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范片區33個。累計改廁46.9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市創建“美麗庭院”示范戶4.36萬戶,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穩定在95%以上。
 
三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成效顯著,不良貸款率持續保持在全省最低水平,連續兩年在省綜合考核不良貸款率指標中排名第一。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9.2萬名享受政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問題全面解決,214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順利通過省級脫貧攻堅評估驗收。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控斷面水質均值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水體優良比率位居全省首位,省控以上河流斷面水質均值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達100%。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CO)濃度分別為54、93、16、30、176微克/立方米和1.4毫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63.4%,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已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
 
三、改革創新
 
重點領域改革成效顯著。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十三五”累計下放市級行政事權402項,實現1122個事項“一次辦好”、912個事項“零跑腿”、117個事項“秒批秒辦”。加快國企國資改革,組建完成10個企業集團,實現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企業活力穩步增強,新登記市場主體6.43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2.42萬戶。探索推行涉企輕微違法行政處罰“首次免罰”“首次輕罰”清單,惠及市場主體2萬余個。完成了棗莊高新區、滕州經濟開發區、棗莊經濟開發區改革試點任務,全面鋪開其他4個省級開發區的體制機制改革。
 
創新驅動戰略全面實施。認定5個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9個新型研發機構獲得省廳認定,新建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8個、重點實驗室43個、技術創新中心58個,“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要素集聚協同攻關態勢初步形成。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企業307家,入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企業167家。專利申請9600件,增長21.7%。專利授權6284件,增長82.1%。招才引智力度不斷加大,新增科技類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省級以上人才工程9人,遴選高效生態農業創新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類、科技創業類“棗莊英才”11人。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業務156件,新增外國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132人。
 
四、農業
 
農業生產總體穩定。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9.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其中,農業總產值增長5.2%,林業總產值下降6.8%,牧業總產值下降4.6%,漁業總產值增長1.1%,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增長5.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83.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2%。
 
農產品產量平穩。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24.21萬畝,與上年持平;糧食總產180.57萬噸,增長2.2%;糧食單產425.67公斤/畝,增長2.1%。蔬菜種植面積134.70萬畝,增長0.3%;產量521.67萬噸,增長0.9%。油料種植面積28.74萬畝,下降3.4%;總產量8.02萬噸,增長1.9%。年末果園面積22.05萬畝,增長0.2%;園林水果產量27.65萬噸,增長2.3%。
 
U020210330418199953639.png
 
表2: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
 
單位
 
產量
 
糧食
 
萬噸
 
180.57
 
棉花
 
 
1395.31
 
油料
 
萬噸
 
8.02
 
蔬菜
 
萬噸
 
521.67
 
園林水果
 
萬噸
 
27.65
 
豬年末存欄
 
萬頭
 
67.96
 
羊年末存欄
 
萬只
 
47.88
 
肉類
 
萬噸
 
12.57
 
禽蛋
 
萬噸
 
8.03
 
牛奶
 
萬噸
 
2.99
 
水產品
 
萬噸
 
6.55
 
五、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總體穩定。全部工業增加值567.36億元,比上年下降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其中,輕工業增長12.4%,重工業下降0.9%,輕工業快于重工業13.3個百分點。
 
重點行業增長較快。在統的35個行業大類中1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1.4%。醫藥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四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8.2%、10.5%、10.0%和6.1%。
 
制造業拉動貢獻突出。規模以上采礦業、制造業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三大門類增加值增速呈現“兩降一增”,其中采礦業增加值下降5.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5.6%,而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2%,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8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個百分點。
 
主要產品生產穩定。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量增長面為56.6%。其中,鋰離子電池、水泥、金屬切削機床、冰乙酸等四種主要產品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53.7%、8.1%、4.0%、3.9%。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萬噸
 
6.13
 
2.7
 
 
億米
 
0.28
 
-3.5
 
非織造布
 
萬噸
 
1.40
 
75.0
 
口罩
 
萬個
 
25909.59
 
1095.1
 
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
 
萬噸
 
158.07
 
1.7
 
乙烯
 
萬噸
 
22.98
 
1.8
 
純苯
 
萬噸
 
18.43
 
-3.3
 
精甲醇
 
萬噸
 
168.63
 
-7.0
 
冰乙酸(冰醋酸)
 
萬噸
 
107.62
 
3.9
 
合成氨(無水氨)
 
萬噸
 
27.50
 
13.2
 
中成藥
 
萬噸
 
1.92
 
2.1
 
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872.28
 
-4.4
 
硅酸鹽水泥熟料
 
萬噸
 
1973.08
 
8.6
 
水泥
 
萬噸
 
2541.40
 
8.1
 
商品混凝土
 
萬立方米
 
722.69
 
18.3
 
鋼化玻璃
 
萬平方米
 
165.31
 
16.6
 
金屬切削機床
 
萬臺
 
2.36
 
4.0
 
礦山專用設備
 
萬噸
 
8.11
 
30.0
 
光纖
 
萬千米
 
96.93
 
-29.5
 
光纜
 
萬芯千米
 
144.96
 
10.4
 
鋰離子電池
 
萬只
 
6769.61
 
53.7
 
建筑業發展平穩。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有工作量建筑業企業264家。建筑業總產值312.1億元,比上年增長0.4%。
 
六、服務業
 
服務業新動能增勢強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63.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增幅高于GDP增幅3.3個百分點。服務業占全市GDP比重為49.8%,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5%。
 
旅游復蘇有效。接待國內外游客1553.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2.5億元,分別恢復至上年水平的57.3%和54.0%。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全社會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達到101.74億元,增長41.0%,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占全市市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的87.0%,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高速公路完成投資81.42億元,增長241.0%;農村公路完成投資12.52億元,增長7.8%。棗菏高速公路、微山連接線和新臺高速一期3條高速全部建成通車。
 
郵政電信快速增長。郵政行業業務總量30.02億元,比上年增長42.81%;郵政行業業務收入12.13億元,增長17.8%。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2億件,增長48.2%;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39億元,增長25.8%。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0.4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77.26萬戶。
 
七、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體平穩增長。正威華能新材料、航天新能源產業園、青島啤酒產業園、淮海數字智谷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0.8∶33.5∶65.7。重點領域中,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58.0%;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2.9%。新興產業投資加速,“四新”經濟投資增長6.6%,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46.1%,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U020210330418199988448.png
 
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房地產開發投資288.16億元,增長11.9%。其中,住宅投資226.71億元,增長8.9%。房屋施工面積2489.60萬平方米,增長6.2%。商品房銷售面積515.78萬平方米,增長17.3%。商品房銷售額367.79億元,增長33.7%。
 
八、消費市場
 
消費品市場穩步復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7.80億元,比上年下降2.6%。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8.22億元,下降2.5%;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58億元,下降2.8%,城鎮消費品市場回暖步伐快于鄉村市場。實現餐飲收入151.18億元,增長1.4%;商品零售額746.62億元,下降3.3%。
 
U020210330418199999495.png
 
消費結構不斷優化。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增長92.3%。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63.3%。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中西醫藥品類零售全年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中西醫藥品類零售額9.9億元,增長29.6%,占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的7.3%。
 
九、開放型經濟
 
貨物進出口快速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實現263.8億元,比上年增長80.2%。其中,出口總額249.8億元,增長79.6%;進口總額14.0億元,增長91.7%。和19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活躍,進出口額實現112.2億元,增長88.4%,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2.5%。機電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長較快,機電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90.6億元,增長145.2%,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34.3%。
 
U020210330418199991780.png
 
對外投資較快增長。實際境外投資210.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5%,完成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851萬美元,營業額1160萬美元。
 
利用外資逆勢上揚。線上線下齊發力,創新開展云招商模式,疫情時期招商工作不斷線、不停滯,實現穩中有進、逆勢增長。新批外資項目117個,比上年增長98.3%;實際利用外資30495萬美元,增長110.6%。
 
十、財政金融
 
財政收支保持平穩。受疫情沖擊和減稅降費政策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0.76億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稅收收入105.19億元,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4.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71.03億元,增長1.4%。其中民生支出209.2億元,增長3.0%,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7.2%,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U020210330418200009694.png
 
信貸規模持續擴大。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409.88億元,比年初增加212.30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663.87億元,比年初增加199.8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730.24億元,比年初增加172.46億元,較好滿足了居民購房、購車等消費需求,促進了居民消費層次的升級。
 
U020210330418200000498.png
 
保險事業健康發展。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90.79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財險實現保費收入22.72億元,增長16.3%;壽險實現保費收入68.07億元,增長6.8%。保險業承擔各類風險責任54257億元,給付及賠付支出28.76億元。
 
資本市場加快發展。上市公司達到4家;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2家,總數達到9家。新增省內四板企業50家,總數達到150家,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額累計32億元;累計完成股改企業234家,超額完成“5年200家”股改行動計劃。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9元,比上年增長4.1%;人均消費支出16312元,增長3.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98元,增長3.1%;人均消費支出20371元,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0元,增長5.6%;人均消費支出11218元,增長2.6%。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8.8平方米,其中,城鎮居民39.0平方米;農村居民38.5平方米。
 
U020210330418200003022.png
 
表4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標
 
單位
 
全體
 
居民
 
城鎮
 
居民
 
農村
 
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27379
 
35098
 
17690
 
工資性收入
 
 
18312
 
25191
 
9677
 
經營凈收入
 
 
5391
 
4683
 
6280
 
財產凈收入
 
 
1166
 
1992
 
129
 
轉移凈收入
 
 
2510
 
3232
 
1604
 
表52020年末每百戶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指標
 
單位
 
全體
 
居民
 
城鎮
 
居民
 
農村
 
居民
 
家用汽車
 
 
44
 
57
 
27
 
摩托車
 
 
36
 
21
 
55
 
電冰箱(柜)
 
 
101
 
103
 
98
 
洗衣機
 
 
102
 
107
 
96
 
熱水器
 
 
95
 
102
 
87
 
空調
 
 
153
 
204
 
88
 
彩色電視機
 
 
120
 
130
 
108
 
照相機
 
 
34
 
56
 
7
 
計算機
 
 
70
 
88
 
48
 
中高檔樂器
 
 
7
 
11
 
1
 
固定電話
 
 
20
 
23
 
16
 
移動電話
 
 
250
 
268
 
228
 
城市設施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36.6億元,比上年增長5.2%。城區路網框架繼續加大,累計新建改造城區道路35條,穩步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切實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新建改造城市公共停車場14個。因地制宜推進纜線管廊建設,道路配套新建地下綜合管廊3.9公里。積極推進海綿型道路、海綿型小區、海綿型公園建設,新增海綿城市面積10.04平方公里。新建改造燃氣管網122公里,積極推進供熱管網建設改造工作,累計投資2.2億元,新建改造供熱管網95公里,供熱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加快推進清潔取暖建設工作,城市清潔取暖建設完工383萬平方米。
 
社會保障更加完善。發放穩崗補貼6459萬元、創業擔保貸款3.2億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89.24萬人、46.43萬人、49.04萬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凈增參保3.44萬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十六連調”,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至142元。上調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發放失業保險金1.79億元、失業補助金5882.8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550元。全市137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聯網結算,養老機構新增床位2091張。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15.9萬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職工人數64.96萬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876人,月人均保障標準68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2873人,月人均保障標準511元。養老機構84處,養老機構床位13908張,建有城市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89處、農村幸福院304處。
 
安全生產事故下降。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0起、死亡11人,分別下降47.4%、71.1%。在發生事故的行業(領域)中,交通運輸業事故11起、死亡10人;采礦業事故2起、死亡1人;建筑業事故2起;商貿制造業事故5起。
 
十二、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中等職業學校18所,在校學生3.77萬人;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6.94萬人;普通初中109所、在校生16.97萬人;普通小學586所、在校生36.57萬人,義務教育在校生達53.54萬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鞏固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現有注冊幼兒園772所、保教點521個,在園幼兒16.9萬人,學前一年入園率為99%,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提高到83.23%。全市新開工建設學校18處,新增學位2萬個。推進結對共建和教育共同體建設,組建義務教育集團25個,學校聯研共同體80個。
 
文旅事業融合發展。臺兒莊古城文化產業園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仙壇山溫泉小鎮入選首批山東省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墨子魯班文創產品及木制品智能制造》《鐵道游擊隊紅色基因創新性傳承》兩個項目被評為第四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舉辦了棗莊市第五屆群眾文化藝術節,莊戶劇團展演、讀書朗誦大賽、聲樂大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等主題活動。“戲曲進鄉村”演出2353場次,覆蓋率達100%。7家博物館被評為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滕州市博物館、滕州市漢畫像石館2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
 
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衛生機構達到2745個,其中醫院82個、衛生院46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5個、婦幼衛生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為29716人,其中執業醫師9602人、執業助理醫師1974人、注冊護士14391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人員59人、婦幼衛生機構人員3162人;全市衛生機構床位數為24916張,其中醫院床位數19097張、衛生院床位數3573張;鄉鎮衛生院機構數46個、床位數3573張、人員數4323人;鄉村醫生數2663人。
 
體育事業全面推進。五區一市均完成了“三個一”全民健身工程,建成了城區“15分鐘健身圈”,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受益行政村達到2282個,行政村覆蓋率95%。有20名選手參加全國比賽,獲金牌10枚、銀牌8枚、銅牌2枚,30人獲得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參賽資格。省級賽事獲金牌19枚、銀牌25枚、銅牌34枚。創新互聯網辦賽新模式,線上線下同步開展體育競賽,舉辦國際賽事1項、國家級賽事活動9項、省級賽事活動17項。
 
注: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影響,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情況。
 
2.全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相關數據將通過《棗莊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進行公布。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5.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范圍包括: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行業法人單位;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法人單位;以及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行業法人單位。
 
6.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城鎮和農村各種登記注冊類型的企業、事業、行政單位以及城鎮個體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建設項目投資,有開發經營活動的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開發項目投資。
 
7.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限額以上零售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亚洲一本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AV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