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統計局 2010年3月30日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保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學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千方百計戰危機,齊心協力保增長,經濟運行向好態勢不斷明朗并得到鞏固,總體形勢好于預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順利實現。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20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73.8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240.0億元,增長13.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61.2億元,增長14.1%。人均生產總值32314元,增長12.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65.3%和32.3%。
2009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在經歷了十個月的負增長后,11月份同比漲幅由負轉正,當月上漲0.1%,12月份上漲2.3%,全年價格總水平下降0.9%。八大類商品價格呈六漲二降。
各類價格指數如下:(以2008年價格為100)
項 目 指 數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 99.1
# 服務項目 95.6
食 品 101.6
# 糧 食 108.6
肉禽及其制品 89.1
鮮 菜 120.7
煙酒及用品 100.3
衣 著 100.3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1.9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02.6
交通和通訊工具 96.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1.1
居 住 89.1
二、農 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82.1萬畝,比上年增長1.5%;蔬菜面積81.5萬畝,油料面積68.0萬畝,棉花面積6.6萬畝,中藥材面積41.6萬畝,花卉苗木面積5.0萬畝;煙葉面積36.5萬畝,增長7.2%;優質專用小麥143.6萬畝,優質玉米200萬畝。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35.14萬噸,比上年增產1.9%,連續七年總產量保持在2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10.08萬噸,增產1.5%;秋糧產量125.06萬噸,增產2.3%。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 2009年產量 比上年±%
糧 食 235.14萬噸 1.9
#夏 糧 110.08萬噸 1.5
秋 糧 125.06萬噸 2.3
油 料 27156噸 8.3
#花 生 93322噸 17.0
油菜籽 18399噸 -15.9
芝 麻 8879噸 -4.8
棉 花 3577噸 -5.9
煙 葉 62316噸 11.1
水 果 63.7萬噸 5.6
蔬 菜 215.76萬噸 5.5
中藥材 70306噸 -4.9
食用菌(干重) 15645噸 32.7
全年完成畜牧業產值88.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0.8%,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肉蛋奶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全市肉類總產量23.3萬噸,增長5.3%;禽蛋總產量13.7萬噸,增長5.8%;奶類總產量41.1萬噸,增長5.5%。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畜禽存(出)欄數量如下: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產品及畜禽名稱 2009年產(存、出欄)量 比上年±%
肉類總產量 23.3萬噸 5.3
# 豬牛羊肉 20.5萬噸 4.1
奶類總產量 41.1萬噸 5.5
# 牛 奶 36.2萬噸 6.5
禽蛋總產量 13.7萬噸 5.8
牛當年出欄數 34.6萬頭 0.3
牛年末存欄數 70.6萬頭 3.4
# 奶 牛 10.7萬頭 6.5
生豬當年出欄數 196.9萬頭 4.2
生豬年末存欄數 192.3萬頭 0.8
羊當年出欄數 70.2萬只 -1.3
羊年末存欄數 76.8萬只 -1.8
家禽當年出欄數 1664.7萬只 3.3
家禽年末存欄數 2280.3萬只 2.8
水產品產量 38515噸 11.1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6.8萬畝,退耕還林面積9.5萬畝,零星植樹997萬株。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05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3.9%;農用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分別達18.1萬臺和6.8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10.5%和0.2%;全年農村用電量20.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39.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9%,其中,節水灌溉面積77.7千公頃,增長2.9%。
三、工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089.6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830.0億元,增長15.9%。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7.7億元,增長4.1%;重工業增加值722.3億元,增長17.6%,輕重工業比例為:13:87。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6%,比上年回落1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 2009年產量 比上年±%
紗 5.0萬噸 8.8
布 9365.8萬米 -18.7
化學纖維 24.9萬噸 51.4
飲料酒 137600千升 3.8
卷 煙 887422萬支 1.7
摩托車 85.2萬輛 31.4
原 煤 847.9萬噸 113.9
原油加工量 647.9萬噸 29.3
發電量 361.1億千瓦時 -5.8
鋼 60.1萬噸 22.5
10種有色金屬 107.7萬噸 -1.8
鋁 104.3萬噸 -3.1
水 泥 636.6萬噸 6.6
平板玻璃 1139.2萬重量 -24.9
軸 承 9884.2萬套 12.7
礦山機器總重量 20.0萬噸 24.9
耐火材料 329.1萬噸 51.7
化肥(折純量) 35.7萬噸 360.1
大中型拖拉機 56734臺 56.5
黃金 9177.9千克 1.6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277.3億元和137.6億元,分別增長24.6%和18.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達1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4%。高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25.3億元,增長1.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7.3億元,比上年增長31.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280.5億元,增長31.4%。全市完成工業投資798.3億元,增長35.0%。全年在建工業項目2825個,竣工2448個,其中,在建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950個,竣工1611個。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57.6億元,增長60.3%;第二產業投資808.5億元,增長34.6%;第三產業投資414.4億元,增長22.7%。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25.0億元,下降27.6%;電信業投資9.1億元,增長8.4倍;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63.3億元,增長81.1%;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11.0億元,下降9.1%。
全年完成民間投資924.7億元,比上年增長46.6%,對城鎮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30.2%;占全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較上年提高7.5個百分點。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37.9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商品房竣工面積達484.7萬平方米,增長28.0%,銷售面積達378.6萬平方米,增長40.1%。商品房銷售額達103.7億元,增長48.3%。
五、國內貿易
全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7.3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78.1億元,增長19.0%;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09.2億元,增長19.2%。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零售額569.2億元,增長17.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10.7億元,增長26.1%。從各類商品銷售情況來看,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商品零售中,汽車類增長70.8%,醫藥類增長51.7%,家具類增長38.3%,通訊器材類增長23.3%。
六、對外經濟
全年完成進出口總值11236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0.7%。其中,出口總值65275萬美元,下降51.9%;進口總值47092萬美元,下降12.5%。
全年新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2家;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89479萬美元,增長27.8%;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金額91547萬美元,增長1.7%。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部門完成貨物周轉量236.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5.6%;完成旅客周轉量達87.3億人公里,增長21.3%。公路通車里程17704公里,增長0.4%;其中,高速公路246.5公里。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7.3億元,比上年增長10.0 %;本地電話年末用戶達140.6萬戶,比上年下降9.5%;移動電話年末用戶達329.1萬戶,比上年增長22.3%。
據旅游部門統計,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總人數達530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2%,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37.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6%。旅游總收入達260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收入11170萬美元,增長21.0%。
八、財政、金融
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48.0億元,比上年增長2.4%;地方財政支出235.0億元,增長16.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0.3億元,一般預算支出204.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和20.1%。一般預算收入中,增值稅13.4億元,下降21.3%;營業稅23.8億元,增長17.1%;企業所得稅11.0億元,下降38.0%。
2009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719.7億元,比年初增加324.0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余額404.6億元,比年初增加87.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92.7億元,比年初增加152.3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67.0億元,比年初增加203.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47.7億元,比年初增加88.2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310.7億元,比年初增加104.0億元。金融機構現金收入3475.8億元,現金支出3459.7億元,雙雙比上年增長5.0%,收支相抵,凈回籠貨幣16.1億元。
九、教育
2009年,全市普通高中78所,招生4.6萬人,在校生13.4萬人。普通初中370所,招生10.4萬人,在校生30.5萬人。小學2249所,招生11.1萬人,在校生63.6萬人。幼兒園在園兒童9.9萬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119所,招生6.4萬人,在校生18.4萬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211人,在校生1238人。普通初中入學率99.66%,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培訓學員46.7萬人次。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6個,文化館17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8個,檔案館17個。年末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5座。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95.6%,電視人口覆蓋率96.25%,有線電視用戶79.8萬戶。市級電視臺周播出時間410小時,市級廣播電臺日播出時間54.0小時。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792個,床位2.66萬張。衛生防疫機構16個,婦幼衛生機構16個。衛生技術人員27648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11883人,注冊護士9387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人員1629人,婦幼衛生機構人員1482人。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村鄉(鎮)共有衛生院153個,床位4577張,衛生技術人員4837人。
全市在校生體育達標率達99.9%。全年共舉辦縣以上運動會及各種體育比賽123場次,參加運動員4.6萬人次。我市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項體育比賽中,獲得省級以上金牌98枚,銀牌130枚,銅牌145枚。
十一、環境保護
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共有1638人,環境監測人員189人,各級環境監測站9個。全市建成16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286平方公里; 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11個,面積達216平方公里。城市日集中處理污水40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5.7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2 %。全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4天。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657.54萬人,常住人口642.23萬人。全市出生人口69533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38177人,死亡率5.82‰;全年凈增人口31356人,自然增長率4.78‰。
2009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046元,實際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496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114元,實際增長16.0%。
全市參加失業保險職工59.8萬人,同比增長1.2%;參加養老保險職工77.6萬人,增長5.1 %;參加醫療保險職工87.3萬人,增長1.3 %。
全市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14015張,福利院收養11447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958人。全市擁有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5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3個。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人均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
3.公報中CPI分類中 “居住類價格”包括:建房和裝修材料(如:木材、水泥、磚瓦灰砂石、電料、漆等)價格;租房(公房及私房房租)價格;自有住房(房屋貸款利率、物業費、各種房屋維修費等)價格;水、電及燃料價格。商品房(資產)價格未納入CPI統計范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