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統計局
2011年4月11日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率先崛起的奮斗目標,加快構建新型產業基礎和新型城市骨架,國民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427.74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83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301.95億元,增長16.0%;第三產業增加值76.96億元,增長7.9%。三次產業結構為11.4:70.6:18.0,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8%。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8.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0.6%。
表1: 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以上年為100
類別 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2.8
#城 市 102.7
農 村 103.1
#食 品 108.2
#糧 食 105.6
油 脂 108.5
肉禽及其制品 104.0
蛋 類 107.8
菜 類 144.0
水產品 97.0
在外用餐 103.0
煙酒及用品 100.2
衣 著 99.1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100.0
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100.6
交通和通信 99.4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1.5
居 住 101.9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100.6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102.7
圖1:2010年各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同比)
圖2:2006-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2萬人,其中“4050”人員0.5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9%。
二、農 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47.72萬畝,比上年增長0.5%。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30.51萬畝,增長0.5%;玉米種植面積109.4萬畝,增長1.7%;棉花種植面積1.41萬畝,下降17.1%;油料種植面積19.65萬畝,下降0.2%;蔬菜種植面積15.83萬畝,下降4.0%。
全年糧食產量111.63萬噸,比上年增產0.7%;糧食畝產量451公斤,比上年增長0.1%;油料產量5.78萬噸,增長1.5%;蔬菜產量52.65萬噸,增長0.7%。肉類總產量22.90萬噸,比上年增長0.5%;禽蛋產量14.50萬噸,增長1.5%。
表2:2010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總產 萬噸 111.63 0.7
#夏 糧 萬噸 59.67 1.0
#小 麥 萬噸 59.67 1.0
#優質專用小麥 萬噸 58.77 1.0
秋 糧 萬噸 51.95 0.3
#玉 米 萬噸 50.30 0.9
糧食畝產量 公斤 451 0.1
#夏 糧 公斤 457 0.5
秋 糧 公斤 443 -0.3
油 料 噸 57832 1.5
#花 生 噸 56471 1.9
棉 花 噸 600 -16.9
蔬 菜 噸 526530 0.7
水 果 噸 47025 3.4
肉類產量 噸 229022 0.5
禽蛋產量 噸 145000 1.5
牛奶產量 噸 88600 6
水產品產量 噸 8727 1
圖3:2006年-2010年糧食總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73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1.6%;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16.11萬千瓦,增長2.7%;農用拖拉機8.31萬臺,增長0.4%;農用運輸車4.00萬輛,增長57.3%;農村用電量21379萬千瓦小時,下降0.9%;化肥使用量(折純)7.47萬噸,增長7.3%;當年營造林面積20.09萬畝,下降26.5%,其中人工造林18.51萬畝,下降27.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83.3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0.46億元,增長17.4%。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72.91億元,增長14.2%,重工業187.55億元,增長18.6%,輕、重工業比例為28.0:72.0。產品銷售率97%,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圖4:2006-201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
表3: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單位:億元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260.46 17.4
#輕工業 72.91 14.2
重工業 187.55 18.6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59.46 9.2
#國有企業 1.75 6.6
集體企業 22.25 -3.6
股份合作制企業 15.46 90.5
股份制企業 167.36 20.1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6.54 -22.6
其 他 47.10 13.7
#非公有制工業 162.71 22.4
#高技術產業 9.87 28.5
#大中型工業企業 112.38 14.7
規模以上工業39個大類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業為:煤炭開采和洗選業51.56億元,增長10.6%;農副食品加工業45.97億元,增長10.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30.17億元,下降1.1%;通用設備制造業20.94億元,增長75.2%;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8.72億元,增長30.2%;電力、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0.05億元,增長2.4%;金屬制品業8.19億元,增長65.7%;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7.71億元,增長35.8%;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7.55億元,下降15.7%;橡膠制品業7.06億元,增長15.5%。
表4: 2010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原 煤 萬噸 942 -14.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洗 煤 萬噸 567 -16.4
發電量 萬千瓦小時 1137528 6.7
水 泥 萬噸 395 -31.8
十種有色金屬 噸 54340 -19.8
汽車配件 萬件 10559 96.3
電子元件 萬只 430931 97.1
紗 噸 43746 8.6
布 萬米 4364 -33.3
服 裝 萬件 1095 18.9
小麥粉 萬噸 112 37.2
淀 粉 萬噸 108 6.1
輪胎外胎 萬條 911 66.5
凍 肉 噸 288895 11.6
畜肉制品 噸 18365 136.0
配混合飼料 萬噸 206 3.3
改裝汽車 輛 295 -21.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913.40億元,比上年增長34.2%;實現利潤56.08億元,增長38.0%;稅金總額28.40億元,增長19.3%。分行業看,利潤總額居前10位的行業為:農副食品加工業14.74億元,增長32.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10.81億元,增長63.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9.11億元,增長24.9%;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3.44億元,增長1.0%;金屬制品業2.95億元,增長90.2%;食品制造業2.28億元,增長26.1%;通用設備制造業2.23億元,增長78.3%;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1.53億元,增長47.8%;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41億元,增長107.6%;塑料制造業1.11億元,下降0.4%。工業企業虧損面3.2%,下降1.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2.54億元,下降4.4%。應收帳款凈額46.30億元,增長11.0%;年末產成品庫存16.37億元,增長26.4%。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8.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實現總產值34.12億元,增長27.8%;施工房屋面積315.99萬平方米,增長0.2%;竣工房屋面積134.53萬平方米,下降10.9%。
圖5:2006-2010年建筑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6.27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其中,城鎮投資305.30億元,增長25.0%;農村投資50.97億元,增長19.4%。全年施工項目505個,比上年下降16.1%,其中:新開工項目342個,下降30.8%;億元項目147個,增長79.0%,億元項目投資額165.62億元,增長76.1%。
圖6:2006-201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速度
在城鎮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68.50億元,增長84.8%;民間投資192.29億元,增長16.6%。第一產業投資6.31億元,下降15.3%;第二產業投資183.19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投資115.80億元,增長69.0%。
表5: 2010年分行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投資額 比上年增長(%)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305.30 25.0
農林牧漁水利業 6.31 -15.3
工 業 183.19 8.9
#煤 炭 14.52 -17.4
電力、熱水 2.07 -12.3
冶 金 10.66 14.8
建 材 17.96 17.2
化 工 24.43 -43.3
機 械 56.45 48.8
電 子 10.50 216.2
食 品 28.35 10.7
紡 織 9.70 275.5
其 他 5.10 -35.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6.01 14.0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0.03 -92.1
房地產業 55.38 140.6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1.32 48.2
教 育 4.51 -19.1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4.35 149.9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79 203.4
其他行業 11.41 34.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4.47億元,比上年增長60.5%。其中住宅投資18.76億元,增長48.4%。房屋施工面積257.38萬平方米,增長54.9%,其中住宅235.95萬平方米,增長48.8%。房屋竣工面積48.55萬平方米,下降0.8%,其中住宅47.65萬平方米,增長4.5%。商品房銷售面積77.92萬平方米,增長30.8%,其中住宅74.79萬平方米,增長27.7%。商品房銷售額18.98億元,增長64.2%。
五、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7.65億元,比上年增長9.5%;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73億元,增長5.1%。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分城鄉看,城鎮零售額88.06億元,增長18.5%,其中城區零售額67.93億元,增長17.9%;鄉村零售額5.39億元,增長15.2%。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76.65億元,增長18.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41億元,增長18.8%;其他行業零售額1.39億元,與上年持平。
圖7:2006-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全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銷售額43.80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批發業銷售額22.83億元,增長7.5%;零售業銷售額20.97億元,增長36.2%。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貿易企業主要商品銷售量情況:糧食8.14萬噸,增長18.2%;食用植物油619噸,增長36.1%;豬和豬肉308噸,增長15.2%;卷煙249542萬支,增長5.1%;酒1004.36萬升,增長11.1%;各種服裝9876百件,增長7.7%;煤炭33.19萬噸,增長28.1%;汽油4.40萬噸,增長13.6%;柴油10.01萬噸,增長4.2%;汽車3064輛,增長66.3%。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445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6.6%。其中,出口總額12391萬美元,增長61.8%;進口總額2063萬美元,增長102.5%。在出口總額中,一般貿易12261萬美元,增長70.1%,加工貿易120萬美元,下降18.8%。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出口8425萬美元,增長83.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616萬美元,下降29.2%。
圖8:2006-2010年進出口總額及增長速度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額:汽車零件1351萬美元,增長14.0%;未鍛軋鎂556萬美元,增長86.1%;通斷及保護電路裝置及零件58萬美元,增長9.2%;服裝及衣著附件194萬美元,增長297.6%;電線和電纜891萬美元,增長4176.7%;塑料制品20萬美元,增長1620.3%;農產品983萬美元,增長11.0%。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0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8240萬美元,增長61.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481萬美元,增長51.6%。引進省外資金90.10億元,增長38.4%。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6.55億元,比上年增長6.8%。
年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5公里。全年公路貨運量5024萬噸,比上年增長17.2%;貨物周轉量1211005萬噸公里,增長18.2%。旅客運輸量6337萬人,增長12.1%;旅客周轉量146743萬人公里,增長10.7%。年末民用車輛擁有量25.95萬輛,增長8.1%。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1.84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77億元,增長30.0%;電信業務總量21.07億元,增長16.4%。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4.82萬門,增長119.7%;本地固定電話用戶30.41萬戶,增長32.3%,其中本年新增7.43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78.64萬戶,增長3.9%,其中新增2.95萬戶。電話普及率為20.76部/百人,增長32.3%。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絡用戶14.62萬戶,增長14.0%。
截止2010年底,獲得經營許可證的A級旅游景區(點)7家,其中4A級3家;擁有國內旅行社21家;星級賓館12家。全年來鶴旅游人數77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4%,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6300人次,增長10.4%;接待國內旅游者769萬人次,增長12.3%。實現旅游總收入25.18億元,增長21.9%;旅游外匯收入192萬美元,增長13.5%。
八、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金融業增加值6.45億元,比上年增長3.1%。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85.40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企業存款余額58.37億元,增長0.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77.94億元,增長4.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68.43億元,增長19.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37.11億元,增長5.7%;中長期貸款余額127.99億元,增長39.8%。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75.81億元,增長3.2%。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6.08億元,增長110.0%。
圖9:2006-2010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及增長速度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8.91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81億元,增長27.1%;人身險保費收入7.09億元,增長29.9%。全年賠款及給付2.21億元,增長21.5%。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1.31億元,增長64.9%;人身險賠付0.90億元,下降12.0%。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擁有普通高等學校1所,專任教師507人,招生3549人,在校生9899人,畢業生2400人。成人高校招生300人,在校生748人,畢業生181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10所,專任教師801人,招生9350人,在校生25886人,畢業生11039人。普通高中13所,專任教師1206人,招生10060人,在校生26900人,畢業生9177人。初中學校85所,專任教師4945人,招生26316人,在校生78541人,畢業生24054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99.82%。普通小學603所,專任教師7565人,招生30298人,在校生186142人,畢業生26821人,小學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9.95%。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20人,在校生181人。
全年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申請專利395項,授權專利249項;簽訂技術合同5份,成交金額630萬元。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2個,綜合檔案館6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6268卷。廣播電臺1座,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臺1座。文化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年末共有衛生機構26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5個。衛生機構病床床位601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5665張。衛生技術人員823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740人,注冊護士2214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生技術人員275人。婦幼保健院(所、站)5個,衛生技術人員199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2個,衛生技術人員94人。農村鄉(鎮)衛生院25個,床位1003張,衛生技術人員1283人。
全年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共獲得金銀銅牌58塊,其中全國冠軍12個。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9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931元,增長14.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813元,比上年增長14.7%;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938元,增長18.2%。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0.7%,比上年下降2.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8%,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
圖10:2006-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速度
圖11:2006-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及增長速度
全年城鎮人均住宅建筑面積34.96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8%;農村竣工住宅面積16.25萬平方米,下降30.1%,人均住房面積35.72平方米,增長1.5%。
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4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5.45萬人。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別達到6.47萬人和4.97萬人,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499萬元,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693萬元。接受城鄉醫療救助7992人次,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662萬元。
年末各類福利院床位數2425張,收養183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9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0個。全年接受社會捐贈258萬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