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河南

河南省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3 16:57:19 來源:河南省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2061次

2003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克服“非典”和嚴重自然災害等困難,開拓進取,扎實苦干,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經濟總量邁上新的臺階。初步核算,全年河南省生產總值7025.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37.00億元,下降2.5%;第二產業增加值3550.47億元,增長17.0%;第三產業增加值2238.46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0.9:47.8:31.3變化為17.6:50.5:31.9。

市場物價穩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1.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7%,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價格上漲2.5%,居住價格總水平上升2.3%。商品零售價格上升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9%。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上升5.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上升7.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總水平上升3.8%。

勞動就業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城鎮累計新增就業人員76.8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全省普通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提高。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的結構性和體制性矛盾依然存在;城鄉居民收入總體水平偏低;自然災害給災區造成嚴重損失,增加了因災返貧和需要救助的人口,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就業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等。

二、農業

夏糧獲得較好收成,但由于遭受罕見的洪澇災害,秋季農作物大幅度減產。全年糧食總產量3569.47萬噸,比上年減產15.2%;夏糧總產量2336.40萬噸,增長2.1%;秋糧總產量1233.07萬噸,減產35.8%。油料總產量309.91萬噸,減產26.3%;棉花總產量37.67萬噸,減產50.8%。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兩個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全省優質專用小麥占小麥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32.0%和38.0%,小麥綜合加工能力明顯增強。畜禽優質產品率進一步提高,奶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肉類精深加工能力居全國前列。特色農業發展較快,定單農業、標準化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推進,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

林業、水利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20.00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9.9%。退耕還林工作全面實施,退耕還林面積253.30千公頃,比上年增長58.3%。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3.86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4.84千公頃。

畜牧養殖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603.60萬噸,比上年增長5.9%,其中豬牛羊肉總產量521.00萬噸,增長5.6%;禽蛋產量326.20萬噸,增長8.0%;牛奶產量49.60萬噸,增長37.8%;水產品產量39.10萬噸,增長8.0%。

農村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6953.1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2%;農用拖拉機267.67萬臺,比上年增長4.1%,農用運輸車179.32萬輛,比上年增長9.4%;農村用電量144.59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0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1754.08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990.10億元,增長17.3%;集體企業增加值275.56億元,增長18.1%;股份制企業增加值677.35億元,增長20.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115.13億元,增長21.3%。輕工業增加值510.80億元,比上年增長16.1%,重工業增加值1243.29億元,比上年增長21.8%。

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小麥深加工、畜產品深加工和鋁工業三大產業鏈繼續發展。在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1%,食品制造業增長22.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5%,非金屬礦物制造業增長26.8%,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增長38.8%和21.9%,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31.5%,電力、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5%;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9%,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24.0%,化學藥品制造業增長20.5%,生物、生化制品制造業增長22.4%;工業產品結構繼續改善,全年新產品產值率達5.63%,比上年提高0.3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工業發展迅速,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7%;中小型企業發展加快,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0%。

工業經濟增長質量顯著提高。全年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120.6%,比上年提高11.3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平。產品銷售收入5223.94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實現利潤總額251.53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106.71億元,增長65.3%。工業品產銷銜接良好,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98.5%。

建筑業持續增長。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1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全省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實現利潤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實現稅金22.00億元,增長29.9%。

礦產地質勘察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新發現礦產地5處。新增查明資源儲量礦產7種。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力明顯增強。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10.54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其中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1580.04億元,增長37.8%;城鄉集體經濟投資318.91億元,增長14.1%;城鄉居民個人投資406.59億元,增長15.2%。按投資管理渠道劃分,基本建設投資974.25億元,比上年增長34.4%;更新改造投資364.86億元,增長56.1%;房地產開發投資185.56億元,增長34.1%。

工業投資高速增長。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中,工業投資643.43億元,比上年增長64.1%。全年完成投資在1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16個,比上年增加55個,完成投資364.50億元,增長100.4%。技術改造步伐明顯加快,全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00.51億元,比上年增長75.1%。其中,能源工業投資94.99億元,增長58.1%;原材料工業投資108.58億元,增長1.4倍;輕紡工業投資59.23億元,增長50.7%;機械電子工業投資27.33億元,增長88.8%。

基礎設施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667.73億元,比上年增長26.8%。其中,農林牧漁業投資26.02億元,增長67.0%;交通運輸業投資301.67億元,增長19.2%;以城市供水、供熱、污水處理、道路、園林等為主的城市公用事業及社會服務業投資138.76億元,增長70.5%;文化教育衛生廣播業投資89.97億元,增長45.2%;電力工業投資167.03億元,增長63.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駐馬店至信陽、鄭州至少林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鄉化纖萬噸粘膠長絲、安彩華林年產10萬噸聚乙烯管材管件等一批項目相繼投產;淮干陳族灣、大港口圩區等項目竣工;西氣東輸主干線工程全線貫通;安陽、新鄉、駐馬店、信陽、濮陽等市的污水處理工程和平頂山市垃圾處理工程陸續建成;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進展順利,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病房樓等項目投入使用;商丘至周口等高速公路、安陽信益年產600萬套彩色純平玻殼、河南藝術中心等項目已經開工。

商品房產銷同步增長。全年商品住宅投資135.21億元,比上年增長33.5%;商品房銷售面積851.09萬平方米,增長27.9%,其中住宅784.04萬平方米,增長29.0%。

全年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新增固定資產982.87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62.2%。建成投產項目3687個,項目建成投產率53.4%。竣工房屋建筑面積2749.71萬平方米,竣工率36.6%。

全年新增主要生產能力有:原煤開采420萬噸,天然原油開采88萬噸,天然氣開采2億立方米;新、改建等級公路20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7公里;新建鐵路投產里程587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產里程74公里;新增發電機組容量173萬千瓦,新增22萬伏及以上變電設備能力204萬千伏安,22萬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369公里;新增高等院校學生席位49705個;新增醫院病床6000張。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步發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6.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234.76億元,增長12.2%;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191.65億元,增長9.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009.72億元,增長10.4%;餐飲業零售額343.11億元,增長14.9%;其他行業零售額73.58億元,增長5.1%。各類集貿市場成交活躍,各類商品銷售量增長顯著。限額以上批零貿易企業通訊器材類銷售比上年增長132.7%,汽車類銷售增長41.3%。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1-11月份實現商品銷售收入凈額968.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0%,其中批發業增長12.0%,零售業增長12.3%;流通費用率7.3%,下降0.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4億元。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大幅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47.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7.2%。其中,出口總額29.80億美元,增長40.6%;進口總額17.36億美元,增長60.0%。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比上年增長39.8%。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出口比上年增長28.2%,對日本出口增長44.6%,對歐盟出口增長48.2%,對東盟出口增長22.7%,對韓國出口增長44.1%,對俄羅斯出口增長60.3%,對非洲出口增長100.1%。

利用外資增長勢頭良好。全年新批準外商投資企業數324個,比上年增長11.7%;合同外資金額18.26億美元,增長79.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61億美元,增長24.3%。

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繼續增長。全年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新簽合同額3.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5%;完成營業額1.93億美元,增長25.9%。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業穩定發展。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1833.3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1%。其中,鐵路1404.76億噸公里,增長8.6%;公路405.20億噸公里,增長1.6%;航空0.12億噸公里,增長7.5%;水運23.22億噸公里,增長51%。旅客周轉量783.83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2%。其中,鐵路423.00億人公里,下降3.3%;公路350.02億人公里,下降10.3%;航空10.61億人公里,增長10.9%;水運0.19億人公里,下降29.0%。

郵電通信業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99.88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2.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148.90萬門,比上年增長3.5%;固定電話用戶1364.60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759.90萬戶,鄉村電話用戶604.70萬戶;移動電話年末用戶1072.60萬戶,新增用戶335.20萬戶。電話普及率為24.1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68部/百人;計算機互聯網絡用戶194.9萬戶,比上年實際增長22.4%。

旅游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各種旅游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全省國際國內旅行社592家,比上年增加81家;星級賓館350個,比上年增加40個;獲得經營許可證的旅游景區(點)224家,比上年增加51家。受“非典”影響,我省全年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18.85萬人次,比上年下降54.0%,國際旅游外匯收入0.63億美元,下降56.6%;接待國內旅游者5052.44萬人次,下降19.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41.78億元,下降16.5%。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金融機構存貸款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618.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企業存款余額1827.48億元,增長16.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919.09億元,增長17.0%。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42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025.08億元,增長9.6%;中長期貸款余額1871.53億元,增長28.1%。貸款結構繼續改善,貸款主要投向基本建設、工業、農業和個人消費等方面,年末余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8.1%、18.3%、18.0%和41.0%。全省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1009.24億元,比上年增長19.3%。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余額287.67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184.21億元,比上年增長40.2%。

企業上市工作穩步推進。2003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3家,上市股票34只,其中A股31只,H股3只。全年新上市公司3家。全年通過股票市場發行、配股共募集資金28.87億元,年末上市公司A股流通股市價總值330億元。

保險業務繼續擴大。全年保費收入166.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5.94億元;人壽險保費收入140.80億元。全年賠付額28.00億元。其中,財產險賠付額14.00億元,人壽險賠付額14.00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全省高等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共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2處,招收研究生3818人,比上年增加1111人;在學研究生8465人,增加2152人。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1所,增加6所;招生19萬人,增加2.4萬人;在校學生55.7萬人,增加8.9萬人。全省共有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24所,招生12萬人,在校學生30.6萬人。18-22周歲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4.1%。全省高中階段教育共招生95.4萬人,在校學生247.2萬人。其中普通高中888所,招生53.8萬人,增加2.8萬人,在校學生146.4萬人,增加20.9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41.7萬人,在校學生100.7萬人。全省普通初中在校學生604.9萬人。全省小學在校學生1058.6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全年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共培訓結業538.1萬人次。掃除青壯年文盲14.6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科技事業穩步發展。2003年末,全省擁有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161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4.65萬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支出73.0億元,其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3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共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52項。申請專利5261件,授權專利2961件。全年技術市場共簽訂技術合同3668份,成交金額19.27億元。

綜合技術服務進一步改善。2003年末,全省共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99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13個。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2個;完成產品認證的企業367個,比上年增長17.5%。全省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20個。新制定地方標準33項。新建計量標準112項。全省共有中國名牌產品12種。全省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13個,衛星云圖接受站點13個,氣象公益服務站122個。年末全省地質環境檢測站27個。測繪部門完成省級基礎測繪多尺度數字化地形圖6000幅,出版各類地圖30萬張。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2003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1個,文化館187個,公共圖書館136個,博物館75個。廣播電臺19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20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5.5%。電視臺18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0%,有線電視用戶344.2萬戶,生產故事影片2部。全年出版報紙15.7億份,雜志1.2億冊,圖書3.4億冊。全省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75個,已開放各類檔案96.41萬卷(件)。文化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省共有衛生機構1330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00個;病床床位19.93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9.0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6.98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27萬人,注冊護士7.04萬人。全省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21個,衛生技術人員1.49萬人;婦幼保健院、所、站164個,衛生技術人員1.06萬人。農村鄉(鎮)共有衛生院2000個,床位4.9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6.44萬人,擴建傳染病病床4866張,購置緊急救援車輛118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在國內外的各項比賽中,全省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9個、亞洲冠軍3個、全國冠軍40個;在全國第五屆城市運動會上,奪得金牌8枚。農村體育、社區體育逐步展開,少數民族體育和殘疾人體育得到較好發展。

十一、環境保護

城市空氣質量進一步提高。監測的18個省轄市建成區中,有5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占監測城市的27.8%;有6個城市達到三級標準,占33.3%。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155個,達標面積982.1平方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2.7%和8.7%。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60個,面積達1397.2平方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3.9%和13.3%。

地表水質有所改善。省轄海河、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省轄四大流域83個省控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斷面中,有38.6%的斷面滿足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要求,比上年上升3.6個百分點;7.2%的斷面為Ⅳ類水質,下降2.4個百分點;7.2%的斷面為V類水質,上升3.6個百分點;超過Ⅴ類水質標準斷面的比例為47.0%,下降4.8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的進展。年末全省已批準國家級生態示范區18個;全省自然保護區26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9.11萬公頃,占轄區總面積的2.94%。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3年全省出生人口116.6萬人,出生率12.1‰;死亡人口62.3萬人,死亡率6.46‰;全年自然增加人口54.3萬人,自然增長率5.64‰。年末全省總人口966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30萬人,占27.2%;鄉村人口7037萬人,占72.8%。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7.4%,老年人口達到712萬人。

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6.12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0%;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941.60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9%。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228.33元,比上年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35.68元,比上年增加19.9元,增長0.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508.67元,比上年實際增長2.6%。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2453.03萬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8560.00萬平方米。

社會保障事業全面發展。年末全省參加失業保險職工680萬人,月平均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7.7萬人;580.05萬職工和171.01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440.92萬職工和125.93萬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全年共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62億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6萬人。

社會福利事業取得新的成效。全省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床位達5.9萬張,收養4.28萬人。建立起各種城鎮社區服務設施2903處,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85個。籌集社會福利資金2.45億元;接受社會捐贈4299萬元。

注:

1.本公報部分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規定,為了更加準確和規范地表述地區GDP,將“XX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名稱調整為“XX地區生產總值”。

3.公報中河南省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观看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美女片 | 中文字幕长篇连载国产 | 亚洲色欧影院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