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努力克服國際國內諸多困難,沉著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挑戰,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54.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增幅比上年回落3.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54.77億元,比上年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37.94億元,增長16.7%;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61.50億元,增長13.7%。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9515元,比上年增加6314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2:66.0:25.8變化為8.4:66.9:24.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6.5%。其中:食品類比上年上漲14.4%。食品類中,肉禽及制品比上年上漲23.7%,糧食和鮮菜分別比上年上漲5.7%、10.1%。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96萬人,2.53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2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1%,低于省定4.5%的控制目標。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7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農業增長6.3%,林業增長10.0%,牧業增長7.0%,漁業增長18.1%,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15.7%。第一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6%,拉動全市生產總值增長0.5個百分點。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59.09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2%;蔬菜種植面積27.80千公頃,增長2.0%;棉花種植面積3.44千公頃,下降9.0%;油料種植面積17.57千公頃,下降1.0%。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1.49萬噸,比上年增產8.3萬噸,增長15.6%,總產量創1999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夏糧總產量30.77萬噸,比上年增長28.8%;秋糧總產量30.72萬噸,增長4.8%。水果、蔬菜、煙葉、油料總產量增長,棉花總產量下降。全年全市水果總產量達147.91萬噸,比上年增長10.0%;蔬菜總產量達93.36萬噸,增長3.0%;煙葉總產量35052噸,比上年增長9.2%;油料產量34313噸,增長14.3%;棉花產量2621噸,下降4.6%;水產品產量6556噸,比上年增長28.0%。
全年全市肉類總產量7.18萬噸,禽蛋產量4.46萬噸,牛奶產量2.86萬噸,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7.8%、8.5%和15.5%。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54.3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7%。農用拖拉機3.56萬臺, 比上年增長1.7%,農用運輸車5.75萬輛, 比上年增長3.4%。全年農村用電量28084萬千瓦小時, 比上年增長5.3%。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84千公頃,年末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52.44千公頃。全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03千公頃,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1.53千公頃,年末旱澇保收田面積達46.65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16.3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增速比上年回落7.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長對全市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9.6%,拉動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5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52.00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增幅比上年低8.4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1353.60億元,增長15.9%,產銷率達98.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23.75億元,比上年增長8.3%,實現銷售產值96.84億元,比上年增長8.8%;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78.74億元,增長21.5%,實現銷售產值311.52億元,增長21.6%;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72.46億元,增長18.8%,實現銷售產值700.44億元,增長12.9%;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48.35億元,增長22.3%,實現銷售產值150.38億元,增長17.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完成增加值329.75億元,增長19.9%;輕工業實現增加值22.25億元,增長17.5%。分行業看,全部35個行業中,31個行業保持增長。我市優勢產業中的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速度分別為27.7%、24.6%、22.7%、17.1%,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則下降14.8%。全年實現增加值最多的10個行業分別為:有色金屬礦采選業(1084259萬元)、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609563萬元)、煤炭開采和洗選業(409180萬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97551萬元)、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249819萬元)、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52855萬元)、非金屬礦采選業(106890萬元)、專用設備制造業(89840萬元)、飲料制造業(53827萬元)和金屬制品業(52609萬元)。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60.62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1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1%上升到45.6%,提高5.5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1876.51萬噸,增長15.3%;氧化鋁346.61萬噸,增長48.2%;供電量109.84億千瓦時,增長9.5%;煤氣17.92億立方米,增長60.5%;黃金增長8.3%;原鋁20.77萬噸,下降4.0%;發電量137.59億千瓦時,下降21.1%。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56.02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增速比上年回落24.4個百分點;實現利稅170.40億元,增長11.3%,增速比上年回落54.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26.03億元,比上年增長9.6%,增速比上年回落61.7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建筑業增加值達到21.63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2.77億元,比上年增長38.2%,增速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21億元,增長34.7%,增速比上年提高9.8個百分點;農村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49.55億元,增長77.5%,農戶投資完成9.02億元,增長13.0%。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投資138.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1%;民間投資192.45億元,比上年增長41.8%;港澳臺商投資和外商投資分別完成17.67億元和2.9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0.3%和63.2%。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17億元,比上年增長36.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43.05億元,增長38.8%;第三產業完成投資91.99億元,同比增長24.9%。全年工業投資完成242.80億元,同比增長39.3%。工業投資中,煤炭工業投資17.96億元,增長81.0%;電力工業投資15.05億元,增長29.9%;冶金工業投資127.74億元,增長84.9%;紡織工業投資5.94億元,增長246.7%,機械、電子行業分別完成17.51億元和1.37億元,增長52.2%和447.6%。
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用于基礎設施的投資不斷加強。2008年,用于農林牧漁業的投資達到91687萬元,比上年增長36.2%;用于電力的投資150479萬元,比上年增長29.9%;用于電信的投資33540萬元,比上年增長35.2%;用于教育的投資34283萬元,比上年增長157.1%;用于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投資132250萬元,增長3.3%;用于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的投資16955萬元,增長91.0%;用于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投資30106萬元,增長18.5%;用于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117338萬元,增長11.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新增固定資產237.78億元;建成投產項目500個,項目建成投產率達到69.8%;房屋施工面積1047萬平方米,增長44.5%;房屋竣工面積377.48萬平方米,增長55.0%,竣工率達36.1%。
五、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5.88億元,比上年增長9.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32億元,增長8.9%。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4.09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分城鄉看,城市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完成79.04億元,增長23.3%,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完成65.05億元,增長22.4%,城鄉增幅差距由上年的9.9個百分點縮小至0.9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完成122.52億元,增長22.4%,餐飲業零售額完成19.08億元,增長25.6%。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517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19.0%,其中:進口總額210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6.6%;出口總額1306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6.3%。
全年新批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8家,增資企業5家。合同利用外資額3704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5.0%;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3411萬美元,增長25.1%。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2.6%。
全年全社會公路貨運量完成4702萬噸,比上年下降9.3%;公路旅客運輸量達到6926萬人,比上年下降9.2%;公路貨運周轉量完成34.1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5.5%。公路旅客周轉量達到27.11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2.4%。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郵政業務1.25 億元,增長8.6%;電信業務13.82億元,增長7.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1.25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8.5部/百人;移動電話用戶111.31萬戶,普及率為49.8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5部/百人。
年末全市共有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39家,比上年增加7家;旅游景區(點)21家,其中:A級旅游景區(點)7家;旅游星級飯店23家,星級餐館2家。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0731人次,比上年增長12.2%,旅游外匯收入377.79萬美元,增長12.4%;接待國內旅游者704.37萬人次,增長31.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81億元,增長31.7%。
八、財政、金融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其中:稅收收入29.61億元,增長29.1%,稅收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0.7%,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65.35億元,增長29.1%,其中:教育支出增長27.4%,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下降10.9%,醫療衛生支出增長52.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26.0%。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421.86億元,比年初增加67.29億元,增長19.0%;各項貸款余額為214.42億元,比年初增加21.61億元,增長11.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294.49億元,比年初增加47.89億元,增長19.4%。全年全市金融機構現金收入1221.27億元,現金支出1251.40億元,收支相抵后現金凈投放30.13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高等職業教育在校學生11350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32394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5.95萬人。普通初中在校學生10.41萬人,初中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學在校學生18.60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
全年專利申請數622件,比上年增長46%。共組織實施科技攻關項目26項,組織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高新技術產品6種。開展了2007年度科技成果評審工作,有20項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1項。
年末全市技術監督系統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9個。全年監督檢驗工業產品30種、451批次,整治重點食品企業20家,完成計量合格確認12家,完成食品標簽認可10家,完成鍋爐定檢220臺,電梯定檢202臺,壓力容器定檢375臺,培育和扶持河南省名牌產品2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總體受檢率達90%。
年末全市共有天氣觀測站4個,雷達站2個,衛星云圖接收站4個,氣象公益服務站4個,氣象信息電話自動答訊服務系統4套,電視氣象服務系統4個,適時進行人工增雨49次,增雪作業3次,防雹作業22次。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文化館7個,博物館5個,圖書館6個,大型文化廣場15個。全年創作劇本6部,其中《煤嫂情》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年末,全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5.6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6.55%,有線電視用戶20.73萬戶。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45個,病床床位7590張,衛生從業人員1049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417人。縣及縣以上綜合醫院治愈好轉率98.0%。新創甲級衛生所39所。市區醫療單位開展下鄉義診活動23次。年末全市參合農民148.62萬人,參合率95.7%。
全年共舉辦各級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1994次,組隊參加省及省級以上比賽12次,獲金牌14枚。舉辦市級比賽23次,體育館舉辦一定規模的體育比賽和大型活動28次,選拔市級苗子運動員330名。69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成交付使用。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環保機構29個, 環保系統從業人員661人。其中:環境監測站6個,環境監測人員138人。全年環評審批項目137項,環評審批率達100 %;轄區內當年已投產的審批權限內的建設項目共52項,經過環保“三同時”驗收檢測,污染物排放均達到國家有關標準要求,達標排放率為100%。全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9.5%,工業廢氣排放達標率99.8%,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為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1.8分貝。全市6個污水處理廠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10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率達52.77%,經過檢測治理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達標率為91.7%。
全年完成綠化造林66.83萬畝,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27.66萬畝,義務植樹1206.8萬株。
全年全市發生各類事故371起,死亡155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上年下降39.4%和10.4%。全市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24人,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66人,均控制在省政府考核指標0.38和1.05的范圍之內。
十二、人口、城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總人口223.41萬人,常住人口221.96萬人。出生率9.05‰,死亡率4.82‰,人口自然增長率4.23‰。年末城鎮化率為43.90%,比上年提高1.52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391.76元,比上年增長15.7%(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933.2元,增長11.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680.5元,比上年增長16.1%(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319.4元,增長17.4%。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251.42萬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屋總建筑面積達到32.02平方米。全年農村竣工住宅面積172.9萬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2.32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
全年共為4.34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了基本養老保險金,發放率達100%。全年社會養老、失業、醫療三項保險金統籌額54990萬元,其中市本級統籌額18766.47萬元。
全年新開工建設兒童福利院1所,發放愛滋病致孤和導致單親人員救助費3.5萬元。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6所,總投資1792萬元,集中供養3108人,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42.0%。汶川地震發生后,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義演、義賣、義捐等活動,籌集現金6024萬元、棉衣被23200條(套),全部用于救助災區。為全市農村低保對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392.1萬元,保障人數由55091人增加到75410人。為41335名城市低保對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752.4萬元,兌現率達100%。全年全市共銷售福利彩票5000萬元。
注: 1.本公報部分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