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全球經濟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穩中求好、穩中求快的”的工作總基調,搶抓中原經濟區建設重大機遇,強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好于全國、全省,保持了好的態勢、好的氣勢、好的趨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1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8.3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561.0億元,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153.2億元,增長8.6%。人均生產總值31809元,增長11.7%。三次產業結構為12.1:69.0:18.9,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28.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5%。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8%。被調查的八大類項目均保持上漲態勢,其中食品類上漲5.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9%。
年末全市從業人員173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4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1萬人。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99.86萬畝,比上年增加3.79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12.75萬畝,增加1.03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186.34萬畝,占小麥種植面積的比重為87.6%。棉花種植面積12.9萬畝,減少7.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0.69萬畝,增加0.29萬畝。蔬菜種植面積85.95萬畝,增加2.35萬畝。
全年糧食產量173.1萬噸,比上年增長2.3%;棉花產量0.8萬噸,減產37.2%;油料產量4.02萬噸,增產7.8%;水產品產量0.9萬噸,增加10%。
全市年末有效灌溉面積229.8萬畝,新增1.3萬畝。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61.1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4%;大中型拖拉機0.57萬臺,增長14%;農用運輸車3.07萬輛,與上年持平;農村用電量4.7億千瓦小時。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5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5.2億元,增長16.0%;產品產銷率98.7%。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5.7%,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7.0%,輕、重工業比例為73.7:26.3。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食品工業增加值264.2億元,增長14.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6.8%,貢獻率為51.2%,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8.2個百分點;造紙及紙制品業增加值18.1億元,增長2.0%,貢獻率0.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0.1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27.2億元,增長33.2%,貢獻率為10.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7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小麥粉463.8萬噸,增長16.6%;畜肉制品82.1,增長5.3%;飼料109.8萬噸,增長25.2%;速凍米面食品71.2萬噸,增長27.5%;乳制品18.5萬噸,增長16.8%;飲料酒10.8億升,增長17.4%;軟飲料253.0萬噸,增長42.3%;機制紙及紙板90.7萬噸,下降1.8%;發電量36.7億度,下降6.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88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利潤228.3億元,增長21.6%;利稅287.8億元,增長20.3%。分經濟類型看,公有制企業利潤44.2億元,增長35.4%。其中,國有企業利潤9.7億元,增長204.4%;集體企業利潤34.4億元,增長16.9%;非公有制企業利潤184.1億元,增長18.7%。分行業看,34個行業大類中利潤總額居前5位的行業為:食品制造業62.5億元,增長12.9%;農副食品加工業60.6億元,增長33.6%;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20.4億元,增長9.6%;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4.3億元,增長23.1%;專用設備制造業10.7億元,增長39.3%。
全年全社會實現建筑業增加值30.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26.8億元,增長23.7%。
在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3.8億元,下降19.5%;第二產業投資373.7億元,增長27.7%;第三產業投資149.3億元,增長16.3%。工業投資373.7億元,增長27.7%,其中制造業投資350.7億元,增長25.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20.1億元,增長52.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27.5億元,增長45.5%;教育投資0.8億元,下降15.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0.6億元,下降58.8%。民間投資457.6億元,增長38.3%,所占比重為86.9%。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住宅投資33.1億元,增長5.5%。商品房屋施工面積369.6萬平方米,下降12.1%,其中住宅350.6萬平方米,下降10.3%。商品房屋銷售面積112.6萬平方米,下降28.7%。
全市242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完成投資374.6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71.1%。舞陽縣宏福鞋業、舞陽縣舞泉永銀實業有限公司離子膜燒堿項目、漯河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可樂二期生產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年內實現竣工投產或一期投產。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7億元,增長15.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7.4億元,增長17.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48.6億元,增長16.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5.8億元,增長10.4%。
全年進出口總額41232.1萬美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出口總額25384.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2.1%;進口總額15848萬美元,下降40.9%。
全年新批準外商投資企業17家。合同利用外資88434萬美元,增長42.4%。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2066萬美元,增長45%。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貨運量4906萬噸,比上年增長14.6%;貨物周轉量74.1億噸公里,增長15.7%。客運量4331萬人,增長6.9%;旅客周轉量42.9億人公里,增長8.3%。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8億元,其中郵政業務1.2億元,電信業務總量14.6億元。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1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8%;旅游總收入21億元,增長17.7%。接待入境游客8693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210.3萬美元。全市有4A級旅游景區2處,3A級旅游景區3處。星級酒店9家,旅行社39家。
七、財政與金融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83.5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6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1.2億元,增長27.1%。
201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593.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5.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67.4億元,增長23.3%。全市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310.9億元,增長2.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0.83萬人,在校生2.83萬人,畢業生0.8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1.62萬人,在校生4.7萬人,畢業生1.48萬人。初中學校招生3.36萬人,在校生10.09萬人,畢業生3.5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3.97萬人,在校生22.38萬人,畢業生3.58萬人。
2012年末全市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全年共取得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取得市級科技進步獎103項。全年申請專利526件,授權專利359件,分別增長4.78%和13.25%。全年共登記技術合同24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913萬元。
年末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5個,其中市以上質量監督檢驗機構3個。通過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109家,比上年增長10%。全市共有中國名牌產品4個;河南省名牌產品40個.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個,新規定、修訂地方標準1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6個,群眾藝術館1個,公共圖書館5個,國家綜合檔案館5個,專業檔案館1個。全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7項),有7個項目入選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1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播電臺5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5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臺4座,教育電視臺1座,縣級廣播電視臺3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5.2萬戶。全年出版報紙1124.4萬份。
年末共有衛生機構23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5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個。病床床位9665張,其中醫院、衛生院8727張。衛生技術人員978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078人,注冊護士3795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個,衛生技術人員25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2個,衛生技術人員72人。農村鄉鎮衛生院84個,床位1587張,衛生技術人員162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205.25萬人。
全年承辦大型體育比賽9次,其中國際級1項、國家級7項、省級1項。舉辦各類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100多次,乒乓球、羽毛球、武術、門球等一系列比賽表演活動80多次,參與比賽活動的群眾超過40萬人次。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群眾占總人口的40%。2012年度共獲金牌54枚、銀牌52枚、銅牌6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2年常住人口255.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76萬人,出生率10.17‰;死亡人口1.2萬人,死亡率5.10‰;全年凈增人口1.56萬人,自然增長率為5.07‰。全市城鎮化率42.84%,比上年提高1.92個百分點。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755元,比上年增長13.7%;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797元,增長1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6元,增長12.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03元,增長16.1%。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2.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5.0%。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95萬人,比上年增加1.88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16.8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7.1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8.12萬人,增加5.15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25.21萬人,參保退休人員9.1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7.64萬人。
年末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員4.13萬人,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301.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9.97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713.6萬元。全市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2434.8萬元,救助19.23萬人次。
全年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床位220張,收養281人。接受社會捐贈481萬元。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水資源總量5.86億立方米,2012年降水量554毫米。全年總用水量4.22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20立方米。
2012年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為4.446萬噸、0.411萬噸、2.445萬噸、2.521萬噸,完成年度減排任務。關閉取締污染企業3家,限期或停產治理污染企業40家,醫療衛生單位13家。全市擁有5座污水處理場,處理規模為26.5萬噸/日,3座垃圾處理場。
境內監控的6條主要河流總長度為273公里,其中Ⅰ~Ш類水質河段長212公里,占監控河段總長度的77.7%;劣Ⅴ類水質河段長61公里,占22.3%。水質評價結果為:澧河為Ⅱ類水質,水質為優;沙河、潁河為Ⅲ類水質,水質良好;黑河、三里河、清潩河水質均為劣Ⅴ類,污染仍然較重。
全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良和良以上天數332天,優良率為90.7%。澧河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一直保持100%。區域環境燥聲平均等效聲級53.1分貝,交通燥聲平均等效聲級64.5分貝,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要求。
澧河城市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1個,面積4.37平方公里;澧河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1個,面積16.04平方公里;澧河飲用水源準保護區1個,面積40.2平方公里。地下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2個,面積5.5平方公里;地下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2個,面積4.6平方公里。
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3.9萬畝,建設高標準綠色通道404.4公里,四旁植樹171.69萬株,林木覆蓋率26.3%。市區新增綠化面積72.2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8.6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67平方米。
全年共發生各類傷亡事故148起,比上年下降10.1%,各類傷亡事故死亡45人,與上年持平。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5人,上升28.6%。
注:
1.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人均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
2.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