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內外需求收縮、商用車市場增長乏力的形勢下,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基調,牢牢把握“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總要求,緊緊圍繞“五大目標”,著力推進“六項重點工作”,從容應對挑戰,奮力克難攻堅,圓滿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項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轉型加快、質效提升、民生改善、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綜合
2014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20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2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610.1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439.5億元,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6:50.8:36.6。人均GDP為35604元。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交通運輸、倉儲業同比增長4.7%,批發和零售業增長7.9%,金融保險業增長17.1%,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3.5%,非盈利性服務業增長10.7%。
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指數(CPI)為101.5%,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9.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97.7%。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經濟總量不大與質量不高并存,三次產業協調增長不夠與融合度不緊并存,農村基礎脆弱與城鎮化發展不快并存,民生保障能力不足與社會治理壓力加大并存等困難和問題。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1.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其中,農業增加值90.6億元,增長4.8%;林業增加值5.7億元,增長6.3%;牧業增加值44.9億元,增長5.4%;漁業增加值9.3億元,增長6.0%;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8億元,增長5.3%。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達到277.2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8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7.9萬噸,比上年增長1.6%。其中,夏糧34.0萬噸,增長0.05%;秋糧83.9萬噸,增長2.2%。油料面積82.5千公頃,比上年增加2.4千公頃;蔬菜面積74.0千公頃,增加1.2千公頃。全年油料產量13.4萬噸,比上年增長1.3%;蔬菜產量158.1萬噸,增長3.7%;水果產量38.87萬噸,增長6.1%。
畜牧水產穩步增長。全年生豬出欄205.5萬頭,比上年增長3.4%;牛出欄12.7萬頭,增長9.9%;羊出欄107.2萬只,增長7.0%;家禽出籠3330萬只,增長1.1%。肉類總產量23.7萬噸,增長2.1%。其中,豬肉產量15.4萬噸,增長3.2%;禽肉產量4.9萬噸,下降3.2%。禽蛋產量5.4萬噸,增長8.8%。水產品總產量7.3萬噸,增長10.2%。
全年農村用電量55959萬千瓦時,增長5.4%;全年化肥施用量13.5萬噸,下降5.6%;有效灌溉面積36.2千公頃,機電排灌面積3.36千公頃。
三、工業及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884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5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9.8%,輕工業增長15.6%;分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3.8%,集體企業增長8.9%,股份制企業增長1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6%,其他類型企業增長22.1%;分行業看,汽車工業增加值增長9.7%,醫藥制造業增長14.1%,紡織行業增長12.6%,化學制品業下降1.8%,有色金屬冶煉業下降16.0%,黑色金屬冶煉業增長16.0%,電力生產及供應業下降2.7%。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77.0億元,利潤總額164.7億元,稅金總額49.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6%、7.1%和下降3.7%。虧損企業126家,虧損面14.3%,比上年降低5.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96.5%,比上年降低1.8個百分點。
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全市非公有工業產值增長19.2%,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同比增長24.4%,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幅高8.6個和13.8百分點。工業每度電產值同比增長25.2%,高耗能行業產值能耗同比下降14.7%。東風商用車公司新產品研發速度加快,馳田、海龍專汽等開發的“高輕自卸”礦山車、輕量化鋁合金罐車、新能源客車等一系列產品暢銷全國。全市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40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56.61億元,比上年增長14.8%。
建筑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市有資質的建筑企業221家(有工作量的企業,但不含勞務分包企業),完成施工產值3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實現增加值58.6億元,增長19.7%。建筑單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88萬平方米,增長10.4%,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61.9萬平方米,增長17.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1.5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40.3億元,增長21.9%。億元以上施工項目有558個,完成投資546.6億元,增長20.7%。
在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按隸屬關系分,中央單位投資14.0億元,增長7.6%;地方投資1026.4億元,增長22.1%。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50.1億元,增長13.7%;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89.4億元,增長24.2%,其中完成工業投資230.8億元,增長26.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700.8億元,增長21.6%。完成新建投資758.1億元,增長33.5%;擴建投資30.9億元,下降28.6%;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138.1億元,增長34.8%。
全市完成房地產投資190.6億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住宅投資34.2億元,下降13.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7億元,下降8.6%。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5.1萬平方米,下降18.4%;商品房待售面積138.9萬平方米,增長46.0%。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市場銷售呈現較快增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423.8億元,增長14.0%;鄉村實現零售額124.8億元,增長13.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銷售總額606.4億元,增長20.2%,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345.7億元,增長22.8%;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60.7億元,增長16.9%;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9.4億元,增長10.58%,其中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2.5億元,增長14.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656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進口2432萬美元,下降59.2%;出口54135萬美元,增長21.3%。新批外資企業14個,實際利用外資18047萬美元,增長15.6%。引進市外境內項目538個,到位資金260億元,分別增長45%、52.7%。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發展平穩。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4361.7公里,其中等級以上公路里程23106.1公里,占公路通車總里程的94.8%。年末全市機動車擁有量為57.7萬輛,比上年增長11.7%,其中,私人機動車擁有量54.1萬輛,增長12.6%。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3553萬人次,增長13.8%;旅客周轉量301295萬人公里,增長15.8%;完成貨物運輸量5697萬噸,增長14.4%;貨運周轉量108.1億噸公里,增長14.4%。
郵電規模繼續擴大。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在郵政業務中,完成函件業務量230.7萬件,下降51.1%;訂銷報刊累計數3784萬份;EMS特快專遞417.3萬件,增長48.4%。電信業務總量19.8億元,增長21.2%。固定電話用戶4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01萬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63萬戶。
旅游市場發展紅火。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國際旅游外匯收入5900萬美元,增長1.3%。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3435.4萬人次,增長18.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7.7萬人次,增長3.5%。全市擁有旅游星級賓館飯店79家,A級旅游景區56家,各類旅行社69家。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金融總體平穩。全年財政總收入133.1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5.8億元,增長16.6%。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65.0億元,增長15.8%。全年地方財政支出258.2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2.1億元,增長22.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7億元,增長22.4%;科學技術支出3.6億元,增長13.9%;醫療衛生支出20.3億元,增長7.7%;節能環保支出20.2億元,增長25.0%。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651.8億元,比年初增加212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10.6億元,增加108.4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82.2億元,比年初增加157.8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570.6億元,增加86.1億元。
年末全市擁有地市級保險機構31家,全年完成保費收入34.4億元,比上年增長0.3%;賠付11.1億元,同比下降0.1%。其中,壽險公司13家,全年完成保費收入23.0億元,下降7.25%,人身險賠付5.1億元,下降13.6%,給付率為22.18%。財產險公司18家,保費收入11.4億元,增長18.9%,賠付6.0億元,增長13.2%,賠付率為52.8%。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科技事業持續發展。全市擁有幼兒園470所,在園幼兒10.7萬人;小學437所,招生人數3.9萬人,在校人數21.0萬人;初中147所,招生人數2.8萬人,在校人數8.3萬人;高中24所,招生人數1.7萬人,在校人數5.1萬人。特殊教育學校7所,招生654人,在校人數1398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0%,初中入學率達到100.0%,高中階段升學率91.6%。中等職業學校20所,其中調整后中等職業學校12所,中等技術學校8所;招生7813人,在校生28013人,其中普通中專招生人數3204人,在校11095人。擁有普通高校8所,招生1.4萬人,在校生5.0萬人。全市基礎教育學校教職工總人數為3.6萬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7235人,小學教職工13547人,初中教職工7045人,高級中學教職工3751人,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2553人。
全市安排市級科技項目89項,科技投入1500萬元;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11項,科技投入5535.9萬元。專利申請受理2089項,比上年增加471項;專利授權1190件,比上年增加111項。全年共登記科技成果108項,獲省級科學技術獎勵16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9項,中小企業創新獎2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體育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全市文化系統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7個,藝術表演場所1個;公共圖書館8個,藏書118.58萬冊;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文物事業機構15個,博物館12個。全年共舉辦藝術活動1316次,觀眾人數達到104.0萬人。舉辦群眾性文化展覽次數266次,陳列展覽62次,參觀人數達到209.4萬人。
全市共有體育場館3372個,其中城區776個。全年共舉辦縣級以上運動會960次,培訓體育干部1364人。全市共有等級以上裁判員314人,其中一級裁判2人,二級裁判312人。等級以上運動員327人,其中一級運動員5人,二級運動員322人。
年末全市擁有醫院46家,其中綜合性醫院30家,中醫醫院7家,專科醫院9家;鶎俞t療衛生機構2660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5個,鄉鎮衛生院121個,村衛生室1886個,門診部512個。專業衛生機構40家,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5個,婦幼保健院7個,衛生監督所(中心)9個。衛生技術人員3140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108人,注冊護士10700人。全市共有病床床位25115張,其中醫院17167張,基層衛生機構6811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137張。全年共診療患者2468.4萬人次,其中醫院診療812.4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1540.8萬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診療115.2萬人次。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總戶數119.6萬戶,戶籍總人口347萬人,其中男性183.4萬人,女性163.6萬人。年末常住人口337.3萬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6.1‰。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143元,比上年增長9.7%。人均生活性消費支出12508元,增長9.9%。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5%。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2.8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2%。
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元,比上年增長13.4%。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224元,增長14.3%。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1.2%。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4%.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0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0.6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實際控制在3.6%。全年新增專業技術人才6368人,新培養高技能人才5121人,為企業招聘各類人才2.3萬余人。
全市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6.5萬人次,其中參加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40.4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48.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7.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1.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7.1萬人。全年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6337人次。年內征繳城鄉各項社會保險費29億元。全年共立案各類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1867件,結案1827件,其中勞動者勝訴1006件,用人單位勝訴201件,雙方部分勝訴620件。
全年城鎮和農村獲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分別達到8.0萬人和23.2萬人,比上年下降17.7%和3.9%。通過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萬人,優撫補助金額2057.7萬元。全市擁有各類社會福利院136個,床位1.95萬張,收養1.6萬人,城鎮社區服務設施250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4億元。
十一、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
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53起,死亡人數72人,受傷47人,直接經濟損失2596.1萬元。與上年相比,各類事故死亡人數下降4.0%,事故起數下降69.1%,受傷人數下降65.4%,直接經濟損失下降2.0%。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8起,造成死亡和受傷人數為45人和38人,直接財產損失29.6萬元;工礦商貿企業發生事故24起,死亡26人,受傷7人,直接經濟損失1667.7萬元。
城區建成區面積79.2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面積22.6平方公里,工業用地面積30.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824.7公里,面積924.3萬平方米,園林綠地面積3168.2公頃,其中建成區綠地面積3068.2公頃。全市自來水綜合能力49.2萬立方米/日,全年供水總量10000.5萬立方米。供熱能力860噸/小時,供熱總量471.9萬吉焦,供熱面積869萬平方米。擁有市容環衛專用車輛239臺,全年垃圾無害化處理量32.2萬噸。
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年度省定減排目標。漢江干流及主要支流31個監測斷面中,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斷面27個,占總監測斷面數的87.1%;水質劣于Ⅴ類標準的斷面有3個,占總監測斷面數的9.7%;超標斷面主要污染物指標是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全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全年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的天數為322天,其中達到Ⅰ級(API≤50)的32天,達到Ⅱ級(50<API≤100)的290天。市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度均值均符合國家Ⅱ級標準。全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A聲級55.7分貝。全市交通干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A聲級為68.6分貝。
注:1、全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城區建成區統計不包含鄖陽區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