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湖北

荊州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7-02-22 14:38:25 來源:荊州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5283次
2015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和經濟持續下行的巨大壓力,荊州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把握“提質增效”總要求,圍繞打造湖北經濟增長“第四極”的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挑戰,繼續強力推進壯腰工程,有效落實各項發展舉措,全市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綜合
 
據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0.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三次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第二、三產業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53.0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95.12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542.37億元,增長11.9%。三次產業結構為22.2:43.7:34.1;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了1.8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5%,價格水平上漲1.5%。分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3.0%,煙酒及用品類上漲3.2%,衣著類上漲2.1%,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類上漲3.7%,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1.4%,交通和通信工具類上漲0.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6%,居住類下降1.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4.1%。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8.94萬人,扶持創業6467人,帶動就業24380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二、農業
 
農業生產全面發展。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5%。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64.40億元,同比增長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個百分點。
 
“糧增棉減”種植結構大調整。糧食實現“十二連增”,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18.45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0.04千公頃,增長1.7%;糧食總產量410.74萬噸,比上年增加10.72萬噸,增長2.7%。油料產量59.93萬噸,比上年減少2.4萬噸,下降3.9%。蔬菜總產282.24萬噸,比上年增加12.74萬噸,增長4.7%。園林水果總產量48.76萬噸,比上年增加1.24萬噸,增長2.6%。因結構性調整和保護性收儲政策取消,棉花播種面積減少,全年棉花產量7.71萬噸,比上年減1.93萬噸,比上年下降20.0%。
 
畜牧業平穩增長。2015年全市生豬出欄492.60萬頭,比上年下降4.1%;年末生豬存欄342.96萬頭,比上年下降4.2%。全年家禽出籠7720.00萬只,比上年下降3.5%;年末家禽存籠6646.83萬只,比上年下降5.2%;禽蛋產量20.42萬噸,比上年增長4.5%。
 
水產生產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5年,全市水產放養面積達246.23萬畝,比上年增長0.4%;水產品產量為136.01萬噸,比上年增加6.43萬噸,增長5.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14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3%。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8.1%,重工業增加值增長6.3%。按所有制分,國有經濟增加值下降8.8%,集體經濟增加值增加4.1%,股份制經濟(含私營經濟)增加值增長8.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增加值下降1.2%。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完成增加值154.10億元,比上年增長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84.29億元,比上年下降18.6%。工業用電需求放緩,全市工業用電量57.33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2.1%。
 
工業經濟效益提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144.80億元,比上年增長5.3%;實現利稅184.01億元,比上年增長1.3%。分行業看,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對利潤的高速增長貢獻最大,實現利潤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43.8%。
 
建筑業穩步發展。全年資質以內建筑企業217家,完成施工產值244.56億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533萬平方米。建筑單位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853.51萬平方米,招投標承包面積944.40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1.79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含房地產)1853.89億元,比上年增長18.0%。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435.28億元,增長25.5%;民間投資1397.14億元,增長15.9%。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40.10億元,減少9.6%;第二產業投資847.69億元,增長20.5%;第三產業投資966.10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全市在建項目2810個,增長17.1%;其中,新開工項目2157個,增長18.1%。
 
房地產行業投資保持增長。全市房地產行業完成投資303.53億元,增長3.8%,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規劃36913套,比上年增長3.8%。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468.30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水利行業投資完成71.24億元,增長36.1%;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投資完成188.73億元,增長31.2%;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完成20.27億元,增長53.5%。
 
重大項目建設增速放緩。全市在建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59項,比上年減少22項,完成投資1072.21億元,增長8.1%,占投資總量的57.8%。
 
五、國內外貿易和旅游
 
消費市場需求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6.1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限額以上實現零售額409.14億元,增長15.0%。分地區看,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718.33億元,增長13.8%;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227.81億元,增長9.6%。分行業看,批發業和零售業零售額827.18億元,增長12.2%;住宿業和餐飲業零售額118.97億元,增長16.9%。
 
出口持續下降。全市進出口總額12.0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6.9%,其中,外貿出口10.6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2%。
 
旅游業保持增長。全市接待國內旅游2723.64萬人次,增長20.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65.43億元,增長20.1%。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交通
 
交通運輸業平穩發展。全年完成貨運量14163萬噸,貨物周轉量469.19億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2.3%和16.5%。完成客運量7134萬人,旅客周轉量375651萬人公里,分別下降22.4%和15.2%。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全市全口徑財政總收入160.53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3.95億元,增長10.8%。全年稅收收入131.53億元,比上年增長18.3%,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1.9%。國稅收入60.32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地稅收入71.56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分稅種看,增值稅37.37億元,營業稅24.30億元,企業所得稅26.83億元,個人所得稅8.10億元,分別增長12.4%、13.0%、28.9%和42.9%。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8.74億元,增長16.6%。其中,教育44.95億元,比上年增長4.7%;社會保障和就業48.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一般公共服務27.64億元,比上年下降2.8%;醫療衛生33.05億元,比上年增長30.1%。
 
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23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538.07億元,比年初增加187.66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257.44億元,比年初增加36.71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70.63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從期限結構看:短期貸款474.64億元,比年初增加1.95億元;中長期貸款567.61億元,比年初增加99.26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比為47.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保險業快速發展。全市實現保費收入89.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各項賠付和給付支出24.53億元,比上年增長26.0%。
 
八、教育、文化、衛生和科技事業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市小學、普通中學招生人數分別為5.60萬人、7.22萬人,在校學生分別達到30.35萬人和22.27萬人,畢業生分別達到4.39萬人和8.12萬人。全市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1所,招生數為1.10萬人,在校學生為3.03萬人,畢業生0.88萬人。
 
文化事業平穩發展。全市共有文化事業機構182個,從業人員3087人。藝術表演團體6個,藝術表演場所4個,公共圖書館8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20.16萬冊。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全市2015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3350個,衛生機構人員數3927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202人。全市擁有各類病床26690張.
 
科學研究取得新進展。2015年全市爭取各級科技計劃項目47項,爭取經費2199萬元,重大專項9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5項,超額完成全年55項任務的190%;登記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1億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的110%,在全省市州排名第三。專利申請量達2484項,其中發明專利695項,實用新型1299項,外觀設計490項,企業專利976件。專利授權量1570項。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5年,全市公安部門統計總戶數為199.75萬戶,戶籍人口為643.19萬人,其中市轄區108.29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0.59萬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其中城鎮人口為292.3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1.2%。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382元,比上年增加2254元,增長9.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8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長8.7%。
 
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加,并逐步向高檔化發展。2015年末,每百戶農民擁有移動電話224部、彩電122臺、電冰箱93臺、摩托車90輛、電腦28臺、空調67臺。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家用電腦76臺、移動電話225部、家用汽車15輛、空調器151臺、熱水器95臺。
 
居民住宅面積不斷擴大,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年末城鎮居民人均擁有房屋面積50.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增加,住房結構質量不斷提高,農民人均擁有房屋面積達到53.8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26平方米,農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民政福利事業穩步發展。全市社保基金和社會保險費收入66.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全市社會保險參保386.68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0.84萬人,綜合參保率達到99.6%。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由人均每月1545元增加到1710元,全市城鎮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4個,農村互助照料活動中心698個,其中新建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7個、農村互助照料活動中心232個。中心城區低保標準每月480元,提高5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年3000元,提高500元。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 色婷婷亚洲婷婷7月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