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強大優美”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總目標,深入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宜昌實施,努力加快“兩個率先、兩個進位”發展進程,抓改革、穩增長、惠民生,抓產業、調結構、提質效,全市經濟保持了“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發展態勢,為“十三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709.3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98.89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122.74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187.73億元,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9:58.7:30.4變化為10.8:57.2:32.0,第三產業占比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978元,增長9.2%,較上年增加7618元。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2%。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9%。
表1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類別
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2.3
消費品價格指數
101.3
食品煙酒
104.1
衣著
102.1
居住
103.5
生活用品及服務
98.6
交通和通信
96.9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4.0
醫療保健
100.5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4.3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2.2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
二、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7.02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全年糧食產量152.93萬噸,比上年減產10.5%。棉花產量1.07萬噸,比上年減產33.9%。油料產量23.99萬噸,比上年減產0.8%。茶葉產量7.11萬噸,比上年增產9.2%。園林水果產量330.57萬噸,比上年增產7.3%;其中柑橘產量323.15萬噸,比上年增產7.5%。蔬菜產量448.57萬噸,比上年增產3.8%。肉類總產量58.51萬噸,比上年減產3.4%。水產品產量20.26萬噸,比上年減產2.3%。牲豬出欄584.3萬頭,比上年減產4.0%;肉牛出欄8.77萬頭,比上年增產2.5%;肉羊出欄155.54萬頭,比上年減產6.6%。
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494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累計達到84家。農產品加工產值2250.67億元,比上年增加298.10億元,增長15.3%。
全市有效灌溉面積126.35千公頃,比上年增長3.6%。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92.2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0%。
年末全市自來水受益村達1245個,比上年增加36個,占全市行政村數量比重15.1%;全年農村用電量11.37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高于全省增幅2.2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同比增長20.3%,集體企業同比下降2.0%,股份制企業同比增長10.7%,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同比增長4.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同比增長4.4%。分輕重工業看,全市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0.4%,輕工業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5.4%,拉動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5.3個百分點;全市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0.0%,重工業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達54.6%,拉動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4個百分點。
工業四大千億產業完成產值4881.9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5%,其中精細化工產業完成產值1906.29億元,增長9.4%;食品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產值2120.98億元,增長16.2%;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不含軍工企業數據)完成產值906.19億元,增長15.9%;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794.55億元,增長18.8%。工業四大千億產業增加值增長11.6%,其中精細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10.5%;食品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增長12.2%;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增加值增長12.7%;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15.6%。
年末全市共有規模工業企業1537家,年內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7家,比2015年底凈增46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18億元,同比增長10.0%;利稅580.31億元,同比下降1.3%;利潤總額382.33億元,同比增長1.2%。
表22016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
活性干酵母
噸
28015
55.6
酵母味素
噸
9255
47.3
除草劑原藥
噸
173410
38.7
軟飲料
噸
2183390
24.9
磷酸一銨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噸
4759718
19.6
衛生陶瓷制品
萬件
2077.9
15.2
飼料
噸
2162429
15
NPK復合肥
噸
761446
14.1
化成箔
萬平方米
5923
11.8
陶質磚
萬平方米
14104.22
11.3
鋼琴
臺
48673
10.8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1259.72
7.1
精制茶
噸
263055
6.8
聚氯乙烯樹脂
噸
637079
6.3
水泥
萬噸
1633
5.7
磷礦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
萬噸
3701.8
4.3
白酒
千升
375912
3.9
人造板
立方米
2172223
3.2
麻醉藥品:鹽酸瑞芬太尼
萬瓶
1275
1.9
合成氨
噸
3366366
1.1
金剛石園鋸片基體
萬片
437.22
-0.2
磷肥
噸
1794916
-2.8
三聚磷酸鈉
噸
103335
-3.2
季戊四醇
噸
54007
-4.4
枸櫞酸(舒)芬太尼
萬只
5622
-7
丁基橡膠瓶塞
萬只
678028
-7.1
尿素
噸
1107620
-7.5
黃磷
噸
124175
-9.4
二甲基亞砜
噸
30837
-9.5
原煤
噸
1897289
-20.6
電力電纜
千米
260357
-28.9
紗
噸
194126
-29.1
2016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1488.81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55%。原煤消費量1370.1萬噸,同比下降3%。
全市建筑業增加值197.27億元,較上年增加17.61億元,采用可比價計算,增長9.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投資)319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高于全省增幅5.7個百分點。其中,5000萬以上項目投資2789.41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6.60億元,比上年下降18.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545.91億元,比上年增長30.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558.63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全市共有計劃投資額過億元項目1157個,比上年增加101個;億元以上項目全年實際完成投資額2592.04億元,比上年增長37.0%。其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共有741個,比上年增加221個。
表32016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行業
投資額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比上年±%
總計
3191.15
18.8
農、林、牧、漁業
86.60
-18.1
采礦業
119.17
-1.5
制造業
1308.77
31.8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65.74
-5.2
建筑業
52.24
-
批發和零售業
87.38
10.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98.70
-6.9
住宿和餐飲業
19.03
-45.4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6.47
702.1
金融業
-
-
房地產業
473.48
1.2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57.46
-7.8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5.06
47.8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495.22
48.4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20.62
46.7
教育
24.67
8.1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2.64
-18.6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8.08
40.4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9.82
-1.4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44.18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946.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3%;其中商品住宅1510.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房屋竣工面積245.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5%;其中商品住宅190.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3.7%。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含現房和期房)586.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其中商品住宅550.0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1%。商品房銷售額304.78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商品住宅277.07億元,比上年增長27.6%。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0.33億元,比上年增長13.8%,高于全省增幅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批發業和零售業零售額1028.68億元,增長13.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11.65億元,增長13.6%。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8.4%,通訊器材類增長64.7%,家具類33.1%,飲料類下降2.9%,煙酒類增長14.6%,糧油、食品類增長32.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8.6%,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2.3%,化妝品類增長40.8%,金銀珠寶類增長21.5%,日用品類增長16.1%。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6.7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4%。其中,進口額3.42億美元,下降13.4%;出口額23.31億美元,下降13.4%。四大出口基地產品共出口18.23億美元,下降7.6%,占全市出口額的78.2%。其中:機電及裝備制造業基地出口3.53億美元,下降29.7%;化工產品基地出口11.29億美元,增長6.1%;醫藥基地出口1.83億美元,增長18.0%;農產品基地出口1.59億美元,下降37.2%。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2家,合同外資金額3.57億美元,同比增長0.7%。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91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全市對外經濟合作業務完成營業額27.52億美元,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7.43億美元,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910萬美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231.76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全年公路、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521.26億噸公里,增長7.9%;旅客周轉量56.71億人公里,增長1.5%。全市現代物流總產值達到1200.47億元,增長19.7%。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48.59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8.6%,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44.48萬輛,增長21.3%。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3.59億元,增長7.6%。其中,郵政業務收入3.64億元,增長23.6%,電信業務收入29.95億元,增長6.0%。年末全市共有固定電話用戶55.4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373.36萬戶,新增11.83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162.07萬戶;ヂ摼W寬帶接入用戶88.09萬戶,新增12.67萬戶。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5655.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5%。國內旅游人數5612.24萬人次,增長19.6%;入境旅游人數43.29萬人次,增長10.1%,其中外國人33.06萬人次,增長10.8%;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10.23萬人次,增長8.0%。全市旅游總收入602.05億元,增長33.7%。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48億美元,增長18.8%;國內旅游收入592.33億元,增長33.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386.15億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0.04億元,下降7.5%。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76.71億元,下降4.6%。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8.63億元,增長0.1%。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130.03億元,比年初增加307.5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704.40億元,比年初增加193.80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353.41億元,比年初增加220.22億元,其中住戶貸款余額461.21億元,比年初增加21.93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82.88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增長11.4%,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增長42.7%,壽險保費收入增長32.9%。全年支付各類賠付33.14億元,比上年增長32.9%,其中財產險賠付增長23.0%,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增長43.4%,壽險賠付增長39.6%。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共有幼兒園408所,在園兒童8.31萬人;普通小學263所,在校學生16.36萬人,畢業生2.68萬人,專任教師1.10萬人;普通中學174所,在校學生12.98萬人,畢業生4.77萬人,專任教師1.2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5所,在校學生2.64萬人,畢業生0.88萬人,專任教師1755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學生5.81萬人,畢業生1.6萬人,專任教師3620人。
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66.24億元,增長17.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8.0%,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0家,比上年新增57家。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49家,較上年增加11家;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52家,較上年增加2家。重點科技成果登記290項。全市專利受理量為9874件;專利授權量為3667件,其中發明專利522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6年末,全市文化事業人員共有4285人。全市擁有各類文化事業機構187個,其中群眾文化事業機構120個,文物事業機構8個,藝術事業機構19個,公共圖書館14個,博物館紀念館機構18個。全市公共圖書館總藏書238.85萬冊。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9%。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949個(含村衛生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7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2個。全市衛生機構人員36650人,比上年增加105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459人,比上年增加370人;注冊護師、護士13965人,比上年增加800人。衛生機構床位數26347張,較上年增加1160張。
全市共有體育場館88個,專職體育人員121人。全市參加省以上運動會人數達559人,獲得64枚金牌、67枚銀牌和62枚銅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413.00萬人,戶籍人口為394.3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13萬人,出生率為7.94‰,較上年下降1.23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48萬人,死亡率為6.28‰;自然增長率為1.66‰。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1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5元,比上年增長9.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7元,比上年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728元,增長10.4%;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9.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183元,增長10.5%;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9.7%。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為108.82萬人、145.45萬人、51.06萬人、58.54萬人和45.00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3.31萬人、3.21萬人、1.22萬人、1.16萬人和0.99萬人。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為99%、98%、98%。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4.07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民10.07萬人。
十二、資源和安全生產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70.85千公頃,較上年增加1.46千公頃。全市共有礦產資源88種,其中已開發利用礦種48種。
全市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達到247天。全市森林面積1380.5千公頃,完成造林作業面積10.93千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5.04%。截至年底,自然保護區52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
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肇事、生產安全、火災事故1379起;死亡502人。其中交通事故932起,造成442人死亡;生產安全事故41起,死亡60人;火災事故406起,死亡0人。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核實數據以《2017年宜昌市統計年鑒》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公報中全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經濟類型分組的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速按可比價計算。
3.由于生產安全統計口徑發生變化,生產安全事故數據與上年不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