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統計局
2016年,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荊州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實現壯腰工程“五年大跨越、十年大振興”的發展目標,堅持“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以質為帥、量質兼取”的總體要求,把握“三維綱要”,推進“四化同步”,深化“五路壯腰”,實現了“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全市經濟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6.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2.72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9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607.64億元,增長10.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2.2:43.7:34.1調整為22.2:42.6:35.2。相比去年,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金融、房地產和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4.4%、10.7%、8.2%、17.8%、6.8%和16.4%。
物價指數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上漲1.8%,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上漲3.8%,衣著類上漲0.5%,居住類上漲1.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9%,醫療保健類上漲1.2%,交通和通信類下降2.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1%。
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19萬戶,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0.53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0.66萬戶。
二、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92.78億元,比上年增長4.0%;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00.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糧食種植面積608.2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0.24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53.33千公頃,減少11.41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33.47千公頃,減少22.58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95.58千公頃,增加3.36千公頃;糧食總產量371.51萬噸,比上年減產39.23萬噸,下降9.6%;棉花總產量6.83萬噸,減產0.88萬噸,下降11.4%;油料產量54.67萬噸,減產5.26萬噸,下降8.8%;蔬菜產量289.16萬噸,增產6.92萬噸,增長2.5%。
全市生豬出欄467萬頭,比上年下降5.2%;年末生豬存欄302.64萬頭,下降11.8%。全年家禽出籠6248萬只,下降19.1%;年末家禽存籠5178萬只,下降22.1%;禽蛋產量16.45萬噸,下降19.4%。
水產生產保持小幅增長態勢。全年水產品產量為136.69萬噸,比上年增加0.68萬噸,增長0.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增速放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238家,比上年凈增9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8%。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增長9.9%,重工業增加值增長3.2%。按所有制分:國有經濟增加值下降4.2%,集體經濟增加值下降7.3%,股份制經濟(含私營經濟)增加值增長6.4%,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增加值增長17.3%。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完成增加值162.75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全市工業用電量59.4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5%。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264.67億元,比上年增長4.6%,產品銷售率為96.3%。實現出口交貨值66.87億元,下降22.4%,利潤總額109.90億元,下降9.3%,稅金總額55.42億元,下降14.5%。
全年資質以內建筑企業208家,完成施工產值233.34億元,實現建筑業增加值70.35億元,增長0.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92.43萬平方米,建筑單位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819.84萬平方米,招投標承包面積890.98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01.67億元,增長18.0%,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51.53億元,增長33.7%,商品房銷售面積243.40萬平方米,增長32.8%。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606.95億元,增長53.3%;民間投資1373.08億元,增長6.3%。按產業劃分,全市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完成57.19億元、917.51億元和1026.98億元,分別增長42.6%、20.9%和14.5%。全市在建項目2281個,下降15.8%,其中新開工項目1817個,下降12.2%。
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56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7.7%。其中:水利行業投資完成49.69億元,下降30.3%;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投資完成207.03億元,增長33.9%;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51.37億元,增長36.6%。
五、國內外貿易和旅游
消費市場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414.34億元,增長14.0%。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94.97億元,增長13.9%;鄉村實現零售額19.37億元,增長17.5%。分行業看:批發業銷售增速9.3%,零售業增速14.4%,住宿業增速12.3%,餐飲業增速15.0%。
對外貿易降幅進一步收窄。全市進出口總值11.26億美元,下降6.8%,降幅較上年收窄20.1個百分點;出口值9.83億美元,下降7.3%,降幅較上年收窄10.9個百分點。
旅游業保持增長。全市接待游客達3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0.1億元,比上年增長21%。
六、交通運輸
全年完成貨運量1.55億噸,貨物周轉量566.48億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3.8%和22.8%。完成客運量6387萬人,旅客周轉量34.08億人公里,分別下降1.0%和7.8%。(以上均不含鐵路數據)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75.12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45億元,增長11.6%。分征收部門看:國稅收入71.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地稅收入64.94億元,比上年下降9.3%。分稅種看:國內增值稅36.48億元,改征增值稅15.12億元,營業稅15.61億元,企業所得稅24.94億元,個人所得稅9.04億元,分別增長-2.4%、381.8%、-35.8%、-7.0%和11.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51億元,增長18.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36.95億元,比上年增長33.7%;教育56.68億元,比上年增長26.2%;社會保障和就業52.50億元,比上年增長7.5%;醫療衛生37.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6%。
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543.58億元,比年初增加309.5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761.60億元,比年初增加223.53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315.22億元,比年初增加57.78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185.66億元,比年初增加115.03億元。從期限結構看:短期貸款440.56億元,比年初減少34.67億元;中長期貸款686.73億元,比年初增加119.70億元。
保險業快速發展。全市實現保費收入106.59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其中:財產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21.31億元,增長14.0%;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85.28億元,增長27.0%。各項賠付和給付支出27.06億元,比上年增長68.9%。其中:財產險公司賠款支出10.35億元,增長20.0%;人身險公司賠付支出16.71億元,增長126.0%。
八、教育、文化、衛生和科技事業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市幼兒園539所,在園幼兒15.05萬人;小學391所,在校學生29.97萬人,畢業生4.60萬人;普通中學240所,在校學生21.79萬人,畢業生7.57萬人;中等專業學校20所,在校學生3.29萬人,畢業生0.82萬人;高等學校7所,在校(含在籍)大學生7.50萬人,畢業生2.05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到99.7%。
文化事業平穩發展。全市共有文化事業機構176個,從業人員1254人。藝術表演團體6個,藝術表演場所4個,公共圖書館8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20.35萬冊。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全市2016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3332個,衛生機構人員數3623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1170人。全市擁有各類病床29339張。
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9家,比上年增加38家。全年爭取各級科技計劃項目29項,爭取經費727萬元。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77項,超額完成全年55項任務的40%;登記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9億元,比上年增長72.7%。專利申請量達3406項,其中發明申請1135項,企業申請1261件。專利授權量1912項,其中發明授權189項,企業申請741件。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公安部門統計年末總戶數為200.24萬戶,比上年增加0.49萬戶;戶籍人口為646.35萬人,比上年增加3.16萬人,其中市轄區108.64萬人,比上年增加0.35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9.79萬人,其中:城鎮302.62萬人,鄉村267.1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3.1%。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6元,比上年增加2284元,增長9.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7元,比上年增加979元,增長7.1%。城鎮、農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達49.62平米、54.15平米。
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加。每百戶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洗衣機96臺,電冰箱102臺,微波爐43臺,彩電128臺,空調145臺,熱水器98臺。每百戶城鎮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為25輛,每百戶農村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為11輛。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計算機77臺,其中接入互聯網的67臺,近6成家庭開通了寬帶網絡。
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費收入66.63億元,其中基本養老保險收入41.61億元。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年末參保人數102.48萬人,其中在職職工62.32萬人,離退休人員40.1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末參保人數232.5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年末參保人數64.18萬人;工傷保險年末參保人數34.28萬人;失業保險年末參保人數33.20萬人;生育保險年末參保人數21.32萬人。全市新增城鎮就業8.3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04萬人。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