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特大洪澇災害雙重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動作為,克難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6.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1.52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756.40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538.77億元,增長9.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8:48.4:33.8調整為17.8:48.0:34.2。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營利性服務業及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5%、5.5%、9.7%、12.8%、7.3%、20.6%、6.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90.43萬人,其中:城鎮269.3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4.92%。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23.2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6.73萬人,出生率12.83‰;死亡人口3.02萬人,死亡率5.76‰,人口自然增長率7.07‰。
全市全員勞動生產率[3]為5.14萬元/人,比上年提高7.5%。
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同比分別上漲5.2%、4.0%、1.2%、1.3%、1.7%、2.7%;醫療保健與上年同期持平;交通和通訊類下降2.6%。全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9%。
二、農業
全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86.69億元[4],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為542.63萬畝,比上年下降2.0%;棉花種植面積25.56萬畝,下降13.6%;油料種植面積165.14萬畝,下降2.2%;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61.64萬畝,增長5.1%。
全年糧食總產量206.33萬噸,比上年下降10.7%;棉花總產量1.5萬噸,下降36.4%;油料總產量23.57萬噸,下降1.5%;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408.5萬噸,增長5.9%。
全年生豬出欄380.3萬頭,下降3.8%;家禽出籠8856萬只,下降23.9%;禽蛋產量32.46萬噸,下降19.8%;水產品產量46.34萬噸,下降0.2%(2016年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見附表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668.13億元,增長9.1%。全市128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增長9.1%。其中,分門類看,采礦業下降5.9%,制造業增長9.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9.4%,重工業增長8.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13.4%,股份合作企業增長18.4%,股份制企業增長9.0%,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8.5%,其他企業增長12.8%。
全市汽車機電、鹽磷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醫藥、金屬制品等五大重點產業實現增加值435.80億元,增長8.7%(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見附表2)。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94.56億元,增長4.5%;實現利稅209.39億元,增長2.3%;實現利潤121.05億元,下降0.3%。銷售收入過20億元企業9家,過10億元企業30家。
年末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172家。其中,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46家,實現總產值425.31億元,比上年下降2.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9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3.80億元,增長81.8%;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76.86億元,增長14.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938.77億元,增長16.4%。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上年的2.9:46.4:50.7調整為4.4:46.2:49.4。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60.02億元,下降6.7%。
全年施工項目3075個,比上年增長37.2%,其中新開工項目2559個,增長33.9%。全市施工過億元的項目412個,過10億元的項目58個。
五、國內外貿易和外經
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3.66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從經營單位所在地看,城鎮實現零售額669.02億元,增長11.0%;鄉村實現零售額214.64億元,增長10.4%。
全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1.23億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外貿出口9.27億美元,下降4.3%;進口1.96億美元,下降8.5%。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4家,增資項目6個,新增合同外資1.7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73億美元,增長8.0%。
六、交通、通信和旅游
截止2016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16561公里(含高速)。其中:高速公路279公里,一級公路263公里,二級公路1315公里,三級公路1272公里,四級公路13432公里。全年新(改)建等級公路606公里。
全市通信業營業收入2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其中,郵政業5.87億元,增長18.1%;電信業24.07億元,增長10.6%。
全市國內旅游人數2116.0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32.02億元。其中,國內旅游人數2114.9萬人次,增長15.0%;國內旅游收入131.55億元,增長14.8%。入境旅游人數1.17萬人次,增長8.3%;國際旅游外匯收入682.12萬美元,增長3.3%。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185.21億元,比上年增長9.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9.23億元,增長10.8%。其中,稅收收入81.06億元,增長11.2%;非稅收收入48.17億元,增長10.2%。市本級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98億元,增長14.5%。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072.73億元,比年初增加216.1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389.53億元,比年初增加151.10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1023.22億元,比年初增加107.94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保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54.15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其中,產險保費收入11.30億元,增長14.1%;壽險保費收入42.85億元,增長27.3%;賠款及綜合給付金額17.97億元,同比增長99.0%;賠付率及綜合給付率33.2%,增長12.5個百分點。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共有幼兒園538所,在園兒童12.39萬人;普通小學453所,在校學生25.56萬人;普通中學222所,在校學生17.16萬人。義務教育普及程度100%,高中階段升學率95.4%。
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98.80億元,增長13.9%。新培育科技型企業122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3家(含期滿重新認定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92家。組織開展全市科技獎勵工作,評選表彰獎勵項目58項,發放獎金202萬元。全市轉化科技成果92項,爭取國家、省科技計劃項目11個。全年完成專利申請429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732件;獲國家專利授權177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43件。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圓滿舉辦湖北省第二屆農民讀書節。參加全省首屆“長江讀書節”,8個項目入選“十佳”。“孝感楚劇展演”成功創建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大漢孝廉黃香》作為全省2016年唯一申報大型創作類項目的地方劇目。市4家民營藝術院團被命名表彰為全省百佳民營藝術院團。榮獲全省首屆社會文藝團隊展演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全市“三館一站”對外免費開放。全市開展金秋新春演出1983場,組織“戲曲進校園”活動779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3000余場次。全市“村村響”完成了2186個村級廣播室建設。
圓滿舉辦了孝感市第五屆運動會,參與人數達5003人。開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12期,培訓全民健身骨干1544名,2人獲評全國優秀學員。獲全國廣場舞大賽第一名1個。參加全省青少年比賽,奪30金44銀41銅;參加全省群眾體育比賽,奪8金14銀6銅。承辦8項全國、全省青少年年度比賽,榮獲三個最佳賽區。
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0個(不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4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9個,鄉鎮衛生院112家,門診部5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26個,其他衛生機構51家。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床位數2.08萬張,其中醫院床位數1.32萬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4.26張。衛生機構人員數3.12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32萬人,執業(助理)醫師0.83萬人,注冊護師、護士0.95萬人,醫護比例為1:1.14。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7元,比上年增長8.0%。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39元,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4元,增長7.1%。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7.6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3%。通過“雙助”行動實現9706名困難人員就業創業、“五項社保”實現增覆擴面,參保人數達506萬人次。完成8.88萬人貧困人口脫貧、179個貧困村出列。城鎮保障安居工程項目新開工建設35664套,基本建成29292套,棚改貨幣化安置21432戶,對符合補貼對象的8555戶居民發放了租賃補貼,新增補貼對象1236戶。
十一、安全生產、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63起,受傷60人,死亡141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117人,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17人。直接經濟損失1223.54萬元,下降21.1%。
全市報批建設用地130個批次、9856畝,供應建設用地554宗、16575畝,其中招拍掛供地404宗、12131畝。爭取國家和省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7個、面積10萬畝,實施完工并驗收土地整治項目46.37萬畝。全市共開展執法巡查2600余次,發現各類國土資源違法行為176件,制止違法行為120件,立案查處44件,較好地發揮了執法巡查事前防范的作用。
全年植樹造林21.94萬畝,森林覆蓋率19%。森林蓄積972.5萬立方米;濕地保有量8.28萬公頃;創建生態示范縣1個,森林城鎮4個,示范村147個。市政府頒布了《關于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出臺了《關于在孝感城區由限制燃放煙花爆竹改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全市PM10年均濃度78ug/m3、同比降幅29.1%;PM2.5年均濃度45ug/m3、同比降幅37.5%。兩項指標降幅均居全省第一。全市查辦環境案件418件,其中實施環境行政處罰283件。落實《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辦理案件135件。截至2016年底,全市累計創建省級生態鄉鎮13個,省級生態村169個。其中,2016年創建省級生態鄉鎮4個,省級生態村49個。
注釋:
[1]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快報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全市常住人口是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
[3]全市勞動生產率為地區生產總值(以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與全部就業人員的比率。
[4]根據《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國統字[2012]108號),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含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