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湖北

黃岡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7-05-04 21:49:07 來源:黃岡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5359次
黃岡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黃岡調查隊
 
2017年3月2日
 
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形勢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市上下保持戰略定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各項決策部署,高舉“四個大別山”發展旗幟,大力實施開創戰略,突出“雙強雙興”發展重點,攻堅克難,加快發展,著力布局“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積極應對特大洪澇災害,全力推進“抗災保發展、保安全、保目標、保穩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社會繼續保持穩定健康發展態勢。
 
一、綜合
 
地區生產總值1726.17億元(現價),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5.30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654.05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676.82億元,增長11.2%。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23.89:38.91:37.20調整為22.90:37.89:39.21,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金融、房地產及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0.9%、4.5%、6.6%、15.5%、4.0%和30.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308元。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01.4,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5.3%、衣著類價格上漲0.7%、居住類價格上漲0.4%、生活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0.1%、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2%、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1.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3.2%;醫療保健類價格持平。
 
全市新發展五類(含內資、私營、外資、個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主體9.47萬戶,五類市場主體總量達44.9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9.9%,完成個轉企1073戶,完成全年預期目標500戶的214.6%。
 
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城鎮化率44.67%,比上年提高1.35個百分點。遺愛湖公園成功創建國家濕地公園,獲評湖北十大最美湖泊。總規劃面積63平方公里的白潭湖片區初具雛形。縣市“雙十支撐、兩區互動”加快推進,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創建工作掀起熱潮,紅安“一河兩岸”、麻城孝感鄉文化公園、黃梅濱河新區等成為城市風景。黃團浠區域協同發展啟動實施,武穴城鄉一體試點扎實推進,24個國家重點鎮、21個省級文化小鎮、13個省級重點中心鎮、10個省級特色鎮、111個省級美麗宜居村莊、200個“一帶一片”美麗鄉村試點、26個中國傳統村落建設梯次推進。
 
二、農林牧漁業
 
年末耕地面積548.61萬畝,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623.55億元,比上年增長4.9%。糧食種植面積799.22萬畝,減少2.1%;棉花種植面積46.56萬畝,增長12.87%;油料種植面積361.83萬畝,減少5.47%;蔬菜面積185.97萬畝,增長0.91%。糧食總產量290.82萬噸,比上年減產12.4%;棉花產量2.99萬噸,減產20.48%;油料產量54.45萬噸,減產2.25%;蔬菜產量293.24萬噸,減少2.47%。水果28.84萬噸,增長2.60%。
 
畜牧業總產值229.03億元,比上年增長7.3%。禽蛋產量48.75萬噸,減少21.41%;生豬出欄473.21萬頭,下降5.59%;牛出欄52.14萬頭,增長2.47%;羊出欄81.01萬只,增長0.48%;家禽出籠4747萬只,減少16.01%。
 
漁業養殖面積138.9萬畝,比上年增加0.37萬畝;水產品產量52.91萬噸,減產0.39萬噸,減幅0.73%;實現漁業產值76.37億元,較上年增加5億元;其中:魚類44.43萬噸,減少1.61%。
 
建成千畝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128個,武穴、黃梅、團風農產品加工園列入省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30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848.1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為1.36:1。
 
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有序,實現耕地流轉面積184.8萬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育,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7325家,比上年增加1029家,家庭農場3102家,比上年增加1983家。
 
三、工業和建筑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97家,當年新增183家,凈增63家。工業增加值可比價增速8.3%;實現工業總產值2008.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85.5億元,下降6.4%;國有企業總產值10.4億元,增長3.0%;集體企業總產值2.3億元,增長9.5%;股份合作企業總產值5.9億元,下降11.9%;股份制企業總產值1793.2億元,增長7.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總產值124.3億元,增長4.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總產值72.5億元,增長1.7%;輕工業總產值855.4億元,增長3.8%;重工業總產值1153.1億元,增長9.9%。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5.6%;實現營業收入1714.5億元,比上年增長6.4%;利潤總額71億元,增長9.9%;稅金總額32.8億元,下降9.6%;資產總計1144.1億元,增長11.8%。
 
建筑業單位數224家,比上年減少4家,總產值874.9億元,增加77.73億元,比上年增長1.4%。實現增加值144.38億元,增長2.1%。建筑單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596.6萬平方米,增長17.3%。其中:招投標承包面積4660.38萬平方米,增長6.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2041.6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投資486.86億元,增長7.1%;集體經濟投資54.42億元;私營經濟投資890.95億元,增長20.5%;其他經濟投資106.93億元,下降34.9%。
 
全年投資項目383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4965.19億元。在建項目3710個,增長6.5%,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2689個,增長21.2%;億元以上項目565個,投資額1067.75億元,增長15.2%。在全部入庫投資項目中,工業投資項目1003個,比上年減少172個;工業新開工項目643個,比上年減少28個。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265.73億元,比上年增長32.8%。商品房屋施工面積2027.29萬平方米,增長16.1%,其中新開工面積656.91平方米,增長8.1%;竣工面積380.64萬平方米,增長34.3%;銷售面積487.67萬平方米,增長4.7%;商品房屋銷售額174.38億元,增長6.5%。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3576元/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60元/平方米,上漲幅度為1.71%。商品房屋空置面積287.57萬平方米,下降0.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分城鄉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6.40億元,增長10.8%;農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54億元,增長10.1%。
 
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01.97億元,同比增長6.8%,零售業實現銷售額971.61億元,同比增長13.5%,住宿業實現銷售額16.49億元,同比增長12.5%,餐飲業實現銷售額91.97億元,同比增長14.3%。
 
六、對外經濟
 
外貿進出口總額70634萬美元,增長8.6%。其中,出口60155萬美元,增長4.4%;進口10479萬美元,增長41.5%。新批外資企業7家。合同外資金額24906萬美元,下降9.4%。實際利用外資12930萬美元,增長24.8%。
 
七、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和旅游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2.43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公路總里程2.9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0公里,橋梁4430座。行政村通暢率100%,行政村通客車率100%。貨運量11467萬噸,貨物周轉量364.8億噸公里,客運量10165萬人,旅客周轉量49億人公里。
 
郵電業務總量35.24億元,其中郵政7.08億元,電信28.16億元。全市郵政營業網點152處,快遞網點664處,信筒(箱)215個,函件48.43萬件,快遞1668.6萬件(出口量),報刊期發數39.72萬份,報刊發行累計6795.5萬份。郵政郵路總長度3929公里,農村投遞路線總長度31648.1公里。
 
接待游客246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1.2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創建旅游強縣4個、旅游名鎮3個、旅游名村14個,AAAA級景區達到16家,AAA級景區發展到29家,A級景區總數達到53家,星級賓館(飯店)41家,其中四星級7家、三星級23家。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地方財政總收入172.61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52億元,增長11.3%;上劃中央收入53.08億元,增長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74.59億元,增長6.7%;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2.41%;非稅收入44.93億元,增長19.9%。
 
財政支出644.01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2.54億元,增長12.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0.14億元,增長14.5%;教育支出88.84億元,增長6.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9.94億元,增長14.1%;醫療衛生支出52.82億元,增長18.3%;節能環保支出10.28億元,增長10.3%;農林水利事務支出63.99億元,增長23.4%。民生事務支出合計373.2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2.48%,增長10.7%。
 
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2681.42億元,各項貸款1160.66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674.33億元,增長15.2%,當年新增353.37億元,比上年多增26.57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160.66億元,增長17.1%;當年新增貸款169.52億元,比上年少增10.46億元。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賬面盈利31.29億元,比上年多盈利1.14億元,增長3.8%。
 
全市商業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73.3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各項賠付和給付支出27.93億元,增長0.66%。
 
全市新三板、四板掛牌企業分別達到18家和357家,掛牌企業總數達到375家。股權、基金、債券及票據融資凈增達67.6億元。直接融資達107.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277.6億元,增長23.4%。新設武漢農村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湖北銀行黃岡分行,招商銀行升格為分行。全市銀行業機構達31家,網點655個,銀行業機構數和網點數均已上升位居全省市州第三位。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幼兒園951所,在園幼兒18.43萬人;小學696所,在校學生41.96萬人;普通中學301所,在校學生28.4萬人;中等專業學校27所,在校學生4.02萬人;大學4所,在校大學生4.04萬人。建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160所。全市小學、初中入學率均達到98.5%,小學義務教育鞏固率98.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1.1%。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56.81億元,占GDP比重9.1%。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85家,市校合作引進科研平臺35家,建立15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5家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建立18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32家省級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企業。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57所重點高校、科研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92名專家成為市政府咨詢委員。開展了三批實習實訓活動,吸引400所高校5.8萬多名學生報名。建成省級高新區6家,國家級孵化器1家,省級孵化器(眾創空間)14家,孵化面積達5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570多家。全市科技特派員總數達到332人,新建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120個,創辦企業20家,建立經濟合作組織82家。引進、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115項,新品種75個。創辦合作社或各類專業技術協會160個,市級科技開發推廣機構5個,縣級科技開發推廣機構12個。培訓農民技術骨干2.08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萬余份。
 
全市科技成果轉化88項,企業登記科技成果102項。申請專利3749件,授權專利1404件。獲省級科學技術獎勵項目4項,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二等獎1項,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22.9億元。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建有文化館13個,總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群藝館1個,總建筑面積0.62萬平方米;公共圖書館12個,總建筑面積1.98萬平方米,藏書總數為119萬冊,文博單位22個,總建筑面積7.09萬平方米,文物藏品總計14.91萬件。電影發行放映公司4家,城關電影院15家;縣級以上新華書店12個。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工程”和“農村信息化示范工程”進展順利,數字電視實現整體轉換。廣播覆蓋率99.05%,電視覆蓋率98.88%。文化惠民工程進展順利,已建成標準農家書屋4388個,鄉鎮文化站129個。
 
衛生體系建設卓有成效。全市共有衛生醫療機構4226個(包括私營和個體),其中村衛生室3581個;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34031張;擁有醫生數12859人。全市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數5.41張,每千人擁有醫生2.04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順利完成《黃岡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編制工作。成功舉辦第四屆挺進大別山?中國(黃岡)漂流賽、挺進大別山?中國(黃岡)自行車賽等賽事,創建全國首個“中國漂流谷”。舉辦環遺愛湖萬人迎春健步行活動。組織全省“時尚假日”龍舟、健身氣功、跆拳道等項目的比賽。組織黃州城區第九套廣播體操(工間操)比賽,70余個單位參加。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15期,1779人參加了培訓。16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任務進展順利。
 
競技體育成效明顯。共參加12個項目15次省年度比賽,獲14枚金牌,總分760分,比上年增長23%。其中體操獲得127分,為該項目歷史最高分的2.5倍。6名隊員入選湖北省足球項目U11、U10精英梯隊名單,其中U10入選4人,位居全省第一。舉辦全市田徑、籃球、足球、羽毛球裁判員培訓班,339人獲得國家二級裁判員稱號。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戶籍總人口746.87萬人。常住人口632.1萬人,比上年增加3.0萬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5.31%,同比提高15.42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7.00‰,出生率12.32‰,死亡率5.32‰。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4元,比上年增長8.9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96元,增長9.6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76元,增長8.04%。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6.1%,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8.2%。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8.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5.3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2平方米。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91萬人,培訓勞動力3.59萬人次,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5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27萬人,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3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31%,比上年下降1.79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611.77萬人,征繳保費收入47.5億元。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71.18萬人,征收保險費31.69億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87.03萬人,參保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實現全覆蓋,參合率為98.91%。為4.91萬城市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1.66億元,為17.35萬農村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3.24億元,城鄉低保人均月補差分別達到263.92元和181.7元。全市共完成棚戶區改造開工25065套(戶),其中:城市棚戶區改造23556套(戶)、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109套(戶)、國有墾區危房改造1400套(戶);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住房、公租房共23226套(戶);完成新增租賃補貼發放1185戶,當年發放租賃補貼2845戶,發放補貼資金538.3萬元。
 
支出救助資金10.21億元,其中大病醫療救助17.08萬人,支出資金15916.61萬元,人均932元;門診救助1.62萬人,支出資金751.29萬元;資助新農合25.27萬人,支出資金2922.78萬元;幫助困難群眾參加城鎮基本醫保7.19萬人,支出資金139.49萬元。福利彩票銷售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全年福利彩票總銷量5.28億元,其中電腦票銷售3.12億元,中福在線銷售1.63億元,網點即開票銷售5192萬元,無紙化投注88.68萬元。市縣兩級籌集公益金3800萬元。
 
十二、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繼續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單位GDP能耗繼續保持下降態勢,年初確定的3.4%的下降目標順利完成。實施COD減排項目143個,減排4065.45噸,扣除增量,凈削減1923.3噸;實施SO2減排項目25個,減排1267噸,扣除增量,凈削減911.47噸。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凈削減2.01%和3.63%,均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目標。全市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54天,優良率達69.6%,均高于前兩年水平。
 
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35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濕地公園9處。完成造林總面積59.04萬畝,其中完成重點工程造林15.3萬畝,包括人工造林12.2萬畝。封山育林5.2萬畝。
 
注: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午夜福利91社区久久久久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