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湖南

湘西州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5 17:21:29 來源:湘西州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257次

2008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面對特大冰雪災害、非法集資事件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等嚴峻挑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州委、州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負重奮進,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綜合

2008年,全州生產總值為226.66億元,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57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93.6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91.44億元,增長9.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9081元。

在全州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8.9∶41.5∶39.6調整為18.3∶41.3∶40.4。

全州財政總收入24.04億元,增長4.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24億元,增長13%。財政支出62.67億元,增長21.5%。省定我州為民辦實事26個考核項目全面完成,其中18個考核項目超額完成。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農民持續增收能力較弱;解決民生保障問題壓力較大;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經濟發展環境需進一步優化。

二、農業

2008年,全州農、林、牧、漁業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比例為65∶10∶22∶2∶1。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29萬公頃,同比增長1.9%;糧食總產量86萬噸,增加1.6萬噸,增長2%,比歷史最高年產2001年的85.7萬噸,增長0.4%,創歷史糧食產量新高。特色優勢產業繼續發展。新開發特色產業0.8萬公頃,在油料、煙葉、水果、茶葉、藥材、蔬菜六大經濟作物生產中,除蔬菜受年初冰凍災害影響,產量略減外,其余產品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油料、煙葉、水果、茶葉、藥材產量分別達7.9萬噸、2.7萬噸、68.1萬噸、807噸和5.9萬噸,分別增長12.4%、13.4%、20.6%、11.9%和6.4%;蔬菜產量67.5萬噸,下降2.8%。六大經濟作物產值達25億元,同比增長8.2%。畜牧水產業較快發展。全州生豬飼養量212.4萬頭,增長6.9%;生豬出欄109萬頭,增長7.7%;牛、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38.11萬頭、55.25萬只和1031.87萬羽,增減幅度分別為4.5%、-0.3%和3.9%;全年肉類總產量9.3萬噸,增長4.3%。新增6家省級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488家。

全州農村投資12.08億元,增長1.8%。財政支農支出10.09億元,增長38.9%。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20萬千瓦。全年水利水電投入資金4.4億元。其中,國家投資1.91億元,省投資0.43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0.52萬公頃;2座中型水庫和26座小I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開工建設,完成11座小II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000公頃;解決農村10.2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水電裝機3萬千瓦。扶貧開發成效明顯。第二輪“整村推進”全面完成,新解決 10萬低收入人口溫飽問題。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農村通暢工程完成路基686公里、路面672公里,完成20個農村客運站建設和385個村村間道路硬化1827公里;新增通電話自然村99個,新建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示范點61個;第三期農網改造全面啟動,農村電氣化和小水電代燃料試點項目建設繼續推進。新建沼氣池1.04萬口。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0.2億元,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4.83億元,增長8.4%。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與上年同比下降17.6個百分點。

分企業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15.49億元,增長5.9%;集體企業增加值0.17億元,下降24.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51.52億元,增長10.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0.77億元,增長112.6%。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67.44億元,增長7.3%;輕工業增加值7.4億元,增長19.1%。分產品看:白酒產量增長89.8%;錳礦石成品礦和鐵合金產量分別增長67.9%和54.6%;鋅和硫酸分別增長33.6%和25.9%;水泥、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分別下降7.9%、6.2%和3.5%。支柱產業對工業經濟的貢獻作用明顯。以錳鋅加工、食品加工與生物醫藥為主的三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59.3億元,增長11.5%,占全部規模工業的79%;以礦產業、煙酒業、化學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電力生產供應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75.7億元,增長9.8%。其中,礦產業增長10.4%,煙酒業增長28.1%,化學制造業增長7.5%,電力生產供應業增長0.9%;全州非公有制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62.8億元,增長8.2%,占全部規模工業的84%。全州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295戶,占90.2%,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2.54億元,增長16.9%。全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4.9億元,下降54.1%,在23個工業行業大類中,15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實現利稅18.99億元,下降11.4%。工業企業綜合效益指數為198.6,下降18.7%。三大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9億元,增長17.3%,占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87.8%;實現的利稅17.2億元,下降10.3%,占規模工業利稅的90.7%;從業人員4.2萬人,增長9.3%,占規模工業從業人員的76.8%。

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3.44億元,增長5.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20.5萬平方米,下降9.5%;房屋建筑竣工面積84.6萬平方米, 下降22.7%。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31億元,同比增長28.4%,為近5年來最高增速。其中,完成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9.5億元,增長31.9%;完成農村投資12.1億元,增長1.8%;完成跨地區項目投資9.3億元,增長32.7%。

全年施工建設項目646個。其中,新開工建設項目468個。施工項目中,5000萬元以上重點建設項目103個,完成投資61.4億元,占城鎮以上投資額56%。重點項目主要分布在農林水利、電力、交通、信息網絡、城市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和社會發展等領域。

繼續加強市政、電力及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全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5.7億元,增長64%。其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7.3億元,增長78.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21.5億元,增長3.5倍;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及軟件業投資2.3億元,增長11.1%;水利、環境及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14.6億元,下降13%。

非公有制經濟投資,自籌資金到位58億元,增長24.7%,銀行貸款到位5.4億元,增長23.7%。投資的自主性增長已經成為了推動整個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全州完成非公有制經濟投資42億元,增長21.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2.1%。在非國有投資中,私營經濟投資28.5億元,增長38.5%,占城鎮以上投資額的26%。

全州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5.76億元,增長10%,增幅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全年新開工房屋施工面積86.6萬平方米,下降13.4%。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州商品房屋價格下跌,許多消費者仍然持幣觀望,房地產銷售市場較為低迷。全年實現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8.8萬平方米,下降52%,實現銷售額5.91億元,下降48.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貿易和物價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27億元,增長18.9%。其中,批發業零售額18.89億元,增長17.7%;零售業零售額50.99億元,增長19.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3.73億元,增長18.8%;其他零售額2.66億元,增長14.4%。限額以上住宿業快速增長。星級住宿業營業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18億元,增長33.8%。

城市消費品市場零售額25.9億元,增長18.3%,增幅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縣消費品市場零售額30.55億元,增長20.5%,增幅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縣以下農村消費品市場零售額29.82億元,增長17.8%,增幅同比提高0.8百分點。從行業所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看,批發業占21.9%,零售業占59.2%,住宿和餐飲業占15.9%。限額以上企業在各自行業中所占比重依次為41.4%、10.1%和3.6%。我州消費市場類型較為單一,消費市場結構比較脆弱,市場缺乏熱點。

全州外貿進出口總額為3.9億美元,增長21.1%,其中出口3.86億美元,增長21%。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30萬美元,增長29%。引進內資項目220個,到位資金44.07億元,增長28.1%。投資50億元的江蘇三房巷多晶硅項目落戶吉首,與廣州正式簽署建設湘西(廣州)工業園合作協議。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6.2%。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6.7%,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7.7%,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9.3%。

六、旅游業

全年共接待游客85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44億元,分別增長7.5%和22.8%。旅游產業帶動功能明顯增強,以姜糖、老爹獼猴桃、古丈茶葉、苗族銀飾、繡花鞋墊、湘西臘味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快速發展,姜糖業已發展成億元大產業。全州旅游從業人員達15萬人,持證導游員800多人。鳳凰已成為享譽全國的古城旅游精品,猛洞河漂流位居全國經典漂流勝地行列。品牌創建成效顯著。全州共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地質公園2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歷史文化名鎮2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15項,國家4A級景區1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塔臥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中。

全州有骨干旅游公司9家;星級飯店47家;旅行社2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旅游運輸車隊4家,旅游運輸車輛200多臺;規模化的旅游商品購物點5家。年經營收入過千萬元的旅游企業15家,鳳凰古城旅游公司年門票收入接近1億元。其它從事旅游餐飲、住宿、旅游商品生產銷售等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000多家。

七、交通運輸和郵電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6462公里,其中國公路427公里,省公路495公里,縣公路1643公里,鄉公路3897公里。全社會貨物周轉量22.8億噸公里,增長16.6%,貨運量2841萬噸,增長2.9%;旅客周轉量24.85億人公里,增長8.2%,客運量5402萬人,增長1%。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2.9億元,增長17.6%。固定電話用戶25.5萬戶,下降28.6%;移動電話用戶74.3萬戶,增長29.9%。固定電話普及率為9部/百人,比上年減少6.03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為27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42部/百人。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戶達8.9萬戶。79個行政村實現互聯網寬帶上網。

八、金融與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6.36億元,比年初增長10%。其中,企業存款34.69億元,下降0.6%;財政存款18.4億元,下降5.7%;機關團體存款15.35億元,增長5.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6.92億元,比年初增長13.4%。新增貸款主要投向農業、工業、商業和個人中長期消費等領域。

全年保險保費收入5.22億元,增長33.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41億元,增長16.5%;壽險保費收入3.13億元,增長46.9%;健康險保費收入0.26億元,增長8.3%;人身意外險保費收入0.13億元,增長18.2%。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1.81億元,增長19.9%。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有大學3所,在校學生21867人,招生7488人,畢業生6409人;中等職業學校34所,在校學生24533人,招生9010人,畢業生6619人;普通中學189所,在校學生165888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41926人,招生15889人,畢業生11492人;初中在校學生123962人,招生42291人,畢業生44768人;小學1217所,在校學生245749人,招生40493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殘疾學生645人。全州小學入學率為99.3%,畢業率為99.6%;初中升學率為55.6%。全州平均每萬人口在校學生數分別為大學79人、中等職業學校90人、普通高中154人、初中456人、小學903人。全州共有13354人參加高考,普通高考錄取新生8971人,錄取率為65.5%。本科批次共錄取3868人,其中提前批598人,本科一批603人,本科一批預科104人,本科二批1326人,本科二批預科500人,本科三批737人。加強了助學隊伍建設。落實各項助學資金2.29億元,資助學生38萬余人。完成968套農村教師公轉住房和30所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

全年共組織實施州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18項,其中國家項目10項、省級項目40項、州級項目68項。投入科技引導資金4471萬元,引進推廣新技術、新成果120項,州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共實現產值7.7億元,利稅1.56億元。全州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0.12億元,利稅2.13億元。新認定民營科技企業8家。全州56家民營科技企業實現產值35億元。科技創新引導資金專項取得顯著成績,42個科技攻關項目,投入財政資金1210萬元,吸引企業和社會投資6.5億元,全年專項項目共新增產值22億元,利稅0.25億元。高效農業示范成效顯著。全年共組織實施農業科技計劃項目54項,投入科技引導資金1660萬元,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63項,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5萬余畝,開展科技培訓13.5萬人次,湘西椪柑品質和效益的核心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技術市場和專利保護工作進一步完善。新培育技貿機構和科技中介組織10家。全州專利申請量18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1件,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36件,工礦企業專利申請29件。專利授權39件。其中,工礦企業專利授權4件。全州專利實施率達30%以上。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州有表演團體9個、文化館8個、藝術館1個、文化站225個、文藝研究所2個、文藝中專學校1所、博物館4個、州級文物保護單位10個、公共圖書館9個。文藝創作碩果累累。全州共創作各類文藝作品627件。《土家毛古斯—歡慶》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表演得到廣泛關注和奧組委專家的好評。群眾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和諧文化主題活動豐富多彩,“文化下鄉”活動有聲有色。開展了卡拉OK天天唱(跳)、數字電影周周看、文藝節目月月樂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全年送戲下鄉演出775場,送書及科技資料下鄉3.78萬冊。組織54個下鄉放映隊,放映電影2.45萬場次。“掃黃打非”成效顯著。共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6萬余冊(份),收繳各類盜版音像制品3萬余張,非法盜版圖書、教材教輔2萬余冊(套),非法電子出版物3000余張,立案查處案件300余起,處罰違法違規經營單位230余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有廣播電臺9座,其中州級廣播電臺1座,公共廣播節目7套,全年制作廣播節目6963小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72.11%,比上年提高2.26個百分點。有州級電視臺1座,縣級廣播電視臺8座,公共電視節目10套,全年制作電視節目4590小時。有電視轉播發射臺11座,發射功率為22.75千瓦。有線廣播電視用戶為29.43萬戶,其中開通數字電視7.2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2.99%,比上年提高2.07個百分點。解決農村電視盲區1617個,覆蓋人口13.52萬人。全州有衛星收轉站23.11萬座,微波站2座,傳送線路長度為183公里。

年末全州有衛生事業機構305個。其中,縣以上綜合醫院9個,中醫醫院8個,專科醫院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個,鄉鎮衛生院216個。全州設置病床8002張,每千人擁有病床2.97張。共有衛生人員10019人,其中技術人員8290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07人。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試點啟動。設立了峒河、乾州、鎮溪等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覆蓋人口15.2萬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0.57萬人,參合率90%,同比提高4.51個百分點,受益農民46.35萬人次,受益率23.1%。完成104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和500所合格村衛生室建設。衛生監督執法能力不斷提高。全州共監督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1151戶,監督覆蓋率達95.2%,實施行政處罰751戶次。清理審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2986戶,清理整頓個體診所349戶,取締無證行醫47戶。

在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上,我州運動員龍清泉獲得一枚舉重金牌,田榮獲2枚殘奧會金牌。城鎮社區健身路徑和農民健身工程積極推進。全年體育彩票公益金投放全民健身器材68處。全州城鄉廣泛開展了多層面、多形式的群眾喜愛和樂于參與的各類體育競賽活動。全年全州共舉辦大型活動12次,開展龍舟、健步行、籃球、乒乓球、太極拳、苗鼓、健身球、釣魚、門球等16個項目的活動,直接參加健身活動群眾達30多萬人次。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年末耕地面積14.04萬公頃。全州建設占用耕地283公頃(未包括吉懷、張花高速公路建設占用耕地254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76公頃。基本農田穩定在15.84萬公頃。

全州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6個,其中自然保護區31個,自然保護小區15個。保護區面積29.98萬公頃,占全州土地面積的18.7%。在31個自然保護區中,國家級1個,省級6個,縣級2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63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6.61萬公頃。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項目16個。酸雨控制區面積18.5平方公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57.1%,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100%。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39萬畝、工程造林6萬畝,全州75.2萬人次參加了義務植樹,植樹370.8萬株,完成以城鎮周圍、公路兩旁、河道兩崖、水庫四周為主的“四邊”綠化工程1萬畝。全州森林覆蓋率為63.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節能降耗取得新成效。2008年,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1.6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12.79%。環境執法力度加大。對49家國控和省重點污染源進行了監測,對近10家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不合理、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進行了否決。對67家違法排污企業進行了處罰,對84家釩礦企業進行了全面炸毀、拆除。全面完成釩礦“三禁”工作任務,礦山整治整合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州新增公共綠地面積略有增加,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92平方米, 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全年安全生產死亡人數165人,同比下降35%。其中,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73人,下降44.7%;工礦商貿企業十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3.89人,下降0.76%;煤炭百萬噸煤死亡人數3.85人,下降75.8%;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13起,造成123人死亡,35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50.39萬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12.53人,減少2.41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業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州總人口為273.93萬人,比上年增長0.7%,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206.76萬人,占總人口的75.5%,其中土家族114.04萬人,苗族91.1萬人。全州人口出生率為13.56‰,比上年上升0.46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03‰,比上年下降0.37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7.53‰,比上年上升0.82個千分點。全州399人享受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金;3394戶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享受獎勵扶助金;77人符合條件的再生育夫婦施行出生缺陷干預。

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03元,增長12.3%。其中,工資性收入7097元,增長19%;經營性收入1051元,增長6.1%;財產性收入411元,增長24.3%;轉移性收入1688元,下降8.2%。農民人均純收入2574元,增長14.2%。其中,工資性收入782元,增長15.6%;家庭經營現金收入1495元,增長11.7%;財產性收入31元,增長17.6%;轉移性收入267元,增長24.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51.8億元,比年初增長10.7%。全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7149元,增長7.2%。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衣著和食品支出分別增長13.6%、18.9%和11.4%。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建筑面積)35.1平方米。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8%,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37元,增加322元,增長16.8%。其中,食品、衣著和居住分別增長24.4%、5.4%和27%。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3.6平方米。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62.2%,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

全年完成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71億元。新建城鎮經濟適用房3.56萬平方米;新建城鎮廉租住房15.41萬平方米;新增城鎮道路面積30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9.62平方米,新增設排水管道總長45公里。全州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達97.5%以上,燃氣普及率達71.5%以上。全州城鎮化率為34.3%,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年末單位從業人員12.56萬人,其中企業3.92萬人,事業5.95萬人,機關2.69萬人。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11萬人;援助就業困難對象及零就業家庭就業3466戶,其中零就業家庭就業276人;農村貧困家庭轉移就業援助11686戶;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

全州共有敬老院162所,供養五保老人6257人,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鄉有敬老院。城市低保對象81.8萬人次,發放低保金11371萬元;農村低保對象98.8萬人次,發放低保金4377萬元。全年新建農村安居房2000戶,發放救災救濟款8814萬元,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城鄉大病醫療救助面進一步擴大,救助農村患者11362人次,城市患者4288人次。資助11.3萬農村特困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895萬元。全州參加企業養老保險12.58萬人,其中在職職工9.71萬人,離退休人員2.87萬人,企業養老保險當年新增參保1.3萬人,全年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95億元;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7.47萬人,離退休人員2.1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3.95萬人,其中新增參保2.15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29.0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9.92萬人,其中新增參保3.0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5.4萬人,其中新增參保0.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11.84萬人,其中新增參保3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注:     1.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黑人一级在线是看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不卡在线 |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性福利视频网站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