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嚴峻的經濟形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發展新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加速轉型、奮力趕超”的總基調,以“項目建設大比拼”活動為抓手,大力實施工業提振等七個“三年行動計劃”,全市經濟呈現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運行質量不斷提高,民本民生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0.14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6.07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76.34億元,同比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517.73億元,同比增長11.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36058元,增長7.1%。
圖1、2011-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6:50.3:35.1調整為14.7:48.3:37.0,第三產業占比提高1.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9%、41.6%和51.5%,分別拉動全市GDP增長0.5個、3.2個和3.9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639.51億元,增長8.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7%,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9%。
圖2:2011-2016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
全市財政總收入104.59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25億元,增長13.9%。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71.08億元,增長14.0%,其中,教育、科技、文化、交通、醫療衛生、節能環保、社會保障與就業、城鄉社區、農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210.07億元,增長14.7%,占全市財政支出的比重達77.5%。
表1:2016年全市財政收入和支出
指標
絕對數(萬元)
增長(%)
財政總收入
1045942
9.7
地方財政收入
682471
13.9
其中:稅收收入
373209
8.2
非稅收入
309262
21.6
上劃中央級稅收
287412
0.9
上劃省級稅收
76059
9.4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2710754
14.0
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283851
-3.8
教育支出
465817
26.9
科學技術支出
7405
-33.4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
65111
60.3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445545
16.2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
337468
28.4
節能環保支出
65722
31.2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
147450
5.8
農林水事務支出
287092
-0.2
住房保障支出
150103
-0.6
圖3:2011-2016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5.4%,衣著類上漲1.9%,居住類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5%,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2%,醫療保健類上漲5.6%,其它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0%。
二、農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8.36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農業產值135.84億元,增長7.8%;林業產值6.06億元,增長8.8%;牧業產值169.29億元,下降0.2%;漁業產值15.31億元,增長8.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86億元,增長9.8%。
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77.82千公頃,同比下降0.1%;蔬菜種植面積45.05千公頃,增長5.1%;油料種植面積39.6千公頃,下降0.3%。全市糧食總產量161.08萬噸,下降1.7%;蔬菜產量157.21萬噸,增長8.5%;油料產量5.11萬噸,增長7.0%;肉類產量40.31萬噸,下降1.2%;禽蛋產量3.0萬噸,增長3.8%;水產品產量9.14萬噸,增長4.8%。生豬出欄503.71萬頭,下降2.5%;牛出欄18.94萬頭,增長3.3%;羊出欄34.72萬頭,增長6.5%,家禽2052.54萬羽,增長4.4%。
全市財政資金中農林水事務支出28.71億元,占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10.6%。全年開工水利建設工程3萬處,投入資金8.86億元,完成土石方7000萬立方米,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4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5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9平方公里。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588公里,農村公路安保設施建設547公里。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600.93億元,同比增長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其中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下降1.7%;集體企業下降1.9%,股份制企業增長8.0%,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2.6%。按企業規模分,大中型企業增長4.9%,小微型企業增長8.5%。按行業分,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3.0%,醫藥制造業增長8.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5.7%,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3.8%,黑色金屬及壓延加工業增長6.4%,有色金屬及壓延加工業下降11.3%,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2%。
圖4:2011-2016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
全市省級及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增長12.5%,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4%。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3.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1.6%,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
全市重點監測的10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產量786.8萬噸,同比下降17.6%;生鐵966.14萬噸,增長3.4%;粗鋼975.82萬噸,增長4.9%;鋼材1029.97萬噸,增長3.7%;氮肥(折純)24.02萬噸,下降2.8%;發電量116.59億千瓦時,下降0.1%;焦炭422.54萬噸,增長1.4%;純堿15.49萬噸,下降10.6%;水泥1435.32萬噸,增長4.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1.12億元,同比增長66.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虧損877萬元;集體企業盈利1.80億元,增長4.8%;股份制企業盈利62.69億元,增長73.1%。
全市建筑業增加值75.80億元,增長7.3%;全市具有建筑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25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53.18億元,增長16.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71.26萬平方米,下降7.8%,房屋建筑竣工面積605.03萬平方米,下降3.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施工項目2711個,同比增長7.7%,新開工項目2036個,增長11.9%,投產項目1939個,增長18.5%。
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99.92億元,增長14.4%。分類型看,國有投資455.97億元,增長20.5%,非國有投資743.95億元,增長11.0%,其中,民間投資722.13億元,增長9.2%,占全部投資比重60.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67.69億元,下降4.0%;第二產業494.80億元,增長17.6%;第三產業637.43億元,增長14.4%,第三產業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為53.1%,超過第二產業占比11.9個百分點。
全市采礦業完成投資57.39億元,同比下降7.7%,制造業投資390.54億元,增長23.2%,基礎設施投資305.58億元,增長29.5%,高技術產業投資65.99億元,增長28.8%,生態環境投資67.18億元,增長41.7%。
圖5:2011-2016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速度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92.89億元,同比下降13.9%。其中住宅投資65.17億元,下降5.5%,辦公樓投資0.74億元,下降59.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9.94億元,下降29.1%。商品房銷售面積242.0萬平方米,增長22.8%,其中期房銷售面積202.7萬平方米,現房銷售面積39.3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88.72億元,增長54.2%,其中,住宅銷售額65.6億元,增長31.5%。房屋待售面積80.8萬平方米,增長11.2%。
五、貿易外經
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5.27億元,增長11.9%。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30.97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4.3億元,增長13.4%。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444.22億元,增長12.3%,餐飲收入額41.05億元,增長6.8%。按限額類別分,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230.85億元,增長15.1%;限額以下零售額254.43億元,增長9.1%。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20.13億元,增長29.9%;服裝鞋帽類10.47億元,增長23.5%;化妝品類1.63億元,增長21.2%;金銀珠寶類1.92億元,增長22.1%;日用品類6.77億元,增長14.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22.14億元,增長16.2%;五金電料類6.5億元,增長22.7%;石油及制品類26.5億元,下降3.6%;汽車類56.16億元,增長18.9%。
圖6:2011-201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8.93億美元,同比下降8.2%,其中,出口額2.30億美元,下降2.1%,進口額6.63億美元,下降10.2%。在出口貨物中,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9054萬美元,加工貿易出口3949萬美元;從重點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3414萬美元,高新技術產品347萬美元,農產品1032萬美元。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15.48億元,增長24.0%。
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98億美元,增長15.4%,全市內聯引資到位資金515.83億元,增長18.6%。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市公路貨運量8953萬噸,同比增長6.0%;貨物周轉量90.45億噸公里,增長8.5%;公路客運量6016萬人,減少21.8%;旅客周轉量17.51億人公里,下降20.9%。年末全市公路(不含高速公路)線路里程1466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79公里。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7.96萬輛,增長13.2%,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6.04萬輛,增長14.1%。
全市完成電信業務總量56.38億元,增長50.7%,郵政業務總量3.93億元,增長31.9%。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27.55萬戶,下降9.0%;移動電話用戶280.97萬戶,增長3.8%;互聯網寬帶用戶54.82萬戶,增長20.7%。
全年旅游者總人數2856.7萬人次,增長23.3%,其中國內旅游者2854.5萬人次,增長23.5%。實現旅游總收入201.12億元,增長22.8%,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00.75億元,增長23.3%。
七、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08.42億元,比年初增加223.6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042.39億元,比年初增加147.38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222.4億元,比年初增加37.55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39.65億元,比年初增加49.0億元,其中住戶貸款277.8億元,比年初增加26.7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561.85億元,比年初增加22.27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2:2016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及增速
指標
年末余額(萬元)
增長(%)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15084238
17.4
其中:住戶存款
10423852
16.5
非金融企業存款
2224005
20.3
廣義政府存款
2417740
19.7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15338
-39.9
境外存款
3303
-3.0
全年新增本外幣各項存款
2236734
41.1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8396515
6.2
其中:住戶貸款
2778010
10.6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5618495
4.1
#個人住房消費貸款
957097
9.3
#中小微企業貸款
2463925
-4.0
#農、林、牧、漁業貸款
66682
-48.7
#制造業貸款
1246954
-6.4
全年新增本外幣各項貸款
490027
-43.3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15057575
17.4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8296268
6.5
全市8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完成股票基金交易量2022.8億元,同比下降52.2%;2家期貨公司完成期貨交易量1328.97億元,下降59.4%。28家保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0.92億元,增長24.4%,其中財產險收入11.77億元,增長14.2%,壽險收入26.08億元,增長24.8%,健康險收入2.53億元,增長106.9%,意外傷害險收入0.54億元,增長11.7%;各項賠款與給付支出15.87億元,增長25.2%,其中財產險賠付6.16億元,增長9.2%,壽險賠付9.01億元,增長36.3%,健康險賠付0.55億元,增長64.5%,意外傷害險賠付0.15億元,增長59.2%。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85萬人,在校生2.76萬人,畢業生0.60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26萬人,在校生3.42萬人,畢業生1.43萬人;38所普通高中招生2.72萬人,在校生7.72萬人,畢業生2.36萬人;247所初中學校招生4.90萬人,在校生14.13萬人,畢業生4.68萬人;770所普通小學招生6.25萬人,在校生33.23萬人,畢業生4.90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05人,在校生353人,畢業生16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2.34萬人;各類民辦學校701所,在校學生13.48萬人。
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713.4億元,同比增長12.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63.6億元,增長7.5%。全市申請專利157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90件;全市專利授權1093件,同比增長9.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91件,同比增長75.0%。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藝術館和文化館6個,博物館和紀念館4個,公共圖書館6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4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7個。出版報紙4種,報紙總印數1448.8萬份,出版期刊1種,期刊總印數0.6萬冊。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92萬場。全市共有廣播電臺5座,電視臺5座,有線電視用戶82.44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74%,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54%。
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24個,其中醫院76個,鄉鎮衛生院8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4個,村衛生室3479個,診所、衛生室、醫務室250個,婦幼保健機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6個。衛生技術人員19122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8231人,注冊護士7298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3049張,其中醫院16403張,鄉鎮衛生院5384張,婦幼保健機構868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94張。
全市各類體育場地5160個,其中體育館14座,運動場381個,游泳池30個,各種訓練房246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162項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185萬人次,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50個。
十、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市已發現的礦種56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28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1種,非金屬礦產16種。實施地質勘查項目(含續作項目)28個,實施老礦山邊深部找礦項目5個,完成資源整合的重點礦區1個,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處。全年水資源總量86.4億立方米,平均年降水量1731.9毫米,年末全市大型水庫蓄水總量9370萬立方米,總用水量15.17億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4.12萬畝,全市活立木蓄積量150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0.21%。實際監測的地表水斷面中,滿足Ⅲ類標準及以上的斷面比例95.3%;全年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9天,優良率為84.7%;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91.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9.8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55平方米。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能源消費總量1545.25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73%,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量下降5.47%。全年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049.36萬噸標準煤,下降2.1%,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量下降8.21%。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6.79萬噸,比上年削減2.36%;二氧化硫排放量8.01萬噸,比上年削減12.7%;氨氮排放量為0.76萬噸,比上年削減2.84%;氮氧化物排放量為5.32萬噸,比上年削減8.29%。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83起,死亡78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54起,死亡47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557人,工礦商貿從業人員十萬人事故死亡人數1.24人,煤礦百萬噸煤死亡人數0.369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0.61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總人口453.17萬人,常住人口389.4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6.36萬人,鄉村人口213.05萬人,城鎮化率為45.29%,比上年提高1.52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7.3萬人,出生率為16.08‰,死亡人口3.36萬人,死亡率為7.4‰,自然增長率為8.68‰。
表三: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數及構成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
389.41
100
其中:城鎮人口
176.36
45.29
鄉村人口
213.05
54.71
其中:男性人口
202.86
52.09
女性人口
186.55
47.91
其中:0-15歲人口(含不滿16周歲)
81.96
21.05
16-59歲人口(含不滿60周歲)
241.55
62.03
60歲及以上人口
65.90
16.92
#65歲及以上
44.42
11.41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6元,同比增長9.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7.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9元,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3%。城鎮居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14228元,經營凈收入1519元,轉移性收入6755元,財產性收入1167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7.9%,其中工資性收入4754元,家庭經營純收入2061元,轉移性收入2638元,財產性收入76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324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60元,增長11.1%;農民人均消費支出9329元,增長9.6%。城鎮居民家庭住房面積達標率為58.3%,農村居民家庭住房面積達標率為86.9%。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83萬人,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8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9%。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92.45萬人,其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4.87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7.58萬人;全市新農合參合人數達318.08萬人,參合率96%。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50.39萬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190.8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2.12萬人,全年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人次為2.87萬人次。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40.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25.01萬人。全市共有6.08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2.14億元;16.7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2.49億元。年末各類老年人、兒童福利機構床位數15263張,收養各類人員9057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510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25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5675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0099萬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573.75萬元。全年發放救災救濟款6408萬元。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照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