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
(2012年3月13日)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面對極為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各種重大挑戰,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州”的核心任務,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全市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成功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一、綜合經濟
經濟總量
2011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303.1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06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4532.52億元,增長11.5%;第三產業增加值7567.54億元,增長11.0%。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1.65∶36.84∶61.51。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5%、38.8%和60.7%。
財政收支
全年來源于廣州地區的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78億元,增長18.8%。其中,國稅部門組織收入2375億元,增長15.6%;地稅部門組織收入1148億元,增長20.3%。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979.47億元,增長20.5%。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支出1185.73億元,增長21.2%。
價格
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5.5%,其中,消費品價格上升6.6%,服務項目價格上升3.4%。
表1:2011年廣州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單位:%
類別及名稱 指數(上年=100) 比上年漲跌幅度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5.5 5.5
消費品價格指數 106.6 6.6
服務項目價格指數 103.4 3.4
按類別分:
食品 112.2 12.2
其中:糧食 111.2 11.2
肉禽及其制品 115.7 15.7
水產品 114.1 14.1
菜 104.7 4.7
煙酒及用品 103.5 3.5
衣著 104.1 4.1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4.1 4.1
其中:耐用消費品 101.1 1.1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02.9 2.9
交通和通信 99.4 -0.6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0.9 0.9
居住 104.7 4.7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升3.1%。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升4.4%,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升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升9.1%。其中,黑色金屬材料類、鋼材類、化工原料類購進價格分別上升4.4%、上升3.8%和上升14.6%。
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13.58億元,增長10.0%;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306.74億元,增長32.8%。分城鄉看,城鎮投資3285.65億元,增長9.6%;農村投資127.93億元,增長22.5%。市屬單位(含區、縣級市及其他)完成投資2615.44億元,占76.6%;中央、省屬單位完成投資798.14億元,占23.4%。
從產業投向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92億元,同比增長21.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29.96億元,下降11.4%;其中,工業完成投資516.28億元,下降10.0%。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879.70億元,增長15.1%。
表2:2011年廣州市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行業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增減(%)
固定資產投資 3413.58 10.0
農、林、牧、漁業 3.92 21.9
制造業 427.17 17.7
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 6.60 121.3
食品制造業 7.85 16.4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13.67 18.7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34.68 55.3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3.68 -21.4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6.34 -51.4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32 90.4
金屬制品業 17.62 9.3
通用設備制造業 27.18 98.0
專用設備制造業 7.98 20.7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11.38 8.9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 19.03 2.0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48.45 16.9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89.11 -57.7
其中:電力、熱力的生產與供應業 65.24 -31.9
建筑業 13.68 -43.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446.92 -2.1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202.48 165.3
批發和零售業 106.68 68.0
住宿和餐飲業 43.03 -18.5
金融業 7.62 99.5
房地產業 1533.22 40.66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30.03 48.0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63.76 86.0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96.80 -40.8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2.18 543.2
教育 57.88 29.7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26.42 -13.8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41.55 -60.0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21.14 -8.0
注:2011年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改稱為“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由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二、主要行業
農林牧漁業及其服務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9.44億元,增長3%。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產值分別為173.88億元、2.73億元、73.53億元、64.72億元和34.58億元。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9.77千公頃,與上年持平;甘蔗種植面積6.06千公頃,增長15.8%;油料種植面積7.19千公頃,增長2.3%;蔬菜種植面積138.04千公頃,減少0.6%。
全年糧食產量44.66萬噸,增長3.7%;甘蔗產量70.73萬噸,增長22.8%;油料產量1.88萬噸,增長3.6%;蔬菜產量328.71萬噸,增長0.8%;水果產量40.61萬噸,減少0.8%;茶葉產量63.00噸,減少13.7%。
全年都市農業總收入1508.00億元,增長4.0%。都市農業總產值1076.35億元,增長3.0%。其中,加工本地農產品產值781.04億元,增長4.0%。反映都市農業生產水平的綠色農產品產值和高新科技農產品產值分別達到4.12億元和33.28億元,分別增長3.0%和4.0%。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8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省級龍頭企業15家,都市農業示范區30個。農業產業化產值66.95億元,增長3.0%;農業產業化規模達22.44%。
工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4096.14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為33.29%,增長11.5%,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3%。全年工業總產值16718.30億元,增長12.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806.84億元,增長12.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出口產品產值3201.95億元,增長14.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3:2011年廣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主要分類情況
單位:億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15806.84 12.9
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4265.47 4.9
其中:集體企業 95.19 17.7
股份制企業 4322.65 16.9
股份合作制企業 18.27 0.4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10431.37 11.1
其中:民營企業 2538.34 19.8
其中:輕工業 5547.77 20.1
重工業 10259.07 9.3
表4:2011年廣州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紗 萬噸 1.24 -16.1
布 億米 5.57 -11.2
化纖 萬噸 0.38 -56.1
卷煙 億支 649.30 3.3
人造板 萬立方米 46.90 8.8
中成藥 萬噸 5.29 5.1
彩色電視機 萬臺 429.38 5.7
家用電冰箱 萬臺 154.08 -9.6
房間空調器 萬臺 590.21 -7.3
原油加工量 萬噸 1201.04 2.1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389.19 -3.3
粗鋼 萬噸 159.30 -38.9
鋼材 萬噸 684.63 -15.9
水泥 萬噸 886.39 2.1
乙烯 萬噸 20.41 -9.1
化肥(折100%) 萬噸 3.76 28.8
發電設備 萬千瓦 0.6 --
汽車 萬輛 150.23 10.6
其中:轎車 萬輛 120.60 7.1
集成電路 億塊 7.55 -24.7
液晶顯示屏 億片 0.55 -13.1
液晶顯示模組 萬套 7860.14 28.4
程控交換機 萬線 9.08 3.5
移動電話機 萬部 214.39 -29.4
傳真機 萬部 6.59 -62.6
微型電子計算機 萬部 7.71 -64.2
注: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口徑為全市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全年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580.35億元,增長11.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7.96%。其中,汽車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66.32億元,增長3.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9.40%。汽車制造業中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增長12.4%。電子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2024.75億元和2489.28億元,分別增長11.5%和23.8%。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5%,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5.3%,航空航天器制造業增長17.5%,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7.9%,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10.2%,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0.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0.557噸標煤/萬元,下降10.1%。六大高耗能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6.3%,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6.5%,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2.7%,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1.0%,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4.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8%,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4.8%。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70.62億元,增長14.9%;實現利稅總額1575.46億元,下降3.6%;實現利潤總額856.46億元,下降9.7%。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98.7%;企業虧損面17.6%,增加4.8個百分點。
建筑業
全年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不含勞務分包,下同)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567.81億元,增長22.4%;完成竣工產值672.69億元,增長5.9%。房屋施工面積8494.33萬平方米,增長19.0%;房屋竣工面積1335.69萬平方米,下降11.5%。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的建筑業全員勞動生產率41.02萬元/人,增加6.14萬元/人。全年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已涉足全國30個省市,在外省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為370.16億元,增長46.4%,占全市資質以上建筑業總產值的23.6%。
交通運輸倉儲郵電業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832.01億元,增長8.2%。
表5:2011年廣州市旅客、貨物完成運輸量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客運量 萬人次 67756.14 8.3
旅客周轉量 億人千米 1879.09 11.0
貨運量 萬噸 64929.02 13.2
貨物周轉量 億噸千米 2861.19 16.7
全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504.40萬人次,機場貨郵行吞吐量152.92萬噸,分別增長9.9%和5.2%。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44769.53萬噸,增長5.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442.11萬國際標準箱,增長13.5%。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85.7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2%;其中私人汽車148.90萬輛,增長18.1%。民用轎車保有量達到99.61萬輛,增長18.6%;其中私人轎車88.84萬輛,增長19.8%。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12.34億元,增長7.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23.37億元,增長15.5%;電信業務收入288.97億元,增長7.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587.44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550.37萬戶,鄉村電話用戶37.07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566.93萬戶,新增238.10萬戶。國際互聯網總用戶569.73萬戶,增長34.7%。
國內商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163.53億元,增長17.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9.49億元,增長19.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544.46億元,增長17.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98.56億元,增長17.8%。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26935.74億元,增長27.0%。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和個體戶實現零售額2442.17億元,增長23.6%,占全市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的46.6%。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和個體戶銷售商品分類中,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14.9%,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8.3%,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46.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25.2%,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43.5%,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增長21.4%。
金融業
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74.60億元,增長6.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6460.80億元,當年新增2595.57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7732.88億元,當年新增1474.08億元。
表6:2011年廣州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款情況
指標 年末數 當年新增 比年初增減(%)
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億元) 25791.70 2500.78 10.7
其中:單位存款 13762.06 1113.12 8.8
儲蓄存款 10032.62 941.06 10.4
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億元) 16333.43 1371.20 9.2
其中:短期貸款 3747.52 595.95 18.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中長期貸款 12084.31 982.76 8.9
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億美元) 106.19 19.47 22.5
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億美元) 222.10 26.33 13.5
年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83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53家,市價總值3738.50億元,比2010年末分別增長15.2%和下降31.4%。全年通過國內證券市場籌集資金221.59億元,下降30.0%。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7家(1家境外上市),共計籌資折合人民幣42.43億元。證券公司3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2.18億元,凈利潤19.27億元,分別下降48.8%和65.5%。證券營業部153家,證券賬戶數619.72萬戶,股票交易額3.82萬億元,下降20.4%。基金公司3家,共管理61只公募基金。基金規模2949.63億份,比上年末增長20.6%;基金凈值2477.38億元,比上年末下降7.6%。期貨公司8家,全年代理交易量1.25億手,代理交易額19.53萬億元,分別下降47.9%和20.7%;營業收入8.65億元,下降2.3%;利潤總額2.49億元,下降5.3%。
年末,全市擁有保險機構624家,總部2家,市場主體71家。全年保費收入397.30億元,增長6.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29.70億元,增長20.1%;壽險業務保費收入230.66億元,下降1.5%;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36.94億元,增長19.6%。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08.38億元,增長27.5%。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59.43億元,增長18.8%;壽險業務賠付支出27.18億元,增長18%;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21.77億元,增長82.1%。
房地產業
房地產開發業完成投資1306.74億元,增長32.8%。全年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867.66億元,增長5.1%。
表7:2011年廣州市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房地產開發投資 億元 1306.74 32.8
其中:住宅 億元 780.81 42.4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億元 220.56 38.9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7704.34 19.2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4848.07 21.7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2143.32 9.6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477.10 12.4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1263.20 15.4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831.68 7.4
本年資金來源 億元 1681.65 11.9
其中:國內貸款 億元 352.37 -6.0
個人按揭貸款 億元 142.33 -17.6
其他服務業
全年其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177.37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5.83%,比上年增長13.3%。
三、城市建設和管理
基礎設施建設
年末,市區(十區)城市道路總長度達7072公里,增長1.2%;城市道路總面積10032萬平方米,增長3.1%。全市建成區綠地率35.6%,綠化覆蓋率40.3%,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按戶籍人口計算)15.05平方米。建設了234個城市公園,2038公里綠道,230公里天橋綠化。年內,全市地鐵通車里程達到236公里。
公用事業
全社會用電量663.55億千瓦時,增長6.0%。其中工業用電量361.45億千瓦時,增長3.4%。至年末,市區燃氣銷售總量187827萬立方米(包括液化氣、人工煤氣和天然氣,其中液化氣、人工煤氣按天然氣熱值折算),增長0.3%。全市建成污水處理廠35座,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423萬噸,增長3.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1.98%,提高0.02個百分點。
社會治安
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數5.65萬宗,上升5.1%,“兩搶”案件下降3.1%;刑事案件當年破案數2.95萬宗,破案率下降2.3個百分點。全年發生交通事故2664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數930人,損失折款910.51萬元,分別下降22.8%、4.8%和15.5%。全年發生火災1036起,火災導致12人死亡,損失折款1617.05萬元,分別下降9.0%、7.7%和1.2%。
安全生產
全年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3774起,死亡1022人,受傷3040人,直接經濟損失7374.31萬元,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分別下降21.85%、7.85%和29.17%,直接經濟損失同比上升49.7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664起,死亡930人,受傷3018人,直接經濟損失910.51萬元,分別下降22.76%、4.81%、26.05%和15.51%。工礦企業(含建筑)生產安全事故66起,死亡70人,重傷14人,同比分別下降13.16%、5.41%、51.72%。直接經濟損失3495萬元,同比上升95.8%�;馂�1036起,死亡12人,受傷8人,直接經濟損失1617.05萬元,同比分別下降8.96%、7.69%、11.11%和1.2%。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83人/億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4.15人/萬車。
四、對外開放
對外貿易
全年商品進出口總額1161.72億美元,增長12.0%。其中,商品出口總額564.73億美元,增長16.7%;商品進口總額596.99億美元,增長7.8%。
表8:2011年廣州市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絕對數(億美元) 比上年增減(%)
進出口總額 1161.72 12.0
出口額 564.73 16.7
其中:一般貿易 246.92 21.9
加工貿易 289.30 11.4
其中:機電產品 295.66 12.0
高新技術產品 105.80 6.8
其中:國有企業 120.65 24.1
外商投資企業 322.61 13.1
進口額 596.98 7.8
其中:一般貿易 316.00 2.1
加工貿易 218.17 13.2
其中:機電產品 259.07 6.9
高新技術產品 149.61 11.7
其中:國有企業 103.23 -5.6
外商投資企業 336.87 9.3
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 -32.25 --
表9:2011年廣州市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商品名稱 單位 數量 比上年增減(%) 金額(億美元) 比上年增減(%)
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 -- -- -- 25.58 18.5
鋼材 噸 964946 13.5 19.20 113.5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 臺 86053827 -0.3 35.06 14.7
液晶顯示板 個 98681815 -4.2 24.05 6.9
印刷電路 百萬塊 1510 5.0 13.54 12.7
船舶 艘 5651 71.7 24.65 0.5
家具及零件 -- -- -- 16.29 14.7
服裝及衣著附件 -- -- -- 52.58 16.5
鞋 雙 224169356 -1.2 13.23 9.4
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 千克 195662 -15.1 18.24 19.5
表10:2011年廣州市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商品名稱 單位 數量 比上年增減(%) 金額(億美元) 比上年增減(%)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煤 噸 15103542 -9.9 16.36 7.9
初級形狀的塑料 噸 1788236 8.3 37.16 16.0
鉆石 千克 1622 -10.7 16.44 25.5
鋼材 噸 1465242 -13.1 16.11 -4.9
未鍛造的銅及銅材 噸 269972 -3.0 24.58 14.2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 臺 21829094 35.0 15.95 35.3
集成電路 百萬個 3423 4.1 16.35 5.3
汽車零件 -- -- -- 25.36 8.1
飛機 架 33 -15.4 18.50 -19.7
液晶顯示板 個 95423220 12.3 46.38 20.5
表11:2011年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國家和地區 出口額(億美元) 比上年增減(%) 進口額(億美元) 比上年增減(%)
香港地區 134.23 7.0 9.18 8.6
美國 100.06 9.1 45.92 5.3
歐洲聯盟 88.37 12.3 82.84 -2.6
東盟 48.04 19.3 80.47 0.8
日本 29.17 4.3 115.63 3.7
韓國 11.51 40.1 73.62 14.8
外商直接投資
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134個,合同外資金額67.47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7%和35.7%。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42.70億美元,增長7.3%。
表12:2011年廣州市分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行業名稱 合同外資金額(萬美元) 比上年增減(%)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萬美元) 比上年增減(%)
總計 674734 35.7 427009 7.3
農、林、牧、漁業 1020 93.5 784 110.2
采礦業 780 6400.0 -- --
制造業 251412 53.4 177430 -3.2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3599 120.5 8535 2373.9
建筑業 548 -48.7 723 55.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8715 6.0 16036 -43.4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21634 -40.5 12420 -10.9
批發和零售業 100776 149.2 43883 89.9
住宿和餐飲業 3494 31.2 4201 19.0
金融業 39228 413.3 8612 92.2
房地產業 79572 -41.6 113458 5.7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71720 26.2 29642 28.9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31589 101.6 4961 45.0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31679 211093.3 342 -57.6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328 -- 762 786.0
教育 23 64.3 -- --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 -- 64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9273 43.6 5156 -4.0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 -- --
國際組織 -- -- -- --
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境外投資
全年經核準境外投資協議金額4.27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2.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年末在外人員共1.18萬人。
旅游
全年城市接待過夜旅游人數4594.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其中,入境旅游者778.69萬人次,下降4.4%;境內旅游者3816.16萬人次,增長3.4%。在入境旅游人數中,外國人276.27萬人次,下降6.2%;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502.42萬人次,下降3.4%。旅游業總收入1630.80億元,增長30.0%。旅游外匯收入48.53億美元,增長3.5%。
五、科技和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縣及縣級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56個。全年受理專利申請28087件,增長35.0%;其中發明專利8172件,增長25.7%,占申請量的29.1%。專利授權18339件,增長21.5%;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146件,增長58.2%。
年末,全市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7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9家,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1家。全市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245家;其中,國家級15家,省級83家,市級147家。國家級、省級大學科技園8個。按照新的認定辦法我市高新技術企業1250家通過。
2011年,廣州市質監系統共有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4個。全市法定計量技術機構6個,標準化技術機構1個,特種設備綜合檢驗機構4個。全市獲得資質認證的實驗室401家,獲得管理體系認證企業6897家,產品獲得3C認證企業1117家。
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9所,全市培養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26所。全市共有小學961所,普通中學472所,中等職業學校91所,技工學校81所。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42萬人,在學研究生6.98萬人,畢業生1.86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27.11萬人,在校生89.61萬人,畢業生21.08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8.78萬人,在校生24.86萬人,畢業生7.41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8.82萬人,在校生56.16萬人,畢業生18.40萬人。小學招生14.85萬人,在校生81.98萬人,畢業生14.13萬人。
文化
2011年,我市成功舉辦了第8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第16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2011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在國際和全國性專業文藝評獎中,廣州共獲獎31項。年末,全市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4個,文化站165個。公共圖書館15間;圖書館總藏量2390萬冊。檔案館29個,博物館、紀念館30個,舉辦陳列、展覽300個,參觀人數788萬人次。全年攝制完成電影片2部。全市有廣播電臺2座,電視臺3座。
衛生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459個(含1096個村衛生室);其中,醫院20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9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個,衛生監督所15個,婦幼保健院(所)13個。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6所,社區衛生服務站145個,社區衛生服務覆蓋了全市99%以上街道,市統籌區內94%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了醫保范圍。
全市各類衛生機構共擁有床位6.59萬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5.54萬張。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08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助理)3.56萬人,注冊護士4.17萬人。全市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向社會提供診療服務1.15億人次,提供住院服務196.54萬人次,分別增長6.94%和11.4%。全年,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為13.53/10萬和3.58‰。全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人數3.18萬例,報告死亡156人。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實際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民210.22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6.69億元,累積受益458.89萬人次。
體育
2011年,我市舉辦國際、國內單項比賽131次,廣州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14項24人次,亞洲冠軍2項2人次,全國冠軍46項57人次。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開展的市、區、街三級全民健身活動及各類群眾性體育比賽2106項次,同比增長0.86%;共有779萬人次參加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增長5.1%。
社會保障與福利
年末,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4.15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6.55萬人。全年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2.2萬人。
表13:2011年末廣州市參加各類保險人數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絕對人數(萬人) 比上年末增減(%)
基本養老保險 534.80 10.4
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396.41 5.7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 327.10 5.8
基本醫療保險 724.85 6.9
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466.28 9.1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58.57 3.0
失業保險 362.48 7.9
工傷保險 398.13 6.2
生育保險 252.41 21.3
注: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型農村、農轉居等養老保險險種。
年末,全市共有社會福利機構168間,床位2.98萬張。全市共有救助站6個,社區服務設施165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25個。全年安置城鎮殘疾人就業2.3萬人;殘疾人接受職業技能培訓4681人次。
全年城市醫療救助19.22萬人次,比上年增加0.97%。農村醫療救助11.51萬人次,增加27.39%。民政部門資助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7.48萬人。全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545億元,增長55.3%;年末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834億元,增長27.7%。
六、就業、人民生活
就業與失業
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1.61萬人,比上年增加0.6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5%,上升0.15個百分點。全年安置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2.6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1.73%。年末,全市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的職業介紹機構588個,前往各類人力資源中介服務機構登記求職人員達761.3萬人次。組織農村勞動力培訓6.72萬人,轉移就業人數7.41萬人。
居民收支
據城鄉居民家庭抽樣調查,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8元,增長12.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家庭收入大幅增長,全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14818元,增長1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
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28210元,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10414元,增長13.8%,占消費性支出的36.92%。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0%。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101元,增長12.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5.2%。
表14:2011年城鄉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項目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一、城市
彩色電視機 臺 148 0.0
空調器 臺 261 0.0
電冰箱 臺 103 0.0
照相機 架 97 -4.9
移動電話 部 257 1.6
家用電腦 臺 130 4.0
家用汽車 輛 26 23.8
組合音響 套 65 -7.1
洗衣機 臺 103 2.0
二、農村
彩色電視機 臺 133 -1.6
空調器 臺 151 16.8
電冰箱 臺 98 3.3
照相機 架 36 -5.1
摩托車 輛 102 -7.4
移動電話 部 285 8.9
家用電腦 臺 82 15.6
淋浴熱水器 臺 107 2.7
固定電話機 部 89 -8.6
注:
1.本公報中的2011年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值和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除建筑業總產值按現價計算外,其余按可比價格計算;
3.表中“空格”表示該項統計指標數據不詳或無該項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