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廣東

佛山市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6 00:10:38 來源:佛山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052次

2001年是全面實施“十五”計劃的開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總目標、總任務統攬全局,努力克服世界經濟放緩帶來的困難,全市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再創佳績,為“十五”計劃的順利實施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綜合

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初步統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78.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2276元,增長10.0%。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三次產業完成的增加值分別為:第一產業68.54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573.92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436.06億元,增長10.8%。三次產業的比重為6.4∶53.2∶40.4。

企業改革步伐加快,各項配套改革不斷完善。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以創新機制、促進發展為目標的企業改革工作不斷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企業住房貨幣化的配套改革取得了新的進展。

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消費需求的擴大仍然受到制約,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鞏固和擴大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成果的任務還比較艱巨。

二、農業

農業生產在結構調整中平穩發展。全市圍繞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的目標采取了有效措施,在調整優化種植業內部結構、改善農業品種結構、推動基地化生產方面加大了力度。農村經濟運行良好,全年農業總產值135.40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種植業產值46.10億元,減少1.8%;林業產值0.36億元,減少3.5%;牧業產值28.79億元,增長7.8%;副業產值0.70億元,減少26.1%;漁業產值59.45億元,增長8.1%。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2248.82億元,增長15.9%。

全年機械總動力達141.92萬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純)6.31萬噸,農村用電90.26億千瓦時,有效灌溉面積達73.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4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2365.63億元,增長17.0%。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總產值1779億元,增長16.2%(以下口徑相同)。輕工業產值1036.61億元,增長13.8%;重工業產值742.39億元,增長19.7%。國有工業總產值73.67億元,增長6.4%;集體工業產值193.25億元,減少0.5%;“三資”工業總產值769.31億元,增長10.1%;股份制工業總產值545.60億元,增長30.0%;股份合作工業總產值20.53億元,增長10.5%。

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全部國有工業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19.7%,比上年提高7.6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96.6%,與上年基本持平;總資產貢獻率7.68%,提高0.4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109.1%,提高6個百分點;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42.02億元,增長34.3%;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10.4%。

建筑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6.82億元,比上年增長5.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較大。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8.74億元,增長33.6%;更新改造投資19.31億元,增長16.1%;房地產開發投資68.44億元,增長13.5%;農村集體投資73.40億元,增長9.2%。

投資額(不含城鄉私人投資)增長較快的行業有:社會服務業完成投資8.75億元,增長46.8%;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完成投資8.31億元,增長41.3%;教育、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業完成投資12.48億元,增長33.5%。

在縣以上投資中,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和工程效益有:110萬伏及以上輸變電線路長度118.35公里;變電設備能力106.3萬千伏安;糧倉建設170萬公斤;新建(改建)港口碼頭年吞吐量28萬噸;新建獨立公路橋梁6座;新建城市永久性橋梁3座;改建一級公路19.17公里;房間空調器100萬臺/年;移動電話擴容24.5萬門。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

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業發展步伐加快。佛陳公路擴寬改造,三水大橋立交工程完成投入使用,謝邊和雅瑤立交樞紐工程、三江及石南公路建設進展順利。全市完成全社會貨運量11580.20萬噸,比上年增長20.1%;貨運周轉量113.19億噸公里,增長25.8%。客運量9910.3萬人,增長16.6%;客運周轉量29.19億人公里,增長17.7%。

移動電話、網絡通信等郵電通信業務繼續快速發展。年末城鄉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76.01萬門,比上年增長17.6%;移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77.40萬門,增長43.5%;本地電話用戶136萬戶,增長15.7%;移動電話用戶235萬門,增長61.7%。

六、國內貿易和物價

“假日消費,提升工資,會展經濟”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措施繁榮了市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4.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按城鄉分,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16.52億元,增長9.1%;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58.33億元,增長13.9%。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70.58億元,增長10.7%;餐飲業零售額73.08億元,增長14.0%。

市場物價在低位運行,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下降0.3%。

七、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外貿出口在逆境中保持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顯著提高。全年出口總值6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外貿企業出口23.78億美元,增長12.6%;“三資”企業出口39.78億美元,增長9.7%。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機電產品出口35.3億美元,增長19.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8億美元,增長26.3%。超千萬美元重點出口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全市超千萬美元出口企業118家,出口總值47.3億美元,增長12.4%,占全市出口總值的74.4%。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0.15億美元,增長5.3%,其中外商直接投資9.9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97.5%。

旅游業繼續得到發展。在鞏固和擴大創優成果、開發旅游資源、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點等方面加大力度,并取得初步成果。全年旅游總收入達到65.09億元,創外匯收入1.83億美元,接待過夜總人數491.06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11.0%、15.3%和5.2%。黃飛鴻紀念館全面對外開放,招來世界各地中國武術愛好者前來尋師學藝和交流觀光。高明市的靄雯農莊和三水市的荷花世界主題公園被授予“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財政、金融、保險

財政收入在持續多年增長的基礎上再創佳績。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3.31億元,比上年增長39.9%。

金融機構存貸款平穩增長。年末各項存款余額2142.36億元,比年初增長9.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330.83億元,增長9.3%,年末各項貸款余額1549.65億元,增長6.3%。

九、科學技術、教育

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產學研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已經有20家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與佛山市人民政府簽訂長期科技合作協議,10所高校在佛山設立了辦事處,7所高校建立佛山研究院,已建成的有4家,年初提出建設“三院二中心”的計劃已超額完成。各項科技計劃組織實施取得新進展,全市共有213個項目列入各類科技計劃,其中:火炬計劃項目42項,星火計劃項目9項。高新技術企業穩步發展,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67家,其中新獲省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家。

信息化建設取得新的發展、新的成績。全市已經形成一個以程控交換為主體,大容量光纖、數字微波傳輸為主,有線與無線通信相結合、基本業務與增值業務相互促進的通信網絡。電訊傳輸網、計算機數據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基礎網絡覆蓋全市城鄉,已實現農村光纜到村、市區光纜到樓。政務信息化的成績受到國家和省的充分肯定,佛山和南海市兩級政府被納入“中國電子政務應用示范工程”。南海市被省列為信息綜合試驗區,三水電子政務工程被省列為縣級市電子政務試點城市。

教育事業取得比較顯著的成績。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調整,優化教育布局和結構,推進教育信息化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全市各級各類教育事業迅速發展,辦學水平步上新臺階。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學生1.06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6.16萬人,小學在校學生39.69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20.5%、6.0%和0.9%,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2%,高中畢業生升學率為77.1%,適齡青年高等教育在校學生比例達到35.2%。網絡教學受到廣泛好評,全市從小學三年級起逐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國前列。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質量品位提高。全市有電影放映單位86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6個,群眾藝術館1間,文化館6間,公共圖書館6間,博物館6間,電視臺1個,電臺1個。縣(市)級廣播電視臺4個,鎮級廣播站50個。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佛山日報》總印數2344萬份。藝術生產喜獲豐收,多幕話劇劇本《今天去看樓》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文學獎、劇本銅獎。在全國第二屆“蒲公英獎”大賽中,我市選送的一件音樂作品喜獲金獎,2件美術作品分獲金、銀獎。成功舉辦了“佛山市萬眾迎接新世紀大型文藝晚會”、“第四屆群眾粵曲演唱大賽”。市區東華里、石灣南風古灶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醫療保健水平不斷提高。全市共有衛生機構778個,比上年增加14個,床位13440張,增加900張。每千人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5.01人,其中醫生2.08人。衛生監督體制、疾病預防控制體制、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等改革順利進行。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全面啟動。城鄉初級衛生保健達標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擴大了市――鎮和鎮――村聯網供水覆蓋,提高改水質量。通過道路硬底化、改廁等工作,使農村環境衛生水平得到提高。

體育事業取得喜人成績。順利完成了全國九運會武術散打和女子籃球比賽任務。在九運會上佛山市獲金牌5枚,銀牌9枚,銅牌12枚。李寧體操學校體操隊在全國少年體操比賽總決賽中,獲得2金2銀4銅的好成績,實現了在全國比賽中零的突破。全市中小學生“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率和優秀率分別為96.93%和31.46%,比上年分別提高0.7和0.9個百分點。

十一、城市建設、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全市進一步抓緊抓好中心城區的建設規劃,一批中心鎮通過審核確定。城建規劃展館正式開館,為市民參與城市規劃提供了場所。在中國(廈門)國際城市綠色環保博覽會上,佛山展位獲得“城市園林綠化及環保成就展區”布展效果一等獎。市區文化廣場規劃設計工作進展順利。集環保、城建、水利于一體的城南碧水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全年已實施的工程項目有7個,工程總投資為6285萬元。

各項環保工作不斷深入開展。工業污染源達標工作順利通過省的考核驗收。全市城市環境保護投資指數為2.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市區的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為61.6%,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為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0.79%,汽車尾氣達標率為84.74%。大力開展新一輪汾江綜合整治工作,已有7個項目正式動工,到位資金2.8億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據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市總戶數98.55萬戶,總人口335.85萬人,比上年增加3.38萬人,增長1.0%。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市區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0元,比上年增長13.6%,扣除物價因素的影響,實際增長13.9%;農民人均純收入5920元,增長4.1%。全市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13845元,增長8.3%。據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抽樣調查,市區每百戶居民擁有:彩色電視機155臺,電冰箱96臺,洗衣機96臺,淋浴熱水器98臺,組合音響57臺,影碟機65臺,空調器133臺,摩托車126輛,電話機99部,移動電話115臺。

社區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內容不斷拓展。目前市區已擁有便民醫療、嬰幼兒托管、職業介紹等社區便民服務網點近300個。形成了青少年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勞動就業服務等14個社區服務系列、近500個服務項目,大大地滿足了社區居民群眾多層次、多形式的服務需求。佛山市連獲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率95%,失業保險參保率達96.8%,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100%。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內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工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选AV免费 | 亚洲中文成人字幕 | 亚洲欧美午夜福利 | 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