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珠海調查隊
2017年3月20日
2016年,全市積極應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局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總體經濟運行平穩,物價穩定、財政增收、服務業占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順利完成年度主要經濟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26.37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21億元,增長1.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0.4%;第二產業增加值1059.77億元,增長5.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3.6%;第三產業增加值1118.39億元,增長11.7%,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6.0%。三次產業的比例為2.2∶47.6∶50.2。在服務業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661.66億元,增長12.6%,占GDP的29.7%。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8.3%,住宿和餐飲業增長4.2%,金融業增長12.4%,房地產業增長16.4%。民營經濟增加值776.72億元,增長12.3%,占GDP的34.9%。2016年,珠海市人均GDP達13.45萬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2.02萬美元。
分區域看,香洲、金灣和斗門三個行政區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7.74億元、460.31億元和308.32億元,分別增長8.6%、9.1%和7.5%。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9%。其中,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七類價格分別上漲3.7%、1.2%、5.1%、0.3%、0.9%、2.8%和1.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6.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6%。
表1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價格指數
(上年價格為100)
比上年漲跌幅度
(%)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1.9
1.9
食品煙酒
103.7
3.7
其中:糧食
100.4
0.4
鮮菜
109.5
9.5
畜肉
114.3
14.3
水產品
105.3
5.3
蛋
97.5
-2.5
鮮果
98.5
-1.5
衣著
101.2
1.2
居住
105.1
5.1
生活用品和服務
100.3
0.3
交通和通信
93.8
-6.2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0.9
0.9
醫療保健
102.8
2.8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1.3
1.3
在總指數中:服務價格指數
102.1
2.1
消費品價格指數
101.7
1.7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2.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可比口徑,下同)。其中,稅收收入231.90億元,增長15.6%。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70.26億元,增長3.8%;營業稅20.32億元,增長97.7%;房產稅9.80億元,增長10.2%;企業所得稅37.39億元,增長18.8%。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7.16億元,增長7.2%。其中,教育支出57.26億元,增長8.3%;科學技術支出35.24億元,增長23.1%;文化體育和傳媒支出6.30億元,減少13.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14億元,增長34.0%;醫療衛生支出22.31億元,增長23.2%;節能環保支出10.13億元,增長80.2%;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和傳媒、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九項民生支出合共284.04億元,同比增長26.2%,占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8.1%。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大企業發展面臨瓶頸;外需疲軟;投資增速回落;房地產高增長不可持續。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1.32億元,增長1.2%。其中農業產值13.13億元,下降5.2%;林業產值0.35億元,增長5.6%;牧業產值11.72億元,下降9.2%;漁業產值57.49億元,增長6.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63億元,增長3.8%。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6.99萬畝,比上年增加0.5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56萬畝,與上年持平;甘蔗種植面積0.09萬畝,比上年調減235畝;油料種植面積0.42萬畝,比上年減少346畝;蔬菜種植面積11.90萬畝,比上年減少0.69萬畝。水產養殖面積40.61萬畝,比上年減少0.28萬畝。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糧食總產量4.28萬噸,減產2.9%;甘蔗產量0.43萬噸,減產24.6%;油料產量748噸,減產37.9%;蔬菜產量14.53萬噸,減產8%;水果產量6.64萬噸,減產15.3%。
全年肉類總產量4.59萬噸,下降2.3%。其中豬肉產量3.73萬噸,下降6%;禽肉產量8524噸,增長17.5%。生豬飼養量82.40萬頭,下降7.3%。其中生豬存欄36.17萬頭,下降3.4%,生豬出欄46.23萬頭,下降10.1%。全年水產品產量29.93萬噸,增長2.6%。其中海洋捕撈1.09萬噸,與上年持平;海水養殖8.09萬噸,增長33.3%;淡水捕撈0.18萬噸,與上年持平;淡水養殖20.56萬噸,下降5.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2%,民營企業增長18.8%;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增長2.7%,股份制企業增長8.4%,集體企業增長30.9%。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增長2.1%,重工業增長8.2%,規模以上輕重工業保持上年的37.7∶62.3。分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增長3.6%。分地區看,香洲區、金灣區和斗門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8%、8.7%和0.7%。
六大工業支柱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1%。其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家電電氣、電力能源、石油化工和精密機械制分別同比增長-1.6%、2.9%、11.9%、9.1%、16.6%和22.5%。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3.0%,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4.7%,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3.0%,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6.1%,信息化學品制造業增長22.2%,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下降9.7%。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2%,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6%,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增長14.1%,石油及化學行業下降9.4%。
傳統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1.6%,其中紡織服裝業下降8.9%,食品飲料業下降4.9%,家具制造業下降1.2%,建筑材料業下降3.1%,金屬制品業下降8.6%,家用電力器具制造業增長6.8%。
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13.8%,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13.5%,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44.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7%,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56.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1.3%。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91種產品中,產量比上年增加的有46種,其中增幅較大的有:塑料制品、彩色電視機、發動機、光學儀器,分別比上年增長53.9%、54.1%、57.7%、89.8%;產量比上年減少的有41種,其中減幅較大的有:電飯鍋、打印機、家用電熱烘烤器具、照相機、服裝鞋帽加工機械,分別比上年下降66.3%、62.3%、50.2%、47.9%、43.2%。
表22016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鋰離子電池
萬只(自然只)
24707.43
2.9
玻璃纖維布
萬米
5287.30
-8.2
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
萬臺
2501.77
0.5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臺
1652.33
-3.2
氣體壓縮機
萬臺
1139.65
8.3
家用電熱烘烤器具
萬個
385.67
-50.2
電話單機
萬部
543.55
-22.4
照相機
萬臺
317.71
-47.9
印制電路板
萬平方米
398.44
4.2
燈具及照明裝置
萬套(臺、個)
412.49
-29.1
粗鋼
萬噸
252.68
0.2
鋼材
萬噸
238.91
-2.8
生鐵
萬噸
236.40
1.3
彩色電視機
萬臺
295.49
54.1
表
萬只
299.91
-13.5
合成纖維單體
萬噸
214.00
33.6
商品混凝土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萬立方米
255.96
29.6
打印機
萬臺
59.02
-62.3
電飯鍋
萬個
39.81
-66.3
服裝、鞋帽加工機械
萬臺
65.86
-43.2
電工儀器儀表
萬臺
120.30
17.4
水泥
萬噸
99.46
6.9
預應力混凝土樁
萬米
86.45
38.7
程控交換機
萬線
64.97
9.2
組合音響
萬臺
48.26
-7.3
光學儀器
萬臺(個)
70.43
89.8
家具
萬件
46.01
-15.5
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
萬噸
48.76
-0.9
軟飲料
萬噸
52.65
-1.4
飼料
萬噸
42.99
0.8
電子元件
億只
39.17
0.6
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
萬對千米
39.83
15.4
泵
萬臺
25.68
-7.8
夾層玻璃
萬平方米
23.62
1.6
發動機
萬千瓦
31.62
57.7
塑料制品
萬噸
17.91
53.9
涂料
萬噸
10.45
-9.3
鋼化玻璃
萬平方米
10.83
-4.2
家用吸排油煙機
萬臺
8.23
-24.7
飲料酒
億升
1.88
-18.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10.7%,資本保值增值率123.2%,資產負債率61.4%,流動資產周轉次數1.23次,成本費用利潤率10.6%,產品銷售率91.9%。實現利潤總額412.58億元,增長49.0%。其中,盈利企業實現盈利443.41億元,增長41.0%;虧損企業202家,虧損面19.9%,虧損額合計37.27億元,下降12.7%。
表3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利潤總額
(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
412.58
49.0
總計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278.77
52.9
總計中:集體企業
-0.12
--
股份制企業
316.76
56.5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95.98
28.4
總計中:民營企業
79.27
43.1
年末全市擁有資質等級以上獨立核算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408家,比上年增長4.6%;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26.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89.75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641.03億元,增長22.3%。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342.96億元,下降25.5%;非國有經濟投資1046.79億元,增長23.9%;其中民營經濟投資638.80億元,增長32.7%;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228.84億元,增長23.3%。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287.47億元,增長11.4%,其中工業投資287.47億元,增長11.4%,工業投資中的制造業投資241.28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投資1099.25億元,增長5.2%。全年在建項目264個,增長9.1%;新開工項目58個,下降32.6%。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41.03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商品房住宅投資449.50億元,增長16.6%。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投資178.11億元,增長36.7%;90~144平方米住宅投資150.81億元,增長0.2%;144平方米及以上住宅投資120.58億元,增長15.3%;別墅、高檔公寓投資43.20億元,增長47.3%。辦公樓投資50.62億元,增長22.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61.12億元,增長27.7%。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2643.88萬平方米,增長17.7%,其中商品住宅1725.35萬平方米,增長17.4%。商品房竣工面積360.93萬平方米,增長83.8%,其中住宅309.50萬平方米,增長97.4%。商品房銷售面積653.15萬平方米,增長56.4%,其中住宅596.61萬平方米,增長54.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59.37萬平方米,減少8.3%,其中住宅72.70萬平方米,減少26.1%。
表52016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房地產開發投資
億元
641.03
22.3
其中:土地購置費
億元
183.51
19.1
其中:住宅
億元
449.50
16.6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億元
178.11
36.7
90~144平方米
億元
150.81
0.2
144平方米及以上
億元
120.58
15.3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2643.88
17.7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725.35
17.4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676.94
59.0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455.33
71.9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360.93
83.8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309.50
97.4
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653.15
56.4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596.61
54.6
本年資金來源小計
億元
2075.80
31.7
其中:國內貸款
億元
180.18
-58.2
個人按揭貸款
億元
294.53
142.3
本年購置土地面積
萬平方米
118.24
182.0
待售面積
萬平方米
159.37
-8.3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72.70
-26.1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批發業零售額225.70億元,增長12.3%;零售業零售額675.76億元,增長10.6%;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14.67億元,增長10.9%。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50.30億元,下降1.0%;汽車類零售額114.46億元,增長12.9%;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51.50億元,增長15.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20.35億元,增長27.1%;化妝品類零售額1.47億元,下降64.9%;金銀珠寶類零售額0.62億元,下降37.0%;日用品類零售額6.15億元,增長10.7%;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0.48億元,下降15.8%;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0.05億元,下降14.4%;書報雜志類零售額1.23億元,增長4.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13.59億元,下降3.2%;中西藥品類零售額5.62億元,增長16.1%;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4.46億元,增長2.4%;通訊器材類零售額5.38億元,增長7.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1.13億元,下降29.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對外經濟
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753.05億元,下降7.0%。其中,出口1802.26億元,增長0.5%;進口950.80億元,下降18.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851.46億元,比上年增加225.51億元。
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03個,比上年增加23.4%;合同外資金額90.51億美元,增長150.4%;實際吸收外資金額22.95億美元,增長5.4%。實際吸收外資金額中,制造業占28.8%,建筑業占19.7%,房地產業占19.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10.3%,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占9.5%,金融業占9.4%。截止2016年底,全市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3534個,合同外資金額484.12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金額257.40億美元。工商登記注冊的實有外商投資企業5359家。
全年經核準境外投資新增中方協議投資額66.9億美元;對外勞務合作新簽勞務人員合同工資總額1.22億美元,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3.98億美元;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年末在外人員共3.5萬人。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46.40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39.7億元(2010年不變價),增長53.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5.74億元,增長6.0%;通信業務總量123.98億元,增長62.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64.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47.7萬戶;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83.92萬戶,增長5.6%。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461.66公里,增長1.0%;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6.29公里,增長9.3%。
表10201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11395.2
5.3
鐵路
萬噸
524.4
76.1
公路
萬噸
9244.0
4.1
水路
萬噸
1625.0
-1.2
航空
萬噸
1.5
21.1
貨物運輸周轉量
億噸公里
159.13
-3.4
鐵路
億噸公里
9.50
69.8
公路
億噸公里
50.82
3.9
水路
億噸公里
98.56
-10.5
航空
億噸公里
0.25
23.9
表11201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
萬人
5240
2.2
鐵路
萬人
1357
6.3
公路
萬人
3018
0.1
水路
萬人
690
3.1
航空
萬人
176
4.8
旅客運輸周轉量
億人公里
94.55
1.2
鐵路
億人公里
5.58
6.5
公路
億人公里
58.20
-1.4
水路
億人公里
2.74
5.9
航空
億人公里
28.03
5.4
年末全市民用機動車保有量達54.79萬輛,增長20.3%。其中,私人汽車41.34萬輛,增長17.8%。民用轎車保有量42.3萬輛,增長17.8%。其中,私人轎車38.70萬輛,增長18.8%。
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778萬噸,增長5.1%,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523萬噸,增長21.6%;內貿貨物吞吐量9255萬噸,增長1.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65萬標準箱,增長23.6%。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生產性泊位152個,非生產性泊位6個,萬噸級以上生產性泊位27個,設計年通過能力1.55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198萬標準箱;干散貨泊位24個,年吞吐能力8107萬噸;油、氣、化工品液體散貨泊位40個,年吞吐能力4486萬噸;多用途泊位26個,年貨物吞吐能力917萬噸,集裝箱112萬標準箱;集裝箱專用泊位4個,年吞吐能力86萬標準箱;件雜貨泊位19個,年吞吐能力455萬噸;客運及陸島交通泊位39個,年周轉(吞吐)能力旅客946萬人,貨物2萬噸。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數492.06萬人次,增長4.4%。其中,外國人63.7萬人次,增長6.2%;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428.36萬人次,增長4.2%。在入境旅游人數中,過夜游客317.23萬人次,增長2.5%。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0.45億美元,增長8.5%。接待國內游客3409.24萬人次,增長9.2%,其中過夜游客1909.18萬人次,增長11.7%。國內旅游收入247.71億元,增長14.0%。酒店平均開房率59.04%,比上年高1.53個百分點。全年各主要旅游景點共接待游客2111.09萬人次,增長5.4%。旅行社組團國內游107.86萬人次,增長13.9%;出境游49.44萬人次,增長20.6%。實現旅游總收入317.08億元,增長14.6%。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全市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124.26億元,比年初增長13.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457.49億元,增長10.2%;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3359.92億元,增長30.2%;廣義政府存款余額909.27億元,增長6.8%;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44.23億元,下降58.0%。年末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098.08億元,比年初增長38.0%。其中,住戶貸款余額1808.91億元,增長75.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2070.21億元,增長10.7%。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年利潤(稅后)88.60億元,增長26.8%。
表122016年全市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年末數
比年初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6124.26
13.8
其中:住戶存款
1457.49
10.2
非金融企業存款
3359.92
30.2
廣義政府存款
909.27
6.8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144.23
-58.0
其中:中資機構人民幣
5625.25
11.2
各項貸款余額
4098.08
38.0
其中:住戶貸款
1808.91
75.3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2070.21
10.7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
0
其中:中資機構人民幣
3875.95
37.0
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7家(境內),市價總值0.41萬億元,比上年末分別增長8.0%和3.7%。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197.97億元,同比增長20.2%。在深滬兩市上市的企業27家,較上年末新增2家。在境外上市的企業共8家,與上年持平。其中,香港上市企業5家,美國上市企業1家,加拿大上市企業1家,澳大利亞上市企業1家。基金管理公司3家,在全市注冊設立的證券期貨經營營業部有50家,其中分屬于3家期貨公司的期貨營業部3家,分屬于30家全國性證券公司的證券營業部47家。2016年,全市的證券經營機構實現股票、基金、權證、債券成交總額12733.28億元,比上年減少49.5%;其中,股票成交總額9556.93億元,減少55.8%;證券營業部手續費收入5.62億元,減少63.6%。股東開戶數(含機構投資戶)95.49萬戶,增長41.5%。期貨公司3家,全年代理交易額累計1640.9億元,下降57.6%;營業收入926.39萬元,減少1.2%;利潤總額469.37萬元,減少11.1%。
全市共有各類保險營業機構(含網點)134個,比上年增加11個。全年實現保費收入85.20億元,同比增加8.4%。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59.02億元,增長10.6%;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6.18億元,增長3.8%;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0.96億元,增長10.4%。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比重)3.83%。全年共賠(給)付金額30.05億元,增長20.2%。其中,壽險公司賠(給)付支出17.86億元,增長54.6%,財產保險公司賠款支出12.19億元,增長9.4%;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0.45億元,增長40.6%。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普通學校(包括幼兒園、所)513所,比上年增加21所,招生12.25萬人,比上年減少9.1%,在校生47.69萬人,比上年增長2.5%;畢業生10.63萬人,增長2.5%。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的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99.91%、99.43%。各級財政安排12年免費義務教育補貼資金3.12億元,惠及全市182間學校的20.67萬名學生。
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3.36萬人,畢業生3.28萬人,分別增長0.5%和減少4.1%,當年新招生3.89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0.76萬人、在校生2.16萬人,分別增長0%和1.4%,畢業生0.63萬人,比上年減少0.1萬人。普通中學(含初中和高中)招生3.06萬人,增長5.2%;在校生8.69萬人、畢業生2.94萬人,分別下降0.8%和3.9%。小學招生2.79萬人、在校生15.53萬人,分別下降0.4%和增長4.4%,畢業生2.13萬人,比上年增長9.2%。特殊教育學校招生104人,在校生430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7.17萬人。全市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99%、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7.05%,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3.6%。全市普通高考考生9437人,總上線人數8856人,被高校錄取的人數8892人,高考上線率和錄取率分別達93.8%和94.2%。
全年有14個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全年申請專利18059件,增長59.3%。其中,發明專利7642件,增長72.9%。專利授權量9287件,增長36.8%,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796件,增長44.8%。年末發明專利擁有量5470件,增長49.2%。《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9件,增長59.3%。全年經各級科技行政部門登記技術合同512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4.73億元。截止年底,全市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787家,新增390家。全市共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2家,省級以上孵化器11家。擁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級132家,市級74家;已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50個、市級重點企業技術中心240個。擁有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基地5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截止年底,全市擁有省級以上“名牌名標”178個,同比增加23個。其中,名牌產品74個,包括:中國世界名牌產品1個,廣東省名牌產品73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1件,廣東省著名商標93件。
十、文化、檔案、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6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4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紀念館2個,美術館1個,電影城24家,文化站24個。廣播電視臺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有線電視用戶63.63萬戶,比上年末減少3.6%,其中有線數字電視用63.6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5.1%。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86萬冊。文藝作品創作獲國家級獎項1個、省級獎項29個。建成“農家(社區)書屋”316個,每萬人公共文化設施面積1679平方米。全市共有綜合檔案館4個,館藏55萬卷。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721家,其中:醫院41家、婦幼保健機構2家、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23個、衛生院12家、村衛生室149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比去年增加29家。全市實有床位8806張,增長2.9%。其中醫院7864張,婦幼保健院589張、衛生院353張。全市衛生機構擁有在崗職工18673人,增長6.2%。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共5806人,注冊護士6877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152人;衛生監督員59名;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837人。法定報告全市甲乙類傳染病報告6816例,報告死亡16人;發病率417.11/10萬,死亡率0.98/10萬。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
成功舉辦2016珠海WTA超級精英賽、2016年全國帆船錦標賽和2016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珠海站)。全市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得18項全國冠軍,其中全國錦標賽,獲金牌12枚,銀牌2枚,銅牌1枚;8項世界冠軍,其中亞洲錦標賽金牌3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會保障與安全生產
全年珠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54.1元,比上年增長11.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0%。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37.4元,比上年增長1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2150.53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所占比重為12.9%。城鎮常住居民現有住房建筑面積人均30.61平方米。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9.40元,比上年增長1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372.56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所占比重為8.9%。農村常住居民現有住房建筑面積人均45.46平方米。
表132016年珠海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其構成
指標名稱
絕對值(元)
占比(%)
消費支出
30479.26
100
(一)食品煙酒
9831.28
32.3
(二)衣著
1404.31
4.6
(三)居住
5892.12
19.3
(四)生活用品及服務
1803.14
5.9
(五)交通通信
5352.81
17.6
(六)教育文化娛樂
3831.67
12.6
(七)醫療保健
1535.7
5.0
(八)其他用品和服務
828.25
2.7
全市納入勞動用工管理的用人單位55562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6968人,13106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27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03人。年末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1.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28%,比上年末增加0.02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114.9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7%。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12.55萬人,同比增長1.9%;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異地務工人員53.64萬人,同比下降2.9%。參加城鄉(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1.61萬人,同比增長8.1%。參加工傷保險94.35萬人,同比增長3.8%。參加生育保險93.91萬人,同比增長4.0%。參加失業保險92.19萬人,同比增長2.9%。
表142016年末全市參加各類保險人數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參保人數
(萬人)
比上年末增長(%)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
114.99
2.7
其中:參保職工
102.25
1.6
參保離退休人員
12.73
12.7
參加城鄉(鎮)基本醫療保險
164.16
3.7
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112.55
1.9
城鄉(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51.61
8.1
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異地務工人員
53.64
-2.9
參加失業保險
92.19
2.9
參加工傷保險
94.35
3.8
其中:參保異地務工人員
52.47
1.8
參加生育保險
93.91
4.0
年末,全市參加社會保險達552.21萬人次,同比增長3.2%。全年征收社會保險基金136.37億元,同比增長8.7%;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54.61億元,同比增長8.8%;年末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460.07億元,同比增長15.3%。2016年度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為6.5%,全年人均基本養老金達2671元/月;失業金標準達1320元/月,同比增長0%。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5366人,同比增長13.3%。
至2016年底,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群眾7913人,其中,城鎮3339人,農村4574人。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福利機構床位0.31萬張,救助各類受助人員0.27萬人。各種社區服務設施7004個,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站)318個。全年醫療救助40362人次,比上年增加17.6%。民政部門資助參保6807人次。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6.63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1.98億元。
年末擁有社會組織數量為2104個,增長9.8%。注冊志愿者人數312387人,增長3%。注冊志愿者人均參與志愿服務時數62小時,增長1%。
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29宗,死亡80人,受傷89人,直接經濟損失2653.26萬元。其中農林牧漁業事故1人,占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1.3%;采礦業事故死亡1人,占1.3%;商貿制造業事故死亡9人,占11.3%;建筑業事故死亡12人,占15%;交通運輸和倉儲事故死亡52人,占65%;其他行業事故死亡5人,占6.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4/億元,道路交通運輸萬車死亡率為1.8人/萬車。
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03起,下降4.7%;造成死亡98人,下降1.0%,其中涉生產安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46人,占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57.5%;受傷371人,直接經濟損失88.88萬元,分別下降13.7%和5.8%。
十二、人口、資源與環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7.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萬人,增長2.5%,出生率9.99‰,死亡率1.56‰,自然增長率8.43‰。人口城鎮比88.8%。年末全市土地面積為1732.33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金灣區和斗門區土地面積分別為553.31平方公里、565.14平方公里和613.88平方公里。全市建設用地面積509.14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發生各類地質災害11起,造成死亡人數0人,直接經濟損失0萬元。
年末全市海洋面積6135平方公里,海岸線224.5公里,擁有大小島嶼217個,其中,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147個。珠海市當地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7.57億立方米。年末4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0.58億立方米,增長9.8%。全年總用水量5.10億立方米,增長1.0%。其中,生活用水增長7.6%,工業用水減少7.4%,農業用水降低7.6%,生態補水增長60.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2.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4.22立方米,下降11.1%。人均用水量30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全市總售水量3346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3%,其中居民11610萬立方米,增長3.6%;工業11630萬立方米,增長0.4%。近岸海域28個海水質量檢測點中,達到二類以上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3月、5月、8月和10月分別為77.7%、58.2%、5.0%、54.0%;四類、劣四類海水分別為13.0%、28.9%、89.4%、38.5%。海洋發生赤潮2次,累計面積3平方公里。
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67.53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1%。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52.9億千瓦時,增長5.2%。其中工業用電量90.5億千瓦時,增長2.5%。
全市水環境質量處于較好水平,集中式飲用水源質量達標率100%。全市8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Ⅱ類水質的斷面比例25%;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37.5%,Ⅳ類水質的斷面比例37.5%,無Ⅴ類水質和超過Ⅴ類水質的斷面。全年有178天空氣質量級別Ⅰ級(優),占48.6%;168天的空氣質量級別Ⅱ級(良),占45.9%。酸雨發生率為46.8%,比上年上升了22.7個百分點。環境空氣中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降塵年均值分別為0.009mg/、0.032mg/、0.042mg/、0.026mg/和2.98噸?平方公里/月,分別較上年持平、上升10.3%、下降17.6%、下降16.1%和下降7.7%。全市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4.6萬公頃。
全市灰霾天氣日數24天,比上年減少21天;全年日照時數1729.4小時,降雨量2537.8毫米,平均氣溫23.1攝氏度。全市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1個。
全市建成污水處理廠15座,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83.4萬噸,增長13.6%。2016年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為96.3%。城鎮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達到100%。全市義務植樹完成112.5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32.2%。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造林更新等森林面積756公頃,其中碳匯林工程569公頃。
注:1.本公報中2016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由500萬元調整為20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由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增速為可比口徑。
4.先進制造業包括裝備制造業、鋼鐵冶煉及加工業、石油及化學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包括核燃料加工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制造業。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5.各類事故四項指標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