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繼續解放思想,緊緊圍繞“六靠”發展思路,全力以赴開展“三百工程”項目大會戰,大力實施黃金水道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實,2010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544.66億元,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8.05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248.25億元,增長20.6%;第三產業增加值188.35億元,增長12%。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9%、61%、32.1%,分別拉動全市經濟增長1、8.5、4.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9.8:45.6:34.6,與上年相比,第二產業的比重提高了4個百分點,第一、三產業的比重分別下降了2.3和1.7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932元,比去年增加2717元,增長13.53%。
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3.8%,在八大類消費指數中,除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與同期持平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衣著類增幅最高,增長10%,食品類、煙酒類、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居住類分別增長5.2%、2.3%、0.3%、3.2%、0.9%、6.5%。另外,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增長3.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增長2.6%。
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258.46萬人,增長1.16%。年末城鎮就業人員31.73萬人,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7355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54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1%。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勞動報酬24447元,比上年增加3447元,增長16.4%。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6210元,比上年增加3821元,增長17.07%。
全市財政收入40.02億元,增長17.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1.44億元,增長9.8%。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90.8億元,增長41.3%。
二、農業
初步核實,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0.91億元,增長4.8%。其中,農業總產值79.21億元,增長3.52%;林業總產值8.45億元,增長9.71%;牧業總產值68.72億元,增長4.76%;漁業總產值15.02億元,增長8.18%;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9.5億元,增長6.43%。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6.9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554公頃,總產量140.46萬噸,減產2.19%,其中:稻谷產量122.47萬噸,減產0.63%;玉米產量10.85萬噸,減產9.15%。
全年油料產量7.13萬噸,增長8.16%;甘蔗產量200.14萬噸,增長3.68%;蔬菜產量116.59萬噸,增長2.79%;水果產量16.64萬噸,增長8.56%,其中龍眼產量4.65萬噸,增長6.74%,荔枝產量5.34萬噸,增長6.67%。
全年出欄肉豬345.55萬頭,增長3.73%;出欄家禽4125.18萬只,增長4.5%;肉類總產量34.47萬噸,增長3.97%;禽蛋產量1.67萬噸,增長7.54%;牛奶產量2989噸,增長4.36%;蠶繭產量1.54萬噸,增長11.33%;水產品產量16.05萬噸,增長6.39%。
全年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積3008公頃,下降12.25%;更新造林8481公頃,增長25.87%;木材采伐量為77.54萬立方米,增長17.94%。松脂產量2.81萬噸,增長9.96%。
農業機械總動力256.22萬千瓦,增長5.98%;有效灌溉面積為15.37萬公頃,其中實灌面積12.71萬公頃;農村用電3824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1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初步核實,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18.78億元,增長20.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4%,拉動全市經濟增長7.5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總量的4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8.65億元,增長25.9%,拉動全市經濟增長6.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基本情況: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以上企業)415家,比上年增加62家,完成總產值470.3億元,增長43.3%。
工業企業生產能力不斷擴大,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再創歷年新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5.16億元,增長48.14%;實現利潤總額83.35億元,增長691.07%;完成利稅總額100.22億元,增長354.8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2.17%,增長65.73%;工業產銷率96.38%,提高0.98個百分點。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9.48億元,增長19.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85.29億元,增長32.8%,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01.06億元,增長40%;農村投資70.89億元,增長11%。
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27.27億元,、增長37%;更新改造投資完成96.53億元,增長38.7%;其他投資完成25.41億元,增長65.3%;房地產投資完成45.31億元,增長35%。
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積127.57萬平方米,增長61.5%。商品房銷售面積140.66萬平方米,增長21.2%,其中住宅的銷售面積132.72萬平方米,增長22.3%。商品房的銷售額41.96億元,增長45.5%,其中住宅的銷售額37.14億元,增長45.3%。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09.54億元,增長18.89%。
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1.06億元,增長24.08%,其中城區消費品零售額93.08億元,增長25.6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8.48億元,增長7.32%。城市消費比鄉村消費增速高16.76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批發業和零售業分別實現銷售額額106.21、18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52%、23.97%;住宿業和餐飲業分別實現營業額額2.29、9.89億元,分別增長19.84%、21.06%。
六、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7386萬美元,增長21.4%,其中出口總額12090萬美元,增長8.6%;進口總額5296萬美元,增長65.8%。
全年新簽外資項目7個;合同外資額7274萬美元,下降60.33%;實際利用外資15622萬美元,增長15.3%。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42.56億元,增長19.4%。
全市客貨運周轉量285.57億噸公里,增長38.14%,其中公路客貨運周轉量34.63億噸公里,增長22.96%;水路客貨運周轉量250.94億噸公里,增長40.54%。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3807萬噸,增長12.29%,集裝箱吞吐量70521標準箱,增長17.31%。
郵電業務總量44.76億元,增長14.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31億元,增長20.5%;電信業務總量42.45億元,增長14.3%。固定電話年末用戶61.96萬戶,其中住宅電話年末用戶53.79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40.84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達到16.95萬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旅游總收入35.34億元,增長44.6%,接待旅游人數達到627.07萬人次,增長18.59%,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4.05萬人次,增長15.06%,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191.08萬美元,增長22.69%;接待國內旅游者623.02萬人次,增長18.61%,實現國內旅游總收入34.53億元,增長45.27%。
八、金融和保險
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6.67億元,增長4.4%。
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13.36億元,比年初增加87.44億元,增長20.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351.68億元,比年初增加63.5億元,增長22%;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79.41億元,比年初增加48.91億元,增長21.2%,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207.89億元,比年初增長56.63%;短期貸款余額69.03億元,比年初下降28.06%。
全年保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8.86億元,增長26.5%,其中:財產險3.38億元,增長26.64%;人身險5.47億元,增長28%。全年賠款付給費用為2.69億元,增長87%。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現有學校1408所,在校生88.96萬人,擁有專任教師3.98萬人。其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5所,在校生5.05萬人;普通中學240所,在校生33.86萬人;小學1141所,在校生49.8萬人;幼兒園共423個,在園兒童13.78萬人。
全年專利申請134件,全年獲得專利授權92件,其中發明6項。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24萬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以上人員2.52萬人,農業技術人員1101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未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5個,劇場、影劇院5個,博物館3個。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510千冊。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8%。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52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0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醫院、衛生院病床床位8148張,衛生機構人員1.38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2萬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51人,注冊護師、護士4009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共401.61萬人,平均參合率為92.2%
全市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每年都組織舉辦廣西體育節貴港市系列體育比賽、縣(處)級以上在職領導干部運動會、城鄉萬人氣排球大賽、萬村農民籃球賽、端午節龍舟賽、萬人健身長跑活動等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或比賽。廣西第十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我市代表團獲得2枚銀牌、2枚銅牌、一個第四名、一個第六名的優異成績。同時,我市也在不斷完善體育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在全市建設了6個國家級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5個二類村級籃球場工程、35個三類村級籃球場工程。進一步增強了全市人民群眾健身意識,推廣和普及了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市民的身體素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市年末總人口503.31萬人,常住人口411.88萬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13.39萬人,占51.81%;女性人口為198.49萬人,占48.19%。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107.51:100。從民族構成看,漢族人口為351.08萬人,占85.2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0.80萬人,占14.76%。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1元,比上年增加1616元,增長11.62%。農民人均純收入5289元,比上年增加785元,增長17.4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375元,增長10.51%;農民人均消費支出3504元,增長11.0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9.62%,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7.04%。(恩格爾系數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3萬人,比上年增加9258人,增長11.0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1.39萬人,比上年增加2.23萬人,增長4.54%;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1.86萬人,比上年增加4567人,增長4%。全年五保村439個,五保村床位數5384張;社會福利院數89個,社會福利院床位數2651張;社區服務設施30個;農村傳統救濟人數159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1萬人。
十二、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年末實有城市道路面積1061.9萬平方米,城市道路長度508.6公里;排水管道長度501公里;自來水供水總量15108萬噸,用水人口66.68萬人;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1.64萬噸,使用液化氣人口46.59萬人;天然氣供應總量352萬立方米,使用天然氣人口3.3萬人。公共交通營運車輛382輛,年客運量3830萬人次;年末實有出租汽車數916輛。城市園林綠地面積2116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657公頃;公園面積為23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27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26.19%;生活垃圾清運量22.65萬噸。
全市年平均氣溫22°C,較去年年平均氣溫低0.6°C。年降雨量1534.9毫米,比上年增加116.3毫米。
森林覆蓋率45.3%,活立木總蓄積量1780萬立方米,繼續實施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69.31萬畝,自治區級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20萬畝。以龍眼、荔枝、陳桂、八角為主的經濟林面積達109.21萬畝。
注:1、公報中的統計數據為初步核實數。
2、公報中貴港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2005年-2009年貴港市生產總值均為第二次農普和第二次經普調整銜接數。
4、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