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1996年2月26日
1995年,我區繼續貫徹實施國家適度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充分發揮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區位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生產,深化工業體制改革,抑制通貨膨脹,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效果,使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繼續保持快于全國水平,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農村經濟形勢比往年好,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市場貨源充足,購銷活躍,對外貿易發展強勁,物價漲幅明顯回落,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繼續得到改善,社會穩定。初步統計,全區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666億元,比上年增長16.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9億元,增長14.4%;第二產業增加值657億元,增長20.8%;第三產業增加值520億元,增長12.9%。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是:目前全區仍有三分之一的國有企業經營較為困難,虧損面大,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過快,農業基礎脆弱、生產資料價格偏高,分配不公問題日趨顯現,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農 業
1995年,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的領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支持和保護農業,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生產形勢較好,主要農產品均獲得較好收成。糧食、糖料、水果、肉類、水產品再創歷史最高水平。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1995年比上年增長%
糧食1553.31萬噸11.1
其中:稻谷1307.67萬噸11.4
玉米155.47萬噸12.7
甘蔗2542.2萬噸9.6
油料45.35萬噸26.4
其中:花生39.17萬噸19.0
黃紅麻1.29萬噸-17.6
烤煙1.24萬噸-52.5
蠶繭2.12萬噸-10.0
茶葉1.94萬噸-5.1
水果267萬噸20.3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1994年實現滅荒以后,1995年造林面積減少到13.02萬公頃。主要林產品松脂產量24.72萬噸,增長2.2%;油桐籽產量5.09萬噸,增長2.7%;油茶籽8.61萬噸,下降了12.2%。
畜牧業生產全面增長。肉類產量250.17萬噸,增長25.1%。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頭數如下:
1995年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250.17萬噸25.1
其中:豬牛羊肉204.94萬噸24.7
牛奶產量0.90萬噸0.9
肉豬出欄數2424.17萬頭26.6
豬年末存欄數2425.24萬頭8.1
羊年末存欄數141.27萬只29.3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830.40萬頭3.2
漁業生產快速發展。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01萬噸,比上年增長33.1%。其中,淡水產品產量38萬噸,增長32.7%,海水產品產量63萬噸,增長33.3%。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1075.40萬千瓦,增長6.3%。大中型拖拉機1.18萬臺,下降4.4%,小型拖拉機27.04萬臺,增長1.8%;農用載重汽車2.44萬輛,增長7.5%。化肥施用量(折純)122.86萬噸,增長10.0%。農村用電量23.61億千瓦小時,增長13.7%。
二、工業和建筑業
1995年,我區工業生產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尋求適應市場的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工業生產在平穩回落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87億元,比上年增長23.0%。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
1995年比上年增長%
原煤1045萬噸5.7
生鐵97.64萬噸14.6
鋼87.26萬噸10.6
鋼材83.50萬噸-1.1
十種有色金屬19.92萬噸20.8
發電量213.68億千瓦小時17.2
其中:水電136.67億千瓦小時20.9
機制糖178.01萬噸-19.6
水泥1966.31萬噸15.7
木材214.69萬立方米8.2
化學纖維2.15萬噸-18.6
紗7.74萬噸3.2
布2.09億米20.6
機制紙及紙板67.36萬噸14.4
罐頭26.80萬噸35.7
啤酒23.59萬箱16.8
卷煙98.35萬噸-3.0
合成洗滌劑3.26萬噸-25.7
自行車73.37萬架-28.7
電視機36.59萬部17.7
其中:彩電6.59萬部21.1
家用電冰箱1733臺52.2
電風扇88.36萬臺-10.0
硫酸55.39萬噸28.8
化肥(折純量)51.95萬噸16.5
輪胎外胎137.20萬條-2.7
平板玻璃218.74萬重量箱1.5
機床2651臺-21.8
汽車74189輛5.6
小型拖拉機32806臺71.1
由于國家銀根緊縮,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全區建筑業工程量大為減少。全年國有單位完成建筑業增加值19.21億元,比上年增長4.2%。國有建筑企業累計竣工房屋面積277.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6.5%。全員勞動生產率38481元,比上年提高4.4%。
三、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明顯回落。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0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幅回落31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44.87億元,更新改造投資69.3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4%和10.2%。
投資結構繼續改善,投資重點突出,基礎產業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1995年,為構筑大西南出海通道,我區繼續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用于加強交通、郵電、能源、原材料等基礎建設,基本建設投資中,用于能源交通的投資為55.36億元,比上年下降3.5%,占基本建設投資的比重高達38.2%,用于原材料項目的投資為18.72億元,增長51.7%,比重為12.9%。到年底止,已全部和部分建成投產或交付使用的大中型項目有:巖灘水電站4號機組、柳州火電廠2號機組、昭平電廠3號機組、天生橋二級水電站3號機組(跨省項目)、欽北鐵路(試運行)、平果鋁廠、露塘造紙廠等七項,大大改善了廣西電能緊張,通訊緊張的狀況。
四、交通運輸和郵電
交通運輸生產持續增長。全年完成增加值80億元,比上年增長8.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交通部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995年比上年增長(%)
貨運量6830萬噸4.5
貨物周轉量415.54億噸公里0.6
其中:鐵路350.99億噸公里1.2
公路33.33億噸公里52.9
水路61.22億噸公里-0.4
客運量11816.2萬人2.4
旅客周轉量176.68億人公里-1.2
其中:鐵路111.67億人公里-5.8
公路62.19億人公里9.2
水運2.82億人公里-16.5
郵電通信業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43億元(1990年不變價格),比上年增長53.5%。
五、市場消費與物價
城鄉市場活躍,物價水平接近調控目標。1995年全區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519.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其特點是:城市消費快于農村,全年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57.94億元,比上年增長27.3%,扣除物價因素以后實增為8.2%。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35.75億元,增長29.8%,扣除價格因素,實增12.9%,城市消費增長高于農村4.7個百分點。縣城消費品零售額為126.28億元,增長13.9%。扣除物價以后實際為負增長。非國有經濟消費品零售額為364.26億元,比上年增長25.1%。略高于國有經濟消費增長速度。非國有經濟消費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我區流通領域經濟發展的又一強大動力。國有經濟通過不斷深化內部改革,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增強活力,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為155.71億元(不含國有控股),比上年增長24.2%。
物價水平接近控制目標。1995年,我區在實施國家宏觀調控各項措施的同時,狠抓糧食生產和蔬菜等基地建設,增加肉、禽、蛋有效供給,有效地平抑了過高的物價漲幅,從10月份起物價漲幅已控制在一位數以內;但由于上半年物價漲勢較猛,各種調價因素增加,全年零售物價總指數為116.4,仍高于全國114.8的平均水平。
1995年各類價格比上年變動情況如下(以上年為100):
1、零售物價總指數116.4
其中:城市115.0
農村117.7
其中:食品類128.2
糧食133.7
油脂類118.0
肉禽蛋127.7
水產品117.2
鮮菜137.5
服裝鞋帽類119.3
紡織品類117.6
日用品類108.9
農業生產資料130.1
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18.4
其中:城市118.0
農村118.6
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17.8
城市118.9
農村117.1
3、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指數112.9
4、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17.2
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103.4
6、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指數119.0
六、對外經濟貿易
對外貿易躍上新臺階。1995年外貿部門實施了一系列的外貿體制改革措施,大大激發了外貿系統職工的積極性,外貿形勢喜人,全年完成進出口貿易總額30.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0%,其中出口總額22.46億美元,增長40.2%,進口8.12億美元,增長5.7%。全區外貿進出口實現了五年三級跳(10億美元,20億美元,30億美元)的進程,有力地推動了我區經濟增長。在出口總額中,三資企業出口3億美元,增長40.2%。出口商品構成比重如下:工業制成品出口額16.63億美元,增長41.9%。所占比重為74%,初級產品出口額所占比重為26%。邊境貿易恢復活躍,全年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26.61億元,比上年增長9.2%。
實際利用外資略有減少。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6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8.0%;其中外商直接投資6.7億美元,下降17.9%,對外借款2.9億美元,增長31.8%。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571個,比上年減少42.7%,協議外商直接投資10.42億美元,減少29.2%。年末實有外資企業5175家,比上年增長2.1%。
國際旅游業持續發展。全年接待國際旅游人數41.85萬人,比上年減少4.5%,旅游收入10.92億元,比上年增長6.4%。
七、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長幅度繼續控制在目標以內。據1%人口抽樣調查,1995年全區人口出生率為17.5‰,死亡率為6.5‰,自然增長率為11.0‰,低于控制目標1.9個千分點。據推算,全區年末總人口4543萬人,比上年增長1.1%。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繼續改善。據抽樣調查資料表明:1995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4289元,增長20.5%,扣除價格因素,實增1.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46元,比上年增長30.6%,扣除價格因素,實增11%。目前部分虧損企業職工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比較困難,農村人口脫貧任務仍很艱巨,應引起重視。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隨著國家安居工程的實施及單位集資建房增多,我區城鎮居民居住面積不斷擴大。1995年城鎮建筑竣工住宅面積1488.5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91.58萬平方米。1995年農村居民新建住房相對減少,全年新建竣工住宅面積2123.73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181.27萬平方米。
就業率增加,社會勞動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據初步統計,全年安置城鎮就業人員17.4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為10.08萬人,年末失業率為2.4%。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各項配套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社會保障制度將逐步完善。目前全區已有180萬職工參加了社會統籌保險,比上年增加36.1萬人。
就業觀念有新變化,非國有經濟職工人數增多。據初步統計,年末全區職工人數339.1萬人,比上年減少1.4萬人,其中,國有單位職工278.7萬人,比上年減少3.6萬人。集體單位職工48.1萬人,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他經濟類型的職工和個體從業人數增加,年末其他經濟類型的職工人數增2.0萬人,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從業人員增13.7萬人。全年職工平均貨幣工資5001元,增長17.6%,扣除價格因素,基本與上年持平。
金融保險業在改革中穩步發展。1995年年末全社會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1159.84億元,比年末增長23.5%,其中企業存款329.57億元,增長18.2%,城鄉居民存款734.39億元,增長28.3%;金融貸款資金投向繼續向重點行業傾斜。年末貸款余額1009.6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7%,其中中長期貸款24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占全部貸款的24.1%。工業貸款、商業貸款、農業貸款均比上年末有不同程度增長。保險業務范圍不斷擴大,1995年承保財產保險總額1428.7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區共有20592戶企業參加企業財產保險,參加家庭財產保險338.22萬戶,各類人身保險1262.26萬人次。保險公司共處理國內財產險支付賠款5.08億元,人身保險給付23.70萬人次,給付金額1.7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社會福利事業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持續發展。全區社會福利床位9490張,共收養6593人,城鄉發放各種社會救濟423.28萬人次。
八、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
科技隊伍不斷擴大,科學技術研究又有新的成就。年末全區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專業技術人員69.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2萬人。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登記的科技成果530項,其中屬于國際領先1項,國際先進10項,國內領先32項,國內先進233項,區內領先254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164項。科技市場成交活躍,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166項,成交金額達2.06億元,全年我區主要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廣西天湖水電站超高水頭鋼管關鍵技術研究;自體骨碎骨顱骨修補一次成型;X窗口下基于圖形的超媒體系統XGBH。
教育事業枝繁葉茂。1995年共招收研究生318人,比上年增長11.6%,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生20416人,增長5.8%,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27.66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比上年增加10.3%,年末初中在校生174.87萬人,小學在校生639.92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2%和1.3%。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不斷提高,7-11周歲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5%,小學生入學鞏固率達96.6%,“希望工程”的實施挽救了一批學齡失學兒童。
文化事業豐富多彩。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18個,文化館96個,圖書館99個,博物館35個,電影放映單位3398個,共放映電影51.21萬場,觀眾達1.13億人次。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5部,電視連續劇4部30集。全區共擁有廣播電視臺19座,廣播電臺26座,廣播覆蓋率為66.3%,電視覆蓋率為79.5%。全年出版報紙45720萬份,各類雜志4763.44萬冊,圖書2714種2.09億冊,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大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有力地宣傳了黨的改革方針政策,促進了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
醫療衛生事業又有新發展。年末全區醫院病床數為8.39萬張,比上年增加0.65萬張,增長8.4%。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65萬人,比上年增加0.31萬人,增長2.7%。其中醫生5.53萬人(含中西醫師),增加0.34萬人,護師、護士3.69萬人,比上年增加0.21萬人。
體育戰線再傳佳訊。在國際賽事中,我區運動員奮力拼搏,共奪得金牌55枚,銀牌22枚,銅牌9枚,全區共有5人次創亞洲紀錄,在國內重大比賽中,共奪得金、銀、銅牌89枚。群眾健康意識增強,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興起,大大地提高了全民健康體質,為創造輝煌業績奠定了基礎。
注明:(1)公報所列數據為年報、快報統計數,正式數以廣西統計年鑒為準。
(2)國內生產總值及各項增加值指標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從1992年起,統計公報取消總產值指標。
(4)保險業由于統計范圍擴大,口徑不可比,所列增長數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