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統計局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又是我市實施“三年跨越發展”工程的第二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搶抓機遇,堅決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產業規模效益初顯,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社會基礎設施得到夯實,民生、環保等社會事業不斷改善,北海逐漸顯現出一番新活力。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6.6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115.45億元、207.39億元、173.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31.9%、11.4%。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4%、73.37%、22.89%,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7、13.3和4.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2.05%、拉動經濟增長11.3個百分點。按年平均常住人口154.7萬人計算,全市2011年人均生產總值32103元折合4969美元(按2011年美元年均匯率6.46計算)。
與2010年相比,今年物價水平總體上漲幅度較大,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較上年上漲5.5%。在居民消費的8大行業里:食品類上漲12.6%,煙酒及用品上漲3.3%,衣著類上漲2.7%,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7%,交通和通訊類上漲1.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下降2%,居住類上漲3%。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1367元,比上年增加3304元,增長11.77%。
全年財政收入完成57.54億元,同比增長22.1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7.06億元,增長34.72%。在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為24.83億元,增長24.76%,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6.98%。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3.88億元,同比增長3.13%。其中農業產值43.33億元,同比增長2.27%;林業2.68億元,同比增長6.53%;牧業產值32.27億元,同比增長0.66%;漁業產值102.92億元,同比增長4.04%。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15.45億元,同比增長3.13%。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78441公頃,同比增長0.39%。其中,玉米播種面積9660公頃,增長0.98%;大豆播種面積1038公頃,增長6.5%。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2786公頃,同比下降0.65%。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5454公頃,增長0.96%;甘蔗播種面積31884公頃,下降1.5%;木薯播種面積14352公頃,增長1.15%。其他農作物,全年蔬菜播種面積34655公頃,增長5.9%;果瓜4038公頃,增長4.5%。
全年糧食產量35.78萬噸,下降1.9%。油料作物產量3.77萬噸,增長5.1%。甘蔗產量230.74萬噸,下降1.4%。蔬菜產量69.59萬噸,增長9.1%。
全年肉類總產量12.4萬噸,同比增長0.69%。其中,豬肉總產量7.2萬噸,同比下降1.77%;牛肉總產量0.3萬噸,增長4.5%;禽肉產量4.78萬噸,增長5.7%。禽蛋產量1.66萬噸,增長3.7%。蠶繭產量661噸,下降43%。水產品產量95.2萬噸,增長2.9%。
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年末機械總動力127.14萬千瓦,增長4.8%。全年農業用電量16197萬千瓦時,增長5.2%;化肥施用折純量6.3萬噸,增長1.58%;有效灌溉面積4.66萬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
三、工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0.66億元,比上年增長71.9%。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完成產值29.34億元,同比增長32.76%;集體企業完成產值2.22億元,同比下降6.84%;股份合作企業完成產值3.12億元,同比下降58.04%;股份制企業完成產值355.58億元,同比增長108.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完成產值151.06億元,同比增長36.66%,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完成產值9.35億元,同比增長28.0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成品糖產量24.58萬噸,增長89%;商品混凝土產量196.86萬立方米,下降8.7%;標準磚產量為1.21億塊,增長13.9%;鋼材產量45.83萬噸,增長1377.8%;鐵合金產量0.35萬噸,下降7.8%;變壓器155.92億伏安,增長14.8%;顯示器673.5萬臺,增長40.4%;人造板33.48萬平方米,增長8.8%;發電量42.4億千瓦時,增長16.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259.4%,比上年提高46.0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435.95億元,增長60.12%,實現利稅總額29.82億元,增長65.38%。實現利潤總額18.68億元,增長77.5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3.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12%。其中:城鎮投資完成561.43億元,同比增長23.27%;農村投資完成41.71億元,同比增長83.2%。在城鎮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61.23億元,下降16.4%;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50.34億元,同比增長59.8%;其他投資完成12.33億元,同比增長44%;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35.4億元,同比增長39.1%。在農村投資中,非農戶投資完成27.68億元,同比增長41%;農村私人建房投資完成14.03億元,同比增長347.3%。
五、交通和郵電通信業
全年完成貨運總量(不含鐵路)4769萬噸,比上年增長33.6%。其中,公路貨運量3932萬噸,增長36.4%;水路貨運量837萬噸,增長21.8%。全年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90.8萬噸,比上年增長27.2%。全年完成客運量3558.5萬人(不含鐵路),其中公路客運量3431萬人,增長16.5%;水路客運量127.5萬人,增長33.93%。
六、國內貿易
全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7.85%。其中,城鎮實現銷售額117.69億元,增長18.09%;鄉村以下實現銷售額9.6億元,增長15.17%。從行業來看,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13.76億元,同比增長17.21%。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實現零售額5.83億元,增長18.6%;限額以上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2.45億元,增長25.72。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0.09億元,同比增長26.21%,其中,限額以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3.62億元,同比增長7.36%;限額以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0.69億元,增長31.69%。
七、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年內審批利用外資項目9個,實際利用外資9006萬美元,同比下降9.34%;本年新簽合同投資21666萬美元,下降53.9%;其中合同外資8214萬美元,同比下降72.8%。全市進出口總額(海關口徑)17.12億美元,同比增長24.95%。其中,出口11.3億美元,增長34.95%;進口5.81億美元,增長9.2%。全年接待國內游客1100.79萬人次、增長17.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86.07億元、增長28.14%。接待入境游客8.3萬人,創匯2574.5萬美元。
八、金融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00.72億元,比年初增加30.98億元;其中,企業存款173.16億元,比年初減少5.8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306.82億元,比年初增加40.12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71.89億元,比年初增加33.7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54.5億元,比年初新增11.56億元;中長期貸款216.85元,比年初增加23.07億元。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全市教育經費總投入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支出費用297元,比上年下降26.9%。全市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中等職業學校8所;普通中學86所;小學392所;工讀學校1所;特殊學校2所。
全市共有小學—普通高等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146人,學生35.2萬人。其中,高等學校在校生2.6人;高中階段在校生5.9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2.64萬人;初中及小學階段在校生25.55萬人。
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43項,專利申請授權97項。全市從事科技活動專業人員1193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每百萬人口擁有公共文化設施20個;公共圖書館藏書49.9萬冊;訂銷報刊累計1697萬份;廣播節目人口綜合覆蓋率98.61%;電視節目人口綜合覆蓋率98.99%;數字電視入戶率為25.09%;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家庭電腦84.4臺;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311.9元,農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娛樂支出237.8元。農村自來水普及率64.54%,衛生廁所普及率70.86%。
十一、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根據城市建設委員會提供數據:2011年市轄區公園綠地面積36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93平方米,同比增長15.5%。城市建成區綠化面積2479公頃;。
全市廢水排放量0.73億噸,下降35.8%;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2.3萬噸,下降47.6%;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6%,提高0.41%;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58.69%,提高34.02個百分點;二氧化硫排放量1.4萬噸下降61.7%;工業固體廢品綜合利用率46.76%,下降27.09個百分點;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1.5億元;城市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公安部門統計,201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67.9人,比上年增加1.06萬人,增長0.64%,其中市轄區人口(即除合浦縣以外的人口)62.55萬人,增加0.83萬人,增長1.35%。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4.33‰;人口死亡率4.93‰;人口自然增長率9.4‰。
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增長。據抽樣調查,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6元,比上年增加1857.8元,增長11.0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832元,比上年增加1136.2元,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6249元,比上年增加822.3元,增長15.2%;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4721元,增長45.54%。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1367元,比上年增長11.77%。城鄉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房屋建筑面積59.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6.85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繼續增加,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空調器115臺,家用電腦84臺,移動電話211部,家用汽車19輛,摩托車70輛,照相機32臺,彩色電視機146臺。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9輛,摩托車120輛,彩色電視機131臺,固定電話46部,移動電話219部。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24萬人人,參加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4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7.8萬人。年末全市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數270個,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4195張。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5萬人,農村社會救濟人數7.2萬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5個,社區服務中心4個。
注: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