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海南

海口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7-03-17 20:30:34 來源:海口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5907次
海口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海口調查隊
 
2017年1月21日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全省“十二大產業”、“六類園區”和“百千工程”等整體工作部署,堅決扛起省會城市的“三個擔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雙創”為總抓手和強大動力,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強管理,負重前行,砥礪奮進,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改革開放全力推進、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優勢鞏固提升、經濟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一)總體經濟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7.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67.68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33.56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956.42億元,增長8.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284元,比上年增長6.6%。
 
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繼續。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提高。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4.9∶19.3∶75.8調整為2016年的5.4∶18.6∶76.0。
 
(二)財政
 
2016年,全市實現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0.94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23.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51億元,增長11.2%。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實現地方稅收收入95.30億元,增長17.4%,其中國內增值稅11.42億元,增長25.0%;營業稅11.38億元,下降25.9%;企業所得稅16.83億元,增長19.5%;個人所得稅4.92億元,增長20.4%。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6.17億元,增長20.5%。其中教育支出31.35億元,下降6.8%;交通運輸支出4.46億元,增長93.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5.56億元,增長20.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31億元,增長14.6%;醫療衛生支出18.02億元,下降5.6%。
 
表1:2016年財政收支完成情況
 
指標名稱
 
絕對數(億元)
 
同口徑同比增長(%)
 
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30.94
 
23.7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27.73
 
41.9
 
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87.71
 
19.0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15.51
 
11.2
 
1.地方稅收收入
 
95.30
 
17.4
 
營業稅
 
11.38
 
-25.9
 
國內增值稅
 
11.42
 
25.0
 
企業所得稅
 
16.83
 
19.5
 
個人所得稅
 
4.92
 
20.4
 
城市維護建設稅
 
5.75
 
16.6
 
房產稅
 
3.19
 
-6.7
 
契稅
 
5.60
 
13.5
 
2.地方非稅收入
 
20.21
 
-11.0
 
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
 
2.70
 
-41.1
 
罰沒收入
 
1.65
 
-45.8
 
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108.66
 
71.5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206.17
 
20.5
 
一般公共服務
 
20.60
 
1.1
 
公共安全
 
10.25
 
-18.1
 
教育
 
31.35
 
-6.8
 
科學技術
 
2.82
 
340.4
 
文化體育與傳媒
 
3.05
 
9.9
 
社會保障和就業
 
24.31
 
14.6
 
醫療衛生
 
18.02
 
-5.6
 
節能環保
 
14.90
 
198.6
 
城鄉社區事務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5.56
 
20.1
 
農林水事務
 
17.95
 
23.4
 
交通運輸
 
4.46
 
93.7
 
商業服務業等事務
 
3.84
 
47.5
 
國土海洋氣象等事務
 
1.49
 
-5.7
 
住房保障支出
 
12.71
 
52.9
 
糧油物資儲備事務
 
0.45
 
69.7
 
其他支出
 
1.98
 
61.4
 
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111.07
 
50.2
 
注:同口徑指2015年5月份以后的“營改增”收入按照現有的市級留成比例進行的比較。
 
(三)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71.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7%。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9.54億元,比上年下降50.7%;第二產業投資42.14億元,增長60.0%,其中工業投資38.27億元,增長63.4%;第三產業投資1220.05億元,增長26.3%。三次產業投資結構比例為0.8:3.3:95.9。分區看,秀英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1.03億元,增長21.1%;龍華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1.04億元,增長18.2%;瓊山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2.59億元,增長54.7%;美蘭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7.10億元,增長17.8%。全年投資項目941個,比上年增長28.9%,其中新開工項目334個,增長38.6%。
 
民間投資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加快增長的決定力量。2016年,全市非國有投資1173.31億元,增長33.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92.2%。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總量973.8億元,增長22.3%,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76.5%,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8.2%,拉動其增長17.5個百分點。
 
表2:2016年分產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產業(行業)名稱
 
投資額(億元)
 
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
 
1271.73
 
25.7
 
第一產業
 
9.54
 
-50.7
 
第二產業
 
42.14
 
60.0
 
制造業
 
29.41
 
72.5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8.86
 
39.0
 
建筑業
 
3.86
 
32.5
 
第三產業
 
1220.05
 
26.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09.40
 
41.1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35.77
 
15.4
 
批發和零售業
 
23.19
 
5.4
 
住宿和餐飲業
 
61.14
 
15.3
 
房地產業
 
609.60
 
14.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0.08
 
703.7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18
 
-61.2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05.82
 
159.4
 
教育
 
24.98
 
21.9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1.51
 
-36.3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4.16
 
-45.0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3.15
 
-65.7
 
(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房地產去庫存成效明顯。全年房地產銷售面積432.65萬平方米、銷售額391.2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5.9%和31.9%;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降至15個月,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房價基本保持穩定。
 
從去杠桿的情況來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46.2%,比去年同期高3.0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5個百分點。
 
企業成本下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的主營成本為73.5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元。
 
補短板投入增長較快。全市以“雙創”為載體,持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補齊城市功能、城市管理、生態環境、民生事業短板,不斷擴大優質服務供給。2016年全市財政民生支出152.8億元,同比增長18.9%,占全市財政支出的74.1%。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50.99億元,同比增長74.3%。其中,交通運輸業投資209.40億元,增長41.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205.82億元,增長159.4%。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以“雙創”工作為引領,以“放管服”為抓手,忠實踐行“規范、便民、廉潔、高效”的服務宗旨,率先在全省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2016年政務窗口辦件受理突破22萬件,達到22.50萬件,辦結21.96萬件,提前辦結率86.4%,群眾滿意率99%。海口12345市政府熱線即雙創熱線辦件達到39.95萬件,有效受理各類訴求33.36萬件,辦結32.43萬件,有效辦結率為97.2%。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金額達到1595.33億元,累計完成交易數595宗。工商登記改革實行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最大限度便民服務,實施“五證合一”改革,登記注冊更加便利化,促進了市場主體穩健發展。全市新增市場主體5.31萬戶,同比增長33.3%;新增注冊資本(金)4774.41億元,增長402.8%。其中,新增企業2.07萬戶,增長29%,新增注冊資本(金)4762.06億元,增長406.5%;新登記個體工商戶3.24萬戶,增長36.2%,新增資金數額12.36億元,增長31.1%。全年發出1.25萬張“五證合一”營業執照。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實施所有公立醫院、政府舉辦的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住院病房“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服務模式。
 
(五)城市文明提升
 
2015年開啟的海口“雙創”,是歷史上范圍空前、力度空前的社會總動員,帶動海口從市容市貌到干部作風都發生了歷史性轉變。“創衛”順利通過國家專家組暗訪測評,群眾對衛生狀況滿意率達98.7%。“誠信海口”、“公益海口”、“海口城市管家”三大網絡服務平臺建成使用,全市注冊志愿者達到25萬多人,被《人民日報》點贊為“志愿者之城”。海瑞墓、五公祠等人文景點加快改造提升,居仁坊、西門外城等城市文脈得到有效保護。凡人善舉層出不窮,全國文明家庭李朵家庭、龍華區社區干部旁麗芬入選“中國好人榜”,涌現了優秀村干部洪慶芝、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李連觀等一批先進典型。
 
二、居民生活和民生事業
 
(一)居民生活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47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其中,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75元,比上年增長7.9%,增幅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9元,比上年增長9.0%,增幅比上年降低0.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
 
(二)就業
 
城鄉就業創業服務進一步強化,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7萬人,完成年任務的104.4%。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1.02萬人,完成年任務的102.3%;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就業再就業691人;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8386人,完成年計劃的104.8%。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9%。提升公共服務助推就業,2016年共舉辦各類常規招聘會82場,專場招聘會26場,進場招聘企業5355家,提供就業崗位2.81萬個,面試人數5.6萬人。
 
(三)物價
 
物價總體水平在可控范圍內。2016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為103.0,價格水平上漲3.0%。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6.0%,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4.9%,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3.8%,居住價格上漲3.4%,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0%,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8%,衣著價格下降5.1%,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1.7%。
 
表3: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指標名稱
 
本月與去年同期比
 
12月
 
累計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4.4
 
103.0
 
一、食品煙酒
 
106.2
 
106.0
 
糧食
 
101.4
 
101.4
 
鮮菜
 
115.9
 
120.3
 
畜肉類
 
109.7
 
109.9
 
水產品
 
105.5
 
107.7
 
蛋類
 
99.2
 
100.4
 
鮮瓜果
 
114.6
 
103.4
 
二、衣著
 
95.7
 
94.9
 
三、居住
 
106.3
 
103.4
 
四、生活用品及服務
 
101.5
 
100.8
 
五、交通和通信
 
101.8
 
98.3
 
六、教育文化和娛樂
 
104.8
 
103.8
 
七、醫療保健
 
103.1
 
102.0
 
八、其他用品和服務
 
107.5
 
104.9
 
(四)扶貧
 
全年全市實現8453人精準脫貧,完成計劃任務的100.2%。全年籌措幫扶資金10339.9萬元,其中,中央資金3148萬元、省財政資金1527萬元、市財政資金5064.9萬元、區財政資金600萬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教育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12所,中等職業學校53所,普通中學104所,小學160所,幼兒園738所。研究生招生1657人,在校生4812人,畢業生1235人;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3.74萬人,在校生12.77萬人,畢業生3.47萬人;成人本專科招生5598人,在校生1.55萬人,畢業生8273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2.79萬人,在校生7.44萬人,畢業生2.3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1.38萬人,在校生4.15萬人,畢業生1.44萬人;普通初中招生2.64萬人,在校生7.51萬人,畢業生2.4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3.47萬人,在校生18.8萬人,畢業生2.64萬人;學前教育招生3.59萬人,在校生10.87萬人,畢業生3.31萬人;初中入學率為100%,小學入學率為100%。
 
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財政性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確保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全市生產總值比例不降低4%。2016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31.35億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5.2%。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已投入資金2.41億元。其中,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生均公用經費資金2.02億元,免教科書補貼資金3406.76萬元,免作業本費補助資金486.39萬元;落實好各階段學生資助工作,學前教育“三類幼兒”資助項目劃撥176.03萬元,資助4694人次;義務教育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補貼劃撥898.6萬元,資助1.45人次;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劃撥599.63萬元,資助學生6303人次;共向2855名大學生發放助學貸款1919.43萬元;“愛心助學”活動資助大學新生207人,資助金103.5萬元,計生獎勵大學新生115名,獎勵金57.5萬元;完成中職國家助學金501.04萬元、免學費項目4556.13萬元的劃撥工作。
 
(六)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人員隊伍壯大,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2016年,全市醫療衛生支出為18.02億元,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7%。全市衛生人員總數為3.51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01萬人。執業醫師1.05萬人,注冊護士1.48萬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47.3人,平均每萬人擁有護士66.6人。全市衛生機構總數1278個。其中,醫院114個、衛生院2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6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個、急救中心2個、血液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6家、門診部96個、診所和衛生所及診療室663個、醫學教育機構5個、計劃生育服務站5個。全市衛生機構床位1.58萬張。其中,醫院床位1.41萬張、衛生院床位0.07萬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0.1萬張,平均每萬人擁有床位數70.9張。
 
(七)社會保障、救助和福利
 
全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2016年末,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7.5萬人,比上年增長5.4%。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2.86萬人,增長0.6%。全部實現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8萬人,增長18.3%;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5.7萬人,下降18.4%。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5.8萬人,增長31.3%。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9.8萬人,增長11.7%;2萬人次享受生育保險待遇,增長48.2%。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8.9萬人,增長4%。
 
2016年末,全市共有605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3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3736人。全年資助1.14萬農村困難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520元/人/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460元/人/月,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為480元/人/月。現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2個,床位數560張,收養345人;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31個,床位數2020張,集中供養率達33%。社會福利企業8個,安置殘疾人員369人。
 
三、國民經濟各行業
 
(一)農業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8.66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產值52.84億元,增長4.3%;林業產值5.38億元,增長6.9%;牧業產值33.06億元,下降2.6%;漁業產值11.20億元,增長6.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19億元,增長8.3%。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6.25千公頃,比上年下降5.3%。糧食播種面積52.9萬畝,下降8.0%,糧食總產量15.10萬噸,下降8.6%;蔬菜播種面積42.2萬畝,下降0.8%,蔬菜總產量55.63萬噸,下降1.7%;水果播種面積18.4萬畝,增長2.6%,水果總產量21.11萬噸,增長1.4%。肉類總產量10.19萬噸,增長10.3%;禽蛋總產量9629噸,增長12.1%。至年末,全市生豬累計出欄83.47萬頭,增長6.7%;家禽累計出欄數1189.00萬只,下降2.5%;水產品產量7.32萬噸,增長6.4%,其中養殖產量4.8萬噸,捕撈產量2.52萬噸。
 
表4:2016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15.1
 
-8.6
 
早稻
 
萬噸
 
6.8
 
-11.4
 
晚稻
 
萬噸
 
5.7
 
-6.6
 
油料
 
萬噸
 
0.7
 
5.2
 
花生
 
萬噸
 
0.6
 
8.7
 
糖蔗
 
萬噸
 
3.3
 
-43.1
 
水果
 
萬噸
 
21.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1.4
 
蔬菜
 
萬噸
 
55.6
 
-1.7
 
橡膠
 
萬噸
 
0.2
 
51.6
 
胡椒
 
萬噸
 
0.3
 
11.2
 
(二)工業和建筑業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499.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4.17億元,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完成產值216.17億元,比上年下降4.8%;輕工業完成產值282.97億元,增長6.3%,重工業與輕工業之比為43.3︰56.7。
 
至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99.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是全市工業發展的主力,產值超億元的企業77家,比上年增加6家,實現產值465.8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3.3%,比上年減少1.91億元。全年累計產值超10億元企業有13家,共完成產值285.41億元,比上年減少5.96億元。
 
醫藥、煙草、機電三大主導行業實現總產值240.86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醫藥行業實現總產值154.71億元,增長11.8%;煙草行業實現總產值26.43億元,下降8.1%;機電行業實現總產值59.71億元,下降0.2%。三大支柱行業總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總產值48.3%。
 
2016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5.85億元,比上年增長0.1%;實現利稅總額66.92億元,增長3.5%,其中利潤31.89億元,增長8.6%。企業資產合計695.06億元,增長7.3%。
 
表5:2016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飼料
 
萬噸
 
92.01
 
9.0
 
罐頭
 
萬噸
 
19.28
 
-20.5
 
軟飲料
 
萬噸
 
52.18
 
0.1
 
中成藥
 
 
1201.45
 
5.1
 
飲料酒
 
億升
 
0.69
 
-5.0
 
變壓器
 
萬千伏安
 
1162.86
 
4.8
 
電力電纜
 
萬千米
 
16.01
 
-0.9
 
太陽能電池
 
萬千瓦
 
38.67
 
-52.7
 
乳制品
 
 
3350
 
-20.4
 
印制電路板
 
萬平方米
 
0.22
 
-97.1
 
卷煙
 
億支
 
119.5
 
-2.4
 
光纜
 
萬芯千米
 
110.75
 
-56.1
 
汽車
 
萬輛
 
6.72
 
-3.7
 
發動機
 
萬千瓦
 
555.81
 
8.0
 
建筑業平穩發展。全年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18.67億元,增長21.6%。其中建筑工程產值182.07億元,增長20.5%;安裝工程產值25.88億元,增長36.5%。當年建筑企業新簽合同價款249.13億元,建筑企業期末從業人員5.02萬人,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9.22萬元/人。
 
(三)旅游業和房地產業
 
旅游接待能力進一步增強。2016年持續打響“幸福美麗海口”旅游品牌,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市場監管、提高服務質量,被評為中國“互聯網+旅游”十大優秀城市和“全國優秀旅游新聞作品評選結果(組織獎)”。2016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過夜游客1329.1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3.65萬人次,同比增長11.9%。人均逗留天數1.43天/人,同上年持平。實現旅游總收入191.84億元,增長13.6%。其中,旅游外匯收入4503.55萬美元,同比增長10.3%。全市A級旅游景區共10家,其中4A景區有4家。星級酒店39家,其中五星級酒店6家。
 
表6:2016年海口市旅游接待情況
 
指標名稱
 
單位
 
絕對數
 
一、入境旅游
 
--
 
--
 
接待入境旅游人數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萬人次
 
13.65
 
外國人
 
萬人次
 
7.25
 
港澳同胞
 
萬人次
 
2.25
 
臺灣同胞
 
萬人次
 
4.14
 
接待入境旅游人天數
 
萬人天
 
23.56
 
外國人
 
萬人天
 
14.13
 
港澳同胞
 
萬人天
 
3.6
 
臺灣同胞
 
萬人天
 
5.84
 
旅游外匯收入
 
萬美元
 
4503.55
 
二、國內旅游
 
--
 
--
 
接待國內過夜游客
 
萬人次
 
1315.54
 
旅游收入
 
億元
 
178
 
房地產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51.0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住宅投資342.22億元,增長23.9%。新開工面積811.47萬平方米,增長67.2%。全年房屋竣工面積306.60萬平方米,增長41.6%。全年房屋銷售面積432.65萬平方米,增長15.9%;商品房銷售額391.28億元,增長31.9%。
 
(四)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2016年,全市完成旅客運輸量0.90億人次,貨物運輸量1.05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7.5%和1.7%;旅客運輸周轉量641.92億人公里,貨物運輸周轉量670億噸公里,分別增長25.8%和下降5.6%;港口貨物吞吐量8866.82萬噸,增長8.0%。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88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3%,再創歷史新高。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63.25萬輛,比上年增長18.3%,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56.29萬輛,增長19.4%。民用轎車擁有量38.7萬輛,增長17.3%,其中私人轎車擁有量35.7萬輛。全年新注冊汽車10.82萬輛,報廢3403輛。
 
表7:2016年客貨運輸量完成情況
 
運輸
 
方式
 
旅客
 
貨物
 
運輸量
 
(萬人次)
 
周轉量
 
(億人公里)
 
運輸量
 
(萬噸)
 
周轉量
 
(億噸公里)
 
合計
 
8999
 
642
 
10461
 
670
 
公路
 
2827
 
30
 
2659
 
25
 
民航
 
2891
 
564
 
31
 
10
 
鐵路
 
2337
 
45
 
800
 
15
 
水路
 
945
 
3
 
6971
 
620
 
2016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4.5億元,比上年增長65.4%。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38.7億元,增長67%;郵政業務總量5.8億元,增長33.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5.55萬戶,同比下降8.9%;移動電話用戶148.08萬戶。互聯網寬帶用戶總數60.75萬戶,同比下降1.2%。全年短信業務總量3.9億條。
 
(五)國內貿易和會展業
 
2016年,全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3.89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商品零售566.81億元,增長9.5%,占零售總額的86.7%;餐飲收入87.09億元,增長11.8%,占零售總額的13.3%。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93.85億元,增長9.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05億元,增長15.0%。在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體育、娛樂用品類休閑商品實現零售額1.55億元,比上年增長14.0%;金銀珠寶類、服裝類、糧油食品類分別實現零售額4.60億元、20.03億元和13.93億元,分別下降1.3%、增長8.6%和2.7%;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24.60億元,增長17.6%;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101.09億元,增長0.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分別實現零售額16.56億元、1.97億元和2.57億元,分別下降12.0%、8.0%和10.0%。
 
海口會展業規模、拉動作用、產業知名度方面均創佳績。2016年,全市共舉辦各類會展活動6283場,較上年增長16%。其中,規模以上會議和展覽活動238場,增長6.7%;上千人會議26場,1萬平方米以上展覽23個。2016年,我市大力開展島外宣傳推介活動,落實12場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大型專業會議,和新增6個展覽項目在海口舉辦。成功舉辦“兩會三展三節”八大品牌會,其中以“海·納百川”為海口市會展局主題的第23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于10月22日在海口開幕,首次落戶椰城的中國國際廣告節是全國專業性最強、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行業盛會。至此,海口已連續第五次獲得“年度中國會展名城”大獎,以及“2016中國最具創新力國際會展城市”和“2016年度中國會展產業金手指獎·品牌會展城市”的榮譽稱號。2016年,全市展會也呈現出規模明顯擴大的趨勢,第二屆(中國)海南文化產業博覽會、2016首屆海南國際旅游島三角梅花展、2016海南房車露營休閑旅游博覽會、2016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等展會規模均在3萬平米以上;論壇和會議規格、規模普遍提高,2016國際醫藥供應鏈峰會暨第三屆中國醫藥物流行業年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6年會、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海口年會等,參會人數都在1000人以上;國內大型知名學術性專業會議陸續落戶海口舉辦,如第五屆中國小動物醫師大會,參會人數達3500人、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參會人數達5000人以上。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銀行、證券期貨和保險業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本外幣合計,下同)4989.30億元,比年初增加919.5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972.90億元,比年初增加917.37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268.49億元,比年初增加671.5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914.67億元,比年初增加84.09億元,中長期貸款605.42億元,比年初增加159.53億元。
 
2016年,全市各類證券交易額9854.64億元,比上年下降45.6%。其中,股票交易額7191.9億元,下降54.4%;債券交易額2075.26億元,增長25.2%;基金交易額522.18億元,增長0.7%。年末證券帳戶開戶83.87萬戶,增長17.6%。全年期貨市場成交額22533.83億元,下降57.6%。
 
2016年,全市保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9.51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0.76億元,增長8.9%;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8.75億元,增長11.8%。全年賠款與給付支出合計37.78億元,比上年增長31.7%,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21.62億元,增長1.5%;人身險賠付支出16.16億元,增長118.7%。
 
四、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
 
(一)對外貿易
 
據海口海關統計,2016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58.18億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出口52.23億元,下降12.7%;進口205.95億元,下降2.3%。美國是我市對外貿易的第一大市場,實現貿易往來101.54億元,下降14.2%,占進出口總值39.3%;歐盟、香港、日本、東盟等其他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額分別為94.36億元、5.45億元、14.9億元和13.91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111.44億元,下降27.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43.2%;租賃貿易109.25億元,增長50.9%,占全市進出口比重為42.3%;加工貿易17.24億元,下降30.0%,占全市進出口比重為6.7%。
 
(二)對外開放
 
招商引資和區域經濟合作工作邁上新臺階,建1+3+4+N的招商聯動機制,策劃包裝65個優質招商項目,編印了《海口招商項目冊》。創新轉變招商模式,開展點對點精準招商,積極開展領導帶隊上門招商、高層驅動招商、產業鏈招商等。2016年,全市通過各類招商平臺活動簽約項目和各單位報送的自行簽約項目共計198個,總協議投資金額為1594.4億元,項目涵蓋旅游、農業、互聯網、健康醫療、會展、物流、高新技術、文化教育等海南省十二個重點產業中的十一個產業。
 
五、科學技術、文化和體育
 
(一)科技
 
2016年,海口市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將扶持重點向十二大重點產業的創新型科技項目和科技創新平臺傾斜,共投入科技扶持資金約3062.8萬元,帶動企業投入研發費用2.98億元。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149家,占全省75%,其中高新技術醫藥企業36家,占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比重為62%。
 
2016年,全市專利申請量為2279件,同比增長13.1%,占全省的70%;專利授權量為1272件,同比增長5.2%,占全省的72%;PCT國際專利申請9件,占全省69%。全市PCT國際專利申請總量達到32件;有效發明專利1863件,占全省的78%;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4件。搭建科技支撐平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2016年新增市級重點實驗室3家,市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3家,市級創新型企業4家。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56家、市級及以上技術研發中心58家、市級及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53家,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夯實信息基礎設施配套,2016年全市信息基礎設施投資10.77億元,全面建成“全光網”城市,被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城區小區、行政村光網覆蓋率達99.5%、96%;光纖寬帶用戶占比92%;4G信號覆蓋率達99%以上;重點公共區域無線WIFI初步實現全覆蓋。首個海南千兆寬帶入戶小區家庭用戶于12月8日在海口正式受理開通。
 
(二)文化
 
公共文化服務繁榮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9個,藝術表演場館4個,博物館5個(省級1個、市級1個、民辦3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站4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8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9處。年末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美術作品47幅;參加省市展覽發表文學作品5部,發表率為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為100%。公共圖書館藏書量37.9萬冊,瓊山區圖書館藏書量6.5萬冊。
 
文藝優秀作品再創佳績。2016年,市文化藝術傳播研究中心參加全國性展覽發表文學作品3部,美術作品47幅;舉辦個人展覽1次。
 
特別是海口市藝術團創作的大型歌舞詩《黎族家園》作為海南省選送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作品,在參演的35個代表團43臺劇目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劇目金獎”和“最佳舞美設計獎”,是海南省榮獲的含金量極高的文藝作品。
 
(三)體育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16年海口市體育健兒代表省、市參加洲際、國內競技賽事均取得良好成績,獲得比賽前八名的有35人次,其中取得第一名15人次、第二名6人次、第三名4人次。特別是4月份蒙成代表中國在哈薩克斯坦參加的亞洲舉重錦標賽男子56公斤級的比賽中,以總成績285公斤獲得該級別的冠軍,同時還獲得該級別抓舉第三名,挺舉第一名,這也是海口市運動員首次獲得亞洲舉重錦標賽冠軍。海口是國際高端體育品牌賽事-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的重要賽段,2016年3月匯聚了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數十個國家的高水平選手來椰城參賽,吸引了帆船世界、亞洲帆船等國際航海傳媒巨頭報道。10月份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傾力打造的大型國際品牌體育賽事-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吸引全球職業車手和媒體關注,成為面向世界宣傳推介海南國際旅游島和海口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10月下旬第四屆海口國際沙灘馬拉松賽吸引20多個國家的馬拉松愛好者前來參賽。觀瀾湖世界明星賽則充分利用和發揮明星效應,邀請世界各國文藝、體育界明星到海口觀瀾湖度假區舉行高爾夫、足球等體育賽事,這項賽事再次讓世界聚焦海口,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還吸引眾多明星粉絲和體育愛好者,促進海口市的經濟發展。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節能減排、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和環境保護
 
(一)節能減排
 
2016年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3905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優良水平。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9個;年末城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59.07萬立方米;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為95%。
 
(二)城鄉建設
 
公用事業服務建設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公交路線運營里程98公里,公交分擔率進一步得到提升。優化公交線路97條,其中保留39條、調整53條、新增5條。年末,全市共有公交線路97條,公交車1561輛。完成出租車更新投放929輛,年末共有各類出租車2956輛。已建龍華公交總站、白沙門公園公交首末站、長流起步區公交首末站等14個項目,落實場地面積251畝。公交汽電車進場率為68%。
 
2016年,全市自來水供水總量為2.27億噸。其中,生活用水1.15億噸,生產運營用水0.56億噸。全市用電總量70.34億千瓦小時,其中工業用電16.85億千瓦小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3.71億千瓦小時。全市天然氣供氣總量1.19億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3659萬立方米,用氣人口129萬人。
 
(三)生態環境
 
生態優勢鞏固提升。2016年全市完成造林綠化面積2.0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45萬畝,更新改造5812.6畝,四旁植樹603.4畝。全市新增綠地面積62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2%,綠地率為33.2%。
 
(四)環境保護
 
環境空氣質量優良。2016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符合一級(優)標準天數277天,二級(良)標準天數81天,三級(輕度污染)標準天數4天,空氣質量優良率98.6%。一級優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天,提高了1.8%,可吸入顆粒物PM2.5、PM10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4.5%和2.5%。南渡江龍塘段、永莊水庫等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國家控制的水質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標率100%。四類噪聲功能區均達到相應指標要求。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50.99億元,比上年增長74.3%。全年累計處理垃圾總量為94.5萬噸,垃圾無害化處理94.5萬噸。垃圾沼氣收集發電正常運轉,全年累計發電量0.178億度,減排二氧化碳9萬噸,達到資源回收利用,節能減排的目的。
 
七、安全生產
 
2016年,全市共發生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71起,死亡51人,受傷21人,直接經濟損失1805.6萬元。與2015年相比,事故起數、受傷人數各減少31起、1人,分別下降30.4%、4.5%;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各增加13人、274.5萬元,分別上升34.2%、17.9%。四項指標呈“兩降兩升”態勢。
 
八、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4.58萬人。從區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秀英區38.22萬人、龍華區66.2萬人、瓊山區50.53萬人、美蘭區69.65萬人。
 
注釋: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預計數,最終核實數以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海口統計年鑒?2017》公布的數據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對三次產業劃分進行了修訂,將“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等三個大類劃到第三產業。
 
4.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是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午夜色福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