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統計局
2014年3月13日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為目標,以抓投資上項目、調結構促轉型、打基礎強后勁、惠民生保穩定為重點,更新觀念,深化改革,攻堅克難,創新實干,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綜合
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95.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97.79億元,比上年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8.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工業增加值14.63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建筑業增加值1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6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0400元(按2013年年均匯率折算為3294美元),增長8.3%。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1∶14.5∶35.4。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三大產業仍不夠優化;工業基礎依然薄弱;大項目、好項目偏少;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城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與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節能減排形勢仍然嚴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經濟社會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2013年農業總產值達141.36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種植業產值36.25億元,比上年增長6.0%;林業產值19.45億元,比上年增長7.8%;畜牧業產值24.73億元,比上年增長7.1%;漁業產值59.03億元,比上年增長5.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90億元,比上年增長9.2%。2013年拉動我市農業增長的主要產品是瓜菜、生豬、橡膠和水產品。
從農業生產情況看:一是瓜菜生產穩步增長。全市瓜菜播種面積309363畝,比上年增長9.1%,產量501265噸,比上年增長7.3%。二是糧食、油料、甘蔗等作物產量有所減少。全市糧食、油料、甘蔗產量分別為200725噸、17530噸和1074585噸,分別比上年減少0.7%、4.4%和10.9%。三是橡膠生產持續增長。全市橡膠開割面積1000763畝,干膠總產量83881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0.2%和11.9%。2013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積10788畝,森林覆蓋率達54.8%。四是畜牧業生產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市生豬出欄量974811頭,比上年增長6.1%;牛出欄量21275頭,比上年減少1.3%;羊出欄量119765只,比上年增長4.2%;禽類出欄量1720萬只,比上年增長3.2%;畜禽肉類總產量111979噸,比上年增長6.9%。五是漁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市水產品產量416903噸,比上年增長3.5%,其中海水產品產量374725噸,比上年增長7.3%。
三、工業
工業生產保持增長。2013年全市工業總產值68.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58.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在全市2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超億元的有儋州供電公司、海南中化橡膠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其中儋州供電公司產值近二十億元。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商品混凝土生產有所減少,機制糖、水泥、發電量等產品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2013年比上年增長%
機制糖182709噸76.1
水泥1186049噸2.0
商品混凝土32533立方米-14.8
發電量21291萬千瓦時3.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00.25億元,比上年增長33.6%。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9.44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全年施工項目145個,增長16.9%。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78個,增長31.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4.59億元,增長3.3倍;第二產業投資9.04億元,下降26.4%;第三產業投資86.62億元,增長40.4%。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較好。扎實有效推進“項目建設年”重點項目建設的進程。全市7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0.36億元,比上年增長24%,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82.4%。儋州海棠10萬頭商品豬場建設項目、儋州十萬只特種龜種苗基地項目、海南齊海管業預應力PCCP、PCP混凝土管道項目、儋州明成水泥有限公司礦渣粉加工項目、跨海通道南連接線工程等項目竣工投產,洋浦跨海大橋工程、海南西部倉儲物流中心、儋州望海國際廣場迎賓館項目即將建成投產;海花島旅游綜合體項目、兆南頤園、儋城壹品、華諾國際、水榭丹堤、中南西海岸、銀磬海陽城、海岸漫谷、蔚藍椰風、塞維亞海岸、迎賓大道及環境整治項目、東坡文化旅游區一期工程等項目處于主體施工階段;蘭洋溫泉風情小鎮、海南佳邦西部家居城、鼎尚時代廣場、夏日國際商業廣場、儋州長潤建筑玻璃深加工項目、36萬噸綠色飼料生產基地等新開工項目強力推進。
五、貿易業
消費市場繼續保持活躍。2013年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65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分消費地區來看: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總額46.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8%;鄉村完成消費品零售總額5.15億元,比上年增長16.9%。
物價總水平保持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0%,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3.3%,衣著類價格下降6.6%,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1.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1.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1%,居住類價格下降0.5%,煙酒類價格上漲2.8%,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0.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8%,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跌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跌3.0%。
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郵電通信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2013年,全市交通運輸業客運量達236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2%,客運周轉量為93229萬人次公里,比上年增長12.1%;貨運量2649萬噸,比上年增長12.8%,貨運周轉量12183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3.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旅游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13年組織人員赴北京、廣州、臺灣等15個城市和地區進行旅游宣傳促銷;配合中央電視臺拍攝并播出了《儋州尋鍋記》和《美麗中國鄉村行-歡樂儋州》;成功舉辦了首屆海南雪茄文化旅游節;參加瓊北旅游合作組織在廣州舉辦的“歲歲年年游不同--再邀請您到瓊北過大年”宣傳推介活動;新建4家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站),并在市內主要交通要道新建了8塊旅游交通標識牌,進一步完善了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完成了儋州市泛松濤天湖生態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儋州市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儋州東坡文化旅游區暨中和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核心保護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推進光村雪茄風情小鎮、東坡文化旅游區、蘭洋溫泉養生度假區、海花島旅游綜合體、儋州迎賓館等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全年無旅游安全責任事故,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全年共接待過夜游客118.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1%。年末掛牌星級酒店5家,其中,三星級3家,二星級2家。
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2013年,郵電通信業完成業務收入總量4.31億元,比上年增長7.5%。市內電話用戶8.66萬戶,比上年減少9.1%;移動電話用戶69.73萬戶,比上年增長10.9%;國際互聯網用戶5.66萬戶,比上年增長11.9%。
七、財政和金融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56億元,比上年增長27.4%。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優化,各項民生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地方公共財政支出45.58億元,比上年增長2.0%。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5.6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8.3%。其中,醫療衛生支出4.21億元,增長1.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32億元,增長26.9%;教育支出8.41億元,減少26.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72億元,增長112.4%;農林水事務支出7.95億元,減少3.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57億元,減少17.9%。
金融運行良好。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07.3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6.9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4%。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8.2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0.4%。其中,短期貸款8.12億元,減少18.5%;中長期貸款79.89億元,增長39.6%。金融機構效益較好。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32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利潤大幅度增長,利潤總額3.17億元,增長34.3%。不良貸款余額1.49億元,不良貸款率1.7%,不良貸款率比上年下降0.55個百分點。
八、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績。全市組織實施省重點科技項目2項、省星火產業帶項目4項;技術合同登記5項,技術交易額達77.8萬元;全市升級改造農業科技110服務站5個,新建農業科技110服務點5個,實現農業科技服務覆蓋全市。2013年科技經費支出5241萬元,比上年增長18.1%;2013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623萬元,比上年增長18.1%。全年共申請專利215項,比上年增長35.4%;獲得專利授權147項,比上年增長93.2%。
文化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2013年,組織搞好第2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儋州分會場活動;成功舉辦第四屆儋州國際象棋特級大師超霸戰和市第三屆中小學生國際象棋聯賽;成功舉辦海南省第三屆趣味體育運動會成功舉辦和首屆海南省武術錦標賽;完成第八屆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儋州賽段的各項任務;精心組團參加第九屆中國(深圳)文博會;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我市輸送的拳擊運動員分別獲得52公斤級金牌、56公斤級銅牌;參加海南省年度田徑、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籃球等少年錦標賽,我市取得了10枚金牌、17枚銀牌、31枚銅牌。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藝術館1個、檔案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報社1家,全市有線電視用戶達7.6萬戶,比上年增長6.74%。
九、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
(一)節能減排
節約能源資源取得新成效,環境治理能力有新提高。我市把推進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年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94%;單位GDP建設用地下降40.44%。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個,年末城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9萬立方米,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63.3%。現有垃圾處理設施1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在工業污染源治理方面,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388人次,對全市70家排污單位進行了執法檢查,查處8家違法企業,其中,6家超標排放,2家未批先建。在推行清潔生產方面。對橡膠、糖廠等7家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驗收;對2家工業廢水企業、52家養豬場開展了污染治理;完成儋州金路水泥廠水泥生產線進行脫硝設施建設。在污染源監察監測工作方面。全市11家污染源企業安裝了自動監控系統,對4家國控污染源、9家省控污染源進行監督性監測,對2套自動在線監測設備進行了有效性審核。年末有環境監測站1個,屬國家三級站。
(二)生態環境
城市(鎮)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全年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其中75%監測日空氣質量為優,部分城市(鎮)的個別監測日主要受顆粒物影響,空氣質量出現輕度或中度污染。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為0.005毫克/立方米、0.010毫克/立方米和0.041毫克/立方米,總體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所有監測城市(鎮)空氣質量均達到或優于居住區空氣質量要求的國家二級標準。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優良。全年87.5%的監測河段、92.3%的監測湖庫水質符合或優于可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的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北門江、春江、珠碧河等河流的水質保持優良態勢。開展監測的絕大部分城市(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符合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
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儋州市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近岸海域水質保持一、二類海水水質,符合水環境管理目標的要求。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3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2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3240公頃,其中省級3100公頃,市級140公頃。
新建文明生態村100個,全市現有991個;新建小康環保示范村1個,現有12個;新創建生態鄉鎮1個,現有2個。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全年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2.39萬噸,比上年增長0.23%;氨氮(NH3-N)排放量0.21萬噸,增長4.64%;二氧化硫(SO2)排放量0.061萬噸,增長34.82%;氮氧化物(NOX)排放量0.42萬噸,增長29.32%。工業廢水排放量達321萬噸。
(三)地質勘查
地質勘查取得新成果。全年新發現銫銣礦產1處,屬金屬礦產,已探明儲量1200噸,占世界同一礦種儲量的三分之一。
十、居民生活和民生事業
(一)居民生活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362元,比上年增長9.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741元,比上年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純收入2910元,增長18.5%,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4176元,比上年增長18.8%。城鄉居民個人儲蓄存款116.9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4%。居民消費支出繼續增加,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430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774元。住房條件不斷改善,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化娛樂、衣著、網絡消費等較快增長,居民消費結構趨于合理。
(二)就業
就業狀況保持良好態勢。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457人,比上年增長2.2%;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5%,保持在較低水平。農村勞動力轉移11967人,比上年增長1.7%。就業規模繼續擴大。
(三)教育
教育事業取得突破性發展。全年完成5所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建設總面積11538平方米,總投資2700萬元,并于2013年秋季開園招生。完成了市特殊學校的建設,建筑面積5050平方米,投資1480萬元,實現了當年秋季招生。建設92個校安工程項目,改造總面積56316平方米,項目總投資8411萬元。完成了513畝西部中學項目用地手續。啟動了市青少年綜合性示范基地建設,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總投資5800萬元。新增一所民辦高中,緩解我市普通高中學校學位緊缺狀況。2013年中考,全市全A人數177人,優秀率10.94%,良好率22.25%,及格率46.99%,A等級人數占全省考生10%,綜合評價指數380.18。全市共有6643名學生參加高考,文史類最高分791分,理工類最高分892分。本科一、二批入圍人數2708人,入圍率為40.8%;800分以上6人,700分以上134人;中職學校招生979人,在校學生2842人,減少16.3%;普通高中招生7691人,在校學生22038人,增長5.6%;初中招生13656人,在校學生44247人;普通小學招生13851人,在校學生78720人,小學凈入學率99.81%。
(四)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2013年,海南西部中心醫院住院大樓與門急診綜合大樓(一期)已進入最后裝修階段,完成了7500萬元的醫療設備招標,累計投入了3.1億元,2014年將投入使用。投入600萬元進行南豐鎮衛生院、中和鎮衛生院、海頭鎮中心衛生院、東成鎮中心衛生院和王五鎮衛生院等5家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在村衛生室覆蓋率100%的基礎上完成215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標準化率達到93%。
2013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44家,其中國營農場醫院10家,地方農場醫院2家,中醫醫院1家,其他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省農墾那大醫院、松濤管理局職工醫院、海大駐儋州校區醫院)4家,婦幼保健院1家,皮膚性病防治所1家,衛生院2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衛生防疫站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3家,民營醫院1家,其他衛生單位(市醫學會、市衛生監督所、市衛生技術學校、市合管辦)4家。共有病床位256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579人,其中執業醫師1208人、執業助理醫師598人、注冊護士2035人、藥劑師(士)195人、檢驗技師(士)128人、影像技師(士)52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363人。
2013年全市參合農民578569人,比上年增加3725人,參合率98.77%。
全年開展4次接種。乙肝、卡介苗、百白破、A群流腦、乙腦、甲肝、麻風(含麻疹成份)疫苗、脊灰八種疫苗單苗基礎接種率均達到99%以上。脊灰、百白破、乙肝全程基礎接種率分別為99.2%、99.7%和99.4%。“八苗”基礎免疫調查接種率為96.02%,達到國家要求的95%以上。百白破疫苗、含麻類疫苗、乙腦疫苗加強免疫接種率分別為99.4%、99.49%和98.6%。
2013年全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0種7601例,傳染病總發病率874.39/10萬,死亡率1.38/10萬。其中甲類傳染病報告0例;乙類傳染病報告12種3016例、發病率346.95/10萬,死亡12例、死亡率1.38/10萬;丙類傳染病報告8種4585例、發病率527.44/10萬,死亡0例。
(五)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
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進一步得到加強。年末城鎮社區服務設施32個,比上年增長28%;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93人,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0706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21755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10368人。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不低于290元提高到不低于330元,將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270元提高到集中供養每人每月不低于45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月不低于350元。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18599人,其中城市醫療救助7442人,農村醫療救助11157人。全年救助災民13.85萬人,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300萬元,投入救災救濟資金666萬元。建成市托老院主體工程(進入裝修階段)和海頭鎮、雅星鎮敬老院并安排入住,新增床位140張。直接接受社會捐款81.9萬元。
(六)保障性住房建設
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全年城鎮保障性住房新開工5301套,占計劃的279.0%,竣工2896套,占計劃的100.9%,新開工建設面積56.4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2.08萬平方米。農村危房改造開工1215套,占計劃的110.5%,竣工1215套,改造面積8.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8.5萬平方米。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一、區劃和人口
2013年末全市16個鎮、4個國營農場、275個村(居)委會、1431個自然村,全市戶籍總人口954315人,其中農業人口614364人,非農業人口339951人;全市常駐總人口961000人,城鎮化率為47.48;人口出生率為15.32‰,人口死亡率為5.8‰,自然增長率為9.52‰。
備注:1.本資料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最終核實數以《2014儋州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為準;
2.生產總值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率按可比價格計算;
3.上述統計數據不含洋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