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海南

三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0-03-04 14:26:05 來源:三亞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4524次
2019年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一年,也是三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一年來,我市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緊緊抓住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狠抓“政策落實年”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深化營商環境,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總部經濟項目落地,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著力優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為三亞推動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一、綜合
 
經濟運行。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GDP)67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51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12.37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增加值493.98億元,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5:16.6:72.9。各行業增加值詳見表1。
 
財政收支。全市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10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稅收收入76.42億元,增長0.3%;非稅收收入32.68億元,增長34.7%。稅收收入中,增值稅17.99億元,下降19.5%;企業所得稅14.04億元,下降9.9%;土地增值稅19.07億元,增長39.3%;契稅5.12億元,增長34.4%;房產稅6.19億元,下降10.2%;城鎮土地使用稅3.50億元,下降17.8%;城市維護建設稅3.10億元,下降17.7%;個人所得稅2.58億元,下降28.2%。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5.39億元,比上年增長20.5%。與民生相關的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30.12億元,增長33.1%;城鄉社區事務31.96億元,增長20.3%;節能環保8.41億元,增長6.0%;教育22.41億元,增長6.1%;衛生健康11.88億元,增長21.5%。
 
居民消費價格。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9%,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7.5%;衣著類下降2.9%;居住類上漲0.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9%;交通和通信類上漲0.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6%;醫療保健類上漲1.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7%。分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詳見圖1。
 
人口。全市年末戶籍人口634369人,比上年末增加19722人。其中,男性321097人,女性313272人。按民族分,漢族373657人,占總人口的58.9%;黎族239330人,占總人口的37.7%;回族10275人,占總人口的1.6%;苗族4161人,占總人口的0.7%;壯族2458人,占總人口的0.4%;其他民族4488人,占總人口的0.7%。
 
二、改革開放
 
深化改革。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在全省率先組建營商環境服務局,制定出臺《三亞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精簡流程、壓縮企業辦理業務時間,全面啟動無語言障礙城市建設。設立海南國際仲裁院三亞分院。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營商環境日益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出臺《三亞市企業減負財政獎補實施方案》,全年減稅降費15.2億元。全面啟動國資國企改革。構建“2+6”的國有企業發展新格局,有效發揮國有經濟在城市發展中的基礎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社會信用建設。出臺《三亞市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修復管理辦法(試行)》,建立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社會鼓勵機制;全面實施行政管理信用承諾機制,推動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誠信經營。招商引資取得實效,“百日大招商”活動以來,先后對接并開展商務洽談企業200余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08家,其中24家央企、19家外企和27家行業領軍企業簽約落地。不斷提高旅游業開放程度,積極宣傳59國免簽政策,設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8個旅游推廣中心,新開通(加密)境外航線24條,全年累計執飛航線55條,境外通航城市46個,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對外開放。成功舉辦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第三屆ISY三亞國際音樂節、第四屆“亞洲彩虹盛典”、2019(首屆)中國職工沙灘運動會、2019WUCG三亞電競節、2019海南三亞世界女子9球錦標賽、2019第五賽季FE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等100多項文體賽事活動。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9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4.8%。其中,進口90.32億元,增長53.0%;出口7.07億元,增長82.4%。全市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增長1.52倍。
 
三、農林牧漁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2.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73.45億元,增長6.3%;牧業產值10.44億元,下降19.0%;林業產值3.13億元,增長3.5%;漁業產值20.08億元,增長7.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72億元,增長8.0%。主要農產品產量詳見表2。
 
四、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為76.81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輕工業產值6.28億元,增長32.2%;重工業產值70.53億元,與上年持平。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產值28.21億元,增長13.8%;股份制企業產值41.53億元,下降4.6%;外商及港澳臺企業產值7.07億元,增長1.9%。從各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3.93億元,增長76.3%;食品制造業產值1.77億元,增長6.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產值34.60億元,下降12.2%;燃氣生產供應業產值2.62億元,下降2.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產值29.10億元,增長10.7%。主要規上工業產品產量詳見表3。
 
建筑業。全市建安工程投資比上年下降10.1%。建筑業增加值90.45億元,增長4.0%。全市正常經營的資質內建筑業企業25家,全年簽訂合同額(含新簽訂和上年度結轉)100.59億元,比上年增長22.4%;建筑業總產值42.72億元,比上年下降8.1%。
 
五、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
 
固定資產投資。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8.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5.6%,非房地產投資增長12.6%。從構成看,建筑工程投資下降6.0%;安裝工程投資下降36.9%;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下降29.8%;其他費用投資下降2.5%。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782.16億元,比上年下降28.1%,資金到位率為114.5%。其中本年資金來源614.36億元,下降10.6%,占全部資金來源的78.5%。本年資金中,國家預算內資金47.57億元,增長6.5倍;國內貸款60.45億元,下降36.7%;債券11.82億元,增長2.5倍;自籌資金242.94億元,下降16.4%。
 
房地產開發。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25.6%。房屋施工面積1225.26萬平方米,下降17.9%。其中,住宅839.83萬平方米,辦公樓35.56萬平方米,商品營業用房175.71萬平方米,其他174.17萬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積中,本年新開工面積125.69萬平方米,下降26.3%。其中,住宅77.53萬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積141.18萬平方米,下降30.0%。其中,住宅112.6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21.15萬平方米,下降50.5%。各月度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詳見圖2。
 
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531.73億元,比上年下降41.9%,資金到位率為177.3%。其中本年資金來源400.80億元,下降31.5%,占全部資金來源的75.4%。本年資金中,國內貸款46.46億元,下降48.0%;自籌資金149.51億元,下降35.4%;其他資金26.08億元,增長24.7%。
 
六、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84億元,比上年增長6.7%。從限上商品類別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日用品類銷售額分別增長17.4%、36.0%、38.0%、37.1%;電子出版物及音影制品類、石油及制品類、汽車類分別下降12.3%、25.1%、4.0%。限上住宿業中,五星級酒店營業額下降11.9%;四星級酒店營業額下降19.6%;三星級酒店營業額下降14.3%;其他酒店營業額增長13.5%。
 
七、交通運輸和郵政業
 
交通運輸業。全市客運量2416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7%;貨運量1265萬噸,比上年下降29.5%。旅客周轉量140.37億人公里,下降0.1%;貨物周轉量9.10億噸公里,下降15.3%。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2016萬人次,增長0.6%。其中進港1011萬人次,增長0.6%。鳳凰機場飛行123292班次,增長1.5%。交通運輸周轉量和機場吞吐量詳見表4。
 
郵政業。全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43027.81萬元,比上年增長19.4%;業務總量完成累計27219.2萬元,增長13.6%。全市郵政函件業務累計完成27.69萬件,下降12.4%;包裹業務累計完成0.47萬件,下降69.1%;報紙業務累計完成1557.37萬份,下降1.0%;雜志業務累計完成46.59萬份,增長6.9%;匯兌業務累計完成1.05萬筆,下降5.4%。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81.85萬件,增長16.00%;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2117.02萬元,增長20.9%。
 
八、旅游業
 
全市接待過夜游客人數2396.3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0%。其中,過夜國內游客2305.70萬人次,增長9.4%;過夜入境游客90.63萬人次,增長26.6%。全年旅游總收入633.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國內旅游收入577.17億元,增長13.3%;旅游外匯收入81075萬美元,增長39.3%。旅游飯店平均開房率為71.81%,比上年提高0.36個百分點。全市列入統計的旅游賓館(酒店)252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4家,四星級酒店17家,三星級酒店6家。擁有客房58874間,比上年減少226間;擁有床位97019張,比上年減少381張。全市共有A級及以上景區14處,其中,5A景區3處,4A景區6處。接待過夜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詳見表5。
 
九、金融業
 
銀行業。2019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530.96億元,比年初增長0.1%。其中,境內存款1527.51億元,比年初增長0.1%。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331.79億元,比年初增長3.7%,其中境內貸款1330.01億元,比年初增長3.6%;境外貸款1.78億元,比年初增長2.5倍。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2084.60億元,比上年下降1.9%;利潤總額14.19億元,比上年增長72.6%;不良貸款率5.31%,上漲0.4個百分點。
 
保險業、證券業。全市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5.69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財險10.08億元;壽險15.6億元。全市十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545.32萬元,凈利潤649.91萬元,主資金賬戶79112戶。
 
十、社會事業
 
教育。全市共有各類學校355所,比上年增加26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6所,與上年持平;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與上年持平;普通中學44所,比上年減少4所;小學116所,比上年增加2所;幼兒園185所,比上年增加28所;教職工數17602人,比上年增加1303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教師2760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教師386人,普通中學教師3321人,小學教師3958人,幼兒園教師2210人。在校學生數218748人,比上年增加12966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學生55452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8477人,高中階段在校學生數(普通高中)15092人,普通中學學生(普通初中)29092人,小學學生77019人,幼兒園33616人。
 
文化體育。全市共有圖書館1個,文化藝術館1個,博物館1個,劇場(影劇院)20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隊40個。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全市參加省級以上各類文體比賽1118人次,獲得獎牌490枚。其中,金牌232枚,銀牌172枚,銅牌86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民生事業
 
人民生活。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30元,比上年增長8.7%。從收入來源看,工資性收入19458元,增長9.0%;經營凈收入6223元,增長6.1%;財產凈收入3636元,增長8.9%;轉移凈收入3815元,增長11.3%。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08元,增長7.9%。其中,工資性收入24273元,增長7.9%;經營凈收入5847元,增長6.5%;財產凈收入4631元,增長7.8%;轉移凈收入4557元,增長10.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7元,增長8.0%。其中,工資性收入6905元,增長8.9%;經營凈收入7202元,增長5.9%;財產凈收入1041元,增長8.2%;轉移凈收入1879元,增長12.4%。
 
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599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850人。下崗失業再就業341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9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41%。
 
社會保障。全市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325360人,覆蓋率為99.77%;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39453人,覆蓋率為99.04%;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4523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實際發放金額1961萬元。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數511人。社會福利院1所,擁有床位100張;兒童福利院1所,救助兒童807人次。
 
保障性住房。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資(含棚戶區改造,下同)38.41億元;限價商品房1.33億元;經濟適用房0.73億元;農村危房改造0.02億元;棚戶改造55.38億元。保障性住房開工套數5523套,竣工套數45套,開工面積0.29萬平方米。
 
扶貧攻堅。著力推進就業、產業和消費扶貧,全年危房改造45戶已全部竣工入住,脫貧76戶249人,全市建檔立卡戶已全部脫貧退出。
 
十二、節能減排、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
 
節能減排。全市共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個,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1850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生活垃圾滲濾液達標處理率100%。擁有污水處理廠15個,比上年增加1個;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量9966.94萬噸。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1.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全年空氣質量達標(AQI≤100)360天,空氣質量達標率98.5%。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14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27微克每立方米。全市公園數47個,公園面積885.77公頃。海岸線長度263.29公里,大小港灣個數19個,主要島嶼66個。土地總面積192150.71公頃。其中,山地64074公頃;丘陵48343公頃;臺地34722公頃;平原44936公頃;其他75.71公頃。造林面積97.12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2086公頃,綠地率37.9%。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12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78%。
 
安全生產。全市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7人,其中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7人;火災事故宗數171宗,無人員傷亡;交通事故件數283件,死亡人數83人。
 
注:
 
1.公報中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核實數以《三亞統計年鑒—2019》刊發數據為準。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對三次產業劃分進行了修訂,將“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等三個大類調入第三產業。
 
4.數據來源: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物價、人民生活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三亞調查隊;農業部分數據來自市農業局;文化、體育、旅游數據來自市旅游文體局;郵政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三亞中心支行、銀監會三亞監管分局、市金融發展局;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保障房建設數據來自市住建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節能減排數據來自市科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生態環境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
 
5.數據四舍五入,未做機械性調整。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