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四川

廣安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4-10-05 15:03:40 來源:廣安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2915次
廣安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安調查隊2014年3月
 
2013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圍繞"6+3+1"多點發展戰略,以“感恩小平·我為小平家鄉發展作貢獻”為契機,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一、綜合
 
經省統計局審定,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835.1億元,增長10.8%。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0.0億元、437.4億元和247.7億元,分別增長3.5%、13.4%和10.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5%、65.9%、28.6%,拉動GDP分別增長0.6、7.1、3.1個百分點。人均GDP為25933元,增長10.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8.6:52.2:29.2調整為17.9:52.4:29.7,其中三產業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為2005年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八年后首次反彈回升。
 
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477.7億元,增長13.6%,占GDP的57.2%,對GDP的貢獻率為71.7%,拉動GDP增長7.7個百分點。其中,一二三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分別為39.2億元、281.5億元和157.0億元,分別增長6.0%、15.4%和12.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上漲3.1%,其中,城市上漲2.9%,農村上漲3.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上漲0.7%。
 
2013年廣安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位:%)
 
指標指數(上年=10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1
 
食品105.7
 
煙酒101.5
 
衣著102.1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100.6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101.5
 
交通和通信100.4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02.4
 
居住102.1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56.0億元,增長3.5%。
 
全市糧食播種面積33.7萬公頃,糧食總產量186.5萬噸,比上年增加4.5萬噸,增長2.5%。其中,水稻產量102.1萬噸,下降1.0%;玉米產量29.4萬噸,下降9.5%;小麥產量14.5萬噸,下降1.9%。油料種植面積6.4萬公頃,產量為13.1萬噸,增長0.6%。蔬菜(含菜用瓜)種植面積6.6萬公頃,產量為235.2萬噸,增長1.8%。
 
全年肉類總產量35.0萬噸,增長4.0%;禽蛋產量6.7萬噸,增長1.6%;牛奶產量2822噸,增長1.4%;蠶繭產量3235噸,下降5.9%。全年生豬出欄417.4萬頭,增長2.2%;牛出欄4.5萬頭,增長2.9%;羊出欄34.6萬只,與去年持平;家禽出欄2831.0萬只,增長2.9%;兔出欄490.6萬只,增長4.4%。
 
全年新建漁業基地10個,新增水產養殖基地面積106公頃。全市水產品產量為6.0萬噸。
 
全市森林總面積為24.1萬公頃,營造林總面積3.6萬公頃,改造低產低效林1.6萬公頃,新增營造林2400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8%。
 
全年新增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戶,農民合作組織162個,申報認證綠色農產品14個,有機農產品6個。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達到11.7萬公頃,其中優質糧油基地3.3萬公頃,優質柑桔基地3.7萬公頃,優質蔬菜基地3.8萬公頃。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8080口,推廣沼液綜合利用2.7萬公頃。
 
全市病小型險水庫除險加固116座,啟動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10個,渠系配套防滲150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667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186萬千瓦,增長10.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為345.7億元,增長12.7%,對經濟貢獻率為49.7%,拉動經濟增長5.4個百分點。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0戶,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為494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143.7億元,增長16.6%,其中,輕工業500.5億元,增長15.2%,重工業643.2億元,增長17.8%;煤炭、電力、建材、裝備制造和農產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完成總產值730.8億元,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全市工業化率為41.4%。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食用植物油14.8萬噸,增長5.0%;飼料42.3萬噸,增長18.8%;啤酒9.1萬千升,增長16.7%;水泥1134.5萬噸,增長6.4%;墻地磚2301.8萬平方米,增長13.2%;液化天然氣0.4萬噸;礦山專用設備2.9萬噸,增長11.5%;發電量105.2億千瓦時,下降6.2%;大米35.7萬噸,下降4.0%;蠶絲4141.4噸,下降5.7%;小麥粉26.8萬噸,下降23.2%;白酒(折65度)4.0萬千升,下降2.4%;鮮、冷藏肉10萬噸,下降3.8%。家用洗衣機26.7萬臺,下降52.6%;精練銅8477噸,下降19.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3.3億元,增長16.4%。實現利潤60.3億元,增長15.6%;利稅總額為95.7億元,增長9.9%。產銷率為99.2%。
 
全市工業園區新增建成面積15.8平方公里,累計為73.2平方公里。全年園區完成投資224.5億元,新入駐企業116戶,累計540戶。園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10.2億元,增長26.0%。廣安經開區納入全省千億園區培育計劃并創建為全國循環化改造試點示范園區,鄰水縣工業園區納入省500億園區培育計劃。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為91.7億元,增長16.0%,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6.2%,拉動GDP增長1.8個百分點。四級以上資質等級建筑企業納入統計共95戶(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67.7億元,增長18.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378.7萬平方米,增長30.8%;房屋建筑竣工面積777.4萬平方米,增長40.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2.4億元,增長28.3%。其中,項目投資完成598.4億元,增長28.3%。其中,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為17.8億元、249.5億元和405.1億元,分別增長40.9%、25.6%和29.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102個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33.4億元。其中,華鎣市正梁機械制造、四川辛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摩托車缸頭生產項目等27個重大產業項目陸續投產,廣安玖源化工氣鹽結合系列項目、廣安鼎恒年產7.2億安時大功率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廣安電積鈷生產線等30個項目加快建設,廣安誠信化工甘氨酸系列化工生產線、中國·廣安紅色文化影視旅游城、川渝建材城等45個重大產業項目相繼開工。
 
全年45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96.8億元。其中,廣安區花園至新大橋護岸工程、科創·岳池產業園建設等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基本完工,蘭渝鐵路廣安段、渝廣巴高速公路廣安段、遂廣高速公路廣安段、鄰水渝廣合作共建機電產業園等22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廣安干線公路聯網暢通(二改一)工程、西溪河右岸堤防工程、廣安區官盛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等19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開工。
 
全年13個重大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完成投資8.1億元。其中,廣安市救災物資儲備倉庫、華鎣市鎣城自來水廠等4個重大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基本完工,廣安市糧食物流園區倉儲設施建設、華鎣山礦區煤礦棚戶區改造工程等3個重大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加快實施,廣安區化龍溝片區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岳池縣保障性住房等6個重大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開工建設。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65.3億元,增長27.8%。商品房施工面積792.2萬平方米,增長26.8%;商品房竣工面積68.4萬平方米,下降56.2%;商品房銷售面積237.8萬平方米,增長33.3%。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92.1億元,增長14.6%。其中,城鎮、鄉村零售額分別為224.2億元、67.9億元,增長14.5%、15.3%。限上商貿單位實現零售額167.6億元,增長22.4%。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零售額分別為7.8億元、146.0億元、1.0億元和12.8億元,增速分別為10.1%、24.3%、-1.5%和12.2%。
 
鄧小平故里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華鎣山旅游區獲評省級旅游度假區,寶箴塞、神龍山巴人石頭城、華鎣山天意谷創建4A級旅游景區通過省檢。全年實現旅游收入135.3億元,增長30.6%,旅游人數1997.6萬人次,增長28.9%。
 
六、對外經濟和招商引資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4104萬美元,增長3.5%。外貿進出口總額9.9億美元,增長31.7%,其中出口9.8億美元,增長39.8%。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1家,累計135家。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家,累計17家。實現外派勞務3892人次。成功創建國家級外派勞務公共服務平臺2家。
 
全年引進重慶項目299個,總投資880.2億元,到位資金280.8億元,增長13.4%。全年承接產業轉移項目145個,到位資金204.3億元,增長21.6%。全年簽約引進各類項目864個,到位資金702.1億元,增長27.2%。其中,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86個,引進50至100億元項目8個、100億元以上項目5個。
 
七、交通、通信和郵電
 
巴廣渝、遂廣高速公路廣安境內段全面開工建設,廣安港新東門作業區實現開港試運行,國道350線武勝嘉陵江二橋建成通車。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為10561公里,等級公路89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7公里,一級公路76公里,二級公路359公里,三級公路429公里,四級公路7910公里,等外級公路1590公里。道路運輸完成客運量1.1億人次,旅客周轉量29.2億人公里;貨運量4780萬噸,貨物周轉量35.4億噸公里。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223.2萬人,游客周轉量1556.2萬人公里;貨運量532.1萬噸,貨物周轉量30447萬噸公里。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為7.2億元,增長9.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3億元,增長14.4%;電信業務總量4.9億元,增長7.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3.0萬戶,下降4.2%;移動電話用戶209.3萬戶,增長1.3%;寬帶用戶22.6萬戶,增長6.7%。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市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8.6億元,增長17.7%。其中稅收性收入23.7億元,增長18.4%,占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61.3%。公共財政收入支出163.1億元,增長9.7%。國稅收入17.4億元,下降5.1%;地稅收入35.5億元,增長22.3%。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13.9億元,比年初增加176.6億元,增長18.8%;住戶存款796.2億元,比年初增加113.9億元,增長16.7%。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24.7億元,比年初凈增83.3億元,增長24.4%。6家證券營業部的證券交易額為188.7億元。
 
全市現有駐市保險機構20家,其中,財險公司10家,壽險公司10家。全年共收保費23.7億元。其中,財險收入保費6.4億元,壽險收入保費18.2億元,全年各項賠款給付7.9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幼兒園736所,在園幼兒10.7萬人,省級示范性幼兒園7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14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77.1%。全市義務教育學校477所,其中,小學231所,初中241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41.7萬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有效化解,2013年秋季小學、初中一年級平均班額為48人、57人,分別比上年下降11人、4人。全市普通高中學校34所、在校學生8.9萬人。2013年高考本科上線11844人、增長3.7%,重點上線1972人、增長5.1%。全市中職學校24所,在校學生6.3萬人。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和廣安電大整合。
 
全年新(改、擴)建公辦鄉鎮幼兒園74所、民辦幼兒園42所。新建城鎮義務教育學校4所;新(改、擴)建中職學校校舍6萬多平方米,新增專業設備5200多臺(件)。新增計算機1.7萬臺、電子白板2600套,488所中小學接通了教育城域網,320所中小學建成了校園網。
 
全市共爭取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5項,到位項目資金2337萬元。實施中省重點科技項目55項,引進應用先進技術90項,取得科技成果85項。專利申請量68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59件,專利授權量294件。新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成功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文化、體育和衛生
 
全市廣播電視臺5個,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覆蓋率97.9%,電視覆蓋率96.2%,有線電視入戶率21.8%。20萬戶完成有線數字電視轉換。地面數字電視和廣播“村村響”工程全面啟動。
 
全市公共圖書館6個,劇場影劇院5個,博物館、展覽館2個,文化館、美術館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72個,農家書屋2768個。全面啟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共4個文保單位。廣安三線工業遺產陳列館被確定為全國新時期黨性教育特色基地第一批現場教學點。
 
全市舉辦和組織參加2013年省市青少年錦標賽,承辦舉重、柔道等省級單項錦標賽。全年青少年運動員在全省各類項目錦標賽中獲得了金牌18枚、銀牌21枚、銅牌31枚。全市建成20個鄉鎮文體廣場,免費開放體育場館50多萬人次。
 
全市檔案館6個,市檔案館保存全宗單位102個,以卷為保管單位7.2萬卷,以件為保管單位5.4萬件,照片1856張,實物檔案71件,館藏資料1152冊。
 
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無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全市衛生機構共3561個,其中醫院47個,衛生院17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0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71個,采供血機構2個,婦幼保健院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醫學在職培訓機構3個,其他衛生機構144個(含計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2782個。全市醫療衛生人員共1769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141人,有執業醫師3738人,執業助理醫師919人,注冊護士3590人。全市醫療機構實有床位12080張、編制床位10416張。其中,醫院實有床位7476張、編制床位6743張;衛生院實有床位3945張,編制床位3340張;婦幼保健院實有床位242張,編制床位234張。全市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1237萬人(次),醫療機構入院人數53.6萬人。全市萬元以上設備臺數5796臺,總價值6.2億元。全年免費婚檢4.6萬人,孕產婦死亡率十萬分之十六點九,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四點六。全市359.6萬農民參加了新農合,參合率為99.2%;共籌集基金12.4億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補償比例為77.0%,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2萬元。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關停不符合環保產業政策企業12戶,批準87個項目環評手續,完成38個建設項目環保驗收,大中型建設項目環評率為100%。聯網監控企業28戶,為5戶射線裝置使用單位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
 
全市城區建成大氣自動監測站5個,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進行24小時連續監測。全年廣安城區空氣質量監測天數365天,359天達到和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達標率98.4%。對3個點位開展降水監測,酸雨頻率44.0%。在主要流域嘉陵江、渠江、大洪湖、御臨河廣安境內和重點小流域清溪河設置了出入境斷面、控制斷面共9個,對水質開展月報監測,在主要流域建設有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1個飲用水源水質預警自動站,24小時對嘉陵江、渠江、大洪湖、御臨河水質進行預警監測監控,全年主要流域嘉陵江、渠江廣安段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各區市縣城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108個建制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95%。廣安城區設置112個區域環境噪聲監測點位、4個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11條道路交通噪聲監測點位,噪聲達標率100%。對16戶國控、4戶省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和廣安市垃圾處理中心按季進行監督性監測和在線比對監測,排放達標率為100%,全市城區生活污水處理達標率100%。
 
全年發生生產經營性事故37起、死亡29人、受傷15人、直接經濟損失1278萬元,與上年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分別下降65.4%、54.0%、87.6%。發生較大事故2起,死亡7人,杜絕了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470.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9.8萬人,非農業人口90.6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2.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0.56萬人,鄉村人口211.87萬人,城鎮化率34.29%,比上年提高1.38個百分點。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收入為23346元,增長12.1%。其中,工薪收入15450元,增長12.3%;經營凈收入2949元,增長17.4%;財產性收入316元,增長45.5%;轉移性收入4630元,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210元,人均增加2237元,增長13.6%。人均消費性支出13678元,增長12.6%。其中,食品消費支出6033元,增長10.7%;衣著消費支出1760元,增長13.4%;居住消費支出1160元,增長13.1%;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993元,增長11.1%;醫療保健消費支出924元,增長11.9%;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1177元,增長18.0%;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1318.3元,增長15.7%;其它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313.9元,增長20.0%。
 
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492元,人均增加1018元,增長13.6%。其中,工資性收入4084元,增長15.3%;家庭經營收入3691元,增長10.7%。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752元,增長7.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488元,增長2.5%;人均衣著支出267元,增長11.3%;人均居住支出630元,增長16.4%;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370元,增長17.9%;人均交通和通訊支出317元,增長15.5%;人均醫療保健支出348元,增長0.9%;人均文化娛樂教育服務費支出258元,增長16.4%;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74元,增長43.2%。
 
廣安率先在全省啟動實施統籌城鄉養老保險試點。全市城鎮職工(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累計75.5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為125.8萬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員為2.4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58.8萬人,實現參保人群全覆蓋。全市城鎮職工(含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16.0億元。
 
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萬人,就業困難對象就業0.6萬人,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52.6萬人,分別增長30.4%、69.6%、58.5%、2.2%。開展各類培訓4.4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成功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133名,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1.8萬人,職業技能培訓0.2萬人次,職業技能鑒定5.4萬人次,新培育技能人才5.0萬人,其中培養高級工2692人、技師191人,4人獲得四川省技術能手及培育突出貢獻獎稱號。
 
全市城鄉低保覆蓋29.1萬人,五保供養2.3萬人,資助低保和五保對象參合參保率為100%。救治先心病兒童68名,完成“明天計劃”手術1例、疝氣兒童手術86例,將3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納入保障范疇。
 
注:
 
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廣安統計年鑒-2014》為準。
 
2、公報中生產總值及增加值指標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公報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由于統計方法制度、統計口徑調整,個別數據有修正。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