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眉山調查隊
(2017年3月)
2016年是全市“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的開局之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是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相關政策,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實現了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提質向好。
一、綜合
經省統計局審定,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117.23億元,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9.45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20.45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327.33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3%、61.2%、31.5%,分別拉動GDP增長0.6、5.1、2.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5:56.1:28.4優化為15.2:55.5:2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7227元,增長8.2%。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698.04億元,增長8.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2.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4.7%,拉動GDP增長5.4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同比上漲2.0%。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3.5%,衣著價格上漲0.6%,居住價格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跌0.5%,交通和通信價格下跌1.1%,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4.0%,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6%,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4%。全年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0.6%。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指數(PPI)同比上漲5.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指數(IPI)同比上漲6.9%。
年末戶籍總人口350.25萬人,其中鄉村人口239.2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300.0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18萬人,城鎮化率43.38%。全年出生人口38863人,死亡人口2590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74‰。
二、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3.7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6%。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80萬公頃,增長0.3%;油料作物播種面積5.72萬公頃,增長0.3%;藥材播種面積2584公頃,增長0.9%;蔬菜播種面積5.99萬公頃,增長3.0%。
全年糧食產量170.44萬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小春糧食產量29.61萬噸,下降0.6%;大春糧食產量140.83萬噸,增長1.5%。經濟作物中,油菜籽產量10.59萬噸,增長3.8%;茶葉產量2.24萬噸,增長4.5%;水果產量97.85萬噸,增長7.2%;蔬菜產量163.07萬噸,增長6.6%。
全年肉類總產量29.75萬噸,比上年下降1.8%。其中,豬肉產量20.06萬噸,下降4.0%;牛肉產量0.74萬噸,增長1.3%;羊肉產量0.76萬噸,增長3.4%。全年牛奶產量13.80萬噸,下降5.0%;禽蛋產量5.54萬噸,增長0.9%。年末生豬存欄下降4.1%,奶牛存欄下降3.3%。全年生豬出欄下降4.1%,羊出欄增長3.4%,家禽出欄增長3.0%。
全年水產品養殖面積23.71萬畝,增長2.5%;水產品產量11.95萬噸,增長6.9%。
全年新增耕地0.64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1.97萬公頃,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41.41萬畝。全年水利建設總投資10.55億元,解決11.21萬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06.12萬千瓦,年內機耕作業面積26.02萬公頃,主要農作物(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綜合機械化水平61.2%,全年修建機耕便民道1931公里,維修改造提灌機械3259臺34459千瓦,新增提灌站33座,新增提灌機械總動力803千瓦,實現有效灌溉面積6.4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531.81億元,增長9.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610戶,比上年減少12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有41種產品產量增長,增長面55.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7.6%,利潤總額增長6.0%。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
計量單位
本月止累計
同比±%
配混合飼料
萬噸
189.54
4.3
食用植物油
萬噸
11.37
1.9
鮮冷藏凍肉
萬噸
5.44
-35.1
乳制品
萬噸
31.30
19.5
飲料酒
千升
2294.00
-43.8
布
萬米
7205.00
9.9
農用化肥(折純)
萬噸
52.34
8.4
合成洗滌劑
萬噸
51.99
-27.6
中成藥
萬噸
0.11
-6.3
塑料制品
萬噸
22.23
17
水泥
萬噸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810.60
-20.3
鋼材
萬噸
21.12
2.2
原鋁
萬噸
8.71
-34.6
鋁材
萬噸
47.50
12.9
鐵路貨車
輛
1897.00
-19.6
陶質磚
萬平方米
11002.67
5.1
瓷質磚
萬平方米
7336.84
12.2
制冷壓縮機
萬臺
535.40
29.7
多晶硅
噸
5396.20
-0.7
芒硝
萬噸
167.60
-6.4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94.56億元,增長9.3%。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101戶。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3.55億元,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投資51.24億元,增長110.6%;第二產業投資413.5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投資698.75億元,增長13.7%。全年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940.27億元,增長15.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646.07億元,增長21.2%;更新改造投資294.19億元,增長5.4%。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94.29億元,下降0.4%。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756.02萬平方米,增長6.4%;商品房銷售面積401.92萬平方米,下降5.5%。
五、國內貿易、對外經濟和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8.07億元,增長12.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57.14億元,增長13.1%。按經營地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275.47億元,增長12.2%;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62.60億元,增長13.6%。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378.94億元,增長12.4%;餐飲收入額59.13億元,增長14.2%。
全年進出口總額20806萬美元。其中,進口額1951萬美元,出口額18855萬美元。
全年接待旅游人數3746.00萬人次,增長24.0%。全年旅游總收入295.01億元,增長28.1%。
六、交通、通信和郵電
全年公路貨物運輸總量6129.42萬噸,公路旅客運輸總量4652.81萬人。全年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495809.48萬噸公里,公路旅客周轉量142477.41萬人公里。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5.85億元,增長65.7%;電信業務總量44.68億元,增長27.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5.26萬戶,增長14.6%;移動電話用戶286.90萬戶,增長17.5%;互聯網寬帶用戶76.45萬戶,增長108.5%。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189.77億元,下降8.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30億元,同口徑增長10.0%。全年地方財政支出330.83億元,下降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5.72億元,增長4.1%。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676.64億元,比年初增長16.8%。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1670.36億元,增長16.6%。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747.48億元,比年初增長9.3%。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747.19億元,增長9.3%。
年末有保險公司29家,其中財險公司15家,壽險公司14家。全年保費總收入47.76億元,增長16.9%。其中,產險保費收入14.63億元,增長9.8%;壽險保費收入33.13億元,增長20.3%。全年產壽險累計賠款與給付19.83億元,增長49.3%,其中產險賠款6.95億元,壽險賠款與給付12.88億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
全年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28項,向上爭取到位無償科技項目資金3698萬元。全年申請專利1452件,獲得授權專利794件。全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戶。全年舉辦科技培訓11次,培訓人員1139人次。
年末有各類學校913所,其中幼兒園466所,小學208所,初中190所,高中28所,中職16所,特殊學校5所。年末在校學生38.91萬人,其中幼兒園學生9.21萬人,小學學生14.77萬人,初中學生6.74萬人,高中學生5.00萬人,中職學生3.16萬人,特殊學校學生348人。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0%,普通高考本科上線率47.6%。年末專任教師總數2.51萬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0.96萬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05萬人。
年末文化館7座,文化站131個,公共圖書館7座,博物館6座。年末公共圖書館藏書量422千冊。年末教體系統體育場館1340個,體育協會78個,全年舉辦運動會33次。
年末廣播電視臺6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網絡總長13273公里。有線廣播電視用戶28.38萬戶。全年公共廣播節目、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分別為3.05萬小時和4.07萬小時。
年末醫療衛生機構2044個,實有床位數16687張。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5196人,其中,執業醫師5645人,注冊護士6357人。全年門診人數1336.08萬人次,實際占用總床日數470.21萬床日,病床使用率78.0%。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人民生活、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91元,增長8.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686元,增長5.3%。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5元,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1691元,增長7.5%。
全年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8.68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11.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1.7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7.7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5.58萬人。全年發放養老、失業金37.01億元,支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待遇15.35億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4315人,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5351人,幫助困難群眾就業2800人,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7%。全年組織各類就業、創業培訓41300人次。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300.4萬元。
全年城鄉醫療救助人數5.95萬人次,支出救助金4878.10萬元。城鄉低保保障人數19.71萬人,支出保障金44085.60萬元。年末農村五保供養人數1.73萬人,集中供養率98.9%。全年新建、改擴建敬老院3所,新增床位15738張。年末實有慈善超市59個。年末實有老年學校169所。全年銷售福利彩票2.76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000萬元。
十、資源和安全生產
全年造林8940公頃,年末森林面積34720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8.6%。
全年水資源總量47億立方米,水域面積600平方公里,水庫總數322座,集雨面積大于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條。
全年平均氣溫東坡區18.2℃,彭山區18.4℃,仁壽縣18.5℃,洪雅縣17.1℃,丹棱縣17.1℃,青神縣18.1℃。全年平均降水量東坡區1083.2毫米,彭山區1032.4毫米,仁壽縣973.4毫米,洪雅縣1468.7毫米,丹棱縣1256.2毫米,青神縣1147.6毫米。
全年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101起,死亡88人,其中工礦商貿事故死亡15人。
注: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正式數據以《眉山統計年鑒-2017》為準。部分數據采取四舍五入收舍小數后,總計與分項合計可能存在尾數差異。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分產業分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公報中物價、林業、漁業、農業機械化、對外貿易、旅游、交通運輸、郵政、電信、財政、金融、保險、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資源、安全生產等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其中,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等指標由市衛計委提供。
4.2016年城鄉統籌后,新農合與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較上年有明顯的增加。
5.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安全生產事故統計改革要求,因統計口徑發生變化,2016年度安全生產事故相關數據和上年度不作同比。
6.按照公安部門戶籍人口統計口徑,從2016年起,將戶籍人口劃分為城鎮人口和鄉村人口。之前年份劃分的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不再進行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