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四川

廣安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8-05-07 11:13:01 來源:廣安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4551次
2017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戰略,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戰略定力,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產業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民生事業持續改善。
 
一、綜合
 
經省統計局審定,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7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69.8億元、546.1億元和457.9億元,分別增長3.4%、7.8%和10.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6%、43.7%、49.7%,拉動GDP分別增長0.5、3.6、4.0個百分點。人均GDP為36034元,增長8.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8:51.6:32.6調整為14.5:46.5:39.0。
 
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677.1億元,增長8.3%,占地區生產總產值的57.7%,貢獻率為58.8%,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6個百分點。其中,一二三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分別為47.8億元、346.0億元和283.3億元,分別增長4.2%、7.4%和10.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4%,其中食品類價格比上年下跌1.1%(新口徑);城區商品零售價格(RPI)比上年上漲1.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上漲6.5%,其中生產資料價格比上年上漲11.1%,生活資料價格比上年下降3.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比上年上漲17.1%。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34.3萬公頃,糧食總產量192.6萬噸,比上年增加1.0萬噸,增長0.5%。其中,水稻產量104.5萬噸,增長0.6%;玉米產量30.5萬噸,增長0.4%;油料種植面積6.5萬公頃,產量為14.1萬噸,增長1.7%;蔬菜(含菜用瓜)種植面積為7.0萬公頃,產量256.5萬噸,增長1.7%。全年肉類總產量32.4萬噸,下降4.2%;禽蛋產量7.0萬噸,下降0.5%;牛奶產量2777噸,下降2.2%;蠶繭產量2680噸,下降0.9%。全年生豬出欄374.4萬頭,下降4.8%;牛出欄5.0萬頭,下降0.5%;羊出欄37.8萬只,下降0.1%;家禽出欄2911.6萬只,下降3.6%;兔出欄530.8萬只,下降0.8%。水產品產量為6.84萬噸。
 
全年共完成營造林面積17673公頃。其中,人工造林8527公頃、封山育林0.18萬公頃、森林撫育3587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3760公頃。年末共有濕地公園3個(其中國家級試點濕地公園1個、省級濕地公園2個),自然保護區1個(鄰水縣倒須溝樹蕨自然保護區);根據新一輪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森林總面積為23981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7.82%。
 
全年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4座,啟動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5個,渠系配套防滲320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7千公頃,鞏固提升26.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55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756.4億元,增長1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個百分點;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9戶;完成工業投資309.8億元,增長11.1%;完成技改投資138.1億元,增長12.9%。產銷率達到99.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78.3億元,增長14.2%;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66億元,增長17.4%;33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總產值增長,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13個行業產值增速在20%以上,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九大重點產業實現產值1319.3億元、同比增長34.5%、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2.7個百分點。特色園區創建取得新成效,鄰水縣經開區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通過國家工信部評審,深廣園區以“深廣速度”“深廣質量”“深廣標準”構建了極具創新活力的“深廣模式”。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為135.6億元,增長6.5%,對經濟的貢獻率為9.0%,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四級以上資質等級建筑企業納入統計共116戶(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523.7億元,增長18.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19.2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38.6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13.3億元,增長16.5%。其中,項目投資完成1231.1億元,增長21.5%。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為100.4億元、312.1億元和1100.8億元,分別增長86.7%、11.3%和14.1%。
 
實施重點項目759個,總投資3203.5億元,年計劃投資1014.7億元,完成投資1056.6億元,總投資、年計劃投資和完成投資分別同比增長7%、19.6%、12.5%。
 
全年225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34.3億元。其中,龍女湖旅游區基礎設施建設、廣安區濱江路綜合改造工程等60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基本完工,廣安市過境高速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龍灘水庫等37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華鎣市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鄰水縣西部新城綠色智慧市政工程等128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相繼開工。
 
全年289個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475.6億元。其中,高科德手機整機及配套生產線、武勝縣城市綜合體融恒時代廣場等66個重點產業項目陸續投產投運,杭蕭鋼構裝配式綠色生產、華鎣市西部硅谷產業等59個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廣深產業示范基地一期、前鋒區裝配式建筑制造等164個重點產業項目相繼開工。
 
全年149個重點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完成投資141.1億元。其中,廣安區渠江水淹區官盛移民安置房建設等35個重點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基本完工,廣安市博物館、廣安奎閣醫院等51個重點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加快實施,前鋒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武勝縣脫貧攻堅鄉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63個重點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相繼開工。
 
全市20個重點生態環保項目完成投資22.6億元。其中,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奎閣片區污水處理廠(一期)等7個重點生態環保項目基本完工,岳池縣“潔凈水”工程、武勝縣鄉鎮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等4個重點生態環保項目加快實施,四川廣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61、62號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全民水庫水源地規范性建設等9個重點生態環保項目相繼開工。
 
全年76個房地產項目完成投資183.0億元。其中,金安御景、御景文豪園等22個房地產項目基本完工,中誠?山水印象、北城金街建設等20個房地產項目加快實施,玉府龍庭、御臨天下等34個房地產項目相繼開工。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25.0億元,增長12.0%。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零售額分別為63.1億元、384.5億元、9.1億元和68.3億元,分別增長11.7%、12.0%、11.8%和11.9%。其中,城鎮、鄉村零售額分別為389.4億元、135.5億元,分別增長12.0%、12.1%。限上商貿單位實現零售額247.7億元,增長13.0%。
 
成功舉辦四川省第八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春季)、華鎣山旅游文化節、全省紅色旅游創新發展工作會等重要活動6次,并聯手攜程旅行網、中央電視臺強勢宣傳營銷。在建旅游項目53個,完成投資81億元,新進旅游項目20個,簽約資金116億元;岳池鄉愁園等4家旅游區成功創建3A級旅游景區,東西關釣魚城創建為2A級景區,新改建旅游廁所56座;創建報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1個、示范村17個、民宿達標戶55個,培育鄉村旅游特色鄉鎮2個、精品村寨4個,星級鄉村酒店3家、星級農家樂14家;廣安首次被列入全國46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全年實現旅游收入350.7億元,增長16.1%,接待旅游人數3879.2萬人次,增長12.9%。
 
六、對外經濟和招商引資
 
全年共簽約引進深廣?渠江云谷、比亞迪云軌生產基地、中國安成集團總部基地、深圳盛必達通信手機整機生產等項目906個,協議資金1348.4億元。招商項目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5.9億元(含續建)。國內省外到位資金424.1億元。
 
引進中國五百強企業比亞迪集團、正邦集團、綠城集團,央企國藥集團,主板上市公司上海紅星美凱龍、特步集團、恒康醫療集團、重慶鋼構等10戶企業投資12個項目,投資額177億元。其中,比亞迪集團投資西南地區跨座式單軌交通生產基地項目建成投產,正邦集團投資前鋒區的2個項目中,現代產業園飼料加工項目平場完成。
 
全年進出口總額實現20億元,新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個,全市實際利用外資4600萬美元。川東北首個公用型保稅倉啟用運營、首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獲批,“跨境寶”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建成運營,外向型經濟加速發展。
 
七、交通、通信和郵電
 
全年完成公路、水運交通建設投資63.3億元,爭取到位中省補助資金7.2億元。《廣安市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并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查。鎮廣渝高速公路通江至廣安段工可編制完成并通過交通運輸廳行業審查;城(口)宣(漢)大(竹)鄰(水)高速公路方案論證編制完成。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前鋒互通到川渝界)全面開工。新改建普通公路1113公里。其中,國省道122.8公里,縣鄉公路321.1公里,村道452.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為12389.3公里,等級公路11702.2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55.6公里,二級公路465.1公里,三級公路398.9公里,四級公路10682.5公里,等外級公路687.1公里。公路客運量5160萬人次,旅客周轉量125133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3616萬噸,貨物周轉量277246萬噸公里;水路客運量159萬人次,貨運量689萬噸。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為14.0億元,增長51.2%。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1億元,電信業務總量8.9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2.1萬戶,增長13.4%;移動電話用戶272.7萬戶,增長11.7%;寬帶用戶66.3萬戶,增長23.9%。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1.2億元,增長15.9%。其中,稅收性收入39.3億元,增長15.2%,占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55.2%。公共財政支出265.0億元,增長8.5%。國稅收入46.1億元,增長48.7%;地稅收入41.3億元,增長13.6%。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29.8億元,比年初增加166.2億元,增長10.0%;住戶存款1317.0億元,比年初增加117.6億元,增長9.8%。金融機構貸款余額725.9億元,比年初增加86.8億元,增長13.6%。
 
現有駐市保險機構28家。其中,產險公司12家,壽險公司16家;保險中介代理公司28家。全年共收保費46.9億元。其中,產險保費收入10.3億元,壽險保費收入36.6億元。全年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22.5億元。其中,產險賠款支出4.7億元,壽險賠付支出17.8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幼兒園713所,在園幼兒11.66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為87.8%;全市義務教育學校429所,小學198所、初中231所,在校學生36.6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6所,工讀學校1所;全市普通高中學校40所,在校學生8.2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2所,在校學生3.9萬。
 
全年申報國家級星創天地2家,新建省級眾創空間2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7家,年末有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取得市級科技成果9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專利申請量2152件。其中,專利申請授權量546件,發明專利授權量20件;全年共登記技術合同10項,成交金額3013萬元。
 
十、文化和衛生
 
全市廣播電視臺5個,廣播電視站2個。廣播綜合覆蓋率99.65%,電視綜合覆蓋率99.73%。
 
全市公共圖書館7個,劇場影劇院12個,博物館、展覽館4個,文化館7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79個。全年城市院線電影票房收入5053萬元,增長23%。
 
全市檔案館7個,館藏全宗1062個,以卷為保管單位60.7萬卷、件為保管單位的65.6萬件,錄音磁帶檔案649盤,照片7435張,實物檔案245件,館藏資料45765冊。其中,市檔案館保存全宗108個,以卷為保管單位75174卷、件為保管單位的214900件,錄音磁帶檔案117盤,照片1856張,實物檔案88件,館藏資料1341冊。
 
全市衛生機構共3446個。其中,醫院67個,衛生院17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4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93個,采供血機構2個,婦幼保健院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衛生監督機構6個,醫學在職培訓機構1個,村衛生室2765個。全市醫療衛生人員共2229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055人,有執業醫師4434人,執業助理醫師927人,注冊護士6056人。全市醫療機構實有床位18186張、編制床位12980張。其中,醫院實有床位12566張、編制床位8220張;衛生院實有床位4954張,編制床位4107張;婦幼保健院實有床位256張,編制床位273張。全市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1594.92萬人(次),醫療機構入院人數64.4萬人。全市萬元以上設備臺數8967臺,總價值9.8億元。全年免費婚檢4.68萬人,孕產婦死亡率0.0112%,嬰兒死亡率為3.9‰。全市344.09萬農民參加新農合,參合率為99.88%;共籌集基金20.73億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補償比例為75.41%,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2萬元。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審批451個項目環評手續,完成358個建設項目環保驗收,大中型建設項目環評率為100%,核發造紙、原料藥、火電等7個行業15張排污許可證。
 
規范收貯氣相色譜儀SP—3400中Ⅴ類放射源Ni—631枚,對25家新增射線裝置使用單位依法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對10家許可證到期單位辦理許可延續,對14家信息變更的單位及時更換許可證,對5家改(擴、遷)建的單位重新頒發許可證。全市放射源和射線裝置使用單位《輻射安全許可證》辦理率100%。
 
加強對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等六個指標空氣監測數據的監控及分析工作。全年共有效監測364天,達標天數310天,達標率85.2%;空氣中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為73.3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年均值為36.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為13.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為27.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均值為1.5毫克/立方米、臭氧均值為142.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均值達到國家二級空氣質量標準,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均值未達標。
 
對市氣象站、市監測站和廣安區龍安鄉政府3個國控點位開展了降水監測,全市共采雨樣99個,其中,酸雨樣3個,酸雨出現頻率3.0%。對轄區內的主要流域13個國控、省控監測斷面開展了水質監測,有6個斷面達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6個斷面達Ⅲ類水質標準,1個斷面為地表水(湖庫)Ⅳ類水質,達標率92.3%。
 
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監測工作。按月對廣安市政府所在地渠江西來寺斷面、按季度對5個區市縣政府所在地的7個現用和備用水源地、每半年對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水質專項監測。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渠江西來寺、岳池縣響水灘水庫均達到地表水Ш類水質標準,達標率100%;5個區市縣縣級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均達到地表水Ш類水質標準,達標率100%;全市81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88.9%。
 
完成9個國控點位的土壤環境質量例行監測采樣、送樣,完成全市430個土壤詳查點位的初步核查工作。按年對廣安城區112個區域環境噪聲和11條交通干線噪聲、按季度對廣安城區4個功能區開展了環境噪聲監測,廣安城區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等效聲級分別為54.0分貝、67.3分貝,均達標;其余區市縣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等效聲級均達標,全市聲環境質量總體水平良好。認真開展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全年監測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共計71家次,達標率為100%;比對監測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57家次,合格率100%。
 
全年通過全國統計聯網直報系統上報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1起,死亡44人,同比分別減少27起、22人,分別下降34.6%、33.3%,死亡人數控制率73.3%。發生1起較大事故,較大事故起數控制率50%。杜絕了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戶籍總人口為464.7萬人。其中,鄉村人口356.9萬人,城鎮人口107.7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5.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0.8萬人,鄉村人口194.2萬人,城鎮化率40.2%,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616元,同比增加2398元,增長8.5%。其中,工資性收入20380元,增長7.8%;經營凈收入4528元,增長9.4%;財產凈收入1735元,增長10.7%;轉移凈收入3973元,增長10.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812元,增長7.1%。其中,食品支出7270元,增長6.4%;衣著支出2193元,增長8.7%;居住支出3271元,增長7.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2141元,增長6.9%;交通通信支出2097元,增長9.4%;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682元,增長6.1%;醫療保健支出1536元,增長5.9%;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620元,增長6.7%。
 
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655元,同比增加1176元,增長9.4%。其中,工資性收入6387元,增長9.2%;經營凈收入5555元,增長8.7%;財產凈收入314元,增長16.5%,轉移凈收入1399元,增長11.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593元,增長7.0%。其中,食品支出4040元,增長6.2%;衣著支出954元,增長6.7%;居住支出1816元,增長6.8%;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906元,增長7.7%;交通通信支出1014元,增長79.0%;教育文化娛樂支出727元,增長7.2%;醫療保健支出921元,增長7.4%;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216元,增長9.0%。
 
全年納入城市低保人數27.4萬人,農村低保人數19.4萬人,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比上年降低8元、15元。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范圍,共計2.7萬人,其中集中供養特困人員0.7萬人,集中供養率27.3%。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可用床位數1.3萬張。銷售福利彩票2.18億元。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7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4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9.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
 
全市齡內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納入就業幫扶人數81391人,累計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5237個,上崗4956人,發放崗位補貼1584.9萬元;開展各項就業扶貧培訓6926人次,其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727人次;貧困勞動力中勞務輸出13100人。
 
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51.0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141.19萬人,參保繳費57.43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9.88萬人;城鎮基本醫療(含新農合)、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418.78萬人、13.17萬人、7.62萬人、12.06萬人,社保卡持卡人數達240萬人。
 
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會59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5萬余個,促進9千余人實現就業。兌現各項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共計1.3億元,惠及群眾3.74萬人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8萬人次,創業培訓1836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968萬元,促進596名勞動者成功創業。發放穩崗補貼1186.28萬元、技能補貼11.43萬元,惠及職工41285人。
 
全市公開考錄公務員803名,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919名,首次集中為47家市級機關事業單位遴選工作人員89名;向中、省推薦擬表彰先進集體60個、先進個人138名,審核辦理361名市級行政部門科級干部的職務任免備案,承辦47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和129名市政府常務會領導干部的人事任免工作;調整并核準476個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對1.89萬名工作人員崗位聘用予以審核備案,按時按質完成全市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額核定工作。開展公務員初任、任職培訓850人次、業務培訓3400人次、在職培訓3100人次、勞務品牌培訓2870人、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9922人、高技能人才培訓1021人。有序承接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工作,評審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1354人,指導區市縣、園區和市級主管部門評審中級職稱1627人,推薦申報高級職稱40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83人。指導廣能集團成功創建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0戶企業成功申報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圓滿完成50名軍轉干部及隨調干部家屬安置任務;組織各類人事(專業技術)考試15次,參考人數達8.34萬人次。
 
注: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廣安統計年鑒—2018》為準。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增加值指標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公報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由于統計方法制度、統計口徑調整,部分數據有修正。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少妇 | 日韩欧美国产传媒第一区二区 | 香蕉久久精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