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四川

涼山州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8-08-20 14:15:37 來源:涼山州統計局 作者: 點擊:4151次
二〇一七年,州委、州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沉著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加深等復雜嚴峻形勢,聚焦決戰貧困、轉型跨越“兩大任務”,保持定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州經濟社會呈現總體平穩健康發展的運行態勢。
 
一、綜合
 
國民經濟實現平穩增長。2017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480.91億元,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6.52億元,增長3.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5%;第二產業增加值621.88億元,增長5.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1%;第三產業增加值562.51億元,增長6.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6.4%。人均GDP達到30669元,比上年增長3.7%。三次產業比重為20.0:42.0:38.0。
 
民營經濟。全年民營經濟(包括個體、私營、外商和港澳臺經濟)實現增加值810.83億元,增長5.8%。其中,一產業增加值98.52億元,增長3.9%;二產業增加值406.91億元,增長4.5%;三產業增加值305.40億元,增長8.0%。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8%,與上年持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2%。
 
居民消費價格。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1.1%。居民生活消費八大分類指數呈“八升一降”的態勢,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0.9%,衣著類上漲0.2%,醫療保健類上漲3.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8%,居住類上漲1.3%,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2%,交通和通訊類上漲0.9%。
 
工業品出廠價格。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12.9%,其中:輕工業產品上漲4.7%,重工業產品上漲13.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上漲12.4%。
 
二、農業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及其服務業總產值513.02億元,增長3.9%。
 
種植業增產增效。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8.28萬公頃,增1.3%,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為67.9%;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22.11萬噸,增長2.2%,平均畝產306.73公斤。主要經濟作物中,油類作物產量4.88萬噸,增長2.3%;烤煙)產量12.33萬噸,下降7.4%;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02.17萬噸,增長5.8%;園林水果產量143.09萬噸,增長8.0%。
 
生態建設順利推進。扎實推進“大規模綠化涼山行動”,全面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7.06萬公頃,其中:完成退耕還林造林面積4093公頃,年末全州森林覆蓋率達43.0%。森林保護工作繼續鞏固,森林火災損失控制在0.026‰以下,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到97.8%。
 
畜牧業穩步發展。全年出欄肉豬470.27萬頭,增長0.3%;羊出欄319.69萬只,增長1.6%;牛出欄31.36萬頭,下降0.5%;家禽出欄1815.78萬只,增長1.3%。全年肉類總產量達44.94萬噸,下降2.1%,其中豬肉產量32.73萬噸,下降3.2%;羊肉產量5.50萬噸,增長1.9%;牛肉產量3.63萬噸,增長1.2%;家禽肉產量2.68萬噸,下降1.3%;牛奶產量4.77萬噸,下降0.1%;蠶繭產量2.61萬噸,增長0.8%。實現畜牧業產值197.72億元,增長1.3%。
 
農田水利建設成效顯著,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累計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7.10萬公頃,新增0.33萬公頃;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3.73萬噸,下降0.6%;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51.79萬千瓦小時。
 
三、工業和建筑業
 
堅持在穩增長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367.37億元,增長2.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3%。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23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銷售產值增長4.7%。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鐵礦石原礦產量6035.80萬噸,下降4.7%;銅選礦產品含銅量4.10萬噸,下降16.3%;鉛選礦產品含鉛量4.10萬噸,下降39.7%;鋅選礦產品含鋅量11.30萬噸,下降24.2%;磷礦石(折含P2O530%)產量475.20萬噸,下降13.9%;磷酸一銨產量130.40萬噸,增長0.7%;發電量1076.71億千瓦小時,增長3.8%,其中風電29.52億千瓦小時,增長60.2%;太陽能發電量7.85億千瓦小時,增長28.3%。鋼材產量346.70萬噸,下降3.2%;水泥產量551.30萬噸,增長2.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4.7億元,增長8.1%;盈虧相抵后的利潤總額為139.5億元,增長24.0%;利稅總額為220.5億元,增長17.7%。企業總資產貢獻率9.95%,流動資產周轉率2.94次/年,成本費用利潤率14.34%,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2.7%,比上年下降5.6個百分點;虧損額7.0億元,下降70.6%;產銷率96.9%。
 
建筑業穩步增長。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54.55億元,增長10.0%。全州資質等級三級及三級以上的建筑企業226個,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96.48億元,增長35.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以重大產業、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設施項目為重點,增強投資拉動。年末全州施工項目達到1083個,比去年增加85個,增長8.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34.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在投資構成中,第一產業投資32.83億元,增長78.3%;第二產業投資433.83億元,下降9.2%;第三產業投資667.39億元,增長8.4%。基礎設施投資314.58億元,增長3.4%;產業投資399.29億元,下降13.9%;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321.81億元,增長18.5%;其他投資47.05億元,增長16.8%。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02.81億元,下降21.3%;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1.32億元,增長62.0%。
 
主要行業中,農林牧漁業投資39.98億元,增長75.5%;采礦業投資29.46億元,下降16.9%;制造業投資42.74億元,下降12.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335.96億元,下降13.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214.68元,下降12.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73.32億元,增長129.5%;教育業投資39.05億元,增長89.3%。
 
全年投產項目達到627個,項目建成投產率達到57.9%。新增固定資產646.36億元,增長17.5%;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達到57.0%。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消費品市場。在國家擴大內需、提升消費的政策效應下,消費品市場不斷發力,實現“新突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商品零售額516.60億元,增長11.7%;餐飲收入99.67億元,增長12.2%。
 
從城鄉市場看,城鎮市場零售額為452.45億元,增長11.5%;鄉村市場零售額為163.83億元,增長12.4%。
 
批發零售貿易業。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完成銷售總額1054.84億元,增長14.7%,其中:批發業銷售額415.48億元,下降12.7%;零售業銷售額639.36億元,增長16.0%。
 
旅游市場。實施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精心打造“五大精品旅游線路”,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4419.22萬人次,增長8.3%;旅游總收入361.08億元,增長19.7%;旅游外匯收入3.01萬美元,下降23.9%。
 
六、對外經濟
 
廣泛開展國際經貿交流合作,推進區域合作,不斷拓寬對外經濟合作領域。全年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18個,協議引進資金2527.69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41.85億元。
 
全年出口創匯4802.00萬美元,增長4.8%。
 
七、交通、運輸、郵電
 
交通運輸穩步發展。年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7398公里,增長1.75%。其中: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3651公里、增長10.5%,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28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219139萬噸公里、增長0.07%,旅客周轉量322569萬人公里、增長0.05%。
 
郵電通訊業快速增長。全州郵政通訊企業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77億元,增長5.2%。年末國際互聯網上網用戶數61.04萬戶,增長42.1%。公網電話用戶達424.66萬戶,增長9.2%,其中:固定電話用戶42.94萬戶,增長14.7%;移動電話用戶347.17萬戶,增長5.4%。
 
八、財政、金融和證券
 
地方財政收支持續增長。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197.08億元,增長13.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4.55億元,增長11.2%,其中:稅收性收入81.42億元,增長14.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9.85億元,增長4.3%。
 
金融業平穩運行。年末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47.95億元,增長11.8%。年末各項貸款余額819.60億元,比上年凈增69.82億元,增長9.3%。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74.66億元,增長5.3%;中長期貸款余額578.54億元,增長17.9%。
 
證券。年末全州證券經營機構4個,全年證券交易額815.54億元,比上年下降9.8%。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積極推進。實施涼山教育振興計劃,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推進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擴大“9+3”免費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提升教學質量。推進教育信息化,力爭高中、初中遠程網絡教育全覆蓋。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年末全州有各級各類學校994所,在校學生數85.8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62.02萬人,比上年增加4.88萬人;專任教師4.99萬人,比上年增加0.16萬人。
 
基礎教育。年末全州小學學校數792所,招生10.60萬人,在校學生59.41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72%,其中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99.36%。普通中學186所,招生9.95萬人,在校學生26.47萬人。
 
職業教育。中等專業和技術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1.01萬人;職業高中11所,在校學生2.07萬人。
 
高等教育。西昌學院本年度招生4870人,畢業3935人,在校學生16898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3039人。
 
科技研究和應用。州級各部門全年共承擔科研項目134個,其中省部級項目32個,州級項目102個,獲得省級重大科技成果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
 
十、文化和衛生
 
文化藝術事業不斷發展。2017年年末擁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館18個,藏書量126.48萬冊;文化館18個,鄉鎮文化站548個;博物館7個,文物保護機構16個。
 
廣播電視事業繼續加強。全州有線廣播電視用戶39.8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94.02%,廣播人口覆蓋率81.03%。
 
新聞出版事業持續發展。全州出版地方報紙彝、漢文版三種,發行量1593.43萬份;出版地方雜志彝、漢文版兩種,發行量41000冊。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大力發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智能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不斷推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30.52萬人,綜合參保率99.5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27.39億元。年末全州有衛生機構1040個,病床位26462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2995人,其中:執業醫生6939人,護師護士9950人。在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個,婦幼保健站18個,擁有衛生防疫站技術人員822人,婦幼保健站衛生技術人員988人;鄉鎮衛生院561個,擁有執業醫生1818人。
 
十一、人口
 
據公安人口統計,全州年末戶籍人口521.29萬人,增長1.71%。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293.61萬人,占總人口的56.32%;彝族人口為275.73萬人,占總人口的52.8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70元,增長8.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287元,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5元,比上年凈增1047元,增長10.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734元,增長8.7%。
 
城鄉住戶存款穩定增長。全州住戶存款978.10億元、增長10.7%,其中:城鎮住戶存款640.45億元,增長9.0%;農村住戶存款337.65億元,增長13.9%。
 
社會保障就業事業進一步推進。年末全州城鄉基本養老保險241.07萬人,其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0.65萬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15.7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94.63萬人。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3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78%。
 
社會福利與救助力度加大。城鎮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5.65萬人,保障金支出1.92億元;農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43.49萬人,保障金支出9.04億元。全州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48個,床位數8948張。
 
注: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涼山州統計年鑒》為準。
 
2、公報中生產總值及產值指標的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一区二区性生活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