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統計局
2020年3月26日
2019年,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三個一、三個三”興廣戰略,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市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941.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3.01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9.68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399.16億元,增長8.4%。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3%、52.1%、41.6%,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5、3.9、3.1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262元,比上年增長7.2%。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6.6:40.9:42.5調整為16.2:41.4:42.4。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49.43億元,比上年增長7.2%,占GDP比重為58.3%,比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532.89億元,增長7.6%,占GDP的比重為5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83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62.55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225.51億元,增長8.5%。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擴大2.3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呈“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9.9%,醫療保健類上漲4.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0%,居住、衣著類均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4%,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5%。在食品煙酒類價格中,豬肉價格上漲39.7%,拉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3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88萬人,比上年減少0.2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1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32萬人,比上年減少0.0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6%,比上年末降低0.27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四上”企業1296個,比上年增加11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3個,增加27個;資質建筑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397個,增加36個;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企業264個,增加40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22個,增加14個。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1.24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4%。糧食總產量157.66萬噸,增長0.8%。其中,小春糧食產量39.18萬噸,增長1.8%;大春糧食產量118.48萬噸,增長0.5%。油料產量25.99萬噸,增長2.5%。
全年出欄生豬300.86萬頭,比上年下降18.2%;出欄牛8.54萬頭,增長8.1%;出欄羊58.21萬只,增長4.3%;出欄家禽2602.30萬只,增長27.0%。全年肉類總產量28.79萬噸,下降11.6%。其中,豬肉產量22.13萬噸,下降16.5%。
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27340公頃,其中造林面積8127公頃。年末森林覆蓋率57.22%,比上年提高0.41個百分點。
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39千公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39千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70千公頃。年末農機總動力290.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9%。化肥施用量(折純)9.73萬噸,下降5.7%。
三、工業與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91.12億元,比上年增長8.8%。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4.9%,拉動經濟增長3.4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其中,重工業增長10.1%;輕工業增長9.0%。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7%,制造業增長9.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8%。分行業看,35個行業大類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增長,增長面為94.3%。分產業看,食品飲料、新(型)材料、清潔能源化工、機械電子、生物醫藥和建材家居六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10.3%,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84.2%。分產品看,統計監測的158種工業產品中有117種產品產量增長,增長面為74.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7%,其中新能源產業增長37.8%,節能環保產業增長18.9%,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27.4%,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28.2、9.3、17.8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14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4.5%;產品銷售率98.6%,提高0.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87.28億元,增長19.1%;利稅總額111.30億元,增長12.1%;總資產貢獻率16.5%,提高0.9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8.4%,降低1.8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4.6次,加快0.3次。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98.75億元,比上年增長5.9%。資質等級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62.57億元,增長20.0%;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72.52萬平方米,下降6.3%;房屋建筑竣工面積355.65萬平方米,增長2.1%,其中住宅面積242.42萬平方米,增長3.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7.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9%,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4.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4.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9%。分構成看,建安工程投資增長13.7%,設備工器具購置下降15.4%,其他費用增長24.0%。分主體看,民間投資增長3.1%,國有投資增長23.4%。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3.7%。商品房施工面積1026.85萬平方米,下降6.8%。商品房竣工面積45.93萬平方米,下降71.4%。商品房銷售面積223.95萬平方米,增長4.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60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7.4%。
五、交通運輸與郵電
年末全市境內公路總里程20033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7175公里,高速公路392公里,國省公路2021公里。全年公路客貨運輸周轉量84.8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6%。鐵路運營里程507.3公里。全年鐵路旅客運輸總量815.64萬人次,增長16.7%。鐵路貨運發送量276.8萬噸,增長2.5%。開通民航營運線路11條,全年民航旅客運輸總量49.12萬人次,增長92.3%。民航貨運總量380.5噸,增長8.6%。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7.31萬輛,比上年增長11.9%。其中私人汽車25.64萬輛,增長12.2%。民用轎車保有量13.75萬輛,增長11.8%。其中私人轎車13.25萬輛,增長11.9%。
全年電信主營業務收入16.93億元,比上年下降0.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2.67萬戶,增長7.4%。移動電話用戶274.97萬戶,增長5.9%。郵政行業業務收入4.63億元,增長13.0%,其中快遞業務收入1.77億元,增長25.3%。
六、貿易與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6.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125.17億元,增長11.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8.0%。
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5.33億元,增長10.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1.57億元,增長10.6%。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65.04億元,增長10.3%;零售業零售額310.52億元,增長10.1%;住宿業零售額3.51億元,增長6.3%;餐飲業零售額67.83億元,增長11.0%。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1.3%,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11.0個百分點。
全年進出口總額9194.5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出口總額4390.21萬美元,下降13.1%;進口4804.33萬美元,增長86.9%。
年末全市有AAAAA景區1個,AAAA景區20個,AAA景區17個,AA景區8個。全年接待游客5623.45萬人次,增長11.8%。旅游產業總收入502.62億元,增長19.8%。
七、財政、金融與保險
全年公共預算總收入93.75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49億元,增長1.7%;中央級收入33.81億元,增長3.0%;省級收入11.46億元,增長3.4%。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30.36億元,增長0.3%,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2.6%;非稅收入18.12億元,增長4.0%,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37.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9.09億元,下降6.5%。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60.4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4%。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099.92億元,增長1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20.87億元,增長13.1%。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90.01億元,增長7.2%;中長期貸款余額693.70億元,增長14.1%。
年末全市有保險公司22家,保險機構網點235個(含22個市級機構)。全年保費收入44.87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1.27億元,增長14.8%;壽險保費收入33.6億元,增長5.1%。全年財產險賠付金額6.97億元,增長25.3%;人身險賠款和給付金額7.59億元,增長15.2%。
年末全市有證券公司3家,證券投資者資金賬戶11.91萬戶,比上年增長18.7%。全年證券交易額418.96億元,增長46.5%。
八、科學技術與教育
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0項,專利申請1232件,專利授權787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37件。技術合同登記46項,技術合同交易額6766萬元。新組織實施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02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31個。年末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省級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4個,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1個,省級科普基地7個。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0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5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個。國家級星創天地9家,省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
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746所(不含村小、小學教學點),在校生38.53萬人,專任教師2.71萬人。其中,高校3所,在校生2.55萬人,專任教師719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2所,在校生1.99萬人,專任教師1189人;普通高中學校28所,在校生4.80萬人,專任教師3923人;普通初中學校126所,在校生6.89萬人,專任教師6547人;小學校265所,在校生15.39萬人,專任教師11871人;幼兒園305所,在園幼兒6.84萬人,專任教師2714人;特殊教育學校5所,在校生633人,專任教師142人。工讀學校1所,在校生50人,專任教師17人。
九、文化、衛生與體育
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203個(國有1個、民間202個),文化館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30個,社區文化中心240個,博物館(紀念館)12個,公共圖書館8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153.16萬冊。全年創作歌曲40余首、舞蹈50余個、小品20余個,全年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1635場次。
年末全市有廣播電視臺5個,廣播覆蓋率95%。有線電視用戶48.12萬戶,直播衛星用戶21萬戶,地面數字電視用戶3.5萬戶,電視覆蓋率100%。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8%。農村公益電影固定放映點112個、電影放映隊211個。
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44個(含村衛生室),床位23892張,衛生技術人員191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714人、注冊護士8174人。每千人口擁有病床8.93張,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15個。其中,鄉鎮衛生院24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1個,病床5956張,衛生技術人員4676人;村衛生室2503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682人。
全年組織開展2019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廣元站—大蜀道山地國際馬拉松賽、中國柔力球公開賽(四川廣元站)比賽、曾家山國際超級越野馬拉松比賽、2019年中國·青川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事、廣元女兒節鳳舟賽等各級各類群眾體育賽事活動600余次。參加省級體育賽事活動23次,獲32金30銀28銅。體育系統所屬場館對外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全年免費接待健身群眾157萬余人次。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20665萬元,比上年下降14.5%;實現體彩公益金分成953萬元,比上年增長17.5%。
十、人口、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98.86萬人。其中,女性145.65萬人,男性153.22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8.7%和51.3%;城鎮人口76.41萬人,鄉村人口222.45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25.6%和74.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7.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6.26萬人,鄉村人口141.2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7.20%,比上年提高1.57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8.55‰,死亡率6.13‰,自然增長率2.42‰。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81元,比上年增加2889元,增長9.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912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7元,比上年增加1273元,增長10.7%。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021元,增長10.9%。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58縮小為2.55。
年末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52.80萬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10.2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26.7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5.98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1.9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32.85萬人。
全年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8.13萬人,發放保障金2.28億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7.06萬人,發放保障金3.10億元。城鄉醫療救助2.98萬人次,資助特殊群體(包含低保、五保、優撫、特困供養、孤兒、殘疾等各類特殊群體)參保16.44萬人,救助額?6605.70?萬元。全年福彩銷售30976萬元,比上年增長1.7%。籌集公益金8700余萬元(其中市縣兩級留存2100余萬元),增長2.0%。
十一、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
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6.7%。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65起,比上年下降4.4%;死亡69人,增長1.5%。全年發生較大安全事故2起,死亡6人,無重大和特別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注:
①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廣元統計年鑒-2020》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著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依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和地區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對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分產業增加值、三次產業結構、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民營經濟增加值及分產業增加值進行了修訂。
②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分產業增加值、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民營經濟增加值及分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2015年可比價格計算。依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和地區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對2018年GDP總量及分產業增加值進行了修訂。
③公報中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價格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廣元調查隊;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城鎮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失業保險參保人數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救濟數據來自市醫療保障局;營造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數據來自市林業和園林局;新增有效灌溉面積、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數據來自市水利局;發展節水灌溉面積來自市農業農村局;公路交通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鐵路運輸數據來自廣元車務段;民航運輸數據來自市政府機場工作辦公室;外貿進出口數據來自市商務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存貸款數據來自人行廣元中心支行;保險業數據來自市保險協會;科學技術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專利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醫療衛生、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長率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委;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文化、廣播電視及旅游數據來自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戶籍人口、汽車保有量數據來自市公安局;福利數據來自市民政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