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地區統計局
2004年,全區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省經濟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年初地區“三干會”制定的目標和任務,搶抓機遇,扎實工作,國民經濟呈現了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成就。
一、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初步測算畢節地區生產總值為19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8.12億元,比上年增長9.8%;第二產業增加值為69.79億元,比上年增長24.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8.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5%。
經濟結構實現歷史性突破。2004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4.8:35.6:29.6,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73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2.41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1.68百分點。產業結構實現歷史性突破,形成了“二一三”經濟格局。
二、農業
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111.65億元,同比增長10.95%,其中農業產值58.27億元,增長15.53%,林業產值1.23億元,減16.23%,牧業產值40.37億元,增長9.0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69億元,增長5%,農民家庭兼營工業9.9億元,增長6.49%。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1007271公頃,比上年增加17104公頃,增長1.73%。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24265公頃,增加6520公頃,增長1.06%;油料播種面積64920公頃,增加9493公頃,增長17.76%;烤煙播種面積50924公頃,增加2671公頃,增長5.54%。
全區完成造林面積22676公頃,比上年減少26157公頃,下降53.56%。
畜牧業生產持續發展,大牲畜、豬、羊、家禽的存出欄均保持增長,肉類產量和禽蛋產量也有所增加。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所增強。全區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03.4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44%,有效灌溉面積66970公頃,增長144%,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52.19萬噸,增長5.22%,農村用電量25942萬千瓦時,增加3291萬千瓦時。
農村生活環境有所改善。自來水受益村3119個,比上年增加15個;通電村3932個,增加52個;通汽車村3310個,增加82個;通電話村2425個,增加96個;飲用安全衛生水戶數90.13萬戶,增加5.09萬戶;使用沼氣的戶數22412戶,增加6905戶。
三、工業
工業生產形勢明顯趨好。全區工業增加值49.8億元,增長3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即國有工業及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0.37億元,比上年增長60.1%。工業產品產銷率105.42%,比上年提高2.43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2億元,增長15.3%,其中,基本建設投資69.6億元、更新改造投資3.2億元、房地產投資2.35元,分別增長14.93%、-12.77%、-21.07%。
投資主要方向是電力和煤炭。電力生產投資53.65億元,增長61.9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35%。重點電力項目投資完成53.29億元,其中:大方電廠投資5.03億元,黔西電廠完成投資14.5億元,納雍二廠完成投資14億元,納雍一廠完成投資3.09億元,黔北電廠完成投資4.54億元,洪家渡電站完成投資11.04億元,引子渡投資0.23億元,索風營投資0.86億元。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投資7.35億元,增長91.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72%。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全區公路運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客貨運輸量大幅增加。預計2004年客貨運換算周轉量達14.63億噸公里,增長29%。
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通訊條件和通訊質量都有較大提高,使用移動通訊工具的人群增多,互聯網用戶大幅增長。2004年全區郵電業務收入達到5億元,增長21.6%。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36.31萬戶,增加7.07萬戶;固定電話用戶數36萬戶,增加6.19萬戶。
六、國內貿易和物價
消費品市場穩中有活。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9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為15.69億元,增長13.94%,農村消費品零售額為13.7億元,增長13.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為25.02億元,增長13.1%,餐飲業為3.12億元,增長14.17%,其它行業1.25億元,增長25.65%。
物價在正常區間運行。2004年價格上漲主要由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上漲拉動。畢節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2%。
七、財政和金融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全區財政總收入完成26.38億元,比上年增長31.8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5%;財政總支出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收入增幅超過支出增幅16.39個百分點。
金融運行平穩。全區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33.6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0.51億元,增長29.58%,其中居民儲蓄存款75.1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56億元,增長28.29%;各項貸款余額102.5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41億元,增長11.3%,其中短期貸款58.1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17億元,增長11.87%,中期流動資金貸款11.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75億元,增長21.14%,中長期貸款32.5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3億元,增長4.57%。
八、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
教育工作蓬勃發展。畢節學院籌建工作進展順利。織金縣、納雍縣“兩基”通過省級驗收,全區“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75.3%,初中毛入學率達到89.14%,實現了省規劃的年度目標。中小學校舍面積3981608平方米,2004年新增429641平方米。全區共有小學2448所,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校學生達986526人,專任教師29720人。普通中學355所,在校生438364人,專任教師17375人。
衛生事業:積極搞好疾病預防,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醫生執業管理,加強城市“臟、亂、差”治理工作。農村環境衛生得到進一步改善,農村改水新增9.03萬人,改廁新增5.71萬人。
廣播電視事業取得長足進步。2004年末地面衛星接收站70514座,新增12050座;廣播綜合覆蓋率80.4%,比上年上升0.45個百分點;電視覆蓋率82.77%,比上年上升0.37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有所增加。
2004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全區環保、科技、文化、體育、民族宗教等各方面也隨之得到加強,并取得長足發展。
九、社會保障
繼續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7%以內。2004年促進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424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651人,“4050”人員再就業846人;為2560名下崗職工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600名。勞動保障部門有組織勞務輸出9399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繼續推進養老失業保險的擴面征繳工作,實現“兩個確保”,共為15547名企業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金8486萬元,為在中心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151.8萬元,并代扣繳社會保險費114萬元。
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推進,勞動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
十、人民生活
2004年末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余額1055元,比上年末增加226元。
畢節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8元,比上年增加55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9%;人均消費性支出5038元,增長13.17%。
農民人均純收入1665元,增加192元,扣除價格增長因素,實際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40.75元,增長8.83%。人均消費性支出1160.94元,增長13.17%,其中食品支出690.27元。
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勞動報酬10615元,比上年增加1411元。
十一、人口
據公安年報顯示,2004年末全區總人口為7143366人,比上年增加84983人。出生人口90754人,死亡人口32758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6633901人,非農業人口509465人,分別比上年增加65191人和19792人。城鎮化率達到13.7%。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2)公報中畢節地區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其余價值量指標均按現價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