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2018年4月4日)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強力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挑戰、有效化解新矛盾,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354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2020.78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5439.63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增加值6080.42億元,增長11.5%。第一產業增加40.2%;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4.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7956元,比上年增加4710元。
年末常住人口35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萬人。其中,0-14歲人口占年末常住人口比重為22.4%,15-64歲人口比重為67.2%,65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0.4%。按地域劃分,城鎮常住人口1647.52萬人,占年末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6.02%,比上年末提高1.87個百分點。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6.45。全年出生人口50.05萬人,出生率為13.98‰;死亡人口24.63萬人,死亡率為6.88‰;自然增長率為7.10‰。
表1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標名稱絕對數(萬人)
占年末常住人口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3580100
按城鄉分
城鎮1647.5246.02
鄉村1932.4853.98
按性別分
男性1845.9251.56
女性1734.0848.44
按年齡分
0-14歲(含不滿15周歲)802.2822.41
15-64歲(含不滿65周歲)2405.4067.19
65周歲及以上372.3210.40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6.9萬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4.3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8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3%。
年末各類市場主體249.5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3.4%。其中,新登記注冊各類市場主體69.4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89.1%。
表22017年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及其增長速度
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69.4989.1
#內資企業13.0733.2
#私營企業12.0234.0
外資企業0.0329.8
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56.39111.3
二、脫貧攻堅
全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開展“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勢”,年末全省農村貧困人口280.32萬人,全年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23.6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7.75%,比上年末下降3.17個百分點。
啟動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建成“組組通”公路2.5萬公里。易地扶貧搬遷76.3萬人,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萬個。257.45萬人次享受“四重醫療保障”,完成2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資助貧困家庭學生83.25萬人。
三、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28.48億元,比上年增長6.5%。
表32017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28.486.5
種植業1287.177.4
林業155.457.9
畜牧業531.084.4
漁業47.077.4
農林牧漁服務業107.713.9
全年種植業增加值1287.17億元,比上年增長7.4%。糧食種植面積4576.85萬畝,比上年減少93.05萬畝。其中,稻谷種植面積991.92萬畝,減少19.47萬畝;玉米種植面積1072.91萬畝,減少37.58萬畝。經濟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721.96萬畝,增加146.30萬畝;園林水果種植面積593.79萬畝,增加107.55萬畝;茶葉種植面積715.30萬畝,增加55.57萬畝;中草藥材種植面積285.93萬畝,增加33.48萬畝。
表42017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種植面積(萬畝)比上年增長(%)
糧食作物
#稻谷991.92-1.9
玉米1072.91-3.4
小麥334.23-7.8
表52017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種植面積(萬畝)比上年增長(%)
經濟作物
#蔬菜及食用菌1721.969.3
水果593.7922.1
茶葉715.308.4
中草藥285.9313.3
全年糧食總產量1178.54萬噸。其中,稻谷產量423.70萬噸;玉米產量313.5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中,茶葉產量17.65萬噸,比上年增產24.9%;中藥材產量52.21萬噸,增產21.3%。
全年林業增加值155.45億元,比上年增長7.9%。造林面積1000.02萬畝,商品材產量248.55萬立方米。
全年畜牧業增加值531.08億元,比上年增長4.4%。豬牛羊禽肉產量202.75萬噸,比上年增長4.0%;禽蛋產量18.69萬噸,增長2.1%;牛奶產量6.56萬噸,增長2.7%。年末生豬存欄1596.89萬頭,比上年末增長6.6%;牛存欄492.35萬頭,比上年末減少5.0%。全年生豬出欄1825.15萬頭,比上年增長3.7%;牛出欄150.99萬頭,增長7.3%。
全年漁業增加值47.07億元,比上年增長7.4%。水產品產量29.96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28.64萬噸,增長3.8%。
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807.00萬千瓦,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01萬畝。
四、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法人企業5637個,比上年末增加590個。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500億元的企業分別為7個和2個。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04.80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1708.59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9.7%;重工業增加值2596.22億元,增長7.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0.3%。
規模以上工業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3.0%,煙草制品業增加值增長2.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下降4.9%,煤電煙酒四大傳統行業增加值合計2422.9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6.3%。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加值897.1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0.8%,是工業第一大支柱行業。
表6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04.809.5
非金屬礦采選業108.889.0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897.1513.5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66.584.2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358.696.5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31.4810.5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460.3113.0
全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9.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8.1%,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分別為118.64億元、148.30億元和75.6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6.3%、21.3%和19.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2.8%、3.4%和1.8%。
表7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單位)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
發電量(億千瓦時)
1856.53
3.5
磷礦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萬噸)
飲料酒(萬千升)
143.90
6.5
卷煙(億支)
1076.05
-7.3
多色印刷品(萬對開色令)
466.93
4.8
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折純)(萬噸)538.47
-1.1
水泥(萬噸)
11356.51
8.2
鋼材(萬噸)
495.72
1.1
十種有色金屬(萬噸)
109.35
53.5
家用電冰箱(萬臺)
125.90
0.9
汽車(輛)
89878
-0.7
智能手機(萬臺)1855.66
693.0
年末電力裝機容量5842.52萬千瓦,比上年末增加302.4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2119.23萬千瓦,增加40.3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容量363.38萬千瓦,增加1.8萬千瓦。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30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實現利潤886.32億元,增長46.4%;實現利稅1693.26億元,增長31.6%。工業產銷率為97.2%。
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165個,比上年末增加154個。其中,特級和一級建筑企業65個,增加2個;二級資質企業403個,增加69個;三級資質企業697個,增加83個。建筑業總產值2932.96億元,增長24.1%。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5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9.9%,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2.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8%,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16.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3.3%,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80.8%。基礎設施投資6757.29億元,比上年增長25.5%。高技術產業投資26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8.6%。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705.43億元,比上年下降3.2%。
表82017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294.68-8.7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69.97-9.9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14.12-9.1
醫藥制造業70.3414.4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43.377.4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64.7011.6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88.421.8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362.307.7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80.8969.4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9.3540.3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908.2244.5
教育428.1349.4
衛生和社會工作189.4279.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20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住宅投資1365.33億元,增長9.8%。房屋施工面積20385.4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2%。竣工面積1171.7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4%。銷售面積4696.9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0%。全年新開工各類棚戶區住房改造43.23萬套。
表92017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房地產開發投資(億元)(億元)2201.002.4
#住宅1365.339.8
房屋施工面積(萬平方米)20385.430.2
#住宅12789.65-0.4
房屋竣工面積(萬平方米)1171.70-38.4
#住宅785.00-38.8
房屋銷售面積(萬平方米)4696.9013.0
#住宅3897.6513.7
六、市場與物價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5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按消費類型統計,餐飲收入364.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商品零售3789.02億元,增長11.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88.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65.46億元,增長12.9%。
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2147.30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150.28億元,增長16.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83.62億元,增長6.9%;日用品類零售額53.57億元,增長5.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78.33億元,增長7.0%;通訊器材類零售額16.89億元,增長10.7%;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12.63億元,增長14.8%;汽車類零售額734.20億元,增長9.4%。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74.56億元,比上年增長30.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7.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比上年上漲6.1%,建筑安裝工程價格上漲7.3%。
七、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81.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6%。其中,出口57.7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8%;進口23.51億美元,增長145.8%。出口市場中,對香港地區、俄羅斯、歐盟以及拉丁美洲出口分別增長169.8%、24.0%、10.5%和
8.1%,對美國、韓國出口分別下降20.0%和48.2%。主要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32.2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6.5%;高新技術產品25.21億美元,增長155.4%;烤煙1.18億美元,增長10.3%;茶葉0.25億美元,增長24.6%。
表102017年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額81.2842.6
進口總額23.51145.8
#一般貿易8.9160.9
加工貿易12.18344.9
出口總額57.7721.8
#一般貿易40.75-0.7
加工貿易16.11195.4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38.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0%;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營業額11.00億美元,增長13.3%。瑞士(貴州)產業示范園啟動建設,10個項目簽約落地。沿“一帶一路”在瑞士、柬埔寨、印度、馬來西亞、意大利、吉爾吉斯斯坦新設6家商務代表處。
八、旅游發展
全年旅游總人數74417.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0.0%。旅游總收入7116.81億元,增長41.6%。
年末風景名勝景區71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景區18個,省級風景名勝景區53個。5A級旅游景區5個,比上年末增加1個;4A級旅游景區95個,比上年末增加27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區131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1104個。
九、交通運輸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9.44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1.5%。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834.50公里,增長7.4%。全年鐵路、公路、水路貨運量94626.81萬噸,比上年增長7.9%。其中公路貨物運輸總量89298.00萬噸,增長
8.6%;鐵路貨物運輸總量3664.23萬噸,下降3.0%;水運貨物運輸總量1664.57萬噸,增長0.6%。
表112017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
貨物運輸總量(萬噸)94626.817.9
鐵路3664.23-3.0
公路89298.008.6
水運1664.570.6
貨物周轉量(億噸公里)1544.5212.2
鐵路490.876.5
公路1008.5815.5
水運45.076.4
民航貨郵吞吐量(萬噸)10.708.5
全年鐵路、公路、水路旅客運輸總量91465.86萬人,比上年增長2.7%。其中,公路旅客運輸總量83809.00萬人,增長2.0%;鐵路旅客運輸總量5458.93萬人,增長15.5%;水運旅客運輸總量2197.93萬人,增長4.9%。
表122017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萬人)91465.862.7
鐵路5458.9315.5
公路83809.002.0
水運2197.934.9
旅客運輸周轉量(億人公里)704.327.7
鐵路233.6613.9
公路463.934.7
水運6.7216.8
民航旅客吞吐量(萬人次)2457.6531.2
年末機動車擁有量696.10萬輛,比上年增長11.2%。其中,民用汽車擁有量415.71萬輛,增長18.6%。在民用汽車中,轎車189.27萬輛,增長19.9%。
十、大數據及郵電通訊
年末互聯網出省帶寬6730Gbps,光纜線路長度90.00萬千米,互聯網用戶總數3505.71萬戶。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53.23億元,比上年增長24.7%;電信業務總量825.29億元,增長146.2%。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3792.27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6.2%。
全年快遞業務總量15781.90萬件,比上年增長40.2%;快遞業務收入31.15億元,比上年增長43.0%。
十一、財政和金融
全年財政總收入2650.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13.6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稅收收入1179.55億元,增長10.9%。
表132017年財政收入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財政總收入2650.0210.1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13.647.2
#稅收收入1179.5510.9
#國內增值稅(含改征增值稅)415.279.3
企業所得稅146.5715.3
個人所得稅48.5338.4
城市維護建設稅67.268.6
契稅89.29-2.9
非稅收入434.09-1.5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5.32-41.3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604.57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教育支出903.51億元,比上年增長7.1%;農林水支出601.26億元,比上年減少4.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0.19億元,比上年增長36.2%。
表142017年財政支出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604.578.0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73.616.2
教育支出903.517.1
科學技術支出88.2927.4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64.51-4.2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0.1936.2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39.4912.0
節能環保支出129.521.9
農林水支出601.26-4.5
交通運輸支出329.5213.6
住房保障支出244.58-16.2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6088.89億元,比年初增加2318.09元,比上年末增長9.8%。其中,境內存款26083.16億元,比年初增加2317.88億元;住戶存款9580.29億元,比年初增加1047.69億元。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0860.34億元,比年初增加3002.54元,比上年末增長16.8%。其中,涉農貸款余額8744.8億元,比年初增加1627.0億元;扶貧貸款余額3930.8億元,比年初增加1317.5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423.1億元,比年初增加984.7億元。
表152017年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26088.899.8
#境內存款26083.169.8
住戶存款9580.2912.3
非金融企業存款10059.578.2
各項貸款余額20860.3416.8
#境內貸款20859.6216.8
住戶貸款6200.6319.0
短期貸款1527.8223.9
中長期貸款4672.8017.4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4658.7715.9
短期貸款2263.793.2
中長期貸款12125.5719.6
全年股票、債券直接融資149.40億元,比上年下降82.5%。年末境內上市公司27家,比上年末增加4家。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證券交易金額8634.9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1%。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9.26億元,增長17.1%;人身險保費收入208.47億元,增長24.0%。支付各項賠款與給付153.81億元,增長16.9%。農業保險保費收入8.26億元,增長24.8%,為697.91萬戶次農戶提供了1076.95億元的風險保障。
表162017年保險業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原保險保費收入387.7320.7
#財產險179.2617.1
#機動車輛保險146.9615.3
人身險208.4724.0
意外傷害保險14.2223.6
健康保險37.6535.2
人壽保險156.6021.6
賠付支出153.8116.9
#財產險91.3815.0
#機動車輛保險77.0014.5
人身險62.4319.9
意外傷害保險4.7822.8
健康保險19.6853.6
人壽保險37.977.4
十二、人民生活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5%。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6%。
表172017年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元)比上年增長(%)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8.7
#工資性收入16552.587.8
經營凈收入4721.7610.3
財產凈收入2184.8712.6
轉移凈收入5620.638.8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9.6
#工資性收入3635.6713.2
經營凈收入3285.175.4
財產凈收入92.0337.2
轉移凈收入1856.249.4
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970元,比上年增長8.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348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299元,增長10.2%。
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7.5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4.54平方米。
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35.0輛,比上年末增長4.3%;擁有空調器34.5臺,增長11.8%;擁有移動電話256.7部,增長3.7%。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電冰箱82.3臺,比上年末增長6.1%;擁有摩托車54.2輛,下降2.7%;擁有移動電話255.5部,增長6.2%。
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88.1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4.59萬人,其中企業職工337.82萬人,增加27.9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48.5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5.4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35.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61萬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0.4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6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90.9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32.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46萬人,其中農民工92.88萬人,增加5.5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04.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76萬人。
年末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44萬人,年人均保障標準6732元,比上年提高612元。年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60.93萬人,年人均保障標準3580元,比上年提高396元。
年末擁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24095個,各類養老床位17.36萬張。收養救助機構47個,收養救助人員37399人次。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8.23億元,比上年增長4.9%;籌集社會福利資金8.84億元,增長3.6%。
十三、科技創新
年末擁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院士工作站7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全年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44項,比上年增長20.0%。其中,基礎理論成果36項,比上年增長28.6%;應用技術成果108項,比上年增長17.4%。簽訂技術合同2957項,比上年增長201.7%;成交金額83.84億元,增長274.5%。
全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發明專利申請量13884件,比上年增長26.8%;發明專利授權量1875件,下降7.9%。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37件,比上年增長19.1%。
設立省長質量獎,獲得省長質量獎及提名獲獎企業8家。全國質量強市創建城市1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3個,省級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12個,省級名牌產品692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13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191張,無公害農產品產地6355個,產品2850種。主導制定鋼繩國際標準1項。
十四、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貴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年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全面改薄項目836所,城鎮義務教育學校項目30所,幼兒園項目900所,普通高中學校項目112所。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0.71萬人,在校生1.86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20.95萬人,在校生62.7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4.85萬人,在校生101.10萬人;中職教育招生18.31萬人,在校生50.31萬人;初中招生60.05萬人,在校生
182.99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5.05萬人,在校生362.08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53萬人,在校生2.58萬人;學前教育招生幼兒73.8萬人,在園幼兒153.42萬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9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0%。
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3.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5%。新增多彩貴州“廣電云”用戶133.64萬戶,新建鄉鎮綜合服務站302個。擁有城市營業影院181家,電影院票房收入6.24億元。出版各類圖書1050種,報紙39種,雜志93種。擁有藝術表演團體42個,藝術表演場所6個,博物館、紀念館73個,公共圖書館98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9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67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1個。
年末擁有醫療衛生機構2.81萬所,其中醫院、衛生院0.27萬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62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0個。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2.11萬張,比上年末增長10.6%。全年運動員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獲獎牌60枚,比上年增加18枚,增長42.9%。其中,獲得世界冠軍1個,獲得國內最高水平賽事金牌19枚,比上年增長46.2%。體育場館117個,比上年增加9個,增長8.0%。安裝全民健身器材551套,比上年增長1.7%。
十五、生態環境和節能降耗
年末森林覆蓋率55.3%,營造林面積1000萬畝。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30個,省級森林公園44個,市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濕地公園45個,省級濕地公園4個,濕地類自然保護區2個。
全年9個中心城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分別比上年下降9.4%、5.7%、13.3%和4.5%。9個中心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5%。主要河流省控斷面(151個斷面)化學需氧量(COD)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10.4%,氨氮平均濃度下降3.4%。9個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
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812.4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3%,占全部發電量比重為40.4%。其中,水力發電734.79億千瓦時,增長1.0%;風力發電63.89億千瓦時,增長20.3%;太陽能發電7.50億千瓦時,增長456.7%;生物質及垃圾發電量6.27億千瓦時,增長37.8%。萬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7.0%,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53%。綠色經濟“四型”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37.0%。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3.地區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地區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
4.按國務院扶貧辦要求,貧困發生率計算人口基數使用2014年公安部農業戶籍人口數。2017年按照國家建檔立卡動態調整統一部署,全省對不符合扶貧標準的農戶做了清退,對符合扶貧標準的貧困戶做了補充登記工作,人口有增減變化。因此,與2016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72.2萬人、貧困發生率10.6%不閉合。
5.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6.六大高耗能行業包括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7.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9.網上零售額是指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之和。商品和服務包括實物商品和非實物商品(如虛擬商品、服務類商品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包括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不包括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11.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