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
2019年,全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加快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省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6769.34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80.56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6058.45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8430.33億元,增長7.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6%,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1%,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3%,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433元。
圖1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622.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9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75.97萬人,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9.02%,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49.30萬人,出生率為13.65‰;死亡人口25.10萬人,死亡率為6.95‰;自然增長率為6.7‰。
表1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標名稱絕對數(萬人)占年末常住人口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3622.95100
按城鄉分
城鎮1775.9749.02
鄉村1846.9850.98
按性別分
男性1856.2651.24
女性1766.6948.76
按年齡分
0-15歲(含不滿16周歲)858.2823.69
16-59歲(含不滿60周歲)2184.6460.3
60周歲及以上580.0316.01
#65周歲及以上390.5510.78
年末全省就業人員2049.4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8.49萬人,比上年增長1.0%。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4.6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9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1%。
二、脫貧攻堅
年末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83萬人,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24.4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85%,比上年下降3.44個百分點。全年共有24個貧困縣摘帽,2300個貧困村出列。
圖2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貧困發生率
三、農業
全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08.03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566.47億元,增長8.3%;林業增加值182.09億元,增長7.8%;畜牧業增加值493.12億元,下降1.8%;漁業增加值38.88億元,增長4.6%。
表22019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08.035.7
種植業1566.478.3
林業182.097.8
畜牧業493.12-1.8
漁業38.884.6
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127.475.7
全年全省糧食種植面積4064.11萬畝,比上年下降1.1%。糧食總產量1051.24萬噸,下降0.8%,單位面積糧食產量3879.96公斤/公頃,增加12.72公斤/公頃。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2153.40萬畝,增長2.5%,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735.44萬噸,增長4.7%。年末果園面積1029.94萬畝,比上年末增長18.5%,全年園林水果產量370.85萬噸,比上年增長26.5%。
表32019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萬噸)比上年增長(%)
糧食產量1051.24-0.8
#夏糧233.888.4
蔬菜及食用菌2735.444.7
豬牛羊禽肉202.49-3.5
全年全省商品木材產量316.22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5%。
年末全省豬存欄1171.27萬頭,比上年末下降24.4%;牛存欄492.96萬頭,增長5.9%;羊存欄380.25萬只,下降5.3%;家禽存欄10640.67萬羽,增長9.8%。全年全省豬出欄1678.56萬頭,比上年下降10.2%;牛出欄168.56萬頭,增長7.0%;羊出欄293.55萬只,下降1.2%;家禽出欄15004.83萬羽,增長27.6%。豬牛羊禽肉產量202.49萬噸,比上年下降3.5%;禽蛋產量22.95萬噸,增長14.6%;牛奶產量5.29萬噸,增長15.5%。
全年全省水產品產量24.36萬噸,比上年增長2.7%。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23.30萬噸,增長2.9%。
四、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9.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6.9%,私營企業增加值增長6.9%。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13.7%,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1.0%。
全省19個重點監測的行業中,12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比上年增長21.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8.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8.2%,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14.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3%。
表4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6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18.2
非金屬礦采選業-15.2
農副食品加工業-3.9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4.9
煙草制品業6.8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3.5
醫藥制造業-2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9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1.1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8.9
汽車制造業-16.5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5.4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2.9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1.3
全年全省生產集成電路5843.23萬塊,增長53.1%;電子元件71.35億只,增長36.1%;鋼材707.74萬噸,增長24.3%;原鋁(電解鋁)127.80萬噸,增長23.3%;飲料酒140.67萬千升,增長6.9%。
表5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單位)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億千瓦時)2106.288.1
磷礦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萬噸)2504.06-21.6
飲料酒(萬千升)140.676.9
卷煙(億支)1114.653.6
中成藥(萬噸)6.728.3
乳制品(萬噸)12.9813.6
辣椒制品(萬噸)58.4823.5
吉他(萬把)274.7960.9
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折純)(萬噸)371.42-24
橡膠輪胎外胎(萬條)609.426.8
水泥(萬噸)10991.07-0.9
生鐵(萬噸)351.212.7
鋼材(萬噸)707.7424.3
鐵合金(萬噸)173.982.9
十種有色金屬(萬噸)155.0819.6
原鋁(電解鋁)(萬噸)127.823.3
家用電冰箱(萬臺)157.6413.6
集成電路(萬塊)5843.2353.1
電子元件(億只)71.3536.1
汽車(萬輛)5.69-15.2
彩色電視機(萬臺)123.56-8
#智能電視123.56-2.6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886.58億元,比上年增長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1.0%,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3%,提高0.2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5.15元,下降0.92元。
年末全省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565個,比上年末增加242個。其中,特級和一級資質建筑業企業111個,增加24個;二級資質企業685個,增加216個;三級資質企業766個,與上年末持平;其他資質企業3個,增加2個。全年全省建筑業增加值1517.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2.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8%。工業投資增長32.6%,制造業投資增長19.3%。
表62019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
#農、林、牧、漁業2.2
采礦業58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51.3
制造業19.3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23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1.3
醫藥制造業24.7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7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4.8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51.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1.7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7.9
教育1.5
衛生和社會工作1.7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5.3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6.5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9
全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7.3%,其中,住宅投資增長33.4%。商品房銷售面積5323.3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7%;商品房銷售額3183.57億元,增長9.0%。
六、市場、消費和物價
年末全省市場主體總數達306.8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5.4%;市場主體注冊資本7.39萬億元,增長13.9%。全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67.42萬戶。
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5.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6.1%。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增長3.6%,餐飲收入額增長11.9%。
表72019年全省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比上年增長(%)
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1.8
#糧油、食品類13.1
煙酒類-11.2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2.1
化妝品類10.2
金銀珠寶類19.2
日用品類-9.8
體育、娛樂品類-0.8
書報雜志類26.8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5.3
中西藥品類10.5
文化辦公用品類5.9
家具類6.4
通訊器材類36.2
石油及制品類8.6
建筑及裝潢材料類6.9
汽車類-4.9
全年全省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8%。其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3.1%;中西藥品類增長10.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8.6%;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6.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1%;汽車類下降4.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5.3%;日用品類下降9.8%;煙酒類下降11.2%。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比上年增長5.3%。
表8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標名稱比上年增長(%)
居民消費價格2.4
#食品煙酒6.4
衣著0.2
居住1.1
生活用品及服務0.1
交通和通信-1.5
教育文化和娛樂0.6
醫療保健2.9
其他用品和服務1.9
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2%,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3%。
七、對外經濟
全年全省進出口總額453.57億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出口總額327.14億元,下降3.1%;進口總額126.43億元,下降22.6%。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65.22億元,下降46.0%;一般貿易251.03億元,增長20.5%。進口總額中,加工貿易45.13億元,下降49.8%;一般貿易57.36億元,下降2.6%。
表92019年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453.57-9.5
進口總額126.43-22.6
#一般貿易57.36-2.6
加工貿易45.13-49.8
出口總額327.14-3.1
#一般貿易251.0320.5
加工貿易65.22-46.0
全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1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6.79億美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完成額13.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84億美元,增長28.1%。
八、旅游和文化
全年全省旅游總人數比上年增長17.2%,旅游總收入增長30.1%。
年末全省5A級旅游景區6個,與上年末持平;4A級旅游景區121個,比上年末增加1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2個,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73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2422個。年末全省客房數82.45萬間,比上年末增長4.1%;客房床位數143.89萬張,增長4.2%。
年末全省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60個,藝術表演場館15個,博物館91個,公共圖書館98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68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380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0%,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4.3%,分別比上年提高0.2和0.4個百分點。全年全省圖書出版量10268萬份,雜志出版量1628.74萬份。
九、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
年末全省公路通車里程20.4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4.0%,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004.47公里,增長8.6%;內河航道里程3755.09公里,增長0.3%。
全年全省鐵路、公路、水運貨物運輸總量106802.26萬噸,比上年增長3.7%;貨物周轉量1953.89億噸公里,增長8.7%。民航貨郵吞吐量12.74萬噸,增長8.0%。
表102019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單位)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萬噸)106802.263.7
鐵路5522.820.2
公路99605.443.9
水運1674.000.2
貨物周轉量(億噸公里)1953.898.7
鐵路641.645.8
公路1267.0610.5
水運45.190.3
民航貨郵吞吐量(萬噸)12.748.0
全年全省鐵路、公路、水運旅客運輸總量93756.10萬人,比上年增長0.8%;旅客周轉量832.94億人公里,增長4.3%。民航旅客吞吐量3030.88萬人次,增長8.3%。
表112019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單位)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萬人)93756.100.8
鐵路7195.956.4
#高鐵4357.1617.8
公路84255.000.2
水運2305.154.3
旅客周轉量(億人公里)832.944.3
鐵路353.979.6
#高鐵220.0221.8
公路471.470.5
水運7.5010.8
民航旅客吞吐量(萬人次)3030.888.3
全年全省郵政行業業務總量76.05億元,比上年增長20.6%;郵政函件業務6092.17萬件,下降34.4%。快遞業務收入46.11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快遞業務量2.46億件,增長16.0%。
全年全省電信業務總量3874.88億元,比上年增長76.8%。年末全省移動電話用戶4386.2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2%;互聯網出省帶寬1.20萬Gbps,增長31.4%;光纜線路長度114.14萬千米,增長17.8%。移動電話普及率提高到122.52部/百人。
十、財政和金融
全年全省財政總收入3047.81億元,比上年增長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67.36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稅收收入1203.93億元,下降4.9%;非稅收入563.42億元,增長22.3%。
表122019年財政收入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財政總收入3047.812.5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67.362.3
稅收收入1203.93-4.9
#國內增值稅(含改征增值稅)474.17-2.3
企業所得稅215.3616.7
個人所得稅40.32-41.8
城市維護建設稅82.79-3.2
契稅103.667.9
非稅收入563.4222.3
#專項收入123.87-1.1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2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扶貧支出535.89億元,增長81.3%;農林水支出947.82億元,增長42.6%;衛生健康支出549.28億元,增長14.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5.02億元,增長10.7%;教育支出1076.65億元,增長9.2%。
表132019年財政支出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21.4017.7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93.6319.6
教育支出1076.659.2
科學技術支出117.7214.4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69.4014.2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5.0210.7
衛生健康支出549.2814.0
節能環保支出195.2545.3
城鄉社區支出453.2984.1
農林水支出947.8242.6
#扶貧535.8981.3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7170.60億元,比年初增加690.08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1527.25億元,增加931.6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8448.73億元,比年初增加3482.64億元。其中,住戶貸款9032.64億元,增加1319.06億元。
表142019年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貸款余額
指標名稱絕對數(億元)比年初增加(億元)
各項存款余額27170.60690.08
#境內存款27162.87688.68
住戶存款11527.25931.60
非金融企業存款8259.10-600.22
各項貸款余額28448.733482.64
#境內貸款28447.953486.90
住戶貸款9032.641319.06
短期貸款2414.84372.51
中長期貸款6617.80946.55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9413.322165.83
短期貸款2448.73139.80
中長期貸款16415.371892.19
年末全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9家,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16931.54億元;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掛牌的公司50家。全年全省通過境內市場籌資962.54億元,其中,股票市場籌資24.52億元,債券市場籌資816.28億元。證券、期貨成交金額2691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全年全省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89.26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23.41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265.85億元。支付各項賠款與給付186.57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120.44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款及給付36.57億元,壽險業務給付29.56億元。
十一、人民生活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7元,比上年增長10.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4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元,增長10.7%。
表152019年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元)比上年增長(%)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48.9
工資性收入189609.0
經營凈收入57148.6
財產凈收入343312.0
轉移凈收入62987.3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10.7
工資性收入477411.6
經營凈收入34276.2
財產凈收入121-4.1
轉移凈收入243416.6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780元,比上年增長7.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402元,增長3.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222元,增長11.5%。
年末全省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43.19輛,比上年末增長8.3%;擁有空調37.23臺,增長7.9%。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22.84輛,比上年末增長16.7%;擁有摩托車54.31輛,增長2.3%;擁有熱水器61.93臺,增長17.4%。
年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38.1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長0.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35.31平方米,增長0.9%。
表162019年年末每百戶居民家用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單位)絕對數比上年末增長(%)
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熱水器(臺)96.912.8
空調(臺)37.237.9
計算機(臺)57.164.8
移動電話(部)287.751.9
彩色電視機(臺)107.841.2
電冰箱(柜)(臺)103.192.0
摩托車(輛)24.01-5.9
家用汽車(輛)43.198.3
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洗衣機(臺)96.833.5
摩托車(輛)54.312.3
家用汽車(輛)22.8416.7
彩色電視機(臺)102.522.5
熱水器(臺)61.9317.4
固定電話(部)0.32-78.0
移動電話(部)298.713.9
電冰箱(柜)(臺)91.936.4
十二、社會保障
年末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55.7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9%。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77.44萬人,增長5.9%。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76.07萬人,增長7.3%。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60.22萬人,增長1.9%。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08.26萬人,增長14.8%。其中,農民工參保人數106.95萬人,增長12.9%。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49.61萬人,增長7.2%。
年末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8.70萬人,月人均保障標準615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07.49萬人,年人均保障標準4103元,比上年增長5.0%。
年末全省擁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034個,其中,養老機構928個,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機構26個。社會服務床位18.91萬張,其中養老機構床位17.81萬張,兒童服務床位3373張。
十三、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全省擁有國家級科技合作基地5個,院士工作站8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全年全省登記技術合同2906項,比上年增長3.3%;合同成交金額227.18億元,增長32.5%;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220項,增長238.5%;申請專利44328件,增長5.5%;授權專利24729件,增長27.1%。
年末全省擁有普通小學6943所,在校生388.30萬人;初中學校2008所,在校生179.28萬人;普通高中468所,在校生99.2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85所,在校生43.81萬人;普通高等學校72所,在校生76.57萬人;研究生培養單位10個,在學研究生2.37萬人。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38.0%。
表172019年各級各類學校招生數、在校生數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絕對數(萬人)比上年增長(%)
各級各類學校招生數
#研究生0.859.0
普通高等學校26.1513.9
成人高等教育3.33-5.1
中等職業教育15.47-7.1
普通高中32.50-3.6
初中56.18-8.7
普通小學68.761.8
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數
#研究生2.3713.4
普通高等學校76.5711.4
成人高等教育9.21-3.6
中等職業教育43.81-7.2
普通高中99.21-1.6
初中179.28-0.9
普通小學388.304.5
十四、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省擁有衛生機構2.85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0.27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48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0個。醫院、衛生院床位25.11萬張,比上年末增長7.9%。衛生技術人員26.63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80萬人,注冊護士12.14萬人。
表182019年年末衛生機構數、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單位)絕對數比上年末增長(%)
衛生機構(萬個)2.851.4
#醫院、衛生院(萬個)0.27持平
床位數(萬張)26.528.0
#醫院、衛生院床位數(萬張)25.117.9
衛生技術人員(萬人)26.638.4
#執業(助理)醫師(萬人)8.808.0
注冊護士(萬人)12.1411.3
全年貴州運動員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獲獎137項,比上年增長23.4%。其中,獲得世界冠軍5個,獲得國內最高水平賽事金牌51個。全年全省安裝全民健身器材0.83萬臺,比上年增長19.6%。
十五、生態環境和節能降耗
年末全省自然保護區106個,自然保護區面積860.48千公頃。全年全省完成營造林任務520萬畝,年末全省森林覆蓋率59.95%。
全省縣城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8.3%?h城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4.1%和93.0%。全年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1%,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6.6%。
注釋: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地區生產總值相關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3.地區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地區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
4.2016年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登記開展動態調整,存在新識別、返貧、人口自然增減影響,上下年度數據與減少貧困人口數據不閉合。
5.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6.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7.社會消費品零售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8.社會消費品零售包括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不包括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
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10.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等數據來自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貧困發生率數據來自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商品木材產量、造林面積、森林覆蓋率、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省林業局;水產品產量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市場主體、專利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進出口數據來自貴陽海關;旅游、藝術表演團體、場館數據來自省文化和旅游廳;電視、廣播數據來自省廣播電視局;圖書、雜志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公路運輸、水運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民航數據來自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電信數據來自省通信管理局;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證券期貨數據來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貴州監管局;保險數據來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貴州監管局;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數據來自省醫療保障局;城鄉低保、社會服務數據來自省民政廳;科技數據來自省科學技術廳;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醫療衛生數據來自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環境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來自省水利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