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云南

臨滄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2-03-23 17:29:35 來源:臨滄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3185次

臨滄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臨滄調查隊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2011年,全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云南實施“兩強一堡”戰略機遇,突出主旋律、增強凝聚力、提高執行力,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打基礎、強產業,建生態、惠民生,促開放,保穩定,抓項目,上水平,圍繞“三個一百”和財政收支考核目標,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面實施新家園行動計劃和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深入開展優化軟環境增強軟實力活動,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一、綜合

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完成生產總值(GDP)26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5.2億元,增長7.8%;第二產業增加值104.1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80.6億元,增長10.8%。非公經濟創造增加值102.3億元,增長18.6%,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7.9%,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2.9:35.1:32.0調整為31.6:38.6:29.8。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38.2億元,增長49.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1.4億元,比上年增長47.4%;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28.8億元,增長41.9%。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8%,其中:食品上漲12.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0.6%,居住上漲2.9%。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4.1%,其中:食品類上漲12.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8.2%。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全市各級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繼續加大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糧種、農機和農民購肥等政策性補貼力度,深入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取得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好成績。實現農業總產值14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9%。

農業生產經營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35491萬瓦特,比上年增長15.1%,大中型拖拉機26843臺,比上年增加3506臺,小型拖拉機21165臺,比上年增加3331臺,農用排灌機械動力1038.18萬瓦特,比上年增長4.5%。累計有效灌溉面積91450公傾,比上年增加3560公傾,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5430公傾,比上年增加18820公頃,水利工程供水量95438萬立方米,為農業供水83162萬立方米,有效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穩步發展。

新家園行動扎實推進。全市共完成930個建制村、9649個自然村的村莊規劃編制;401個舊村改造中的355個自然村(組)實現住房特色化,380個自然村(組)實現鄉村道路通暢化,393個自然村(組)實現人畜飲水安全化,401個自然村(組)實現管理決策民主化;完成舊房改造30000戶;舊校舍改造工程開工92.5萬平方米,竣工39.7萬平方米。農村生活設施不斷改善,自來水受益村883個,占全部村委會的98.4%;通電話村890個,占99.2%;通汽車村888個,占99%;通電村897個,占100%。

鄉鎮企業穩步快速發展。全年完成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127.6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實現增加值40.47億元,比上年增長28.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市以實施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為載體,加大投入,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力度,認真落實中小企業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抓實節能降耗工作,主攻以農產品為主的輕工業集群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工業園區快速發展,新型工業化發展平臺初步顯現,有力促進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74.1億元,比上年增長26%。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減。

全市有工作量的建筑施工企業179個,比上年減少6戶,實現總產值108.46億元,比上年增長41.4%,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達445.2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5%,房屋竣工面積172.4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圍繞固定資產投資增加100億元的工作目標,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創新機制,優化項目,整合資源,調整投資結構,全力推進交通、水電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投資質量,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施工項目3433個,同比增長56.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6.1億元,比上年增長47.6%。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93.5億元,增長41%,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6.6億元,增長28.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47.7億元,增長17.5%,農村私人建房投資完成78.2億元,增長107.7%。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業實現增加值7.1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客貨運輸發展平穩。年末通公路里程1.44萬公里,擁有機動車38.7萬輛,完成貨運量1357萬噸,增長18.1%,貨物周轉量122835萬噸公里,增長18.1%,客運量767萬人,增長12.1%,旅客周轉量102861萬人公里,增長15.7%。完成航空客運量11.91萬人次,客座率69%。

郵電通信業繼續保持了穩步發展的良好勢頭。完成郵電業務收入8.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9%,有固定電話19.25萬部,比上年下降7.0%,移動電話用戶發展到142.84萬戶,比上年增長18.9%,固定電話普及率7.8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58.4部/百人,互聯網入戶數達9.16萬戶,比上年增長40.9%。

六、國內貿易

城鄉市場穩中趨旺。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1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城市完成消費品零售額56.6億元,增長18.0%,鄉村完成消費品零售額30.5億元,增長23.9%,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69.9億元,增長20.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7.2億元,增長18.7%。

七、外貿外經和旅游業

對外貿易穩步增長。完成進出口總額16.6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進口總額5.9億元,比上年增長71.2%,出口總額10.7億元,比上年增長6.3%。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在“招商引資”工程的強有力推動下,對內對外開放又有新發展。全年合同利用外資257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958萬美元。共簽訂和實施國內合作項目524個,實際到位資金119.6億元,比上年增長4.1%。

旅游產業穩步發展。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31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人數4.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8%,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9.6億元,比上年增長35.0%,創外匯收入2725.4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3%。

八、金融、保險業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金融系統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金融政策,金融風險意識增強,運行穩健。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00.4億元,比上年增加55億元。其中,單位存款145.8億元,比上年增加31億元,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8.4億元,比上年增加25.2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217.7億元,比年增加49.6億元。其中短貸款55.4億元,比上年減少14.3億元,中長期貸款162.3億元,比上年增加35.3億元。

保險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市有保險公司13家。完成各種

保險收入5億元,比上年增長22.4%。

九、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

全市有大專學校1所,在校學生6041人,專任教師345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1所,在校學生38730人,專任教師784人。普通中學120所,在校學生123768人,專任教師7177人。普通小學1152所(含教學點),在校學生199618人,專任教師13179人。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368人,專任教師35人。幼兒園62所,在校學生43882人,專任教師881人。

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立項支持34項,其中國家5項,省級29項,申請專利44件,獲得授權30件,其中發明專利12件,年末有高新技術企業2戶。

擁有綜合檔案館9個,文化館9個,圖書館9個,印發《臨滄日報》365萬份。擁有調頻轉播發射臺40座,電視轉播發射臺10座;廣播覆蓋率95.5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覆蓋率96.28%,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運動,群眾體育蓬勃發展。組織了“魚水情杯”、籃球賽、穿城賽、“騰飛杯”業余運動會、登山賽以及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積極參加省級以上運動會,共獲金牌10枚、銀牌9枚、銅牌9枚。

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34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4773人,衛生機構擁有床位5862張,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39人。新農合參合率到達96.8%。

十、城市建設、生態建設和產(商)品質量

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年末城鎮人口75.14萬人,城鎮化水平30.7%。城鎮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城鎮對經濟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明顯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加強。全年完成造林面積75493公頃,比上年增長23.6%,森林覆蓋率60.56%,累計建成農村沼氣池17.9萬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1%,化學需氧量54799噸,氨氮3246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8091噸,氨氧化物9119噸。

產(商)品質量提高。全市共抽(送)樣檢驗1755個批次的產(商)品,合格1496個批次,綜合合格率為85.24%。其中:食品檢驗1017個批次,合格892個批次,合格率為87.71%。

十一、人口、社會保障、勞動就業與人民生活

全市常住人口244.77萬人,比上年增長6.5%,出生率12.96‰,死亡率6.76‰,自然增長率6.20‰。年末戶籍人口235.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0.33萬人,非農業人口25.3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95.33萬人,占戶籍人口的40.4%。計劃生育率為96.88%,綜合節育率為88.75%。

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均工資30202元,比上年增長14.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284元,比上年增長3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上漲24.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9.8%,比2010年下降6.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59元,比上年增長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7.2%,比2010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05%。

年末有8.36萬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收繳養老保險4.37億元,支付養老保險3.2億元。參加醫療保險職工21.52萬人,收繳醫療保險0.22億元,支付醫療保險0.2億元,參加生育保險職工7.5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7.2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5.52萬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83.9萬人,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43萬人。

年末擁有收養性福利機構27個。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81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3億元。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6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28億元。

注:本公報數據為年快報統計數,年報統計數據以《臨滄市統計年鑒》為準。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 |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