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統計局
2014年2月17日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中期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云南省“兩強一堡”建設戰略機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重大決策和部署,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持續干旱等不利因素影響,圍繞“建設麗江、發展麗江、繁榮麗江、保護麗江”,按照“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穩中有快”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努力推進麗江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全市國民經濟穩中有快,結構調整有效推進,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生態建設卓有成效,城鄉區域統籌發展,民生幸福持續改善。
一、綜合
全年完成生產總值(GDP)248811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14.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6.5、2.1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11407萬元,增長6.6%,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126893萬元,增長23.2%,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949814萬元,增長7.7%,較上年下降5.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09%、70.64%和22.26%,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0、10.1和3.1個百分點。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25∶42.28∶40.47調整為16.53∶45.29∶38.18,“二、三、一”結構繼續得到鞏固和增強。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較上年下降0.72和2.2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3.01個百分點。在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的同時,工業化進程加快,工業比重不斷提高,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9.39%,較上年提高2.68個百分點。非公有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135.06億元,較上年增長14.7%,占GDP的比重為54.1%,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675321萬元,較上年增長21.6%。其中:上劃收入完成217526萬元,較上年增收42241萬元,增長24.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57795萬元,較上年增收77701萬元,增長20.4%。基金預算收入96801萬元,較上年下降37.9%。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增值稅41608萬元,增長20.4%;營業稅111364萬元,增長39.3%;企業所得稅9542萬元,增長41.6%;個人所得稅3918萬元,增長25.6%。非稅收入平穩增長,全年非稅收入完成175560萬元,增長14.8%,其中:專項收入51657萬元,增長278.9%;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81501萬元,下降12.5%;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20211萬元,下降20.6%。全市財政預算支出執行實效性、均衡性明顯提高,教育、科技、社會保障、環保、農業等各項重點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132028萬元,較上年增支64683萬元,增長6.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8267萬元,增長11.9%;教育支出195472萬元,增長3.4%;科技支出8924萬元,增長30.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6982萬元,增長45.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0334萬元,增長4.1%;醫療衛生支出82655萬元,增長8.8%;農林水事務支出192521萬元,增長10.6%。
據國家統計局麗江市調查隊調查數據:全年物價指數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上年上漲2.7%。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來看,呈現出“七升一平”格局。上漲的七大類中:食品類上漲4.2%,煙酒及用品上漲0.2%,衣著類上漲2.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8%,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3.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2.7%,居住類上漲1.5%,交通和通訊與去年持平。
表1:2013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比上年同期(%)
指標
比上年同期(%)
居民消費價格
102.7
三、衣著
102.2
服務項目價格
103.2
四、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1.8
消費品價格
102.6
五、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03.9
一、食品
104.2
其中:醫療保健
102.3
其中:糧食
100.9
六、交通和通信
100.0
油脂
105.1
1、交通
100.8
肉禽及其制品
103.0
2、通信
99.4
鮮蛋
102.8
七、娛樂教育文化用品服務
102.7
菜
112.9
八、居住
101.5
糖
119.2
其中:建房及裝修材料
98.5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二、煙酒及用品
100.2
水、電、燃料
102.8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740413萬元,較上年增加84221萬元,增長6.6%。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83萬公頃,較上年增加0.24萬公頃,增長1.30%。糧食播種面積13.58萬公頃,較上年增加0.05萬公頃,增長0.39%。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50.57萬噸,較上年增加1.4萬噸,增長2.86%,實現連續十年增產。全年肉類總產量134000噸,較上年增長0.5%。
表2: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單位:噸)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505730
2.86
四、油料
12961
8.2
#夏糧
102986
3.3
#花生
1903
21.0
一、谷物
367483
2.1
油菜籽
8855
7.6
#稻谷
117534
-1.5
五、甘蔗
81899
-30.4
小麥
46933
-0.8
六、烤煙
34546
-7.1
玉米
169347
3.4
七、茶葉
1127
4.8
二、豆類
56435
1.1
八、園林水果
132790
6.7
#蕓豆
16271
-5.9
九、蔬菜
239812
15.2
三、薯類
81812
7.9
十、肉類總產量
134000
0.5
#馬鈴薯
70648
14.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731186萬元,較上年增長26.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27.5%。工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全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50%,達到50.33%,拉動經濟增長7.2個百分點。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5.22億元,較上年增長17.5%,實現利稅39.15億元,較上年增長26.54%,其中:利潤總額25.14億元,增長35.41%。
表3: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單位:%)
指標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27.5
其中:輕工業
5.5
重工業
30.4
其中:國有企業
422.3
集體企業
99.9
股份合作企業
10.2
股份制企業
10.0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27.0
其他企業
-25.0
表4: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糖
噸
7263
-13.34
原煤
萬噸
894.7
-1.26
洗煤
萬噸
544.7
16.50
發電量
億千瓦時
216.5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77.10
自來水
萬噸
2353
6.81
銅
噸
2699
46.35
水泥
萬噸
370.9
8.04
年末全市資質建筑企業共有62家。全年完成建筑業增加值395707萬元,較上年增長18.3%,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32%,拉動經濟增長2.9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726747萬元,較上年增長26.09%,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28013萬元,增長26.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5478萬元,下降9.2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189468萬元,增長7.35%,其中:工業完成投資1189468萬元,增長8.8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663067萬元,增長48.12%。全年施工項目669個,增長15.54%,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508個,增長20.09%。全年建設項目到位資金2805250萬元,增長25.35%,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506553萬元,增長48.62%;國內貸款資金357319萬元,下降47.62%;自籌資金1892734萬元,增長91.33%。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798734萬元,較上年增長24.50%。其中:住宅投資610974萬元,增長40.28%。全年房屋施工面積438.97萬平方米,增長17.98%,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166.42萬平方米,下降29.75%;房屋竣工面積50.44萬平方米,下降40.73%;商品房銷售面積126.09萬平方米,下降33.21%;商品房銷售額544726萬元,下降10.07%。年末待售面積28.07萬平方米,增長36.42%。其中:住宅21.29萬平方米,增長28.06%;商業營業性用房2.17萬平方米,增長1.65倍。
五、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8547.2萬元,較上年增長14.0%。分城鄉看: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額552447.5萬元,增長15.7%;鄉村完成消費品零售額196099.7萬元,增長9.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603892.0萬元,增長16.8%;住宿和餐飲業完成144655.2萬元,增長3.5%。分經濟類型看:公有經濟完成110101.4萬元,增長16.7%,其中:國有經濟完成93996.2萬元,增長17.6%;非公有經濟完成638445.8萬元,增長13.5%。其中:私有經濟完成603107.8萬元,增長14.2%。
全年進出口貿易完成11101萬美元,較上年增長31.0%,其中:出口11050萬美元,較上年增長30.5%,進口51萬美元,較上年增長325%。
全年共有招商引資項目202個,其中:在建項目113個,籌建項目30個,完工項目51個。招商引資國內合作項目到位資金224.75億元,較上年增長23.9%,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78.22億元,增長16.42%。合同利用外資81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994.4萬美元。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貨運量1307萬噸,較上年增長15.56%,公路貨物周轉量206563萬噸公里,增長19.22%;公路客運量2318萬人次,增長8.32%,公路旅客周轉量168952萬人公里,增長9.63%。全年麗江機場保障航班37015架次,增長41.83%;旅客吞吐量399.94萬人次,增長38.66%;貨郵吞吐量6356.08噸,下降8.56%。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98.74%,名列全國主要機場前列。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1926.9萬元,較上年增長9.1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500.9萬元,增長6.52%,電信業務總量77426萬元,增長9.27%。訂銷報刊累計數1602.63萬份,增長7.04%;函件143.83萬件,增長19.01%;特快專遞19.89萬件,增長39.86%。全年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32萬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4.5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12.1部/百人;移動電話用戶93.92萬戶,增長4.79%。
年末全市共有星級賓館291家,其中:五星級賓館3家,四星級賓館18家,三星級賓館52家;旅行社29家;A級旅游景點17家,其中:5A級景點2家,4A級景點6家;紅色旅游基地1個,旅游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旅游業再創佳績,旅游接待人數突破2000萬人次,全年旅游業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達到2079.58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0.05%,實現旅游總收入278.66億元,較上年增長32.17%。其中:接待國內游客1979.91萬人次,增長30.7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56.51億元,增長32.94%。接待海外游客99.67萬人次,增長17.68%;實現旅游外匯收入3.58億美元,增長23.83%。
七、金融和保險業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836180萬元,較年初增加657589萬元,增長15.74%;各項貸款余額為3467240萬元,較年初增加434662萬元,增長14.33%。
表5:2013年金融機構信貸收支情況(單位:萬元)
指標
年末數
增長(%)
指標
年末數
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4836180
15.74
#單位貸款
477787
11.93
其中:單位存款
2218216
13.73
其中:中長期貸款
2715981
17.16
個人存款
2554582
17.19
#個人貸款
101390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24
各項貸款余額
3467240
14.33
#個人消費貸款
613715
17.34
其中:短期貸款
693894
6.99
#單位貸款
1702080
15.40
#個人貸款及透支
182732
14.61
#固定資產貸款
1486288
16.66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81629.72萬元,較上年增長18.50%,賠付金額26679.83萬元,增長41.45%,賠付率32.68%,較上年上升5.26個百分點。
表6:2013年保險業收付情況(單位:萬元)
指標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保費收入
81629.72
18.50
其中:財產險
1742.75
23.22
人身意外傷害險
4778.05
24.54
健康險
3564.90
203.00
商業車輛險
20564.15
29.56
壽險
36192.32
5.54
各項賠款和給付
26679.83
41.45
其中:財產險
814.35
60.24
人身意外傷害險
1343.06
24.27
健康險
2165.83
61.03
商業車輛險
11256.83
27.98
壽險
6051.64
104.19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市受益學生13.91萬人,免補金額達到16026.53萬元;教育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開工16.32萬m2,竣工13.02萬m2;“普九”成果得到鞏固,全年小學在校人數9.3萬人,初中在校人數4.61萬人,高中在校人數2.33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95萬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126人。在校殘疾兒童296人,殘疾兒童入學率67.27%。小學毛入學率112.68%,提高2.27個百分點。小學輟學率0.07%。初中毛入學率達到117.77%。初中升學率84.8%,較上年提高9.93個百分點,初中鞏固率95.71%;師資力量加強,教師素質進一步提高。全市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22%,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86%,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5.47%;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市普通高考錄取率達到86.4%,較上年提高1.94個百分點。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8.8年。
表7:2013年各類教育基本情況
在校學生數(人)
招生數(人)
畢業生數(人)
人數
增減(%)
人數
增減(%)
人數
增減(%)
普通中專
4738
-3.19
1605
-5.86
1567
40.54
職業高中
3680
-24.04
1275
-1.09
1946
60.56
普通中學
69444
-0.03
24323
-0.52
21514
-12.09
#高中
23330
3.28
8166
-2.37
6607
-4.78
初中(含職業初中)
46114
-1.63
16157
0.44
14907
-14.98
普通小學
9299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3.35
14353
2.36
16563
-1.88
全年實施國家和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2項,申報專利230件,有2項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全市累計專利授權554件,其中:2013年專利授權數103件。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年末共有文化館6個、博物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管所6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2.7%。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全年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10個,新建村文化室50個。
全年全市共舉辦市級綜合性運動會5次、縣(區)級綜合性運動會21次、鄉鎮(辦事處)級綜合性運動會137次、行業系統綜合性運動會83次。全市運動員在各項目比賽中獲金牌9枚,銀牌7枚,銅牌5枚。
年末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衛生機構95個,其中:市和區縣級綜合醫院6個、衛生監督所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婦幼保健院6個、中醫醫院3個、中心血站1個、醫鑒辦1個、血防站1個、皮防站1個、鄉鎮衛生院61個;公立醫院病床數2948張,較上年增長22.32%。擁有衛生技術員2126人。省屬單位駐麗醫院1個,床位30張,衛生技術人員44人。私立醫院12個,床位618張,衛生技術人員370人;個體診所169個,衛生技術人員378人。全市共建立了420個村衛生室,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456人;婦幼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嬰兒死亡率10.33‰,孕產婦死亡率42.71/10萬,住院分娩率92.49%,新法接生率達到98.5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深入推進,新農合覆蓋農業人口97.08萬人,參合人數94.81萬人,參合率97.66%。全年共有248.20萬人次享受新農合減免補償,減免補償金34448.07萬元。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低速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目標范圍內,人口素質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6.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34‰。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9元,較上年增加2609元,增長14.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037元,較上年增加943元,增長18.5%。
十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全年新增城鎮就業957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413人,較上年增加2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4%,低于4.5%的控制指標。
年末全市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7482人,較上年增加4348人,其中:參保職工58378人,較上年增加3571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9103人,較上年增加777人。征繳養老保險費42137萬元,較上年增長15.83%。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2221人,較上年增加5447人,其中:參保職工104590人,較上年增加1684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6950人,較上年增加2521人。征繳醫療保險費36896萬元,增長20.98%。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30853人,較上年增加638人。征繳失業保險費3389萬元,較上年增長43.79%。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94528人,較上年增加9753人。征繳工傷保險費2484萬元,較上年增長13.37%。參加生育保險人數81165人,較上年增加8618人。征繳生育保險費1421萬元,較上年增長34.44%。城鄉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3.46萬人,較上年增長2.11%。
年末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0108人,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10169.7萬元,較上年增長1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5911人,較上年增加2390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17746.25萬元,較上年增長36%。全年發放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補助資金6000萬元。年末各類社會福利單位31個,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1985張,收養各類人員1783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32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4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86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1660萬元,慈善部門接受社會捐贈650.9萬元。
十二、城市建設、環境資源和安全生產
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2.63%,較上年提高1.21個百分點。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5.1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218.98公里,較上年增長39.65%;城市公共綠地面積916.63公頃,較上年增長7.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9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2.49%,較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1.27%,較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2.7萬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達到97.73%;燃氣普及率達到87.81%,較上年提高1.21個百分點。
深入實施七彩云南麗江保護行動、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麗江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取得新進展,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初步測算,萬元GDP能耗下降2.41%。全年完成低產林改造22.2萬畝、人工造林55.14萬畝、封山育林19.0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66.15%。全年完成環境污染治理投資28606萬元,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量2807.61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131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7705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356噸。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1.68%,較上年提高4.88個百分點;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4.76%,較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21起,較上年減少31起,下降60%。安全生產事故死亡26人,較上年減少30人,下降54%。受傷22人,較上年減少48人,下降69%。其中:工礦商貿發生3起,死亡4人,起數與死亡人數與去年持平;道路交通事故17起,死亡21人,受傷22人。與上年相比,起數下降63%,死亡人數下降51%,受傷人數下降69%。全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0.11人,下降57.69%。
注:1、本公報數據為年快報數或預計數,正式年報統計數據以《2013年麗江統計年鑒》為準,對比數為上年年報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3、本公報指標數據除市統計局數據外,其余由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招商局,市交運局,市住建局,市環保局,市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廣局,市體育局,市衛生局,中國人民銀行麗江中心支行,國家統計局麗江調查隊,市民政局,市安監局,麗江機場,市郵政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保險行業協會等單位和部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