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統計局
2009年3月6日
2008年,全州各族干部群眾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八次黨代會以及州委六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怒江“二次跨越”和“三基地,一品牌”發展戰略目標,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主動應對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群策群力、攻堅克難,奮力拼搏,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全州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呈現出經濟效益良好,結構協調優化,社會和諧穩定,民生不斷改善的新局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并經省統計局聯審通過,2008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GDP)43666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2007年增長3.8%。同比回落8.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57882萬元,增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04236萬元,比2007年下降0.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74543萬元,增長10.08%。三次產業的比重由2007年的10.6:58.5:30.9調整為13.25:46.77:39.97。按常住人口計算,現價全州人均現價生產總值達到8221元,比上年下降12.9%。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增加值171744萬元,占全州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9.3%,比上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
物價總水平:2008年六庫地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6.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6.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6.6%。
2008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情況
名稱 同比指數
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6.3
其中:食品 114
煙酒及用品 102.8
衣 著 100.7
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100.7
交通和通訊 102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0.9
居 住 101.3
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106.3
其中:食品類 113.5
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116.6
其中:化學肥料 120.8
農藥及農藥械 100
二、農業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8756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6%。其中,農業產值36460萬元,比上年增長1.65%,林業產值11567萬元,增長1.95%,牧業產值32115萬元,增長5.88%,漁業產值136萬元,增長5.51%,農林牧漁服務業7287萬元,下降1.18%。
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131.08萬畝,比上年增長0.48%;糧食播種面積108.3萬畝,比上年下降0.41%;油料面積3.35萬畝,增長30.16%;甘蔗種植面積2.4萬畝,增長3.07%。全年糧食總產量17.09萬噸,比上年增長2.5%,油料產量1293噸,增長28.02%;甘蔗產量13.19萬噸,增長35.06%。
200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表2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170879噸 2.5
其中:稻谷 37336噸 3.21
小麥 12619噸 1.9
玉米 79237噸 2.35
豆類 17172噸 3.22
薯類 13694噸 1.1
油料 1293噸 28.02
其中:油菜籽 679噸 59.39
甘蔗 131929噸 35.06
茶葉 113噸 15.3
水果 5097噸 -1.1
蔬菜 70388噸 4.19
瓜果類 170噸 -28.27
煙葉 422噸 23.4
草莓 13噸 96.96
中藥材 212噸 -64.61
全年肉牛出欄24836頭,增長12.42%。出欄肉豬350795頭,比上年增長11.1%;全年出欄羊175781只,比上年增長14.63%。全年肉類總產量28732噸,比上年增長12%。
2008年主要牲畜產品產量
表3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28732噸 12
其中:豬肉 20845噸 11.11
牛肉 2598噸 13
羊肉 2861噸 15
禽蛋產量 790噸 12.1
肉豬出欄數 350795頭 11.1
豬年末存欄數 492961頭 7.45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197334頭 1.8
羊年末存欄數 429820只 1.09
年末全州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3668萬瓦特,比上年下降24.31%。擁有農用大中型拖拉機2800臺/萬瓦特,增長4.19%。農用小型拖拉機57臺/萬瓦特,下降90.35%。農用運輸車輛862臺,增長1.25倍。糧食加工機械4903臺,增長1.51倍。全年農機化作業機耕面積80391畝。年末有效灌溉面積達8.22萬畝,當年新增0.3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30.1平方公里。全年農村用電3772萬千瓦小時,增長7.9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55050萬元,比上年下降21.65%(按現價計算)。其中:重工業完成產值343395萬元,比上年下降23.08%,輕工業完成產值11655萬元,增長73.31%。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6794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5280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其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增加值23606萬元,增長15.17%;有色金屬冶煉業完成增加值120895萬元,增長0.94%;電力生產完成增加值5556萬元,下降15.15%。電力供應完成增加值18050萬元,增長29.75%。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15717億元,增長12%。
2008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表4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銅選礦含銅量 2892噸 33.1
鉛選礦含鉛量 7741噸 -10.9
鋅選礦含鋅量 168332噸 -12.6
飲料酒 1580千升 33.5
水泥熟料 31245噸 11.91
水泥 34713噸 11.9
磚 4646萬塊 3.7
鋅 122330噸 0.3
發電量 145245萬千小時 59.46
自來水 342萬立方米 3
工業經濟效益下降。12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有4個,與上年持平,虧損面達33%。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78313萬元,比上年下降28.6%,主營業務成本為191309萬元,下降6.46%。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507萬元,比上年減少105783萬元,下降75.4%;實現利稅總額63208萬元,比上年減少123154萬元,下降66.08%。
完成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3629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下降13.3%。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機構優化,投資總額繼續穩步增長。全年施工項目205個,比上年增長15.8%。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5108萬元,比上年增長24%。在總投資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投資)完成254592萬元,增長8.0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617萬元,增長3.61倍;農村私人投資完成12899萬元,增長42.4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消費品市場保持繁榮穩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全州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8558萬元,比2007年增長19.9%;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9242萬元,比2007年增長14.7%。全州餐飲業零售額達到11089萬元,比2007年增長15.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78529.7萬元,增長16.58%;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1578.4萬元,增長18.22%;其他行業零售額17691萬元,增長24.66%。
全年全州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83億元,比2007年增長15%。其中進口總額達到1.26億元,出口總額達到0.57億元。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擁有民用車輛2536輛,比上年增長15.6%。完成客運量萬174.89萬人,下降21.57%。全年完成貨物周轉量11281萬噸公里,下降71.65%,旅客周轉量27547萬人公里,下降22.72%。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3907公里,比上年增長2.33%
郵電通信業平穩發展。全年郵政業務收入為995.18萬元,增長11.15%,電信業務收入3097萬元,增長8.13%。年末擁有城市固定電話13372戶,比上年增長8.13%,鄉村固定電話18442戶,增長19.94%;年末移動電話用戶(小靈通)達到4671戶,下降17.11%;互聯網用戶達到7454戶,增長24.84%。
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共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24.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8%。其中:海外游客4.87萬人次,增長58.21%;國內游客119.59萬人次,增長14.1%。旅游業總收入71821.35萬元,增長46.81%。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金融運行平穩,保險事業快速發展。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89939萬元,比上年下降6.15%,一般預算收入51178萬元,增長7.09%,其中稅收收入27568萬元,增長2.01%,非稅收入23610萬元,增長13.71%。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10614萬元,比上年增長20.93%。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771萬元,增長39.95%;教育支出37858萬元,增長23.06%;農林水事務支出23914萬元,增長46.47%;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1790萬元,增長8.92%。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530782萬元,比年初增長4.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236261萬元,比年初增長10.7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365887萬元,比年初增長27.42%。從貸款期限看,短期貸款144051萬元,比年初增長29.15%,中長期貸款211626萬元,比年初增長27.55%。
全年各種保費收入5000.5萬元,比上年增長23.9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512.5萬元,增長23.57%;人壽險保費收入1488萬元,增長24.7%。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州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5個,招生646人,比上年下降16.1%。在校生1480人,增長3.09%。畢業生456人,增長2.53倍;普通中學31個,招生9163人,在校生27263人, 畢業生8482人;小學215個,招生8776人,其中受過學前教育的 有4090人,在校生49998人,畢業生762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7029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6.97%,初中學齡少年入學率66.1%。;農村文化技術培訓學校281個注冊學生40424人,結業生數40424人;特殊教育機構1個,招生77人,在校生78人, 畢業生20人。
科技發展取得新成果。2008年爭取到國家、省科技計劃項目21項,科技經費622萬元;州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50項,安排科技經費130萬元。2008年度,獲怒江州政府科學技術獎15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8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年末,全州有藝術表演團體4個,藝術研究所1個,文化館5個,公共圖書館5個。有廣播電臺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87.74%;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用戶26621戶,電視人口覆蓋率93.01%;全年出版各類報紙書籍41種,共25430份冊。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有衛生機構87個,與上年持平。病床1342張,增長4.93%。衛生技術人員1650人,比上年增長0.18%。其中:執業醫師405人,助理醫師196人,注冊護士557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276人。全年診療54.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7%。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全年舉辦各類形式的體育運動會、體育活動85次。舉辦州級運動會14次。參加省級以上運動會4次,獲得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9枚。
十、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
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保護。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16.42萬畝,比上年增長1.98%。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6萬畝。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0%。自然保護區有4個,保護區面積達599.37萬畝。
安全形勢好轉。全年發生各類安全事故44起,比上年下降24%,安全事故死亡43人,比上年下降10%,受傷 68人,上升6%,直接經濟損失 296.21 萬元,比上年下降14 %。其中,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28起,比上年上升3.7%,死亡31人,與上年持平,受傷66人,增長20 %,直接經濟損失2.32萬元,下降11.66%。
能源降耗取得新進展。2008年我州單位GDP能耗下降5.45%。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適度增長。根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50.91萬人,比上年增加1.05萬人,增長2.1%。其中:城鎮人口7.48萬人,農村人口43.43萬人?側丝谥,少數民族人口47.36萬人。其中傈僳族26.36萬人,白族13.98萬人,普米1.7萬人,怒族3.14萬人,獨龍族0.6萬人。2008年全州人口出生率為12.9‰,死亡率為6.6‰,自然增長率為6.3‰。
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291732人,增長0.66%。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225910人,增長1.58%;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5643人,增長8.87%;第三產業從業人員50179人,下降5.38%。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年末,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42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年才開展此項工作,故沒有同期對比數)。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48元,比上年增長17.5%。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州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4489人,比上年增長15.32%。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39.03萬人,參合率達93.6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順利啟動,參保22195人;全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鄉居民有14.68萬人,其中城鎮居民1.17萬人,農村居民13.51萬人,全年共發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8221.7萬元,其中城鎮居民2008.7萬元,農村居民6213萬元。
注:1、本公報數據均為年快報數,正式年報統計數據以《2008年怒江統計年鑒》為準,對比數為上年年報數。
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