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統計局
2016年3月1日
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積極主動適應引領新常態,緊緊抓住國家和省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兩強一堡”建設戰略機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重大決策和部署,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實體經濟發展困難增多、經濟增長動力不足、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圍繞“建設麗江、發展麗江、繁榮麗江、保護麗江”,按照“穩中求進,快中求好”的工作總要求,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全市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結構調整有效推進,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生態建設卓有成效,民生幸福指數持續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在推進麗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國夢麗江篇章的偉大征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綜合
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290011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全省2.1和0.3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45742萬元,增長6.1%,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156019萬元,增長11.3%,比上年提高1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298356萬元,增長7.5%,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經濟增長主要由第二產業支撐。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09%、54.66%和36.25%,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8、4.9和3.3個百分點。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2702元,比上年增長8.5%。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9∶39.91∶44.19調整為15.37∶39.86∶44.77。第一、二產業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0.53和0.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58個百分點。農業生態產業建設成效明顯,烤煙、瑪咖、螺旋藻、中藥材、花卉、以雪桃、芒果、花椒為主的經濟林果等特色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受煤炭產業停產整頓政策性因素和水電產業因市場、輸送通道制約產能未能充分釋放影響,工業化率有所下降,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2.71%,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穩步發展,比重上升。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157.62億元,比上年增長9.7%,占GDP的比重為54.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673914萬元,比上年增收18998萬元,增長2.9%,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其中:上劃收入完成196221萬元,比上年增收2006萬元,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77693萬元,比上年增收16992萬元,增長3.7%,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下降。全年稅收收入完成236319萬元,下降7.1%。其中:企業所得稅12682萬元,增長11.3%;國內增值稅31852萬元,增長4.1%;營業稅90292萬元,增長4.9%;耕地占用稅14661萬元,下降63.6%。非稅收入平穩增長,全年非稅收入完成241374萬元,增長17.0%。其中:專項收入24695萬元,下降19.9%;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70892萬元,下降11.5%;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23365萬元,增長58.9%。全市財政預算支出力度加大,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環保、農業等各項重點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40421萬元,比上年增支160127萬元,增長12.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0857萬元,增長2.6%;教育支出209663萬元,增長5.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2428萬元,增長17.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0198萬元,增長16.1%;醫療衛生與計生支出127464萬元,增長24.0%;農林水事務支出253348萬元,增長10.8%;住房保障支出81188萬元,增長59.6%。
據國家統計局麗江市調查隊調查數據:全年物價指數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1.8%。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來看,呈現出“五升三降”格局。上漲的五大類中:食品類上漲3.9%,煙酒類上漲2.9%,衣著類上漲0.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0%,居住上漲1.5%。下降的三大類中:交通和通訊類下降0.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下降0.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0.4%。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817597萬元,比上年增長6.0%。完成農業增加值45.97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9.0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48%。糧食播種面積13.37公頃,比上年增長0.58%。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51.15萬噸,比上年增加0.1萬噸,增長0.19%。全年肉類總產量14.15萬噸,比上年下降3.86%。其中:豬肉產量10.97萬噸,下降2.59%。禽蛋產量5425噸,增長8.24%。牛奶產量9799噸,增長9.92%。年末大牲畜存欄62.72萬頭,比上年增長1.68%;生豬出欄141.75萬頭,比上年增長1.48%。
表1: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噸)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一、糧食
511500
0.19
三、甘蔗
25021.3
-59.15
#夏糧
108619
1.57
四、烤煙
31566.2
-1.27
(一)谷物
373029
0.92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茶葉
879.3
1.72
#稻谷
107656
-5.08
六、園林水果
157409.5
12.53
小麥
48039
-0.66
七、蔬菜
261568.3
6.78
玉米
185413
5.83
八、肉類總產量
141532
-3.86
(二)豆類
58309
-0.67
#豬肉
109670
-2.59
#蕓豆
15990
-5.51
九、禽蛋
5425
8.24
(三)薯類
80162
-2.43
十、牛奶
9799
9.52
#馬鈴薯
69704
-1.29
十一、出欄豬(頭)
1727969
4.27
二、油料
13157.1
3.61
十二、出欄牛(頭)
129661
9.92
#花生
2449.8
17.47
十三、出欄羊(只)
628490
12.20
油菜籽
8891.4
0.13
十四、豬存欄(頭)
1417537
1.4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658527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17940萬元,比上年增長8.9%。分重點行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增長35.7%,電力生產業增加值增長13.2%,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下降13.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下降57.1%。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72戶,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4.09億元,比上年增長5.17%,實現利稅28億元,比上年下降11.15%,其中:利潤總額17.07億元,下降16.58%。
表2: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單位:%)
指標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8.9
其中:輕工業
-4.6
重工業
11.3
其中:國有企業
20.7
集體企業
股份合作企業
股份制企業
9.2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15.5
其他企業
6.6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糖
噸
540
-59.7
原煤
萬噸
321.5
26.7
洗煤
萬噸
277.3
16.6
發電量
億千瓦時
234.1
3.1
自來水
萬噸
3111
11.19
銅
噸
3636.1
-2.67
水泥
萬噸
228.96
-36.96
年末全市聯網直報資質建筑企業共有60家,全年完成建筑業增加值498681萬元,比上年增長15.6%,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8.18%,拉動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219046萬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28969萬元,增長20.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8932萬元,增長12.8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980657萬元,增長5.92%,其中:工業完成投資980005萬元,增長5.8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669380萬元,增長30.59%。全年施工項目920個,增長71.96%,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708個,增長93.97%。全年建設項目到位資金2004776萬元,增長10.33%,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422976萬元,增長7.05%;國內貸款資金284811萬元,增長11.28%;自籌資金1287380萬元,增長11.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90077萬元,比上年下降12.05%。其中:住宅投資219224萬元,下降23.8%。全年房屋施工面積459.92萬平方米,增長2.84%,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55.6萬平方米,下降50.85%;房屋竣工面積113.7萬平方米,增長1.78倍;商品房銷售面積67.87萬平方米,下降1.18%;商品房銷售額455408萬元,增長59.5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7.02萬平方米,增長20.09%。其中:住宅31.21萬平方米,下降0.48%;商業營業性用房19.34萬平方米,增長89.55%。全年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420套(戶),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00套。
五、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5990.7萬元,比上年增長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按城鄉分: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額729198.0萬元,增長11.8%。其中:城區完成394192.0萬元,增長11.2%;鄉村完成消費品零售額206792.7萬元,增長8.4%。按消費形態分:餐費收入完成191518.9萬元,增長5.7%;商品零售完成744471.8萬元,增長12.4%。
全年進出口貿易完成432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9.7%,其中:出口4327萬美元,下降49.5%,進口1萬美元,下降97.7%。全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2個,外商投資項目到位資金329萬元,比上年下降58.0%。
全年共有招商引資項目221個,其中:在建項目135個,籌建項目36個,完工項目42個。招商引資國內合作項目到位資金287.5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省外到位資金268.7億元,增長24.4%。合同利用外資136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29萬美元。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貨運量2647萬噸,比上年增長4.01%,公路貨物周轉量354847萬噸公里,增長6.6%;公路客運量3459萬人次,增長1.95%,公路旅客周轉量157609萬人公里,下降1.2%。全年麗江機場保障航班45939架次,增長7.6%;旅客吞吐量562.7萬人次,增長16.0%。貨郵吞吐量8292噸,增長17.8%。邁入國內大型機場行列。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5125.96萬元,比上年下降1.4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724.96萬元,增長3.74%,電信業務總量79401萬元,下降1.78%。訂銷報刊累計數1707.2萬份,增長3.8%;函件126.24萬件,下降15.52%;特快專遞20.52萬件,下降5.29%。全年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22萬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7.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94.45萬戶,增長1.31%。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5.52萬戶,下降3.66%。
年末全市共有星級賓館229家,其中:五星級賓館3家,四星級賓館15家,三星級賓館48家;旅行社74家;A級旅游景點20家,其中:5A級景點2家,4A級景點7家;紅色旅游基地6個,旅游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旅游業平穩發展,旅游接待人數突破三千萬人次。全年旅游業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達到3055.9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72%,實現旅游總收入483.48億元,比上年增長27.64%。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4.54人次,增長6.35%;實現旅游外匯收入4.79億美元,增長17.93%。接待國內游客2941.44萬人次,增長15.0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53.95億元,增長28.29%。
七、金融和保險業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5528822萬元,比年初增加344439萬元,增長6.64%;各項貸款余額為4143070萬元,比年初增加313524萬元,增長8.19%。
表4:2015年金融機構信貸收支情況(單位:萬元)
指標
年末數
增長(%)
指標
年末數
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5528822
6.64
#短期貸款
295117
15.49
其中:個人存款
3008751
9.21
其中:消費貸款
90301
21.94
非金融企業存款
882885
-16.45
#中長期貸款
1237967
8.45
各項貸款余額
4143070
8.19
其中:消費貸款
698343
2.0
住戶貸款
1533084
9.74
非金融企業貸款
2609984
7.29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99821.05萬元,比上年增長11.52%,賠付金額37763.35萬元,比上年增長21.97%,賠付率37.83%,比上年上升5.12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5:2015年保險業收付情況(單位:萬元)
指標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保費收入
99821.05
11.52
其中:財產險
2362.8
11.85
人身意外傷害險
5001.63
17.19
健康險
4124.42
15.04
商業車輛險
28220.59
14.43
壽險
40773.80
8.53
各項賠款和給付
37763.35
25.60
其中:財產險
775.44
-21.87
人身意外傷害險
1133.44
5.18
健康險
3074.74
-2.99
商業車輛險
17732.73
35.10
壽險
7526.24
49.44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市受益學生13.2萬人,免補金額達到18519.36萬元;教育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開工14.64萬m2,竣工6.64萬m2;“普九”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全年小學在校人數8.61萬人,初中在校人數4.58萬人,高中在校人數2.3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3.35萬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619人。在校殘疾兒童532人,殘疾兒童入學率89.41%。小學毛入學率114.16%,比上年提高0.78個百分點。小學輟學率0.24%。初中毛入學率達到117.31%。初中升學率73.45%,比上年下降3.28個百分點,初中鞏固率96%,初中輟學率1.71%;師資力量加強,教師素質進一步提高。全市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33%,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6%,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86%;全市普通高考錄取率83.4%,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表6:2015年各類教育基本情況
在校學生數(人)
招生數(人)
畢業生數(人)
人數
增減(%)
人數
增減(%)
人數
增減(%)
普通中專
4151
-14.11
1000
-42.63
1532
9.97
職業高中
3221
-3.23
1260
23.29
1203
-5.79
普通中學
69030
-1.33
23523
-1.80
21865
2.41
#高中
23213
-1.65
8102
2.08
7758
7.6
初中(含職業初中)
45817
-1.16
15421
-3.73
14107
-0.23
普通小學
86142
-3.15
13945
6.96
16040
-2.84
全年實施國家和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9項,申請專利480件。全市萬人專利授權數1.82件。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3447.9萬元,比上年增長12.83%。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年末共有文化館6個、博物館3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管所3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84.08%,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2.8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年未共有鄉鎮綜合文化站63個,全年新建村文化室50個。
全年全市共舉辦市級綜合性運動會3次、縣(區)級綜合性運動會21次、鄉鎮(辦事處)級綜合性運動會96次、行業系統綜合性運動會42次。全市運動員在各項目比賽中獲金牌17枚,銀牌2枚,銅牌6枚。
年末全市共有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200個,其中:市和區縣級綜合醫院7個、衛生監督所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婦幼保健院6個、中醫醫院3個、精神專科醫院1個、中心血站1個、醫鑒辦1個、血防站1個、皮防站1個、雪山急救中心1個、鄉鎮衛生院58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40個。公立醫院實有病床數4472張,擁有衛生技術員3844人;省屬單位駐麗醫院1個,實有病床位數30張,衛生技術人員53人;私立醫院13個,實有病床位數1000張,衛生技術人員834人;個體診所168個,衛生技術人員354人;全市共建立了431個村衛生室,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174人。婦幼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嬰兒死亡率10.73‰,孕產婦死亡率18.04/10萬,住院分娩率97.29%,新法接生率達到99.4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深入推進,新農合覆蓋農業人口95.55萬人,參合人數94.95萬人,參合率99.37%。全年共有218.22萬人次享受基本新農合減免補償,減免補償金37732.7萬元,大病補充保險補償6653人次,補償金2010.25萬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低速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目標范圍內,人口素質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0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86‰,其中:出生率11.28‰,死亡率6.42‰。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03元,比上年增加2051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4元,比上年增加741元,增長10.3%。
十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051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664人,比上年增加50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7%。
年末全市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1072人,比上年增加1614人,其中:參保職工60923人,比上年增加1288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0149人,比上年增加326人。征繳養老保險費47949萬元,比上年增長15.92%。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92105人,比上年增加1217人,其中:職工參保116218人,比上年增加8225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8062人,比上年增加1328人。征繳醫療保險費47492萬元,增長25.6%。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34732人,比上年增加1354人。征繳失業保險費3217萬元,比上年增長4.5%。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85968人,比上年增加21168人。征繳工傷保險費2463萬元,比上年下降18.12%。參加生育保險人數80198人,比上年增加18150人。征繳生育保險費2415萬元,比上年增長33.87%。城鄉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04852人,比上年下降0.77%。
年末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6661人,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11266.31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5911人,與上年持平。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25043.77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全年發放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補助資金4793.86萬元。年末各類社會福利單位35個,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2130張,收養各類人員1176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510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26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7億元,慈善部門接受社會捐贈730萬元。
十二、城市建設、環境資源和安全生產
全市城鎮化率35.6%,比上年提高1.68個百分點。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建成區面積46.1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長1.8%;城市道路長度242.47公里,比上年增長6.22%;城區綠地面積1481.3公頃,比上年增長5.2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92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2.7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建成區綠地率32.1%,比上年提高0.67個百分點;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11.5萬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8.17%;燃氣普及率86.57%。
深入實施七彩云南麗江保護行動、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麗江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取得新進展,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完成中低產林改造30.5萬畝、人工造林29.85萬畝、封山育林19.37萬畝,管護森林面積2422.82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70%。全年環保投資完成47102.09萬元,比上年增長36%;項目環評執行率100%;項目“三同時”執行率100%;工業廢水排放量293.79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140.67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0.71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0.56萬噸。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7%,比上年提高1.85個百分點。城鎮垃圾處理率98.74%,比上年提高0.26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0.8062噸標煤,比上年下降3.1%。
全年全市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20起,比上年減少1起,下降5.0%。安全生產事故死亡23人,比上年減少2人,下降8.0%。其中:工礦商貿發生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事故18起,上升12.0%,死亡人數21人,與上年持平。全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0.079人,比上年下降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