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三年,也是2020年全面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面對全州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德宏州委、州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及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緊緊圍繞年初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州呈現經濟平穩增長、社會安定和諧、民生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35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1.87億元,增長6.1%,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9.19億元,增長11.8%,拉動生產總值增長3.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5.91億元,增長12.3%,拉動生產總值增長6.2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總體經濟貢獻率分別為13.9%、27.9%、58.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4.3:24.6:51.1變為22.9:25:52.1。人均GDP達27427元,比上年增加2277元,增長9.4%。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增加值166.52億元,占全州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6%。
物價總水平:2017年全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8%。其中,食品類價格水平上漲0.1%,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2.0%,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水平與上年持平。
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56.04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77億元,增長3.6%;其中,稅收收入21.30億元,增長1.6%;非稅收收入12.47億元,增長7.1%。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0.92億元,增長12.4%;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20.40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57億元,教育支出27.15億元,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16.25億元,科學技術支出0.51億元,住房保障支出4.11億元,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5.38億元。
二、農業
2017年,全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32.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0%。其中,農業總產值81.57億元,比上年增長7.1%;林業總產值11.06億元,下降2.9%;牧業總產值30.66億元,增長6.9%;漁業總產值5.53億元,增長4.9%;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3.56億元,增長4.1%。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04.07萬畝,比上年增長0.5%。糧食播種面積212.91萬畝,比上年下降4.7%;油料種植面積9.93萬畝,下降21%;甘蔗種植面積72.33萬畝,增長0.9%;蔬菜種植面積40.92萬畝,增長35.8%;煙葉種植面積20.38萬畝,增長5.2%;年末實有茶園面積35.18萬畝,下降0.3%。
全年糧食總產量74.95萬噸,比上年下降0.6%。其中,夏糧產量11.1萬噸,下降7.4%;秋糧產量63.4萬噸,增長0.7%。主要糧食品種中:稻谷產量39.75萬噸,增長0.6%;小麥產量0.71萬噸,下降15.7%;玉米產量24.83萬噸,下降7.0%;豆類產量1.16萬噸,下降1.0%。
全年油料產量0.96萬噸,比上年下降22.8%,其中,油菜籽產量0.86萬噸,下降24.1%;甘蔗產量389.56萬噸,增長3.9%;煙葉產量2.95萬噸,增長4.2%;蔬菜產量35.01萬噸,增長39.3%;茶葉產量1.8萬噸,下降6.2%;橡膠產量0.57萬噸,下降28.9%;咖啡產量1.83萬噸,下降2.1%;澳洲堅果產量0.51萬噸,增長27.8%。
全年肉類總產量11.66萬噸,比上年增長4.6%。其中,豬肉產量8.36萬噸,增長4.5%;牛肉產量1.86萬噸,增長10.4%;羊肉產量0.19萬噸,增長12.5%;禽肉產量1.18萬噸,下降3.6%。年末生豬存欄數80.98萬頭,增長1.2%;生豬出欄100.02萬頭,增長1.8%。禽蛋產量0.81萬噸,增長6.7%;牛奶產量0.21萬噸,下降25.7%。
年末全州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51.9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5%;農用排灌動力機械3.74萬千瓦,增長5.4%;聯合收獲機4.96萬千瓦,下降3.9%;農產品初加工動力機械14680臺,下降1.0%;畜牧養殖機械6.25萬千瓦,增長1.8%。擁有農用大中型拖拉機15219臺,增長2.4%;農用小型拖拉機53169臺,增長0.7%。全年農機化作業機耕面積229.1萬畝,增長5.3%;機收面積91.7萬畝,增長11.6%。
年末有效灌溉面積達179.07萬畝,當年新增2.73萬畝;累計節水灌溉面積58.92萬畝,當年新增1.41萬畝;當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3.5平方公里;已建成水庫72座;水利工程年供水總量7.19億立方米,其中為農業供水6.15億立方米。
三、工業和建筑業
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9.2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2%。其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增加值18.59億元,增長5.1%;制糖業完成增加值7.05億元,增長22.4%;黑色金屬冶煉業完成增加值2.28億元,增長12.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4.15億元,增長49.1%。
2017年,全州10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合計362.65億元,比上年減少0.6%;主營業務收入為168.24億元,增長30.0%,實現利稅總額14.48億元,增長1.8倍;實現利潤由上年的虧損0.02億元,轉為今年盈利7.84億元。
2017年,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31.6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0%。全州具有資質的46戶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1.34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實現利潤2.21億元,下降36.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2.29萬平方米,下降13.3%。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全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7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完成2.68億元,比上年下降32.5%;第二產業投資完成45.56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投資完成323.15億元,增長23.3%。
全州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9.02億元,比上年下降15.2%,占投資總額的10.5%。商品房施工面積576.88萬平方米,下降7.5%;商品房竣工面積42.33萬平方米,下降47.9%;商品房銷售面積77.13萬平方米,增長3.8%;商品房銷售額27.73億元,增長1.9%。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完成零售額113.69億元,增長11.4%;鄉村完成零售額24.83億元,增長9.7%。按消費形態分,實現餐飲收入18.47億元,增長11.4%;商品零售120.05億元,增長11.0%。
全年完成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46.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進口總額24.11億美元,增長23.9%;出口總額22.69億美元,增長2.1%。全年共實施國內合作項目548項,新增43項,利用國內資金259.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8%。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2017年,全州擁有民用車輛61.91萬輛,比上年增長19.2%,其中民用汽車18.01萬輛,增長13.5%。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1662萬人次,增長4.9%;旅客周轉量110686萬人公里,增長6.7%。全年完成營運車輛貨物運輸量4600萬噸,增長14.6%;營運車輛貨物周轉量272333萬噸公里,增長14.5%。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8145.95公里,與上年持平,其中,等級公路7036.48公里,增長3.3%;等外公路1109.47公里,下降16.8%。
全年郵電業務總收入11.79億元,比上年增長2.5%。年末擁有城市固定電話7.43萬戶,比上年下降22.1%;鄉村固定電話1.3萬戶,下降52.0%;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160.04萬戶,增長12.6%;寬帶互聯網用戶達27.24萬戶,增長18.9%。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101.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4.21%。其中,海外游客47.78萬人次,增長18.03%;國內游客2053.3萬人次,增長65.72%。旅游業總收入327.97億元,增長48.12%。
七、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28.91億元,比年初增長9.3%。其中,住戶存款387.02億元,增長7.7%;非金融企業存款87.39億元,增長24.5%。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36.23億元,比年初增長6.2%。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6.96億元,壽險業務保費收入8.61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26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7.91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4.03億元,壽險業務給付3.88億元。
八、教育、科技
2017年,德宏普通高等學校招生3459人,在校生10876人,畢業生3092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4941人,在校生13213人,畢結業生3424人;普通中學招生22929人,在校生68724人,畢業生22538人;小學招生19704人,在校生111615人,畢業生16515人;幼兒園招生21444人,在園幼兒46093人,畢業生20013人;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77%;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11.54%;高中階段入學率74.49%。
全年爭取到國家、省科技(科普)計劃項目113項,比上年增加17項,經費1962萬元,比上年增加344萬元;州級科技(科普)計劃項目立項46項,比上年減少9項,安排經費185萬元,與上年持平。2017年度,評選出德宏州政府科學技術獎48項,比上年增加9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33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州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文化館7個,文物管理所6個,公共圖書館7個。廣播人口覆蓋率97.7%,電視人口覆蓋率98.7%。
年末全州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62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516床;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8402人,其中,執業醫師2090人,助理醫師525人,注冊護士3233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989人。
年末全州擁有體育場館個數3個,參加國家級體育比賽2次,組織對外交流36次、省級比賽12次、州級比賽36次。在省級及以上比賽中共獲得金牌48枚、銀牌54枚、銅牌43枚。
十、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州森林面積77.0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68.99%;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達51561公頃;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18萬畝,比上年下降62.4%。
2017年,全州屬偏暖年份,年平均氣溫20.6℃,其中,芒市21.0℃,瑞麗21.5℃,隴川20.1℃,盈江20.9℃,梁河19.3℃。
2017年,全年發生各類安全事故79起,比上年增長51.9%。安全事故死亡92人,增長39.4%。直接經濟損失1116萬元,增長1.3倍。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26人,增長23.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為130.90萬人,比上年增長1.2%,其中,男性67.56萬人,女性63.34萬人。人口出生率14.90‰,人口死亡率7.20‰,人口自然增長率7.70‰。全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2人,比上年提高4.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7%。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13元,比上年增長8.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4元,增長9.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45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985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食品(含煙酒)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31.8%、31.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2.4平方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9.7平方米。年末城鎮常住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46.8輛,擁有電腦61.1臺,擁有彩電121.7臺,擁有移動電話284.1臺,擁有摩托車106.9輛;農村常住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7.5輛,擁有電腦7.7臺,擁有彩電103.9臺,擁有移動電話286.2臺,擁有摩托車129.4輛。
年末全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8.51萬人,比上年增加0.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7.54萬人,增加1.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6萬人,增加0.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99萬人,增加0.0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6.4萬人,增加2.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0.22萬人,增加0.4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8.15萬人,增加0.35萬人。
年末全州共有8.09萬人納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減少7.9萬人;其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萬人,減少2.1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7萬人,減少5.8萬人。全年共發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150萬元,比上年下降32.0%,其中,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311萬元,下降30.1%;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7839萬元,下降32.9%。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增加值的絕對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法人企業;
〔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統計口徑為規模(500萬元)以上投資數;第一產業中,農林牧漁業服務業投資自2016年起計入第三產業投資額,增速按同口徑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