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云南

玉溪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1-08-12 23:49:10 來源:玉溪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2473次
玉溪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玉溪調查隊
 
2021年3月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對玉溪市的工作要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運行持續回升,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玉溪之變”形成新的發展勢能,為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經濟增長穩步復蘇。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全市完成現價生產總值(GDP)205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07.3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864.3億元,下降0.6%;第三產業增加值986.6億元,增長4.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3:43.7:47.0調整為10.1:42.0:47.9,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5、下降0.3、增長1.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3.4%、-14.8%、91.4%。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957.9億元,增長0.8%,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46.5%,比2019年下降0.5個百分點,拉動全市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拉動全市經濟增長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拉動全市經濟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拉動全市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
 
圖1.jpg
 
圖2.jpg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4.5億元,增長1.0%,其中:增值稅完成46.3億元,下降9.3%;企業所得稅完成6.5億元,增長13.2%;個人所得稅完成1.1億元,增長21.1%;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18.9億元,增長0.1%。
 
各縣(市、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情況:紅塔區18.7億元,增長3.4%;江川區5.7億元,增長5.7%;澄江市8.0億元,下降13.7%;通�?h4.1億元,增長4.3%;華寧縣3.3億元,增長3.7%;易門縣7.3億元,增長6.1%;峨山縣3.9億元,增長3.3%;新平縣12.9億元,下降1.0%;元江縣3.9億元,下降14.6%。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1.6億元,增長3.0%,其中:教育支出49.9億元,增長2.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9億元,下降0.2%;衛生健康支出32.8億元,增長12.5%。
 
全年預算安排“三保”資金190.9億元,其中:保工資120.2億元、保運轉36.5億元、�;久裆�34.2億元。
 
助力脫貧攻堅圓滿收官,市級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8億元,各級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8億元,用于農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飲水安全、人居環境整治等直接與群眾利益相關的項目建設。
 
圖3.jpg
 
圖4.jpg
 
消費價格呈現“五漲三降”。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5%。分類別看,居民消費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呈現“五漲三降”的運行態勢: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11.8%,其中糧食類價格上漲1.2%,畜肉類價格上漲50.6%,鮮菜類價格上漲4.0%,鮮瓜果類價格下降11.2%;衣著類價格下降1.6%;居住類價格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4.0%;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2%;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0.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6%。
 
2020年全市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3.8%;購進價格下降3.1%。
 
二、農業
 
農業經濟持續向好。2020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34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8%;農林牧漁業現價增加值208.8億元,增長5.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從構成看:農業現價總產值240.2億元,增長13.3%;林業現價總產值10.2億元,增長8.7%;牧業現價總產值82.0億元,增長22.7%;漁業現價總產值2.7億元,下降3.4%;農林牧漁業服務業8.4億元,增長8.0%。農業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63.1%,拉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9.5個百分點。
 
2020年全市糧食產量61204萬公斤,增長1.4%;烤煙產量8253萬公斤,增長1.1%;油料產量3271萬公斤,下降20.8%;園林水果產量104985萬公斤,增長8.0%;甘蔗產量59390萬公斤,下降5.8%;蔬菜產量290163萬公斤,增長4.0%;核桃產量1670萬公斤,增長11.9%。
 
表1.jpg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穩步恢復。2020年全市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73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0.3%。2020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8戶,主營業務收入1774.2億元,下降2.1%,增加值下降0.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0.8%,其中煙草制品業增速同比持平;重工業增加值下降2.5%,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4.0%,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9.2%,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5.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3.1%。
 
部分工業產品產量增長較快。主要工業產品中產量增幅最高的是紙制品增長37.4%,其次是黃磷增長34.1%,其余依次是磷酸增長29.3%、鋼材增長15.9%、磷礦石增長11.9%。
 
圖5.jpg
 
表2.jpg
 
2020年全市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2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2.8%。全市聯網直報資質以上建筑施工企業261戶,資質建筑企業期末人數107216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2692人,比重為11.8%。資質以上建筑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14.9萬平方米,下降14.1%;房屋竣工面積44.7萬平方米,下降23.1%。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5%,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7.4%,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1.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3%。
 
圖6.jpg
 
從主要行業看:工業投資下降21.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2.5%,房地產業投資增長4.5%。
 
表3.jpg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消費復蘇態勢逐步鞏固。2020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0.3億元,下降2.9%。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63.3億元,下降3.0%;鄉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27.0億元,下降2.5%。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實現656.2億元,下降2.9%;餐飲收入實現134.1億元,下降3.1%。
 
2020年全市完成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363540萬美元,增長18.1%,其中:出口346479萬美元,增長15.0%;進口17061萬美元,增長160.8%。從企業情況看:218戶私營企業完成出口345611萬美元,增長15.2%;3戶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出口868萬美元,下降42.1%。新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8戶,合同外資金額950.4萬美元;增資1戶,合同外資148.5萬美元;股權變更1戶,合同外資76.3萬美元。
 
投資招商成效顯現。全市共實施市外國內資金項目476個,增長91.9%,引進市外國內資金增長13.2%,其中引進省外資金增長7.5%。實施項目合同總投資增長32.5%,到位資金增長10.1%,實際使用外資273萬美元,下降72.9%。
 
六、交通運輸、郵電業和旅游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穩步發展。2020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2.3億元,增長7.0%。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742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2公里(含省公投管養里程)、一級公路117.6公里,高級、次高級路面占全市公路總里程的72.5%。
 
2020年全市擁有機動車94.2萬輛,其中:汽車49.8萬輛,汽車中載客汽車40.0萬輛(轎車22.5萬輛),載貨汽車9.5萬輛,其他汽車2755輛;摩托車43.8萬輛;掛車6346輛。全市機動車駕駛員96.5萬人,其中汽車駕駛員79.0萬人。
 
電信業快速發展。2020年全市電信業務總量233.5萬元,增長30.0%,互聯網用戶251.3萬戶,比上年增加4.5萬戶,增長1.8%,其中寬帶網用戶64.9萬戶,比上年增加7.7萬戶,增長13.5%,全市固定電話用戶9.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22.8萬戶。
 
圖7.jpg
 
旅游文化創新發展。2020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3213.8萬人次,下降31.9%;旅游總收入266.2億元,下降41.1%。全市住宿業營業額下降15.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工資總額增長15.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8億元,增長39.8%。29個項目創建省級以上旅游目的地品牌,其中國家級品牌1個,澄江小灣村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品牌28個。共10家民宿(客棧)通過省級驗收,成功創建了14家A級景區,A級旅游景區數量突破了10多年一直未達20家的困境,上升到了33家。推薦上報2家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評定了7家市級旅游扶貧示范村。
 
七、金融
 
2020年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5.4億元,增長3.6%。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010.9億元,比上年增加54.1億元,增長2.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053.9億元,增長9.1%。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512.6億元,增加172.0億元,增長12.8%。存貸比75.2%,比上年提高6.7個百分點。
 
圖8.jpg
 
2020年全市共有產險公司15家、壽險公司11家,代理公司17家。全市實現保費收入51.4億元,增長7.3%,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9.2億元,增長0.8%;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2.2億元,增長11.5%(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3.1億元,增長14.1%,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8.3億元,增長2.3%)。全市賠款支出18.1億元,賠付(給付)率為35.2%(簡單賠付率)。其中:財產險業務支付賠款9.5億元,綜合賠付率59.6%;人壽險業務給付賠款8.6億元,滿期給付率35.7%。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20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128所,共有教職工32169人,專任教師26760人。全市有高等院校2所,招生7373人,增長9.3%;在校學生21326人,增長11.0%;畢業生4953人,增長18.0%。普通中專學校3所,招生2302人,下降22.7%;在校學生6794人,下降11.5%;畢業生2084人,下降25.8%。職業高中10所,招生3380人,下降29.6%;在校學生12662人,下降16.4%;畢業生5473人,增長7.9%。普通高中23所,招生15130人,增長11.7%;在校學生40761人,增長3.8%;畢業生12481人,增長3.2%。初中84所,招生22598人,下降2.3%;在校學生69837人,下降5.4%;畢業生26379人,下降2.2%。普通小學506所,招生24425人,下降1.5%;在校學生142944人,增長0.2%;畢業生23517人,下降1.9%。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4.0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97%,幼兒園在園幼兒7.2萬人。
 
2020年全市共投入“三免一補”資金25965萬元,春季學期48805名、秋季學期49417名貧困學生享受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補助對象為寄宿建檔立卡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小學生補助標準1000元/生/年,初中生補助標準1250元/生/年,非寄宿建檔立卡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小學補助標準500元/生/年,初中625元/生/年。中職(含中專、職高)與普通高中招生比例達0.47:1.00。
 
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實施國家和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28項。獲國家、省獎勵的科技成果項目5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爭取各項科技經費5267.2萬元,市級科技項目投入80.0萬元。
 
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6戶,增加38戶,增長38.8%;擁有國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89戶,增加269戶,增長51.7%,實現歷史性突破。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改造建設2個文化館分館、2個圖書館分館、16個文化站,建設、提檔升級5個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縣級區劃建設覆蓋率均達到133%,鄉級文化站行政區劃建設覆蓋率達122%以上。創作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為主題的“戰疫”作品169件,舉辦“同舟共濟戰疫情”玉溪市美術作品網絡展4期。全市開展文化惠民演出共計940余場,觀眾達235萬余人次(含線上觀眾)。
 
2020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1424個,其中醫院65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14081張;衛生技術人員2004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028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0個,衛生技術人員491人;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衛生技術人員961人。傳染病發病率為112.98/10萬,全年發現艾滋病感染者隨訪管理率達100%。
 
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全市穩步提高城鎮職工醫療保障水平,參保職工最高支付限額達到35.0萬元。全市城鄉居民籌資標準為800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550元(中央財政補助440元,省級財政補助77元,市縣區補助33元),個人繳費250元。
 
全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214.8萬人,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30.3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184.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為97.1%,參保城鎮職工就醫687.9萬人次,統籌基金支付72732.6萬元;參保城鄉居民就醫881.6萬人次,統籌基金支付136387.9萬元。
 
體教融合事業進一步推進。投入220萬元啟動皮劃艇訓練比賽場地建設,組建19個項目運動隊開展備戰訓練,創建市級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基地9個,創建市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160所,體教融合工作得到進一步推進。2個賽事獲評“2019”一帶一路·七彩云南”撫仙湖國際半程馬拉松金牌賽事。在云南省全民健身日系列線上民族健身操和廣場舞比賽中,榮獲第1名的好成績;參加云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大會的少數民族健身操(舞)類自選套路項目比賽獲得第1名;第九屆健身氣功交流比賽(站點聯賽),獲得3項集體賽2等獎。
 
十、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
 
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和城市品位。202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74.6平方公里,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5.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累計清運并處理垃圾47.1萬噸,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4427.7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9%。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2663.1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976.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8平方米。
 
2020年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全市共建成10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點,站點覆蓋全市三個高原湖泊以及南盤江、元江、曲江、綠汁江等主要地表水體,初步形成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網。
 
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9.2%,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實現了縣級城鎮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全覆蓋。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一級245天,二級117天,與去年同期相比一級天數增加34天,二級天數減少23天,超標天數減少10天。市環境空氣質量呈持續向好態勢。
 
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為751.0萬噸標準煤(綜合能耗,下同),增長4.3%,其中:采礦業能源消費量為19.2萬噸標準煤,增長8.4%;制造業能源消費量為723.0萬噸標準煤,增長4.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能源消費量為8.8萬噸標準煤,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電力消費量為108.2億千瓦時,增長10.1%。
 
十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安全生產
 
2020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9萬人,幫助0.8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4642個。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1.2萬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3萬人、省外轉移就業1.2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3.8%。全市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0億元,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4785人,扶持小微企業58戶,“貸免扶補”扶持創業2844人。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59.0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6.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22.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7.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31.0萬人。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28.8億元,其中企業為14.6億元,機關事業單位為14.1億元;失業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6億元,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0.6億元,全市農村勞動力培訓21.2萬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3萬人次,其中,轉移到省外就業1.2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840人,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為98.3%,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為100%,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為88.3%,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立案案件結案13件,結案率為100%,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為227.5萬人。
 
2020年,全市共發生各類傷亡事故122起、死亡118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5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44人。發生一次死亡3至10人(含3人)較大事故1起,死亡4人,其中:生產經營性較大事故1起、死亡4人,非生產經營性較大事故0起、死亡0人;連續18年杜絕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2020年公安年末戶籍總人口221.8萬人(不含陽宗鎮),其中男性人口111.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3%;女性人口110.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年末總戶數為806924戶,其中城鎮390318戶,鄉村416606戶;戶均2.8人。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提高。2020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97300元,比上年增加3294元,增長3.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5元,比上年增加1425元,增長3.5%;城市常住居民(紅塔區)人均可支配收入43672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增長3.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35元,比上年增加1116元,增長7.1%。
 
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提升。2020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到位37774.5萬元,資金到位率100%,支出資金35113.2萬元,實際支出率為92.6%。
 
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已外出務工3.4萬人,達到上年全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16.0%;已幫助243名返鄉務工人員重新就業。通過動態幫扶,全市脫貧監測戶997戶3314人已消除返貧風險995戶3307人,邊緣戶1593戶5401人已消除致貧風險1590戶5395人。脫貧監測戶中,產業幫扶655戶2308人,就業幫扶451戶1640人,教育幫扶267戶1165人,綜合保障783戶2545人,生態扶貧幫扶284戶995人,健康扶貧實現了100%全覆蓋;邊緣戶中,產業幫扶598戶2175人,就業幫扶514戶1891人,教育扶貧237戶981人,綜合保障1028戶3495人(享受低保2115人),生態扶貧幫扶368戶133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389人,占邊緣人口的97.1%。
 
圖9.jpg
 
圖10.jpg
 
注:
 
1.生產總值、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公報中2016-2018年生產總值總量數據為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訂后數據。
 
3.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年快報數,最終數據以當年的統計年鑒為準。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一区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日韩最热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一二区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