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回信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全市經濟由復蘇向穩步發展邁進,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908.48億元, 比上年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1.89億元,增長8.8%;第二產業增加值232.15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404.45億元,增長7.8%。人均GDP40458元,增長8.5%。
非公經濟增加值4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8.0%,占全市生產總值的47.2%,占比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3.30萬人,比上年下降1.1%。城鎮化率36.06%,出生率8.95‰,死亡率8.10‰,自然增長率0.85‰。
符合政策生育率90.36%,綜合節育率82.19%。
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11萬人,比上年增長2.1%;城鎮登記失業率3.53%,比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6%,其中,食品煙酒類下降1.4%,衣著下降0.5%,居住上漲2.5%,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4%,交通和通信上漲2.6%,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0.8%,醫療保健上漲0.3%,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0%;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1.3%。
二、農業
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0%,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產值258.99億元,增長12.3%;林業產值21.52億元,增長10.9 %;牧業產值119.84億元,增長9.1%;漁業產值9.21億元,增長9.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30億元,增長8.4%。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8.8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02%,糧食產量105.22萬噸,比上年增長1.2%。其中,夏糧產量13.20萬噸,下降3.2%;秋糧產量92.02萬噸,增長1.8%。主要糧食品種中,稻谷產量21.85萬噸,下降0.5%;玉米產量66.58萬噸,增長2.5%;小麥產量4.90萬噸,下降4.8%;薯類折糧產量4.90萬噸,增長0.9%。
全年油料種植面積1.28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5%,油料產量2.62萬噸,比上年增長1.5%;甘蔗種植面積6.54萬公頃,下降3.6%,甘蔗產量496.23萬噸,增長4.1%;蔬菜種植面積4.54萬公頃,增長15.1%,產量107.81萬噸,增長24.8%;年末茶園面積11.60萬公頃,增長5.3%,茶葉產量15.44萬噸,增長5.4%;烤煙種植面積1.91萬公頃,下降4.1%,烤煙產量3.80萬噸,下降0.4%;核桃種植面積47.75萬公頃,下降1.2%,核桃產量53.50萬噸,增長99.1%;澳洲堅果種植面積16.15萬公頃,增長 0.9%,澳洲堅果產量7.01萬噸,增長151.8%;咖啡豆種植面積2.1萬公頃,下降15.4%,咖啡豆產量2.03萬噸,增長19.4%;橡膠面積6.62萬公頃,下降0.1%;橡膠產量5.16萬噸,增長5.2%;園林水果面積3.3萬公頃,增長4.5%,水果產量(含果用瓜)24.31萬噸,增長18.3%。
全年肉類產量30.61萬噸,比上年增長 17.5%。其中,豬肉產量 24.58萬噸,增長 18.5%;牛肉產量1.80萬噸,增長 2.8 % ; 禽蛋產量 0.70萬噸,增長 1.7%。
全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55.61千公頃,比上年增加8.34千公頃;水利工程供水量87584萬立方米,增加1663萬立方米;農業灌溉74594萬立方米,增加4303萬立方米。有水庫283座,其中,新增中型水庫1座,小(1)型水庫2座,小(2)型水庫2座;減少小(2)型水庫6座。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39.53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中,股份制企業增長5.5%,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19.8%。輕工業增長10.4%,重工業增長0.9%。
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9%;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增長35.1%;造紙和紙制品業增加值下降29.0%;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下降26.7%;醫藥制造業增加值下降16.9%;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增加值下降4.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下降10.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下降60.6%;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下降8.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2.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0.45億元,比上年增長6.7%;實現利潤9.05億元,比上年下降45.9%;利稅總額18.57億元,比上年下降29.3%。企業資產負債率65.8%,比上年末下降0.5個百分點。
2021年工業、能源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
|
指標名稱
|
計量單位
|
2021年累計
|
比上年 ±(%)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噸
|
1014
|
17.6
|
成品糖
|
噸
|
1009011
|
2.7
|
發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
|
千升
|
78105
|
-12.2
|
飲料酒
|
千升
|
109437
|
13.6
|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千升
|
21091
|
0.2
|
啤酒
|
千升
|
84045
|
26.1
|
精制茶
|
噸
|
25522
|
6.1
|
紙漿(原生漿及廢紙漿)
|
噸
|
86105
|
2.4
|
松香
|
噸
|
35930
|
-36.7
|
水泥
|
噸
|
5685902
|
-11.9
|
磚
|
萬塊
|
2338
|
-25.0
|
鐵合金
|
噸
|
28626
|
-46.5
|
自來水生產量
|
萬立方米
|
1353
|
6.9
|
中藥飲片(加工)
|
噸
|
4264
|
-34.2
|
鍺錠
|
百公斤
|
312
|
-19.9
|
堅果
|
噸
|
13928
|
31.2
|
硅
|
噸
|
25896
|
-9.3
|
顆粒膠
|
噸
|
170296
|
2.8
|
發電量(含華能水電數據)
|
萬千瓦時
|
1539892
|
-9.4
|
其中:太陽能發電
|
萬千瓦時
|
16118
|
-2.5
|
全市有工作量的本地建筑施工企業116個,比上年增加20個。完成建筑業增加值92.81億元,比上年增長6.4%。
四、交通和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4.12億元,比上年增長24.1%。
年末機動車保有量105.44萬輛(不含拖拉機),比上年增長6.0%,其中,汽車保有量28.09萬輛,增長12.4%。航空旅客吞吐量52.0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3.8%。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2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有固定電話9.63萬戶,比上年下降0.7%;移動電話用戶265.63萬戶, 比上年增長1.8%。
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9937.31萬元,比上年增長8.2%;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1947.61萬件,比上年下降7.8%,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219萬元,比上年下降5.9%;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77.24萬件,比上年增長45.2%,業務收入完成21366萬元,比上年增長68.1%;郵政函件業務累計完成7.23萬件,比上年增長7.3%;包裹業務累計完成0.08萬件;報紙業務累計完成1776.91萬份,比上年下降8.0%;雜志業務累計完成59.77萬份,比上年增長3.9%;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70.90億元,增長15.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00.31億元,增長18.3%。按消費類型統計,餐飲收入53.83億元,增長18.2%;商品零售317.38億元,增長16.9%。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6.9%。按三次產業劃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08.8%,比上年下降83.5 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9.1%,比上年下降1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4.3%,比上年下降 2.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32.8%,完成投資占全市總投資17.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3%,完成投資占全部投資63.7%。
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5.9%,比上年下降16.0個百分點;房屋施工面積433.84萬平方米,增長6.7%,比上年提高38.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126.60萬平方米,增長5.0%,比上年下降5.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6.89萬平方米,下降12.9%,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22.42萬平方米,增長153.5%。
七、對外貿易經濟
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6.25億元, 比上年下降34.0%。其中,進口總額19.07億元,下降46.3%,出口總額17.18億元,下降11.3%。
八、財政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77.57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79億元,比上年增長3.9%。稅收收入25.7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51.6%。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完成11.50億元,下降17.1%;企業所得稅完成1.23億元,下降5.0%。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3.34億元,比上年下降19.3%(剔除制度性和政策性不可比因素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口徑增長11.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9.38億元,下降1.6%;教育支出42.83億元,下降17.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30.62億元,下降18.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6.36億元,下降4.1%;農林水支出21.80億元,下降58.1%;交通運輸支出17.72億元,增長76.2%。
九、金融和保險
全年完成金融業增加值31.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815.20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單位存款272.95億元,下降11.4%;住戶存款余額533.63億元,增長10.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698.40億元,增長10.9%。其中,短期貸款201.71億元,增長17.2%;中長期貸款480.50億元,增長9.1%。
全年各類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20.20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財產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9.44億元,下降5.2%;壽險、健康險公司原保費收入10.76億元,增長11.9%。
十、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1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0元,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6元,增長10.7%。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807元,比上年增長12.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840元,增長12.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92元,增長12.0%。
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61.27萬人,增加2.5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1.23萬人,增加1.2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40.04萬人,增加1.30萬人;年末參加失業保險11.19萬人,增加0.3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17.65萬人,增加2.01萬人;年末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231.42萬人,增加0.6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6.85萬人,增加0.3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4.57萬人,增加0.29萬人;參加生育保險12.07萬人,增加0.29萬人。
年末在建及運營養老機構241個,床位11362 張,其中,運營養老機構48個,床位3383張。
十一、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3戶,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立項支持項目26項,其中,中央引導資金項目2項、國家可持續發展創新議程示范區科技專項21項、省科技興邊富民3項;本年獲得專利授權量591件,有效發明專利100件。
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149所。其中,幼兒園990所,小學829所,教學點177個,初中103所,普通高中23所,中等職業學校20所,技工學校1所,高等院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有學生488807人,其中:幼兒園85236人,小學200208人,初中92849人,普通高中45599人,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12854人,非全日制33039人,技工學校5381人,特殊教育學校1283人(不包含送教上門776人、小學隨班就讀818人、初中隨班就讀468人),高等院校12358人。基礎教育有教職工29433人,其中專任教師26067人。中職教育有教職工921人,其中專任教師809人,高等院校教職工數為538人,其中專任教師為442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0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8.9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6%。
十二、文化、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擁有綜合檔案館9個,文化館10個,圖書館9個。擁有調頻、電視轉播發射臺87座(數字轉播),其中,大座電視轉播發射臺9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81%,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9.81%,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1358個,比上年減少3個;衛生技術人員1.65萬人,比上年增長4.4%;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0.47萬人,增長5.4%;實有床位1.47萬張,比上年增長4.5%。
全市運動員參加各級各類體育賽事,獲獎牌80枚,其中,國家級比賽金牌6枚,銀牌9枚,銅牌3枚;省級比賽金牌22枚,銀牌20枚,銅牌20枚。
十三、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平均氣溫19.5℃ ,日照2206小時,降雨量1054毫米,相對濕度73.0%。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67起,死亡76人,分別比上年下降16.3%、14.6%,其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領域發生45起,死亡53人,分別下降13.5%、8.6%;建筑業領域發生9起、死亡10人,分別下降55.0%、56.6%;商貿制造業發生2起,死亡2人,與上年持平;采礦業領域發生4起,死亡4人,分別增長33.3%、33.3%;農林牧漁領域發生1起,死亡1人,與上年持平。
注釋:
[1] 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 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增加值的絕對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 居民消費價格及相關價格指數由國家統計局臨滄調查隊提供。
[4] 糧食總產量由國家統計局臨滄調查隊提供。
[5] 肉類總產量、牛奶產量、禽蛋產量由國家統計局臨滄調查隊提供。
[6] 2021年核桃、澳洲堅果產量按去皮鮮果統計,2020年核桃、澳洲堅果產量按干果統計。
[7]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法人企業。
[8]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9] 限額以上批發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限額以上零售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
[10] 2021年年末,0-14歲(含不滿15周歲)人口為44.50萬人,15-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為144.80萬人。
[1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由國家統計局臨滄調查隊提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通過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取得的,調查戶在調查期內獲得的、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調查戶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現金,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計算公式為:
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
其中: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財產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支出
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12]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由國家統計局臨滄調查隊提供。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指住戶在調查期間內用于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費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務性消費的支出,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支出。根據用途不同,消費支出可劃分為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根據來源不同,消費支出可劃分為現金消費支出、實物消費支出(含自產自用、來自單位、來自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支出。
[13] 公報中財政、對外經濟、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金融、保險、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水利、林業、應急管理、社會保障、廣播電視、檔案、氣象等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