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陜西

安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11:12:37 來源:安康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866次

2004年,市委、市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扣經營綠色主題,突出“藥、水、游”三大產業建設,真抓實干,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的良性發展。國民經濟發展加快,運行質量有所提高,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農村經濟進一步放活,改革開放穩步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成績;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

一、綜合

國民經濟發展加快。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19.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95億元,增長9.3%,加快3.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0.70億元,增長12.5%,加快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6.90億元,增長7.9%。

價格總水平有所上漲。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70%。(見下表)。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價格上漲11.50%,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00.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90%。

年末全市城鎮在崗職工11.6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97萬人。全年有615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6%,比上年末上升0.41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外出從業勞動力(鄉鎮外)50.15萬人,總收入達24.64億元,其中,縣外46.32萬人,市外43.65萬人,省外37.50萬人;在省外從業人員中,到東、中、西部地區分別為21.14萬人、12.58萬人和3.78萬人。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全市經濟基礎依然薄弱;工業化進程較為緩慢;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仍然規模偏小;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還比較困難等。

二、農業

農作物種植結構繼續調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2.04萬公頃,比上年增長7.26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89萬公頃,擴大0.35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3.48萬公頃,擴大0.6萬公頃。

糧食、烤煙等大宗農產品快速增長,蔬菜、油料、水果、茶葉、中藥材等產品在調整品種、優化品質的基礎上穩定增長。全年糧食產量90.38萬噸,比上年增產13.12萬噸,增長16.98%(見下表)。

退耕還林(草)植樹造林穩步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71.9千公頃,下降9.93%,退耕還林(草)面積25.4千公頃。林業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年完成成幼齡林撫育面積140.78千公頃,增長73.87%。森林面積繼續擴大。

畜牧業、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達12.37萬噸,比上年增長13.54%。其中,牛、羊肉產量分別增長15.92%和31.15%。牛奶產量增長迅速。全年水產品產量達0.42萬噸,增長11.9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8.47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13.89億元,增長17.9%。工業產品銷售率93.37%,比上年下降2.04個百分點。

20個行業大類中,比去年增長的有16個,按現行價格計算,全市五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2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的62.92%,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91.9%;煙草制品業下降8.7%;紡織業增長18.9%;醫藥制造業增長10.1%;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0%。

能源生產下降。全市全年發電量32.83億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7.21%;原煤生產量達13.23萬噸。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0.38億元。

建筑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2.24億元,比上年增長9.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18億元,比上年增長21.18%(見下表)。

工業投資增長明顯快于其他產業。全年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4.12億元,增長41.75%,增速比上年回落4.3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16.83億元,增長56.76%,上升33.6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16.50億元,增長55.22%。部分工業行業投資高速增長。在500萬元以上項目中電力增長41.70%。第三產業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投資36.15億元,增長10.48%,回落5.77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7.28億元,比上年增長8.63%;全年商品房銷售額4.09億元,增長7.63%,其中銷售給個人3.97億元,增長13.11%,所占比重為97.07%。

五、內外貿易

消費品市場趨旺,消費品零售額快速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01%,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92%。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1.03億元,增長14.2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24.73億元,增長11.1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5.75億元,增長10.62%;餐飲業零售額9.30億元,增長16.60%;其他行業零售額0.72億元,增長5.52%。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對外貿易出口總額達189.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78%。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均有較快增長。

外商在我市直接投資情況。全年批準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個,合同利用外資74萬美元,實際到位31萬元。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7.69億元,比上年增長9.1%。

全年公路完成貨物周轉量13.8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9.5%;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0.42億噸公里,增長41.4%。公路旅客周轉量26.22億人公里,增長2.67%(見下表)。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按可比價計算)3.98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83億元,下降12.63%,通訊業務總量3.15億元,增長6.42%。今年末局用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0.04萬門。新增固定電話用戶8.33萬戶,年末達到39.12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4.24萬戶,鄉村電話用戶14.89萬戶。新增移動電話用戶0.22萬戶,年末達到25.75萬戶。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64.87萬戶,比上年末增加8.55萬戶,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達到13.26部/百人和8.73部/百人。

全市年末公路通車里程6119.0公里,其中,二級路達257.7公里。

旅游業快速增長。全年到安旅游人數1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

七、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全市財政總收入10.1億元,增長17.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總支出16.18億元,增長9.8%。(市財政局提供)

金融機構存貸款增加較多。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9.3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33億元,增長21.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0.70億元,增長1.29%(見下表)。貸款結構繼續改善。全市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36.6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99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6.2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8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保險事業發展較快。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726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9596萬元;財產險保費收入6130萬元。支付各類賠款3654萬元。其中,壽險業務549萬元;財產險賠款3105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各級各類教育在改革中加快發展。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2136所,其中:大專以上3所,高級職業中等學校(含中專和技工學校,下同)32所,高中35所,初中187所,小學1879所。在校學生51.42萬人,其中:大專以上0.68萬人,高級職業中等學校1.53萬人,高中3.96萬人,初中15.41萬人,小學29.84萬人。初中適齡生入學率95.62%,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26%,普通初中和小學輟學率分別為4.85%和2.27%。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進一步發展,特殊教育招生157人,在校學生1352人;幼兒園在園兒童3.0萬人。

成人教育持續發展。據市成教辦統計,2004年全市有鄉鎮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2642(點)所,農民有68.3萬人次參加了技術培訓,培養農村技術骨干1.22萬人。

科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科技隊伍穩步發展。年末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有專業技術人員4.25萬人,增長2.6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科技活動中,共籌措科技活動經費1107萬元,其中,R&D經費279.9萬元,新產品開發經費244.7萬元;申請專利3個,其中,發明專利3個。

質量、標準化和計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共有質量檢驗機構40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0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3萬臺件。全市制定地方標準31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館個(含群眾藝術館)11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3個。有一千瓦以上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功率10.0千瓦,有線電視用戶10萬戶,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89.81%,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86.77%。年末全市共有綜合檔案館11個,專業檔案館1個。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6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3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9個。醫院和衛生院床位5006張。衛生技術人員617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124人,注冊護士1591萬人。其中,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個,衛生技術人員308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8個,衛生技術人員60人。鄉鎮衛生院200個,床位1603張,衛生技術人員2337人。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全年我市運動健兒在省以上比賽中,共獲得了15個冠軍、13個亞軍和10個第三。全市發展等級運動員49人,等級裁判員170人;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有53萬人達到國家體育煅煉標準。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保持低水平增長。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94.97萬人(見下表)。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2883人,出生率為7.77‰;死亡人口17672人,死亡率為6.00‰;全年自然增加人口5211人,自然增長率為1.77‰。

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2元,增長6.0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652元,增長9.77%,其中,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76元。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為40.10%;農村為48.82%。年末,人均居住面積,城鎮居民25.77平方米,農村居民28.02平方米。

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7.87萬人,比上年增加0.49萬人。其中,參保職工5.95萬人,比上年增加0.39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1.92萬人,比上年增加0.10萬人。全市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8.11萬人。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2.06萬人,增加0.95萬人。年末,有2276名企業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人員全部按時足額領到了基本生活費和代繳了社會保險費;全市共有3.98萬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084張,在養各類人員943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0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363萬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28.6萬元。

十一、環境保護

2004年,全市在監測的121個工業企業中,有專職環保人員178人;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39.32%,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79.01%,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32.02%。

全市建成煙塵控制區7個,面積達19.2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區15個,面積11平方公里。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項目18個,當年完成投資583萬元。

注:

1、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2、人口資料為戶籍統計資料。

3、2004年為經濟普查年份,文中數據多為初步統計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国语对白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专区 | 在线看片不卡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