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陜西

商洛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11:24:16 來源:商洛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963次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突出以人為本,創新發展思路,強化富民優先,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項社會事業不斷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加快,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預期目標。

一、綜合

全市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據統計,全年商洛市生產總值87.1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92億元,增長7.7%;第二產業增加值26.22億元,增長9.0%(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12.9%;建筑業增加值14.39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36.01億元,增長10.8%。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全市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個體戶和私營企業的扶持力度,開展優質服務,按照國家標準低限收費,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積極扶持“龍頭”企業,擴大非公有制企業規模,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據統計,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7.9億元,已占到GDP的43.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全市個體工商戶7萬多戶,私營企業2058戶,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稅金1.8億元,增長7.8%。

扶貧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實現了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目標,有5.11萬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全市扶貧開發已建成重點村78個,新啟動建設重點村123個,解決人飲困難5127戶,落實搬遷戶1084戶4781人。狠抓產業扶貧,投放扶貧貸款1.64億元。

勞動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市單位在崗職工10.26萬人,其中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從業人員1.58萬人。

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總量小,農業基礎條件差,工業規模小,三產層次低,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基礎設施落后,城鎮化水平低,就業壓力大,財政困難。

二、農業

2004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農村經濟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糧食生產在退耕還林、經濟作物面積增加,耕地面積減少的情況下仍保持了較好的收成。2004年全市糧食總產量66.76萬噸,比上年增長7.4%;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83億元,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22.15億元,增長2.5%;林業產值3.35億元,增長0.7%;牧業產值13.41億元,增長8.8%;漁業產值0.12億元,下降4.6%。實現增加值24.92億元,增長7.7%。

畜牧業生產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實現了畜牧業生產的全面增長。

2004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3.54萬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1.63千公頃,其中機電排灌面積9.26千公頃。化肥施用量(折純)5.52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運行質量良好,效益大幅提高,工業生產各項指標均有所突破,是全市工業發展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5億元,增長19.7%,輕工業實現增加值1.89億元,增長33.2%;重工業4.26億元,增長12.6%。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6.44億元,增長49.8%。2004年全市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1.02億元,增長9.4倍,實現稅金1.12億元,增長80.7%。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32.3%;總資產貢獻率10.7%;資本保值增值率181.0%;總資產負債率65.8%;成本費用利潤率6.6%;流動資產周轉率1.81次;產銷率95.5%;全員勞動生產率36651元/人。

全市三級以上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92416萬元,實現利稅4030萬元,其中利潤689萬元。施工面積148.3萬平方米,其中實行投標承包面積110.2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66.8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2億元(不含鐵路等跨區域投資),增長8.6%,建筑業增加值14.39億元,占GDP的比率達到16.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3.51億元,增長6.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6.67億元,增長5.0%;更新改造5.09億元,增長5.0%;房地產開發1.63億元,增長106.0%。50萬元以上項目全年施工356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26個,全部投產使用170個,全市施工面積97.8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4.18萬平方米。全年新增固定資產18.85億元。

在全部投資中,農林牧漁業完成投資1.64億元;交通運輸業完成投資1.71億元;郵電通訊業完成投資1.63億元;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完成投資3.18億元;教育、文化、體育及廣播電影電視業完成投資1.47億元。

五、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和旅游

全年公路貨運量645.36萬噸,增長10.6%,貨物周轉量51219.68萬噸公里,增長8.3%,客運量1885.54萬人,旅客周轉量220891.7萬人公里,分別增長11.8%和35.6%。

郵政、電信業加快發展。全年完成電信、郵政業務總量34350萬元,增長26.2%,2004年末,話機總量達46萬部(含移動電話),增長13.6%,電話普及率達到19部/百人,移動電話達20.4萬戶,凈增3.3萬戶,其中:小靈通用戶3.8萬戶。

旅游業蓬勃發展,旅游景點開發繼續得到加強。2004年全市接待游客66.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33億元,分別增長39.8%和86.4%。以國家級森林公園金絲大峽谷、柞水溶洞、丹江漂流為主的旅游景點開發逐步升級。

六、商業貿易和物價

消費品市場活躍。200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3億元,增長10.7%。其中縣市零售額13.4億元,增長11.0%,縣以下零售額11.90億元,增長10.3%。公有制經濟零售額6.44億元,增長7.9%;非公有制經濟零售額18.86億元,增長11.7%。非公有制中私營經濟零售額2.41億元,增長8.7%,個體經濟零售額13.74億元,增長10.5%。按行業分,全市批發零售貿易業22.25億元,增長10.1%,餐飲業3.04億元,增長15.3%。

全年完成外貿出口總值109.3萬美元,下降75.9%。

市場物價總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1%,多數商品價格高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價格上漲8.2%,居住價格上漲6.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0.3%。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2004年全市狠抓財源建設,注重培植新的財源增長點,全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99億元,增長7.7%,財政支出13.15億元,增長9.8%。

金融業運行平穩。200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6.92億元,增長17.8%。從存款結構看,企業存款18.14億元,增長19.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79.55億元,增長14.9%。各項貸款余額66.59億元,增長4.4%,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2.21億元,增長10.2%;中長期貸款22.30億元,下降5.1%。全市金融機構現金收入252.22億元,增長16.8%,現金支出251.48億元,增長14.7%,收支相抵現金回籠0.74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保險事業不斷發展壯大。2004年,全市各類財產保險保費收入3409.1萬元,全年共處理財產理賠賠款225.51萬元。人壽保險承保總額16.42億元,保費收入16417萬元,賠款件數2091件,支付賠款1919萬元。

八、教育、科技、文化、衛生

2004年,各級各類教育獲得較大發展,素質教育、義務教育穩步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視,各類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良好。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2.3%,比上年的88.6%提高3.7個百分點。商洛師專在校學生4587人,各類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5207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3676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191382人;小學在校學生數275846人;特殊學校在校學生數87人;幼兒院在園幼兒20361人。小學入學率99.78%,比上年提高0.32個百分點。

科技隊伍不斷壯大。2004年末全市科研機構11個,科技人員135人。文化事業較快發展。2004年,全市公共圖書館藏書49.5萬冊,各類報紙總發行量1310萬份,增長1.1%;全市電視網絡用戶11.8萬戶,無線用戶50.4萬戶。廣播綜合覆蓋率、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1.4%、94.5%。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09個(不含診所),衛生技術人員5329人,其中醫生2667人,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4150張。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加強,村衛生室2432個,鄉村醫生3723人,衛生員98人。

九、資源與環境

耕地面積繼續減少。年末耕地總資源194797公頃,年內減少耕地18516公頃,全年建設占用耕地473公頃,因災廢棄耕地218公頃,退耕還林還草占地17635公頃,耕地改為園地75公頃,其它94公頃。年內新增耕地1428公頃,其中新開荒4公頃,廢棄地利用740公頃,圍墾39公頃,園地改為耕地25公頃,其它620公頃。

年末水庫蓄水總量4680萬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24605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5514萬立方米,工業用水3029萬立方米,人均用水量為104立方米。

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0種。探明儲量的共計46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黑色金屬礦產4種,有色金屬礦產8種,貴金屬礦產3種,稀有稀土礦產8種,化工原料5種,建材及其它17種。

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環境事業加快發展。2004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實有人數210人。環境監察大隊8個。

2004年,工業廢水排放量757.42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量465.26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61.43%。工業廢氣排放量428160萬標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燒過程中廢氣排放量147962萬標立方米,生產工藝過程中廢氣排放量280198萬標立方米;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8542.8噸,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1464.2噸;工業煙塵排放量9535.9噸,煙塵去除量787.6噸;工業粉塵排放量2.31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134.2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4.75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3.5%;工業固體廢物貯存量128.8萬噸;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0.26萬噸,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0.43萬噸。

“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426.4萬元。

2004年污染治理項目31個,完成投資750.1萬元,其中廢水治理421.2萬元,廢氣治理43.1萬元,固體廢物治理273.0萬元,其他治理項目12.8萬元,本年竣工項目31個。

十、人口與人民生活及社會保障

2004年末,全市總人口240.62萬人,增長1.3%,其中非農業人口34.88萬人,增長3.1%,全年人口出生率9.9‰,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1.6‰。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2004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41元,增長5.4%,農民人均純收入1420元,增長7.5%。

城鄉居民儲蓄增長。2004年末全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9.55億元,人均儲蓄3328元,增長14.1%。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9769元,增長7.8%。離開原單位仍保留工資的職工13851人。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據勞動部門統計,2004年度,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53388人(包括離退休人員);為符合條件的3074名下崗職工,全額發放基本生活費847萬元;為1.2萬名企業離退休職工,發放養老金7661萬元,實現了“兩個確保”。城鎮已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02071人,城鎮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3345人,全市共向4.3萬名城市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2410萬元,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注:1、本公報中生產總值、增加值及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2、因第一次經濟普查數據處理未結束,商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方面指標為12月快報數,其余指標為年報數據。

3、人口數為市公安局人口統計年報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亚洲欧洲美洲熟女一区二区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