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甘南調查隊
(二○一三年四月四日)
2012年,甘南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州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五大戰略”,建設“五大甘南”,努力克服國內外經濟環境對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攻堅克難,狠抓落實,使全州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運行質量和效益得到明顯提升,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一、綜合
經濟增長:初步測算,2012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7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76億元,增長7.3%,拉動GDP增長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6.03億元,增長16.3%,拉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8.95億元,增長14.0%,拉動GDP增長7.4個百分點。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州人均生產總值14004元,比上年增長12.8%。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的23.3∶25.2∶51.5,調整為22.5∶26.9∶50.6,第一產業比重降低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調1.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降低0.9個百分點。
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683人。共安置大中專畢業生3611人,新增小額擔保貸款額5894萬元,新增小額擔保貸款基金1307萬元。職業技能培訓8492人,創業能力培訓74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81%,比控制目標低1.19個百分點。
物價:全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9%,食品類價格上漲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個百分點。全年消費品價格總水平上漲4.9%;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4.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9%。
全州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5%。
財政:全年全州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17712萬元,比上年增長25.4%。完成一般預算收入67571萬元,增長24.7%。其中:增值稅5628萬元,增長26.8%;營業稅21537萬元,增長40.2%;企業所得稅3383萬元,增長28.6%;個人所得稅1188萬元,下降9.5%。全年完成一般預算支出1029825萬元,增長15.0%。
二、農業
全年全州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76億元,比上年增長7.3%。
種植業:全年全州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5.06萬畝,比上年減少0.5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53.91萬畝,減少1.24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4.10萬畝,增加1.62萬畝,其中:油料17.84萬畝,減少2.74萬畝;藥材14.72萬畝,增加4.35萬畝;蔬菜1.26萬畝,與上年持平。青飼料播種面積17.05萬畝,減少0.93萬畝。糧、經、飼比由上年的52.2:30.8:17.0調整為51.3:32.5:16.2,經濟作物比重上調1.7個百分點,糧食和青飼料比重分別下調0.9和0.8個百分點。
全年全州糧食總產量86446噸,增長2.8%;油料總產量18962噸,下降10.0%;藥材產量28155噸,增長36.0%;蔬菜產量15994噸,增長4.4%。
畜牧業:全年全州各類牲畜產仔150.08萬頭、只,產仔成活139.89萬頭、只,成活率93.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成畜保活378.52萬頭、只,保活率96.8%,下降0.6個百分點;各類牲畜總增數126.53萬頭、只,增加3.18萬頭、只,總增率32.4%,提高1.2個百分點;出欄各類牲畜159.70萬頭、只,增加5.31萬頭、只,出欄率40.9%,提高1.8個百分點;商品畜136.36萬頭、只,增加4.07萬頭、只,商品率34.9%,提高1.4個百分點。年末各類牲畜存欄383.81萬頭、只,比上年減少7.06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131.28萬頭,減少2.18萬頭;綿山羊存欄229.66萬只,減少5.56萬只;豬存欄22.87萬頭,增加0.68萬頭。
全州肉類總產量63031噸,比上年增加3042噸,增長5.1%。其中:牛肉31538噸,增加1722噸,增長5.8%;羊肉18135噸,增加637噸,增長3.6%;豬肉12932噸,增加617噸,增長5.0%。牛奶產量86254噸,增加2764噸,增長3.3%;綿羊毛產量2209噸,減少13噸,下降0.6%。
年末全州農業機械總動力37.86萬千瓦,比上年增加2.8萬千瓦,增長8.0%。拖拉機5256臺,增加399臺,增長8.2%。農用化肥施用實物量8184噸,增長3.2%。全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0.93萬畝,林地灌溉面積0.20萬畝,園地灌溉面積0.05萬畝,牧草地灌溉面積13.23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年全州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2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3.29億元,增長15.2%。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10.25億元,增長16.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完成增加值1.86億元,增長13.9%;股份制經濟完成增加值11.12億元,增長15.9%;私營經濟完成增加值0.31億元,下降2.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行業看,黃金冶煉完成增加值7.84億元,增長14.9%;電力生產完成增加值1.80億元,增長16.0%;乳制品加工完成增加值0.41億元,下降4.4%;水泥生產完成增加值1.92億元,增長23.1%;電力供應完成增加值0.89億元,增長18.9%;鮮凍畜肉加工完成增加值0.43億元,下降1.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增加值0.84億元,下降3.0%,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2.45億元,增長16.6%,輕重工業比為6.3:93.7。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24.0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5.0%;黃金4459千克,增長48.1%;乳制品6752噸,增長3.3%;水泥91.56萬噸,增長4.4%;鮮凍畜肉4014噸,增長11.2%。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7.66億元,增長32.2%;利潤總額6.84億元,增長44.3%;稅金總額1.26億元,增長17.3%。虧損企業4戶,與上年持平,虧損企業虧損額0.18億元,下降1.9%。
建筑業:全年全州建筑行業完成增加值2.49億元,比上年增長19.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4.50億元,比上年增加50.76億元,增長41.0%。
分城鄉看,城鎮完成投資150.56億元,增長40.8%;農村非農戶完成投資23.94億元,增長42.1%。
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47億元,下降46.0%;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5.67億元,增長25.2%,其中:工業完成投資34.40億元,增長16.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86.36億元,增長70.2%。
按投資構成分:建筑安裝工程完成投資152.30億元,增長40.9%;設備、工器具購置完成投資16.76億元,增長82.3%;其他費用5.44億元,下降16.3%。
全年全州共組織施工項目715個,比上年增加89個,增長14.2%。其中:新開工項目459個,增加31個,增長7.2%。投產項目410個,增加113個,增長38.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業
全年全州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8.6%。
交通運輸:年末全州機動車保有量70555輛,增加8258輛,增長13.3%。其中:營運車輛6504輛,增加370輛,增長6.0%;非營運車輛64051輛,增加7888輛,增長14.0%。全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1413萬噸,增長36.3%,貨物周轉量333157萬噸公里,增長40.2%;客運量2192萬人,增長4.2%,旅客周轉量101668萬人公里,增長1.7%。
郵電通訊: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73億元,比上年增長96.1%。年末農、市話用戶5.69萬戶,減少1.39萬戶,下降19.6%。小靈通用戶0.61萬戶,減少0.34萬戶,下降35.8%。移動電話用戶51.33萬戶,增加8.8萬戶,增長20.7%。互聯網用戶2.65萬戶,增加0.30萬戶,增長12.8%。
旅游:全州國家A級景區14處,其中:AAAA級4處,AAA級1處,AA級9處。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07.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12億元,增長45.0%。
六、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全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7億元,比上年增長18.0%。
從銷售地區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2.09億元,增長18.0%;鄉村實現零售額4.68億元,增長17.9%。
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1.03億元,增長18.4%;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74億元,增長16.4%。
全年全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0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出口總額12991萬美元,增長8.3%;進口總額9萬美元。
七、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全年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單位存款95.52億元,增長17.2%;個人儲蓄存款91.90億元,增長26.9%;財政性存款5.17億元,下降62.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8.16億元,增長27.0%。其中:短期貸款20.88億元,增長47.1%;中長期貸款87.28億元,增長23.0%。存貸比由上年的50.7%,上升到56.1%,上升了5.4個百分點。
保險:全年保險費收入22614萬元,比上年增長32.4%,其中:財產險收入17694萬元,增長30.6%;壽險收入3785萬元,增長75.6%;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1135萬元,下降17.5%。全年賠付額11494萬元,增長1.5倍,其中:財產險賠付10761萬元,增長1.6倍;壽險給付545萬元,增長97.5%;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188萬元,下降2.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72所,其中:小學417所,普通中學41所,職中9所,中專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40705名,其中:小學82830名,初級中學36211名,高中19477名,職中613名,中專1504名,特殊教育學校70名。教職工10812名,其中:專任教師10027名,代課教師164名。幼兒園83所,在園幼兒8575名,教職工480名。各級各類學校及幼兒園校舍面積1288249平方米,危房面積222619平方米,其中:校安標準D級危房面積95374平方米(已封存停用61948平方米)。中小學及幼兒園少數民族在校學生和幼兒109463名,其中:藏族學生和幼兒77204名,占70.5%。開設藏文課的中小學143所,占全州中小學數的31.2%,實行藏漢“雙語”教學的中小學生51363名,占全州中小學生數的37.1%。寄宿制學校175所,占全州中小學數的38.2%,寄宿學生98842名,占全州中小學生數的71.4%。
全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77.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5.7%。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9.5%、99.2%和82.3%。
全州錄取到普通高校的考生4772人,錄取率86.8%。其中:本科錄取1935人,專科(高職)錄取2837人。普通中專錄取396人。自學考試報考5715人,考試11251科次。成人高考報考2224人。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在校學生9283人,增加342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9087人;預科生196人。教職工563人,其中:專任教師456人。
科技: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周、科技下鄉和科技培訓活動。全年培訓農牧民群眾56012人次、農牧民骨干6275人次;共舉辦3期“甘南州2012年農牧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培訓班”,300余名村支部書記和科技致富帶頭人參加了培訓;州縣鄉共選派科技特派員226人,參與實施科技項目30項。全年申報2012年度甘肅省列科技項目46項,全部符合條件,已受理。落實省列科技項目12項,落實資金117萬元,其中當年到位資金106萬元。53項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申請受理。《高寒區粗莖秦艽種植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已經科技部和財政部立項。合作市三校2名學生在開展的全省“第六屆科學知識網絡競答”活動中,分別獲得“南特杯”二等獎和三等獎。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年末全州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演出1286場,觀眾31.88萬人次,其中:農牧村演出362場,觀眾18.20萬人次。全州群藝(文化)館9個,組織文藝活動29次,舉辦展覽21個;博物館(紀念館)12個,舉辦展覽27個;公共圖書館9個,藏書35.48萬冊,接待讀者9.10萬人次。鄉、鎮文化站105個。
廣播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100%,分別比上年提高10.69和5.67個百分點。有線廣播電視用戶26844戶,比上年減少6719戶,其中:模擬電視用戶13969戶,減少9736戶;數字電視用戶12875戶,增加3017戶。
全年出版發行藏漢兩文報紙304.69萬份,增長4.8%。其中:藏文報33.25萬份,增長29.6%;漢文報271.44萬份,增長2.4%。
衛生:年末全州共有各類衛生機構798個,其中:醫院1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4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9個,其他衛生機構4個。各類衛生機構實有床位2122張,其中:醫院1503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57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62張。各類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3578人,其中:執業醫師1037人,執業助理醫師498人,注冊護士782人,藥師(士)153人,技師(士)203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905人。
體育:成功舉辦了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瑪曲第六屆格薩爾賽馬大會,縣、鄉、村三級籃球、拔河、象棋、環城賽、爬山、摔跤等體育活動。組織開展了以“尋夢香巴拉·魅力冶力關”為主題的“甘肅臨潭·冶力關2012中國拔河公開賽暨洮州拔河節”,“元旦春節百萬農民健身活動”。組團參加了全省第四屆鍋莊舞大賽。組隊參加了全省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全省第六屆運動學校、重點業余體校運動會摔跤、柔道、跆拳道、籃球等一系列比賽,并獲得14枚金牌,8枚銀牌,8枚銅牌。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69.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01萬人,增加1.02萬人。城鎮化率25.98%,比上年提高1.3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7.71‰,比上年上升0.02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14.74‰,上升0.03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03‰,上升0.01個千分點。0-14歲人口16.29萬人,占全部人口的23.5%;15-64歲人口48.50萬人,占全部人口的70.0%;65歲及65歲以上人口4.52萬人,占全部人口的6.5%。
人民生活:全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0元,比上年增長15.8%。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742元,增長15.9%,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9.3%,比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610元,增長16.2%。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40元,增長5.2%,農牧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56.8%,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全年勞務輸轉12.3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2.48億元。
社會保障:全州城鄉居民參加各項社會保險人數58.03萬人,參保率85.3%。其中:城鎮參加各項保險人數22.50萬人,參保率91.1%。在城鎮各項參保人數中,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7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42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2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7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68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65萬人。全年城鎮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繳3.24億元,增長3.2%,各項社會保險費支出2.96億元,增長24.4%。全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53萬人,參保率97.3%。全年征繳個人養老保險費0.32億元,為7.01萬60周歲以上人員領取養老金0.50億元。
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1.70萬人,增長1.0%,參合率98.6%。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集基金總額1.50億元,增長27.6%,資金到位率8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1.44億元,增長82.1%;受益參合患者91.62萬人次,增長1.6倍。新農合看病、報銷“一卡通”實現全覆蓋。
全州城市低保對象38488人,發放低保資金910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67704人,發放低保資金13194萬元。五保供養對象4338人,發放供養資金848萬元。重點優撫對象1876人,發放各類優撫安置資金649萬元。
全州城市醫療救助24527人次,發放救助資金61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9617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115萬元。臨時救助8612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18萬元。全年發放臨時生活補貼4767萬元。
十一、資源環境、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
資源環境:州政府所在地合作市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空氣自動站運行聯網率達到85%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氣達到95%以上。二氧化硫平均值0.02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值0.015毫克/立方米;PM100.042毫克/立方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4.8dB;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68.2dB,以上指標值均在控制范圍之內。合作市污水處理廠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B標準。
全州有自然保護區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保護區5個,縣級保護區2個。全州造林面積6.59萬畝,比上年增加1.56萬畝,增長31.0%。封山育林面積185.73萬畝,增加22.79萬畝,增長14.0%。零星(四旁)植樹188.09萬株,增加7.82萬株,增長4.3%。育苗面積1.05萬畝,增加0.63萬畝,增長1.5倍,其中:新育面積0.79萬畝,增加0.7萬畝,增長7.8倍。
安全生產:全年全州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94起,增加12起,增長14.6%。死亡57人,減少4人,下降6.6%。受傷106人,增加32人,增長43.0%。直接經濟損失1333萬元,增加57萬元,增長4.5%。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6起,增長13.4%,死亡50人,下降3.8%,受傷106人,增長49.3%,道路交通事故中,發生較大事故1起,死亡3人。工礦商貿事故7起,與上年持平。火災事故11起,與上年持平。全州共組織開展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急救援演練12次,舉辦特種作業培訓班3次,培訓安全管理人員58人,特種作業人員143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人員252人。共創建安全標準化四、五級礦山、尾礦庫達標企業39家,其中:地下礦山企業25家,露天礦山企業4家,尾礦庫企業10座。
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59人,減少0.12人,下降16.9%。萬車死亡人數8.1人,減少1.2人,下降12.9%。
自然災害:全州各類自然災害累計導致26.83萬人受災,因災死亡7人,緊急轉移災民152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78萬畝,絕收面積1.59萬畝,倒塌房屋880間,嚴重損壞房屋173間,一般損壞房屋1391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6億元。共落實各類救災資金1035萬元,調運救災面粉887.5噸,累計救助受災困難群眾121053人次。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其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公報中增長速度均以上年為基年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