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甘肅

甘南州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21:01:14 來源:甘南州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792次

2003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面對“非典”疫情和干旱、暴洪、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堅持一手抓“非典”防治和抗災,一手抓經濟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積極穩妥地推進結構調整和各項改革,實現了“在繼承中創新、在穩定中突破”,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促進了全州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一、綜合

國民經濟快速穩定增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結構有了調整。據初步核算,2003年,全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186,53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2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70,392萬元,增長7.4%;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4,053萬元,增長17.7%;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2,087萬元,增長8.7%。

產業結構有了調整。全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8.72:21.00:40.28調整為2003年的37.74:23.61:38.65,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下降0.9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提高2.6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下降1.63個百分點。

二、農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種植業生產因受自然災害和退耕還林(草)播種面積減少以及種植結構調整等多重因素的作用,糧食作物產量下降;但全州農作物種植開始向效益化方向發展,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構成由2002年的68.02:23.89:8.09調整為2003年的66.20:25.57:8.23,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所占比重下降1.82個百分點,經濟作物所占比重提高1.68個百分點,其他農作物所占比重提高0.14個百分點。

林業生產取得成效。2003年,全州完成造林面積9.26萬畝,比上年增加0.85萬畝,增長10.11%;退耕造林面積4.44萬畝,比上年增加2.73萬畝,增長159.65%;義務植樹145.10萬株,下降5.37%。

畜牧業生產保持豐年水平,畜產品產量平穩增長。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州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0.2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11%;農用拖拉機2,916臺,下降2.54%;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6,227噸,增長1.42%。全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年末達到18.51萬畝,增長6.56%;保證灌溉面積年末達到11.27萬畝,增長0.9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工業企業效益顯著提高。全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31,714萬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州、縣屬工業實現增加值31,484萬元,增長12.9%;國有及限額以上非國有工業實現增加值26,322萬元,增長25.0%;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增加值21,486萬元,增長32.7%。

全州獨立核算國有及限額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達11,629萬元,增長183.2%;虧損企業虧損額達804萬元,虧損增長29.1%;企業虧損面達36.6%,上升2.5個百分點。

建筑業持續發展。全年全地區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2,339萬元,增長32.8%。州、縣屬建筑施工企業完成建筑業增加值

3,278萬元,增長1.4倍。其中:國有建筑企業完成增加值579萬元,下降13.4%;集體建筑企業完成增加值2699萬元,增長2.8倍。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增速較快。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5,410萬元,比上年增長22.1%。其中:州、縣屬完成投資總額64,690萬元,增長12.2%。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81,082萬元,增長23.6%;更新改造投資6,824萬元,增長13.9%。城鄉集體個人投資4,397萬元,下降30.1%。

全社會全年施工項目215個,新開工項目123個,竣工項目101個。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較好。建成了徐合路合作至上卓梁段、王達路、舟曲至兩河口段、尕瑪路延伸段、碌則路、卓西路已全面竣工,徐合路上卓梁至岷縣段、舟迭路基本完成,江迭路、合郎路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完成了博拉至碌曲夏河段,合作叉斗至齊吾塘、臨潭牙扎坎至池溝、卓尼多壩至旗布寺等4條公路的路基工程和29條行政村農二級標準公路建設。農村電網改造與建設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城鄉電網結構明顯改善。以合作市為代表的城市美化、綠化、凈化程度明顯提高。以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三化”草場綜合治理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工程全面推進。

五、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平穩發展。全年完成貨運量447萬噸,貨物周轉量67,555萬噸公里,增長1.13%;客運量197萬人次,旅客周轉量21,223萬人公里,增長4.18%。

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971萬元,比上年增長52.76%。市話用戶18,665戶,減少4508戶;農話用戶7,723戶,新增1,002戶;移動電話用戶41,818戶,新增27,218戶;其中聯通用戶10,600戶,新增5600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632戶,新增415戶,增長34.10%。

六、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消費品市場購銷穩中趨升。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344萬元,比上年增長9.0%。按銷售地區分,市的零售額22,563萬元,增長7.1%;縣的零售額30,239萬元,增長10.3%;縣以下的零售額16,542萬元,增長9.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8,069萬元,增長9.9%;餐飲業零售額14,789萬元,增長1.5%;制造業和其他行業零售額則大幅上升,增幅分別達46.8%和56.3%。

市場物價基本平穩。居民消費價格和消費品價格指數分別為101.0和101.2。

七、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運行平穩,金融機構存貸款繼續增加。年末全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41,097萬元,比年初增長31.79%;各項貸款余額136,638萬元,比年初增長28.2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5,812萬元,比年初增長35.54%。

保險業發展穩定。全年財險承保總額85,399萬元,保費收入1,279萬元,增長14.4%;全年支付險賠款648萬元,下降13.5%。壽險承保總額139,116萬元,保費收入2,543萬元,下降3.38%;全年支付險賠款106萬元,下降65.36%。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3年,全州科技培訓發送科技資料7.68萬份(冊),舉辦科技大集15場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18期,培訓農牧民9.7萬人(次),培訓村黨員干部300人(次)。這些科技培訓和科普宣傳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農牧村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全州農林、畜牧系統承擔的11個科技計劃項目通過了專家技術鑒定和成果登記。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年內全州共有各類學校703所,其中,小學638所,普通中學56所,職中5所,中專4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數107,902人,其中,少數民族在校學生64,063人,占59.37%;藏族在校學生54,030人,占50.07%;全州小學在校學生85,38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7.26%;初中在校學生15,288人,高中在校學生5,250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205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775人。全州大中專學校錄取人數2,356人,比上年增長5.32%;其中,普通高校錄取人數1,133人,增長10.32%。

合作民族師范專科學校在校學生數4,225人,招生1,496人,畢業生1200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州共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4個,群藝(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1個,藝術表演場所1個,檔案館9個。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78.07%和83.22%,比上年分別提高0.06和0.22個百分點。全年出版發行藏漢兩文報紙119.6萬份,發行量比上年增長16.49%。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城鄉衛生狀況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州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51個,其中,醫院19個,衛生院99個,婦幼保健機構9個;衛生機構床位1,491張,其中,醫院1,086張,衛生院251張,婦幼保健院(站)83張;衛生技術人員2,448人,其中,醫生1,490人,護師(士)520人。

體育事業在普及中發展。全州舉辦了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迎“三八”婦女健身操比賽和合作地區“國稅杯”職工羽毛球賽;組織了“五個百萬”人群的健身活動和甘肅省第三屆全民健身月活動;全州各類學校在校學生體育達標率為89.2%;全民健身運動在全社會蓬勃興起。在第七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上,我州乘馬揀哈達項目獲金牌1枚,鍋莊健身舞表演獲三等獎;在全省農民運動會上,民兵軍事三項投彈獲銅牌1枚。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3年末,全州總人口為66.9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98‰,下降0.39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7.78‰,下降0.09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5.76‰,下降0.48個千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地區年末職工人數45,652人,年均貨幣工資12,111元,增長4.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341元,增長5.9%。

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年末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4.19%。全州期末參加養老保險的在職職工人數達11,037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數達2,786人;期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人數達31,800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數達6,123人;期末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8,246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達3467人;年內全州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22,871人,發放低保金1,318萬元。

注:1.公報中總值指標均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格計算。

2.公報中增長速度均以上年為基年對比。

3.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規定,為了更加準確和規范地表述地區GDP,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名稱調整為“××地區生產總值”。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人妖中文字幕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亚洲丁香七月色婷婷 | 中文乱码精品视频在线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